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缓解西北风沙区冬季地面裸露、风蚀严重的问题,以3种油菜类型共20个油菜品种为试材,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于油菜成熟期分析油菜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质量、主根长、主根直径、直径小于2mm的总根长、根尖数等根系指标及油菜根际土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差异,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旨在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品种油菜根系差异以及根系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而为选择出根系发达的油菜类型和油菜品种增加相应的实践经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油菜、同一类型不同品种油菜间的根系指标及根际土养分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1)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直径小于2mm的总根长普遍大于芥菜型,其中甘蓝型油菜的根表面积相对芥菜型提高15.10%~94.00%;芥菜型油菜的根体积和根干质量最大,其中芥菜型油菜平均根体积分别比白菜型、甘蓝型油菜平均根体积提高11.26%、12.39%,平均根干质量分别减少49.77%和43.14%;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的主根长和主根直径普遍大于白菜型油菜。(2)3种油菜类型根际土壤全氮、速效钾、有机质质量分数大体上符合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的趋势,速效磷质量分数表现为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3)油菜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直径小于2mm的总根长与各养分指标呈负相关;油菜根表面积、根长、根尖数越大,养分吸收越多;芥菜型油菜主根发达,生物量大,可在土壤贫瘠、易风蚀的区域种植用于防风固土,培肥地力;甘蓝型油菜根系表面积大,可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用于收获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2.
菌核病是油菜春季易发病害,为害油菜茎秆,引起植株早枯,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防治上应抓好以下措施。 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多,油菜田易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根烂茎,影响产量。且由于湿度大,  相似文献   

3.
氮素对油菜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砂培试验,以3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供氮水平对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3个油菜品种的根质量、根体积、根总吸收面积、根活跃吸收面积、侧根数、根长、根系活力及籽粒产量均增加,表现出根系各项指标与籽粒产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根系干质量、根系体积、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对油菜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一级侧根数,根长和根系活力的作用最小。开花期根系指标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大于苗期根系指标。  相似文献   

4.
冻害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针对玉山县油菜发生冻害的特点,注意以下防治措施。一、清沟排渍培土壅蔸化雪后及时清理厢沟、腰沟、围沟,排除雪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油菜生长。利用清沟土壤培土壅蔸护根,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拔根掀苗严重的田块要做好培土壅蔸护根工作。  相似文献   

5.
稻田保耕种植结构调整对小麦、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稻田保耕种植结构调整对小麦、油菜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秋马铃薯/油菜模式中油菜植株个体生长矮小,根系不发达,根体积是传统稻油轮作的1/2,稻-菜-麦模式下小麦植株个体长势好,根系下扎深,根体积受影响小,但均以0~5 cm土层分布较多;在水稻-秋马铃薯/油菜模式的油菜开花期与稻-菜-麦模式小麦拔节期,油菜与小麦根系活力分别为4.94、7.23μg·g-1·h-1,是传统稻-麦(油)轮作根系活力的1/2,油菜、小麦生长后期根系活力几乎不受影响;由于水稻-秋马铃薯/油莱、稻-菜-麦的油菜、小麦中前期生长受抑制,导致油菜减产6.29%,小麦减产不明显.油菜主要由于有效分枝阶段受影响,而小麦主要由于着粒数低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对油菜产量及根系电容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油菜播种期间受到前茬作物或极端天气等原因的影响,推迟播种是油菜生产中经常面临的栽培调控手段。