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杂交兰黄金小神童和红美人为材料,研究6 BA和GA3的喷施及施用时期对杂交兰花芽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0 mg·L-16 BA能明显提高杂交兰花芽分化数,但喷施时期不同,效果不同。8月下旬施效优于9月中旬;添加20 mg·L-1GA3对6 BA有增效作用,在较低温度下增效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杂交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山和赤霉素处理对杂交兰(Hybrid Cymbidium)开花的影响,为其花期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玉女杂交兰为材料。在惠州市象头山(海拔约600m)进行高山处理;赤霉素浓度分别为50、200、400、600和800mg/L,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花芽分化后,赤霉素和高山处理均可明显促进玉女杂交兰花序的生长,使花期提早,败花率降低;赤霉素处理可使玉女杂交兰的花朵变大,高山处理可使花横径明显增大。[结论]赤霉素和高山处理均可以调控杂交兰花期,但利用赤霉素调控杂交兰的花期时应注意处理浓度和时间,防止对花朵性状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北方杂交粳稻株型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方杂交粳稻株型性状的遗传关系,为提高株型杂交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SAS、QGA等软件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由10个不育系及10个恢复系为亲本配组形成100个杂交粳稻组合的株型性状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和母本相比,北方杂交粳稻多数株型性状在遗传上与父本关系更为密切;各株型性状遗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表现为极显著且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株型高大或株叶型高大益于提高穗数及增加穗重,利于发挥杂种优势;影响北方杂交粳稻株型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株高、剑叶角、剑叶长、茎叶重。【结论】北方杂交粳稻株型性状体系复杂;在株型配组中与不育系相比,要更注意对恢复系的选择;杂交粳稻的株型配组过程中应注重对株高、剑叶角、剑叶长、茎叶重等4个因素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5.
高产杂交粳稻株型特征及理想株型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产 杂交粳 稻泗优68 6 、泗 优523 的株 型特征 在于 具有 协调 的茎、叶、穗 系,后 期叶 片日积累力 高,存活 绿色叶片 数多,熟 相佳。提 出了高产 杂交 粳稻 的理 想株 型 模式 ,并 阐述 了江 苏 省高产杂交 粳稻育 种的关键 ,是在塑 造理想株 型的基 础上,协调 竞争优 势与超亲 优势的齐 驱并进 。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使杂交兰的花期与市场需求的旺季相匹配,即完全按人们意愿的时间开花,而且开出整齐划一的高质量花朵,必须依赖于精确的花期调控技术。该文将杂交兰的生长特性与浙江的气候特点相结合,探索了杂交兰催芽、催花关键技术,为浙江杂交兰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提供评判超级杂交水稻理想株型的方法和手段,以Visual C 为工具,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提供了超级杂交水稻理想株型经图像的二值化、细线化处理、提取了株型的骨架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以玉林为代表桂东南地区杂交水稻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并量化其形态指标,为当地水稻育种和水稻株型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东南地区15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观察记载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综合分析各形态指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初步确定桂东南地区水稻理想株型主要性状的量化指标.[结果]15个杂交水稻品种生育期介于113~124 d,株高为96~122 cm,剑叶长和宽分别为28.4~42.3cm和1.3~1.9cm,穗长为22.2~27.4cm,有效穗数为229.5万~304.5万穗/ha,每穗粒数130~198粒,结实率均超过80.0%,千粒重均在20.0g以上,产量为7762.5~8887.5 kg/ha.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生育期和千粒重与产量的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剑叶长、剑叶宽和有效穗数与产量呈负相关,其中有效穗数与产量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剑叶长、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5个指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生育期的正直接作用最大(0.60);株高、剑叶宽、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4个指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系数为负值,以株高的负直接作用最大(-0.40).[结论]桂东南地区杂交水稻理想株型形态的量化指标为:生育期124 d左右,株高114~122 cm,剑叶长29.0~37.0 cm,叶宽1.3~1.5cm,穗长26.0~27.0 cm,有效穗数225.0万穗/ha左右,每穗粒数140~160粒,结实率85.0%~89.0%,千粒重约29.0g.  相似文献   

