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人工林火炬松纸浆材基本密度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个标准地火炬松平均木木材的基本密度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密度自髓心向外呈增加趋势;基本密度自树干基部向上呈减小趋势,但变化不大;基本密度存在较大的株间变异,且在F(0.05)水平上差异显著;立地指数大的标准地,木材基本密度小,且差异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主要立地火炬松纸浆材,建筑材林合理轮伐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多目标决策层次分析的原理,确定经济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对于纸浆材林主伐年龄和建筑材林主伐年龄的权重分别为:W1=(0.875,0.125)和W2=(0.500,0.500)。根据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结构、经营模型和材种出材量模型,确定火炬松的经济成熟龄、工艺成熟龄,从而确定两材种的主伐年龄。根据主伐年龄+更新周期即为轮伐期,确定了火炬松南、中、北三带主要立地类型(14-20)、主要密度类型( 相似文献
4.
5.
6.
火炬松纸浆材化学成分及其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8年生人工林火炬松纸浆材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系统地测试,分析和讨论了火炬松化学成分含量在树干高度方向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火炬松纸浆材的灰分、冷水、热水、苯醇和1%N aOH抽提物含量,纤维素、戊聚糖和木质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3%、1.59%、3.21%、2.32%和13.66%、47.98%、15.10%、29.66%;2、沿树干高度方向,火炬松木材灰分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变化不明显;热水和苯醇抽提物含量逐渐减小;冷水抽提物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或者逐渐减小的趋势;1%N aOH抽提物含量则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戊聚糖含量表现出逐渐增加或减小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火炬松木材各化学成分含量在沿树干高度方向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火炬松不同种源纸浆材材性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火炬松31个种源引种栽培在浙江富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实验林场,研究表明该批种源间10年生树木生长量和纸浆材材性因子如晚材率、管胞形态特征值(管胞长度、宽度、腔径、壁厚、长宽比、腔径比、壁腔比)、管胞S2层微纤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木材主要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和木素含量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而戊聚糖和苯醇浸提物含量种源间差异不显著.这些材性特征除了木材化学性状因子外,均受中等以上程度遗传控制.木材纤维素、木素、戊聚糖和苯醇浸提物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088、0.003、0.340和0.307,其余性状广义遗传力均大于0.50.引种地栽培环境对木材性状有显著影响.种源原产地纬度与树木生长量、管胞宽度、管胞直径和管胞微纤丝角呈负相关,与晚材率、木材密度呈正相关.31个种源树木胸高直径与管胞长宽比、管胞壁腔比、木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管胞宽度、管胞直径、管胞腔径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火炬松材性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长于广西南宁地区相同环境下来自美国的18个种源10年生火炬松的材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材笥的种源变异。材性的地理变异模式及其与原产地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材性因子间及其与生长因子、形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火炬松纸浆材与建筑材林优化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火炬松纸浆材和建筑材料人工林生长模型、结构模型、经营模型和材种出材量模型,对火炬松主要营林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形成特定的若干类型的栽培模式,以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为控制指标对各种组合(即栽培模式)进行经济评价,进而提出了内部收益率达19%以上的最优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对1984年种植在广西和浙江的22个种源的火炬松及在浙江的8个种源的湿地松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树种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单株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株间差异较种源间差异显著得多。不同地区火炬松的差异较之同一地区不同种源间的差异更为显著。种源、地区的交互作用对火炬松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都表现出显著影响,种源和单株的交互作用对两个树种的木材密度也有显著影响。两个树种的木材材性与年轮宽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马尾松和早期引种的火炬松、湿地松比较表明,用新引进的材料可选育出木材材质更为优良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15.
人工倾斜火炬松3年生苗木应压木的解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火炬松苗木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节开展人工倾斜树干试验,将苗木分成5组(每组12株),与垂直方向倾斜成不同的角度(0°,15°,30°,45°,60°),苗木生长4个月后开始测定不同倾斜角度下火炬松应压木的解剖性质,分析不同倾斜角度下火炬松应压木解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管胞壁变厚,管胞形状变圆,胞间隙逐渐增多、增大,螺纹裂隙逐渐变宽、加深,其中30°以后应压木典型特征非常明显。2)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管胞长度先减小后增大,30°达最小值;管胞宽度先减小后增大,45°达最小值;双壁厚先增大后减小,45°达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对管胞长度、宽度及双壁厚影响均极显著。3)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微纤丝角度先增大后减小,30°达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对微纤丝角度影响显著。4)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管胞比量及木射线比量呈波动变化;树脂道比量先增大后减小,30°达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对树脂道比量影响显著,而对管胞比量及木射线比量影响不显著。5)从不同倾斜角度下各种解剖性质的变化趋势来看,30°~45°为应压木解剖性质形成的重要转折点,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