为探讨推迟播种对油菜产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甘杂1号’与‘秦优33’为材料,设定3个播期,分别为9月25(正常播期)、10月5日、10月15日。结果表明,与正常播期相比,晚播显著降低油菜产量(-21.3%)、根长(-56.8%)、根表面积(-47.3%)、根体积(-44.2%),根干质量(-41.2%)与地上部干物质量(-13.6%)也随之下降。根系电容(EC)与根系形态(R~2=0.459~0.809~(**))和产量(R~2=0.808~(**))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根系电阻抗(EI)与根系形态(R~2=0.289~0.523~(**))和产量(R~2=0.647~(**))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受播期影响显著,选择适宜的播期是保证高产的前提。此外,EC/EI作为一种快速且无损的根系原位检测技术,可以用来预估不同播种时间导致的根系形态与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油菜 冰雪天气持续过长,可能导致油菜叶片折断、叶片受冻等危害,给油菜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主要减灾措施如下: (一)清沟排渍.化冰雪后要利用晴好天气彻底清理田内三沟(厢沟、围沟和排水沟),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壤通透性,减轻冻害和渍害对油菜的双重影响.解冻后可利用清沟的土壤进行培土壅根,特别是拔根掀苗现象比较严重的田块更要注意培土壅根,以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正> 油菜对硼非常敏感,需硼量高,油菜缺硼时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须根不长,表皮褐色,根颈膨大。叶片出现紫色或监紫色斑块,叶形小,叶质增厚,易脆,叶缘倒卷。花期缺硼,花蕾萎缩干枯或脱落,开花不正常,角果不结籽,出现“花而不实”现象。油菜缺硼已成为阻碍油菜高产最大的障碍之一。因此,增施硼肥是夺取油菜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油菜需要施硼,究竟如何施用?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9.
油菜根系对苗期水分胁迫的形态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分胁迫对春油菜(Brassica juncea)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旱农区油菜的生长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极端水分胁迫和轻微水分胁迫条件下,春油菜根系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时间的水分胁迫可以促进总根长的生长,且轻微干旱较极端干旱对总根长的增长效应更明显。轻微的水分胁迫对油菜根系的总表面积有提升作用,但极端水分胁迫会使根总表面积显著降低。水分胁迫使得油菜根粗受到显著抑制。适度的水分胁迫显著提高了油菜根系的总体积。极端水分胁迫明显降低了油菜根尖的萌发,且极端干旱越持久对根尖数的抑制越严重。水分胁迫促进了油菜根部Pro含量和MDA含量的提高,且水分胁迫程度越重,促进作用越强。隶属函数分析表明,高油88是中等抗旱品种,三槽芥属于干旱敏感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油菜(Brasscia napu L.)氮素吸收和根系性状对低氮胁迫的响应,选用常规油菜种植品种"814"和湘油15为材料,采用水培,以正常供氮(NO_3~-浓度为10 mmol/L)为对照(CK),设定2个不同低氮水平(NO_3~-浓度分别为3、1 mmol/L)处理,测定油菜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氮素吸收量及氮素吸收效率,探究油菜根冠比、根体积、根系吸收面积、根系直径、总根长和根系分枝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氮素吸收效率的相关性,并测定了油菜根系活力和根系质膜H~+-ATP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油菜在低氮胁迫下氮素吸收总量降低,但氮素吸收效率提高,油菜根系细长化且分枝增多,根体积下降但根系吸收面积上升。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效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油菜氮素吸收效率的最大正相关和负相关因素是总根长和根系直径。油菜根系活力CK与3 mmol/L NO_3~-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1 mmol/L NO_3~-处理。在低氮胁迫下,根系质膜H~+-ATP酶活性显著升高,3个氮素水平下的油菜根系质膜H~+-ATP酶活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黄瓜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就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溶液对黄瓜种子和黄瓜幼苗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玉米、小麦和小白菜对黄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均较低;除玉米根系分泌物溶液外,其余作物根系分泌物溶液均抑制黄瓜种子胚根和胚芽生长,且胚芽的受抑制强度大于胚根;玉米、油菜、小白菜和黄瓜根系分泌物溶液对黄瓜幼苗苗高和茎粗有促进作用,且对黄瓜幼苗根长和根数的抑制作用较小。说明玉米是黄瓜种植最适宜的前茬作物,其次是油菜和小白菜,而豇豆、豆角和黑豆等豆科作物不宜作为黄瓜种植的前茬作物。