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改善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旱地番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通过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鸡粪),探讨菜田减肥潜力和有机肥增效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利用CRITIC法分析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8个施肥处理,试验连续进行3 a,其中第二年倒茬种植豆角。每年测定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F100(鸡粪54 000 kg·hm-2+常规化肥N 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 225 kg·hm-2)相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的施肥处理中,化肥减量25%可增加产量。在化肥减少25%的基础上,增加50%有机肥,减少50%化肥的处理ZJJH(81 000 kg·hm-2鸡粪+N 56.25 kg·hm-2、P2O5 28.13 kg·hm-2、K2O ...  相似文献   

2.
通过化肥减量试验得出水稻最佳施肥方案,从而指导水稻科学施肥、杜绝过量施用化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提质增效,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参数修改完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当地紫泥田、中性土壤、中等肥力的水稻田,处理2(普通推荐施肥+有机肥)小区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处理4(普通推荐施肥量减20%+有机肥)相比处理2产量略减,但减肥效果较好,综合比较,推荐当地水稻有机无机配施最佳施肥量为氮肥470 kg·hm-2、磷肥600 kg·hm-2、钾肥96 kg·hm-2,同时增施商品有机肥3000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南疆地区玉米施肥现状及掌握最适宜配方施肥量,以正播“新玉31号”为供试材料,采取多点重复对比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配方施肥处理(OPT),N 225kg·hm-2,P2O5 172.5kg·hm-2,K2O 90kg·hm-2;配方施肥无氮处理(OPT-N),N 0kg·hm-2,P2O5172.5kg·hm-2,K2O 90kg·hm-2;配方施肥无磷处理(OPT-P),N 225kg·hm-2,P2O5 0kg·hm-2,K2O 90kg·hm-2;配方施肥无钾处理(OPT-P),N 225kg·hm-2,P2O5 0...  相似文献   

4.
以红美人柑橘的需肥特性为基础,研究以沼液和腐烂柑橘发酵净化液为基础原料配制而成的有机液肥滴灌对红美人柑橘园土壤环境、柑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CK,不施肥;F1,农民习惯施肥(复合肥撒施, N 480 kg·hm-2,P2O5 480 kg·hm-2,K2O 480 kg·hm-2);F2,纯化肥配方肥滴灌施肥(N 480 kg·hm-2,P2O5 180 kg·hm-2,K2O 540 kg·hm-2);F3,有机液肥滴灌施肥(N 40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380 kg·hm-2)。结果显示:不同施肥管理均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柑橘产量和经济效益,但易导致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降低。与F1和F2处理相比,F3处理能提高土壤pH值,减轻土壤酸化,增加经济效益6.73%~25.39%,对果实品质无明显不利影响。虽然滴灌施用有机液肥可以减少化学肥料投入量,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酸化,满足红美人柑橘生长需求,并带来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但生产上仍应补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烟囱灰不同用量配施化肥对韭菜生长和韭黄品质的影响,为烟囱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定了常规施肥+烟囱灰18000 kg·hm-2、常规施肥+烟囱灰36000 kg·hm-2、常规施肥+烟囱灰54000 kg·hm-2、常规施肥+烟囱灰72000 kg·hm-24个不同烟囱灰施用量,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烟囱灰18000 kg·hm-2能够显著提高韭菜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提高韭黄产量,并对韭黄品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肥料投入量对鲜食玉米农艺性状、穗相关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以甜糯玉米鲜糯366为材料,采用盆栽种植精准施肥,轮作(T)和连作(K)下设置不施肥对照(T0和K0)、施肥处理600 kg·hm-2(T1和K1)、施肥处理1 200 kg·hm-2(T2和K2)和施肥处理1 800 kg·hm-2(T3和K3)4个水平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肥施入量的增加,轮作和连作下的玉米株高、茎粗、地面茎节数和穗位高等农艺性状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果重等6个穗相关指标同样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轮作施肥量最大处理T3除穗粗外均为最大值;轮作T3处理为产量最高值11 918.40 kg·hm-2,其次为连作K3处理11 793.41 kg·hm-2,两者无显著差异;玉米4个农艺性状和7个穗相关性状及产值大部分存在相关性。