9.
杂交兰原球茎增殖及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芳  崔波  马杰  叶永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309-5311
[目的]对杂交兰原球茎的增殖及分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培养基、6-BAI、BA和AC对杂交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设置几种不同培养基对原球茎的分化进行探讨。[结果]培养基和6-BA对原球茎的增殖影响不大,IBA浓度为0.1 mg/L、AC浓度为1.0 mg/L时,原球茎增殖效果最好;1/2 MS+6-BA 1.0 mg/L+NAA 0.5 mg/L对原球茎的分化效果最好。[结论]在培养基中添加NAA有利于原球茎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杂交抗虫棉超高产生产最佳技术经济途径,自1999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杂交抗虫棉株型改造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经大面积示范,其产量较常规生产分别增16.8%、154%。综合效益平均每hm^2增加3123.2元。  相似文献   

11.
韩益 《当代农业》2011,(21):17-17
中秋、国庆双节,存礼品花的队伍中.杂交兰成为抢手货.将其配上精致盆器后.单盆销售价格在100~200元之间.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12.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在水稻始穗期用云大 - 12 0水剂、赤霉素、三十烷醇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不育系Ⅱ - 32 - 8A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影响 ,结果证明该不育系在喷施赤霉素后效果最好 ,能使每 6 6 7m2 产量比对照提高 4 3 16 % ,异交结实率比对照提高 2 3 0 6 % ,千粒重比对照增加 1 16 %。  相似文献   

14.
杂交四季兰试管苗在高湿、适温、适宜营养及无菌的异养条件下生长,其必须通过逐渐降低空气湿度和增强光照强度进行移栽炼苗,以使试管苗移出后适应有菌的自养生长环境。总结了杂交四季兰组培苗硬化栽培技术,以期为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的应用是杂交水稻育种中最常见,最为关键,最复杂的技术环节之一。对于特定的品 种,在特定时间使用一定剂量赤霉素后,可以显著提高授粉率,提高产量。对于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 和同行业工作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杂交兰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成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兰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状茎为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根状茎增殖、分化成苗以及幼苗生根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培养基较适合根状茎的增殖分化;较适宜的杂交兰增殖和分化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KT 0.5 mg/L+NAA 0.05 mg/L;杂交兰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闭瓶3 d后,再开盖炼苗3 d后可移栽,移栽基质为苔藓,25 d后成活率达95.6%。  相似文献   

17.
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4):397-403
几十年来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及超高产育种领域完成了大量开拓性应用基础研究,首次提出了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即通过生物学方法克服籼粳杂交产生的疯狂分离、结实率低和后代不易稳定三大困难以及有利综合籼粳优点的亲本和杂交后代选择技术,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常规育种方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籼粳稻杂交育种最成功的国家:在籼粳稻杂交育种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通过籼粳稻杂交创造株型变异、进行理想株型育种的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小凤兰'两种叶艺突变体G1和G2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叶艺杂交兰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叶艺小凤兰'G2茎尖根状茎诱导率显著高于G1;暗培养有利于'叶艺小凤兰'根状茎增殖,在MS+6-BA 1.5 mg L-1+NAA 0.5 mg L-1+活性炭0.3 g L-1培养基上暗培养40 d,G1和G2根状茎增殖系数...  相似文献   

19.
杂交兰种苗超低温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携带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杂交兰根状茎为试材,采用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法对杂交兰病毒脱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炼苗21 d的茎尖,在0.5 mol/L的蔗糖浓度预培养基中培养3 d,然后浸入0.4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加载90 min,之后转入玻璃化溶液PVS2(protect vitrification solution 2)中冰上处理6 h,再液氮保存1 h,最后于37℃水浴中解冻2~3 min,1.2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卸载20 min,待恢复培养后,杂交兰茎尖成活率为64%以上,随机检测30个样品,两种病毒脱毒率均为100%。研究为杂交兰种苗脱毒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碧玉兰×虎头兰种间杂交胚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兰科兰属碧玉兰(Cymbidium lawianum)为母本,虎头兰(C.hookerianum)为父本进行杂交,分期采收种子进行培养,研究兰属附生兰杂交胚培养技术。结果表明,杂交种子完全成熟约需1年时间,授粉90 d的幼胚即具有良好的萌发能力;添加活性炭可促进杂交胚萌发,提高成活率,早期胚培养以1/2 MS NAA 1 mg/L 6-BA 0.1 mg/L 活性炭2 g/L萌发最佳;芽、根分化培养则以1/2 MS NAA 0.5 mg/L 6-BA 2 mg/L 香蕉泥100 g/L效果最好;壮苗培养基中加入香蕉汁和2,4-D效果明显,以1/2 MS NAA 0.5 mg/L 6-BA0.5 mg/L 2,4-D 0.3 mg/L 香蕉泥100 g/L最理想;注意光、温、湿的配合,炼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