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品种掖单13号为试材,研究了油菜素内酯(10~(-4)、10~(-3)、10~(-2)、10~(-1)ppm)和多效唑(25、50、100、200ppm)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和多效唑浸种后,玉米的发芽率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叶中叶绿素含量增加;油菜素内酯可加快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根系长度,提高地上部和根鲜重;多效唑有延缓种子萌发的作用,使株高降低,茎加粗,地上部鲜重7天时降低,20天时升高,根系发育受到促进,增加根鲜重,提高根/冠比。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方式对贵杂4号油菜某些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3因素2项分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贵杂4号油菜苗期生长及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在垄作、宽窄行、喷多效唑3因素共同作用下,油菜幼苗叶片数、根颈粗、叶面积、干物重、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始花期净光合速率值都较高,但对蒸腾速率的影响不明显.其中,处理2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值最高,分别是26.54μg NaNO2·h-1·g-1、134.54μg·h-1·g-1和22.33μmol·m-2·s-1,为最佳栽培组合措施.喷多效唑提高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幼苗株高;宽窄行的栽培方式可提高油菜幼苗根系活力,但在多因素互作时,其作用会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CO2浓度对油菜根系特性和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为确定环境CO2浓度升高对油菜生理及形态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不同CO2浓度温棚环境下,采用Hoagland完全营养液砂培法,设CO2浓度、油菜品种两个因子,探讨不同CO2浓度对油菜根系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相对于正常CO2浓度(CK),高CO2浓度处理的油菜品种X-2在抽薹期的一级侧根数、根体积、根茎粗分别增加0.43%、34.33%和16.61%,总根长降低33.01%;在盛花期,根体积、根茎粗、总根长和根冠比分别增加18.77%、9.68%、3.88%和3.57%.X-6高CO2浓度处理在抽薹期的一级侧根数、根体积、根茎粗、总根长分别增加19.58%、9.17%、9.87%和21.08%;盛花期根体积、根茎粗和根冠比分别增加1.95%、12.70%和10.52%,一级侧根数和总根长分别降低6.80%.23.37%.与对照相比,高CO2浓度条件下,X-6的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在抽薹期和盛花期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X-2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抽薹和盛花期X-2根系活力分别增加83.40%和18.67%,而X-6根系活力较对照分别降低12.50%和380.13%;X-2和X-6在抽薹期的NR活性分别降低12.65%和37.71%,在盛花期则分别增高18.59%和10.67%.[结论]不同生育期不同浓度CO2条件下,品种X-2的根系性状表现相对优于X-6,CO2浓度升高利于改善X-2抽薹期和盛花期的根系性状和生理活性;高CO2浓度对不同时期X-6的根系性状和生理活件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CO2浓度对油菜根系特性和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为确定环境CO2浓度升高对油菜生理及形态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不同CO2浓度温棚环境下,采用Hoagland完全营养液砂培法,设CO2浓度、油菜品种两个因子,探讨不同CO2浓度对油菜根系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相对于正常CO2浓度(CK),高CO2浓度处理的油菜品种X-2在抽薹期的一级侧根数、根体积、根茎粗分别增加0.43%、34.33%和16.61%,总根长降低33.01%;在盛花期,根体积、根茎粗、总根长和根冠比分别增加18.77%、9.68%、3.88%和3.57%.X-6高CO2浓度处理在抽薹期的一级侧根数、根体积、根茎粗、总根长分别增加19.58%、9.17%、9.87%和21.08%;盛花期根体积、根茎粗和根冠比分别增加1.95%、12.70%和10.52%,一级侧根数和总根长分别降低6.80%.23.37%.与对照相比,高CO2浓度条件下,X-6的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在抽薹期和盛花期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X-2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抽薹和盛花期X-2根系活力分别增加83.40%和18.67%,而X-6根系活力较对照分别降低12.50%和380.13%;X-2和X-6在抽薹期的NR活性分别降低12.65%和37.71%,在盛花期则分别增高18.59%和10.67%.