从产值考虑复合肥1 800 kg·hm-2投入量配合轮作栽培模式为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成龄红枣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灌溉水平(W1,6 000 m3·hm-2;W2,6 600 m3·hm-2)和3个基肥水平(S1、S2、S3,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1 200、1 650、2 100 kg·hm-2),以不施用生物有机肥的作为对照(W1CK,W2CK),共8个处理,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灌溉水平下,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红枣梢长、梢粗、叶绿素相对含量、果实形态,及0~150 cm土壤有效钾、速效磷、铵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在相同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下,随灌水量增加,0~150 cm土壤有效钾、速效磷、铵态氮含量减少。与对照(CK)相比,W1和W2灌溉水平下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单株产量分别增加4.65%~19.83%和8.17%~19.08%。施加生物有机肥可提高红枣的总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总酸含量。各处理对比,W1S3处理的果实形态、单株产量和品质指标均不劣于W2CK处理。基于新疆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在6 000 m3·h...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麦生长、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河北冬小麦为试验对象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CK(不施肥)、FP(常规施肥)、SJ40(60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225 kg·hm-2尿素追肥)、SJ60(90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225 kg·hm-2尿素追肥)、SJ80(1200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225 kg·hm-2尿素追肥)和SJ40+30(60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45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追肥)。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逐渐提高,最高达到9.26 t·hm-2,与对照组相比,土壤中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都有所提高。此外,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使用还显著降低小麦籽粒Cd和Pb的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28.8%和30.3%。综上,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合理使用能够提高小麦产...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海岛地区单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常规施肥配施4 500 kg·hm-2有机肥(M1)和常规施肥配施9 000 kg·hm-2有机肥(M2),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养分累积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M1和M2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分别增产14.0%和19.7%;而M2的水稻产量又显著高于M1处理。施用有机肥(M1和M2)相较于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水稻氮、磷和钾养分积累量。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pH值,防止土壤酸化。与CF相比,施用有机肥(M1和M2)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含量,M2处理的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在常规施肥基础上配施有机肥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提升土壤肥力,是水稻生产上一种较合理的养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毛竹林经营过程中为提高鞭笋产量而重施化肥造成竹林生态退化和竹笋品质降低,引进菌解小分子鱼肽肥,通过研究不同肥料配施方式对毛竹鞭笋产量及竹林土壤生态因子的影响,探明菌解小分子鱼肽肥对毛竹生理生态的作用机制。以相同经营现状的毛竹笋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肥料配施处理(CK为750 kg·hm-2复合肥、T1为375 kg·hm-2复合肥、T2为“375 kg·hm-2复合肥+150 kg·hm-2菌解小分子鱼肽肥”、T3为“375 kg·hm-2复合肥+300 kg·hm-2菌解小分子鱼肽肥”)进行施肥,于鞭笋笋期统计鞭笋产量,测定土壤养分元素质量分数、土壤酶活性、叶片叶绿素以及叶片养分元素质量分数等指标,分析各指标在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和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750 kg·hm-2复合肥处理相比,“375 kg·hm-2复合肥+150 kg·hm-2菌解小分子鱼肽肥”和“3...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黑龙江省极早熟地区高粱生产提质增效,以常规磷酸氢二铵+大粒尿素、施肥量为纯氮180 kg·hm-2作为对照,其他处理施肥量均为纯氮150 kg·hm-2,通过田间比较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对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复混肥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长效缓释肥和复合肥,与常规施肥差异显著。常规减氮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5.41%,但差异不显著。目前生产中氮肥用量偏多,纯氮用量在150 kg·hm-2即可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2.
