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杉木为例,介绍了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指出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出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与由它推导出的多种常用林分表如标准表、正常收获表;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自然生长过程表、可变密度收获表等之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2.
林分生长模型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叙述了林分生长模型的发展及目前研究方向;评价模型的分类方法和各种模型的关系及应用范围,强调模型系的相容性及完备性原则,指出近代模型往往是一个森林系统,大都含有多个被预测的变量和说明变量,必须注意因子间的关系,用高次,多项式方程决不是好方法。因子间的“相互预报”是模型中的大问题,方程组之间的“循环估计”往往产生有偏估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白榆密度试验的观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1nW与1nN直线方程斜率的变化与单位面积产量间的关系。以斜率的数值与产量关系为标准,把斜率的变化分成3个区域,以表示竞争强度对个体生长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不同作用。斜率B为C时,竞争未影响到个体生长,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是无竞争区域;斜率B为0>E>-1时,竞争虽有抑制个体生长的作用,但单位面积产量却随着密度的增大、竞争的增强而增加,是增产竞争区域;当斜率B为-1>B≥-1.5时,竞争强度达到了既抑制个体生长又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程度,所以叫减产竞争区域。B=-1时,是增产竞争和减产竞争的分界点,叫做稳产竞争状态。指出斜率B=-1可以作为密度管理合理性的标准。斜率B=-1.5时,各密度间存在着异质性,不宜作为密度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验证提出了一种新的林分直径分布预测方法L-PRM。其基本思想是:将林分中大小不同的林木分布规律视为生物种群的分布问题,用著名的种群动态模型──Lo-gistic方程来表示林分直径分布;采用两点回收、差分还原的途径实现林分结构的预测。L-PRM在杉木人工林中得以验证,其预估林分直径分布的合格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5.
6.
林分密度对Ⅰ-69杨树冠结构和光能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密植的I-69杨林分树冠分枝角度小,骨干枝比率低,当叶面积指数达到7.81、冠层最大叶面积密度达0.8-0.9时,是林分最适密度状态,光在冠层内失发布,受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消光系数支配。密植的林分,光强衰减较快,以8%的相对光强作为临界光强,林龄6年时以高密度林分的生产能力最低;中密度林分最高,但林龄7年时,低密度林分的生物能力已经接近中密度林分。  相似文献   