[结论]不同生育期不同浓度CO2条件下,品种X-2的根系性状表现相对优于X-6,CO2浓度升高利于改善X-2抽薹期和盛花期的根系性状和生理活性;高CO2浓度对不同时期X-6的根系性状和生理活件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根系形态构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常规种"华双5号"和杂交种"华油杂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考察直播、直接拔苗移栽和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方式下油菜全生育期根系形态构型、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播种时间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生育期2个品种直播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根干质量、主根长、主根直径和根体积等)显著高于锄头辅助拔苗移栽,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高于直接拔苗移栽;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各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直播锄头辅助拔苗移栽直接拔苗移栽。同一处理,相同时期华油杂10号根系形态指标、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华双5号。油菜地上部生长和产量均与根系性状密切相关,干质量大、主根粗,粗壮一级侧根多的根系有助于吸收养分和水分,地上部生长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一、蕾薹期管理技术 蕾薹期是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但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期,菜苗根系继续扩展,薹茎、分枝、叶片、花蕾快速增长,叶片的同化作用和根系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在此生育阶段,要实现油菜春发稳长,达到根强、秆壮、枝多,为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增施磷、钾肥磷能促进油菜根系发育,增强抗性;钾能提高油菜抗寒、抗病、抗倒能力。二、松土增温油菜田应进行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改善通透性,提高表土温度。其原则是:天干、寒冷要浅耕,土壤板结、潮湿要深耕;地干雨前松,地湿雨后锄;施肥前中耕,施肥后壅根,有利增温。  相似文献   

19.
翻耕深度对遮阴油菜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长江流域油菜季降雨丰沛,导致该地区光照强度下降,加之密植技术的推广,加剧了个体间对光照的竞争。故光照不足、土壤质地差成为制约该地区油菜高产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耕作深度对遮阴油菜根系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油菜的稳产增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9—2021年在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区(湘杂油518,XZY518;浙油50,ZY50),土壤翻耕深度(T5,5 cm;T20,20 cm)为副区,不同光照强度(S0,0%遮阴;S1,30%遮阴)为副副区,研究不同耕作深度下遮阴油菜的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干物质累积、抗氧化酶活性、根冠生长、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深耕可以促进各层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的积累,其中10—2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增幅最大,为7.5%—42.3%。两种翻耕深度下,遮阴均导致土壤电导率下降,根表面积减少13.3%—36.6%,主根长、根冠比和侧根占比增加,氮素利用率显著下降3.0%—28.4%,根系干重减少,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增加。遮阴条件下,翻耕深度的增加,使土壤含水量降幅减小,油菜主根伸长且根表面积增大,根冠比和侧根占比增加,氮素利用率提高,根系的抗氧化酶(POD、SOD)活性增强,干物质积累增多。方差分析表明翻耕深度和遮阴对根系形态、干物质累积、抗氧化酶活、养分利用的互作效应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浅耕和深耕条件下,与正常光照相比,遮阴导致根表面积分别下降24.9%—36.6%、13.3%—19.2%,氮素利用率分别下降10.0%—28.4%、3.0%—23.9%。【结论】弱光胁迫下,深耕通过提高各层土壤养分含量,使油菜主根伸长,侧根占比增加,根表面积增大,同时根系抗氧化酶活力的增强延缓了根系的衰老,使根系养分吸收能力增强,氮素利用率增大,干物质积累量增大,最终促进了油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一、蕾薹期管理技术 蕾薹期是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但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期,菜苗根系继续扩展,薹茎、分枝、叶片、花蕾快速增长,叶片的同化作用和根系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在此生育阶段,要实现油菜春发稳长,达到根强、秆壮、枝多,为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