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6-苄基腺嘌呤促进侧耳菌丝体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 6-苄基腺嘌呤 (6-BA)对侧耳菌丝体两种同工酶和四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来探索 6-BA促进侧耳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在代谢水平上 ,6-BA主要是通过激活侧耳菌丝体一些胞外酶活性来增强其对培养基质中各种营养素的充分利用 ,从而促进侧耳生长发育 ,同时 6-BA还可促进侧耳菌丝体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在分子水平上 ,6-BA对侧耳生长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具调控作用 ,它可以促进或抑制与侧耳生长发育有关的酶或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生长调节剂在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三十烷醇、α-萘乙酸和玉米素处理香菇507菌丝体,并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愈创木酚氧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及三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三种生长调节剂虽能影响菌丝生长速度和三种胞外酶的活性,但不能改变其变化趋势。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菌丝生长速度和三种胞外酶活性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徐平 《食用菌》2004,26(6):12-13
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量的6-苄基腺嘌呤(6-BA),探讨6-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6-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具促进作用。且能使其蛋白质、核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高浓度6-BA则逐渐显示抑制效应,其最适作用浓度为0.1mg/L。  相似文献   

4.
黄酮是药用真菌桑黄最为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中黄酮产量的影响,以6-苄氨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吲哚丁酸(IBA)、水杨酸(SA)、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等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外源添加物,测定不同处理桑黄液体发酵7 d、9 d、11 d的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内黄酮含量,并计算发酵11天时胞内黄酮总产量。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6-BA、KT、IBA、SA、2,4-D能显著促进桑黄菌丝体生物量增加(P<0.05),但作用效果与发酵时间段有关,NAA无明显影响,GA3和ABA引起桑黄菌丝体生物量显著下降;KT、6-BA、IBA和SA能显著提高桑黄胞内黄酮产量,NAA和2,4-D无明显作用,而GA3和ABA则抑制桑黄黄酮代谢。综合比较,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KT对桑黄菌丝体生物量和黄酮代谢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桑黄液体发酵培养时添加KT有助提高黄酮产量。  相似文献   

5.
三种培养料对黄伞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3种不同培养料对黄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多氛氧化酶的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中的黄伞菌丝分泌的4种胞外酶活性在其生长发育的各阶段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酶活性变化的总体趋势基本相同。这说明培养料的不同对胞外酶活性影响较大,而对酶活性变化趋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香菇808为材料,人工模拟镉(1 mg/L)污染,研究不同外源水杨酸(SA)添加量对香菇液体培养过程中3种胞外酶活性及蛋白含量变化,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浓度为50、100 mg/L能显著提高镉胁迫下香菇胞外蛋白含量;20 mg/L水杨酸处理能显著提高胞外羟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低浓度(1、10 mg/L)的水杨酸处理可显著提高镉胁迫下香菇胞外漆酶的活性;同时,低于100 mg/L的水杨酸处理不仅能促进镉胁迫下的香菇胞外淀粉酶的合成,也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香菇营养体”在庆元县研制成功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学谦,根据香菇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在借鉴日本同类产品先进的生产经验基础上,研制成功香菇营养体和添加剂。香菇营养体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容易被香菇菌丝体吸收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添加剂由生长素类...  相似文献   