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连达、连童及其野生型为试材,研究不同氯化苦用量熏蒸对其生长指标、枯萎病发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苦处理浓度越高,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的长势越优。氯化苦225 kg·hm-2处理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的生长发育指标与300 kg·hm-2处理野生型无差异。氯化苦300 kg·hm-2处理的连达和连童理论产量均达37 700 kg·hm-2以上,比相同用量处理的野生型分别增产33.7%和18.8%。氯化苦225 kg·hm-2处理抗连作障碍品种的品质与300 kg·hm-2处理的野生型无明显差异。收获期,300 kg·hm-2处理连达和连童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75.3和64.2,均显著低于其他同品种处理;但225和150 kg·hm-2处理间,同品种发病程度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种植抗连作障碍品种可约降低25%的氯化苦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盈江县872户甘蔗种植户进行施肥调查,从产量、养分投入和化肥施肥现状进行了合理性评价,并探讨了化肥施肥量与偏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盈江县甘蔗施氮量主要集中在300~450 kg·hm-2和450~600 kg·hm-2,分别占调查农户的51.95%和32.45%,养分平均投入量分别为N452.47 kg·hm-2、P2O5 69.60 kg·hm-2和K2O 77.75 kg·hm-2,N∶P2O5∶K2O为1.00∶0.15∶0.17。甘蔗氮、磷、钾和总化肥PEP分别为212.85 kg·kg-1、1746.53 kg·kg-1、1221.40 kg·kg-1和144.81 kg·kg-1。氮、磷、钾和化肥总量与氮、磷、钾和总化肥PEP之间均呈负幂函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长江中下游冬油菜主产区化肥减施增效的潜力与区域适宜性,为该区域油菜产业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在江苏(高淳)、湖南(安仁)、湖北(沙洋)、安徽(休宁和当涂)四省(共5个地点)布置以有机肥(M)用量(0、2 250 kg·hm-2)和施氮(N)水平(0、90、135、180、225、270 kg·hm-2)为控制因素的冬油菜田间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化学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评估不同区域冬油菜最佳产量和施肥效益下适宜的有机无机配施技术模式及其减肥潜力。【结果】相比于单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显著提升油菜产量,增产幅度达7.7%—43.3%。以最高产量为目标,各试验点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推荐化肥氮施用量分别为:高淳195 kg·hm-2,安仁199 kg·hm-2,沙洋195 kg·hm-2,休宁179 kg·hm-2,当涂185 kg·hm-2。通过模型拟合发现各试验点达到单施化肥最高产量时,有机肥施用可替代26.7%—45.9%的化肥氮投入,且随着土壤基础肥力提高,化肥氮减施潜力增加。不同有机肥用量下,油菜化学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有机无机配施能够有效提高各氮肥梯度下油菜的化学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各试验点化学氮肥偏生产力增幅为24.4%—53.0%,化学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增幅为26.3%—89.9%。与不施氮处理(N0)相比,安仁、休宁和当涂试验点在施用180 kg N·hm-2并配施有机肥处理下增收效益最大,依次为8 915、10 358和6 569元/hm2;而高淳和沙洋试验点在单施化肥(225 kg N·hm-2)处理下增收效益最大,分别为11 252、8 500元/hm2。【结论】长江中下游部分冬油菜产区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可实现减化肥氮26.7%—45.9%的同时提高籽粒产量、化学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或有机肥增收效益,实现减氮增效。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张家港沿江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稻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14—2021年建立长期测土配方施肥定位观测试验。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和无肥处理,分析并测定稻麦产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指标。结果表明,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年均降低氮磷施用量分别为135和46.5 kg·hm-2,且稻麦产量并未显著降低,稻麦平均产量分别可达8 490和6 480 kg·hm-2。同时,通过稻季增施钾肥24 kg·hm-2,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常规施肥,进一步降低了钾元素亏缺导致的减产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生物质炭基尿素和普通尿素的施用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氧化亚氮(N2O)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为研发减缓土壤N2O排放的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杭州市临安区青山镇亚热带典型毛竹林样地布置野外控制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肥)、低水平尿素(100 kg·hm-2)、高水平尿素(300 kg·hm-2)、低水平炭基尿素(100 kg·hm-2)和高水平炭基尿素(300 kg·hm-2)。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毛竹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分析在上述施肥处理下土壤N2O通量、温度、含水量、氮素形态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低水平尿素和高水平尿素处理使毛竹林土壤N2O的年累积排放通量增加了17.3%和36.0%,而低水平炭基尿素和高水平炭基尿素处理分别使其降低了3.1%和16.9%。尿素和炭...  相似文献   

17.