7.
山东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密度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密度在人工林集约栽培中是一个重要问题,一旦确定在林分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起作用,对采伐年龄和产量影响很大。合理的密度应保证林木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最高产量,同时还应注意到所培育木材的径级的价格。 本研究总结了短轮伐期集约栽培下各种密度杨树人工休的生长规律及产量;探索间伐是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育苗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
全林整体生长模型对总蓄积的估计与对生长量的估计是相容的,可以用来计算林分生长率。基于全林整体模型和马什假设的名义年龄法是一种估算林分类型纯生长量的好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法的计算步骤。大青山实验局两个树种的实验表明,此法给出生长率的无偏估计。对一个林分类型生长率的估计,其精度大致相当于1~4个固定样地的估计精度。因而特别适于对含有多种林分类型林区综合生长率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
应用矮树虫口调查估计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的研究毛超旭,王武昂,汤荣堂,严小君,周国法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树冠投影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调查一般均在2~3m高的小树上直接进行。前人曾研究了松毛虫种群数量与马尾松树高、树冠大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若以单位面...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轮伐期和不同林分密度以及不同轮伐期组合和重复采收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和林分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轮伐期对伐桩的萌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萌芽林的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林分密度对伐桩萌芽力和萌芽林生长均无显著影响。林分的材积和生物量总产量(种植后8a)随轮伐期的延长而减少。研究证明,大叶相思实生林萌芽更新的首采轮伐期以4a为最佳。②矮林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叶相思幼态化。在种植后5~6a内对这一树种进行第二次采伐的更新效果与第一次采伐的更新效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以9a为一个经营期来说,以萌芽更新方式经营2代与3代其更新效果和林分总产量相当。为减少营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议经营两代即可,轮伐期组合以4+5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密度I-69杨树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1种密度Ⅰ-69杨树人工林的胸径及树高生长材料,建立树高及胸径的生长模型。通过6种模型的比较,选出最适宜的Logistic树高生长模型及单分子胸径生长模型。探讨了树木的径、高生长规律。11种密度的胸径生长可划分成5个密度组(4m×6m,4m×7m);(5m×6m,6m×6m);(5m×8m,6m×8m,7m×7m);(5m×10m,7m×8m,8m×8m);(5m×15m)。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不大。通过对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分析,划分了不同密度组Ⅰ-69杨树生长的Ⅵ个阶段,为合理培育杨树人工林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Fe3+/TiO2改性竹炭催化降解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标 《林业科学》2012,48(4):113-118
以竹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并掺杂Fe3+,经浸渍过滤和高温焙烧制备Fe3+/TiO2改性竹炭,并用SEM和XRD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和正交组合试验探究焙烧温度、Fe3+掺杂量、负载层数三因子对改性竹炭去除甲醛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制备Fe3 +/TiO2改性竹炭的最优工艺.从SEM和XRD图谱表征可知,竹炭、TiO2溶胶和Fe3+三者之间能够较好地复合在一起.三因子中焙烧温度因子最为显著,其次是负载层数和Fe3+掺杂量.制备Fe3+/TiO2改性竹炭最佳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450℃、负载层数2层、Fe3+掺杂量1%,其对甲醛的去除率达到61%,均高于单一竹炭或TiO2/竹炭复合对甲醛的去除率,表明三者复合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杨材性群体变异趋势及个体遗传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山杨主要分布区随机抽取6个天然群体,每群体随机抽样15株采集木芯,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及个体间的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差异都极显著。群体平均密度0.432lg/cm3,极差0.0662g/cm3;平均纤维长度1.0775mm,极差0.2650mm。东北、华北群体的密度呈梯度变异,纤维长度的梯度变异不明显。木材密度群体重复率0.541,个体重复率0.471;纤维长度重复率分别是0.471与0.412。不同群体、不同年轮组的密度与纤维长度的个体重复率有所不同。密度、纤维长度等与生长性状呈微弱遗传相关,可以进行材性与生长的同步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6.
由于对苯二酚可生化性低,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完全降解,可采用电催化法降解对苯二酚,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使用的Ti/Sb2O3-Ta2O5阳极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进行了表征,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电流强度、电解质浓度、pH值条件下对对苯二酚降解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条件:对于含50 mg/L对苯二酚的模拟废水,在0.500 A,0.100 mol/L Na2SO4,pH=7时,50 min可以实现对苯二酚降解率100%,10 h可以实现完全矿化。利用分子探针实验,发现Ti/Sb2O3-Ta2O5阳极降解对苯二酚的过程是以直接氧化为主,间接氧化作用为辅,且比较·OH和■的间接氧化作用,·OH大于■。并在最佳条件下对对苯二酚的降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拟合,发现符合一级动力学拟合方程(R2=0.99512)。  相似文献   

17.
薪炭林经营与其他林种经营的区别在于寻求能量的最大产出,林分总能量的输出取决于组成树木的热值及其生物量。通过生物量和能量的研究,可以了解薪炭林分生物量和能量的积累动态,为林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林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中国桉树人工林面积近40万ha,遍布南方16个省(区)的600多个县,在华南地区的林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桉树纯林多代连续经营(尤其以短轮伐期连续经营)引起地力衰退,导致林分生产力下降以及其他不良的生态后果已为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所证实。为此,我们自1982年始在海南岛琼海、三亚、屯昌等县  相似文献   

18.
基于3“S”和网络技术的森林病虫害监测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介绍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和管理中的优势 ,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建立基于 3“S”技术管理系统的迫切性和结构框架 ,还指出了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病虫害监测与管理的原理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周婷婷  林少华  孙荣 《森林工程》2012,28(3):54-56,61
以玻璃纤维网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以Fe3+对TiO2催化剂实施掺杂,经胶液配制、膜的涂覆与焙烧等工序,制备改性TiO2催化膜。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Fe/Ti质量比、涂覆次数、升温程序等因素对改性后的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在选定各因素各水平下,对TiO2催化膜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Fe/Ti质量比>焙烧温度>涂覆次数。最优条件为:Fe/Ti质量比=0.01%;焙烧温度=600℃;涂覆次数=3次。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改性TiO2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为14.5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