8.
6—BA对香菇菌丝体生长及新陈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香茛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加不同浓度的6-BA,探讨了6-BA对香菇菌丝体生长及新陈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香菇菌丝体生长具促进作用,使其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增加,最适作用浓度为1.5ppm,而6-BA对菌丝体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培养基含水量对平菇菌丝呼吸强度及胞外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菇生产中,培养基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菌丝体的生理代谢,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不多。本文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含水量对平菇菌丝体呼吸强度和胞外pH 值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为试材,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和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2种菌草、木屑和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真姬菇,研究真姬菇菌丝胞外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在其生长发育阶段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培养料中,真姬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酶类(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值都在菌丝后熟阶段,而非木质素酶活性最大值则都在菌丝生殖阶段;不同培养料中真姬菇菌丝分泌的同种胞外酶,其活性在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在变化趋势上,木质素酶类的活性趋势差异在菌丝体后熟阶段,非木质素酶类基本相似。由此说明真姬菇胞外酶活性与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且呈现阶段性变化;真姬菇胞外木质素酶类的活性及变化趋势,与其菌丝生长阶段和培养料的组成有关,非木质素酶类活性的变化趋势由真姬菇生长阶段决定,培养料的不同仅对其活性大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香菇是好气性真菌,其生长活动需要有充足的氧气,才能保证自身的活力而增强代谢能力,形成旺盛的生长机制。营养生长期缺氧,会抑制菌丝体的发育,阻碍菌丝体呼吸代谢的正常进行,制约菌丝体对基质营养的转化利用,造成基质营养物质转化缓慢、不彻底,而呼吸消耗增加,必然会影响产量。生殖生长阶段缺氧,会阻碍养分转换,致使菌棒无法形成原基出菇。因此,对袋栽香菇实施增氧技术措施,可大大增强菌丝体的生长活力和代谢能力,促进菌丝体对基质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吸收利用,对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香菇菌株808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对培养第9天~第17天香菇发酵液中的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漆酶3种胞外酶、胞外蛋白质活性的变化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第15天和第17天多糖以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酶在不添加赤霉素时酶活性达最高,最高达29.26 U;羧甲基纤维素酶在0.2 mg/L赤霉素浓度下酶活性最高,最高达31.50 U;漆酶在3.0 mg/L赤霉素浓度下酶活性最高,最高达30 U;3种胞外酶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第15天左右.蛋白质浓度在2.0 mg/L赤霉素浓度下最高,第11天达高峰0.048 mg/mL; 2.0 mg/L赤霉素浓度下胞外多糖含量最高达23.64 g/L,1.0、2.0 mg/L赤霉素浓度下菌丝干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温度对香菇胞外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木屑基质培养90天的香菇胞外游纸纤维素酶(C_1酶)、羧甲基纤维素酶(C_X酶)和半纤维素酶(H_C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分别是55℃、55~60℃和50℃。在50~55℃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C_1酶和H_C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而C_x酶活性下降较为缓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本文提出相对活力系数(Relative activity coefficient,RAC)作为表示香菇菌丝生长温度与酶最适作用温度之间关系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14.
徐平  陈少英 《食用菌》2004,26(5):8-8
通过不同培养基对鸡腿菇进行液体培养表明 :鸡腿菇在小麦粉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玉米粉培养基次之。以小麦粉培养基为基础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 6 -BA ,探讨 6 -BA对鸡腿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浓度 6 -BA对鸡腿菇生长有促进作用 ,高浓度 6 -BA有抑制作用 ,其最适作用浓度为 0 .1 5mg/L。  相似文献   

15.
潘迎捷  陈明杰 《食用菌》1993,15(1):32-32
香菇病毒病表达的主要症状是培养料中菌丝老化、生长速度减慢和菌丝紊乱,这一外观现象与带病毒香菇菌丝体内的生理代谢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从香菇菌丝对木屑培养基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及相应的酶活性变化,探讨了香菇菌丝生长中这一重要生理作用与病毒病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21,(5)
秀珍菇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白腐真菌,其固态发酵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而秀珍菇菌丝的活化是固态发酵的起始,菌丝活力的高低影响着后期发酵效率。试验首先采用固体培养基平板法初步筛选影响秀珍菇菌丝活性的碳源、氮源和pH;随后通过液体培养测定菌丝生长量和胞外酶活性,进一步确定秀珍菇菌丝活化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粉,pH为7.0;最后检测培养周期内秀珍菇菌丝体生长曲线和胞外酶活性,确定最佳培养时间为6 d。最终活化后的秀珍菇菌丝生长洁白浓密,生长速度较快,且胞外酶活性较高,为后期进一步发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菌丝生长速度与呼吸消耗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籽壳为主料,对平菇、刺芹侧耳、黄伞、灵芝、金针菇和香菇原种培养期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呼吸消耗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食用菌的菌丝生长速度与呼吸消耗正相关,而有机物的降解速率与胞外酶活性的大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在菌棒菌丝胞外酶活性较低的时间点采取措施,提高菌丝细胞活力,促进菌棒转色,选取两个主栽香菇品种(灵仙1号和808)为试验对象,采用DNS法、酪蛋白法、ABTS法测定4种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菌丝满袋到转色前,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的活性均下降,但漆酶活性基本不变;转色初期,4种酶活性均上升;转色中期,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继续上升,其他酶活性均变化不大;转色后期,4种酶活性均上升。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固体培养几种胞外酶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主要研究了金针菇菌丝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胞外酶的活性变化。测定了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及蛋白质、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并探讨了金针菇在改变了碳源的培养基上胞外酶、蛋白质、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 :金针菇在固体培养过程中 ,三种酶均有活力 ,但呈现较大差异。培养过程中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随时间变化 ,且与酶活力有关。改变固体培养基中的碳源 ,则胞外酶活性、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又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香菇嘌呤研究简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香菇嘌呤是香菇特有的降血脂作用很强的一种腺嘌呤衍生物,其功效比降血脂常用药安妥明强10倍。香菇嘌呤具有各种空间异构体和衍生物,有许多也具有降血脂功能,其中香菇嘌呤的酯矣具有比香菇嘌呤还强10倍的降血脂功效。香菇嘌呤可以通过子实体或菌丝体提取及合成法制备得到,但由于香菇嘌呤的副作用还未得到确证,制备及分析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香菇嘌呤还未能付诸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