化肥有机替代对河南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水平下,以不施氮肥为对照,设置普通复合肥全量、腐植酸有机肥+有机替代20%、炭基有机肥+有机替代20%和生物有机肥+有机替代20%等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替代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肥有机替代20%条件下,3个有机替代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为32.4%~37.8%,与化肥处理相比,腐殖酸有机肥有机替代处理最高,提高24.3%。与普通复合肥全量相比,3个有机替代处理能显著提高氮肥表观残留量,为15.8%~27.4%,其中,炭基有机肥处理最高,较普通复合肥全量处理提高27.4%。3个有机替代处理能显著降低氮肥表观淋溶损失量,达13.2%~23.3%,其中,炭基有机肥处理最低,淋溶损失量为32.58 kg·hm-2。有机替代化肥能显著降低氮肥表观气态损失量,达28.9%~51.6%,其中,腐植酸有机肥处理最低,气态损失量为16.88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大白菜因化肥过量使用而造成的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露地栽培旺春大白菜为试材,共设置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化肥平衡施肥(T1)、化肥减量3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2)、化肥减量3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3)、化肥减量4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4)、化肥减量4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5)7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不同程度提高了各处理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较当地常规施肥根系活力提高了15.5%~40.3%,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1.5%~37.5%,且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1-T5处理较CK2增产0.04%~20.91%,其中T3处理增产率最高为20.91%,其经济效益增加9.04%,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肥料贡献率,化肥减量30%并配施生物有机肥提升效果最显著。T3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CK2高0.91百分点、81.00%和9.61%,施用生物有机肥各处理硝酸盐含量降低11.53%~21.52%,VC、总黄酮、硫苷含量T3处理显著高于CK2,总酚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矿质元素含量较CK2有不同程度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提高更明显。对15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以T3处理化肥减量30%并配施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其次为T2>T5>T1>T4>CK2>CK1。  相似文献   

19.
张欣欣  石磊  何刚  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9):4010-4023
【目的】农户经营是我国农业的主体,肥料资源的不合理应用是限制作物生产的重要因子。本研究旨在评估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的减肥潜力及经济环境效益。【方法】2018年对陕西省各县(市、区)的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三大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产量水平评价农户的施肥现状、减肥潜力、环境代价和经济效益。【结果】农户作物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小麦平均产量为4 573 kg·hm-2,高低产量相差2 619 kg·hm-2;玉米平均产量为7 319 kg·hm-2,高低产量相差5 388 kg·hm-2;水稻平均产量为8 340 kg·hm-2,高低产量相差2 893 kg·hm-2。小麦的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177 kg N·hm-2、102 kg P2O5·hm-2和37 kg K2O·hm-2;玉米分别为247 kg N·hm-2、103 kg P2O5·hm-2和47 kg K2O·hm-2;水稻分别为186 kg N·hm-2、88 kg P2O5·hm-2和64 kg K2O·hm-2。3种作物产量与施肥量无显著相关。氮磷肥普遍过量施用、钾肥过量与不足并存,低产农户过量施肥问题严重。对于氮磷钾肥的减施潜力,小麦分别为41%、59%和59%;玉米分别为55%、73%和66%;水稻分别为38%、64%和58%。施用的肥料形态均表现氮以单质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磷钾以复合肥为主;有机肥养分供应量很低。肥料结构均表现为重基施轻追施,氮以基施为主、追施为辅;磷钾肥鲜有追施。生产1.0 t小麦、玉米和水稻的活性氮损失量分别为6.9、3.8和3.3 kg,低产组的活性氮损失强度比高产组分别高52%、85%和74%,降低损失的潜力分别介于16%—33%、31%—50%和4%—38%。小麦、玉米和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分别为4 468、9 091和20 020 元/hm2,高产组比低产组分别高459%、128%和52%;减肥增效后总效益分别为4 919、9 905和20 543 元/hm2,高产组比低产组分别高290%、106%和48%。【结论】基于产量水平深入剖析了陕西省农户的生产行为,低中产组为化肥减量和收益提升的重点。农户氮磷钾肥减施潜力分别为45%、65%和61%;小麦、玉米和水稻因化肥减施而降低活性氮损失的潜力分别为26%、45%和18%;提高环境经济效益的潜力分别为10%、9%和3%。  相似文献   

20.
双季稻是浙南地区重要的水稻种植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双季稻养分周年动态的影响,对该模式周年合理施肥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以浙南地区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包括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化肥减量(T3)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T4),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T2和T3)相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T4)显著提高土壤pH。T4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和有效钾含量相较于T2和T3处理均有提高。与常规施肥(T2)相比,T3和T4处理的早稻产量分别增加482和819 kg·hm-2;晚稻产量分别增加76和883 kg·hm-2。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T4)相较于常规施肥(T2)显著提高了双季稻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3个施肥处理(T2、T3和T4)中磷、钾均表现为表观亏损;化肥减量处理的(T3和T4)土壤氮素表观平衡,而常规施肥表现为表观盈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