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鹅细小病毒 (GPV)和鸭细小病毒 (MD-PV)是两种感染禽类的自主性细小病毒 ,由它们引起的鹅细小病毒病和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鹅业和养鸭业的主要疫病。 GPV和 MDPV在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免疫学特性甚至基因组结构等方面十分接近 ,但是二者在致病性上却有较大差异。对于这种差异 ,国内外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主要从这两类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非结构蛋白基因、核衣壳蛋白基因、非结构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的分子生物学上的同源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综述 ,同时 ,对于禽细小病毒有待研究的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述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非结构蛋白与结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近况,并对其有待研究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水禽细小病毒分子进化规律,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5株水禽细小病毒的结构基因。结果表明:结构基因长度为2 199 bp,编码732个氨基酸。鹅细小病毒VP1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1%~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9%~99.3%,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5.1%~88.3%;鹅细小病毒VP2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2%~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6%~99.3%,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5.5%~88.1%;鹅细小病毒VP3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0%~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8%~99.4%,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8.4%~91.0%。说明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均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没有发生重组现象。番鸭细小病毒的2个毒株均存在8个糖基化位点,而鹅细小病毒ZJ毒株为6个糖基化位点,G3与LJY毒株分别缺失582~584 NTT和703~705 NRT。  相似文献   

4.
鹅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国内外鹅细小病毒的研究结果,对国小病毒在分类学地位,基因组结构,基因组的转录和调节,基因编码蛋白,与番鸭细小病毒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鹅细小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鹅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烈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关于鹅细小病毒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作者从鹅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致病机理和抗原位点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PV)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短且死亡率高。目前,小鹅瘟成为影响养鹅业健康发展的传染性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文章根据国内外关于鹅细小病毒的最新研究结果,从分类学地位、基本特征、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鹅细小病毒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irus GPV)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而且鹅细小病毒病有30日龄后发病的,发病日龄有所推后。关于鹅细小病毒的检测,现已建立了许多方法,并且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琼脂扩散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黄牛精子抑制试验、中和试验等方法。自1995年Zadori等人发布了鹅细小病毒B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之后,关于GP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生要集中在小鹅瘟保守抗原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的研究。PCR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特异、操作简便等优点。本研究旨在建立鹅细小病毒PCR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鹅细小病毒VP3基因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结果特异性地扩增出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430bp核苷酸片段,建立了用于检测鹅细小病毒的PCR方法。此方法检测鹅细小病毒结果与病毒分离培养、电镜检查结果一致。通过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应用实验证明,每5μL样品中获得阳性扩增结果中最小检出量为2.5×10^-1.58 ELD50;此方法用于临床检测鹅细小病毒是特异的、敏感的、可行的,本次实验建立的PCR方法使我省小鹅瘟的诊断,监测和防制工作上升到分子生物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由我国学者方定一1956年首次分离报道。GPV基因组约5 Kb,由左右2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LORF(left ORF)和RORF(right ORF)。LORF编码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NS1和NS2,RORF编码VP1、VP2和VP3三种结构蛋白。本文针对近年来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鹅细小病毒延边分离株VP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鹅细小病毒延边分离株(YB株)VP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进行了研究,并与GenBank上公布的国内外毒株VP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鹅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猪细小病毒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对猪细小病毒的基因组、转录、编码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转录的调控及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对其进一步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鹅和番鸭全长细小病毒基因;其中鹅和番鸭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NS)全长为1884bp,编码627个氨基酸;结构基因(VP)全长为2199bp,编码732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鹅和番鸭细小病毒NS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0.9%~82.9%和89.5%~91.2%,而相应的鹅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3.7%~99.8%和96.8%~99.7%,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8.8%~99.8%和98.6%~99.5%;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鹅和番鸭细小病毒VPI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79.7%~88.7%和85.5%~93.3%,而相应的鹅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8.8%~99.6%和91.5%~99.2%,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8.1%~99.6%和97.1%~98.8%;番鸭和鹅细小病毒NS和vp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番鸭和鹅呼细小病毒来自共同的祖先,但随着宿主的不同而演化为不同的分支。  相似文献   

13.
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细小病毒病,在我国又称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1月龄以内的雏鹅,雏番鸭也很易感染.GPV是细小病毒科、依赖病毒属成员、无囊膜的单链DNA病毒,病毒直径20~22 nm,是目前已知的动物病毒中较小、较简单的病毒之一.该病最早由我国学者方定一于1956年在扬州首次发现,并于1961年用鹅胚分离到病毒[1].自1965年以来,先后有许多国家有类似该病的报道[2],鹅细小病毒病以肠道栓塞为主要特征病变,近年来研究发现,小鹅瘟的发病日龄有所增大,超过30日龄占总发病率的14.3%,这可能与细小病毒毒力增强及基因变异有关[2].为了进一步研究GPV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变异趋势,本研究对本世纪初黑龙江某鹅厂疑似小鹅瘟病鹅肝脏进行GPV分离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GPV)B株和GD株基因序列,应用DNA Star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GPV ZQ株的结构蛋白基因VP2全基因片段。将扩增得到的VP2全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的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ZQ株基因大小为1 764 bp,编码587个氨基酸,其基因序列与GPV参考毒株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9.1%~99.3%之间,差异较大;与番鸭细小病毒(MDPV)参考毒株相比同源性在92.0%~92.5%之间,超过与部分GPV毒株的同源性,推测可能与该毒株来源于番鸭而不是鹅有关,另外也在基因水平上解释了GPV与MDPV在血清学上存在交叉反应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5.
犬细小病毒四川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细小病毒流行情况,笔者从四川农大动物医院采集5份患出血性肠炎犬的粪便,通过猫肾细胞(F81)传代培养后,成功分离到两株犬细小病毒。对两株病毒进行病毒形态学、理化学、血凝试验、PCR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系统鉴定后,证实分离株是犬细小病毒,通过VP2结构蛋白测序分析表明,新分离到的两株细小病毒抗原型分别属于CPV-2a和CPV-2b。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吉林省不同地区小鹅瘟流行情况,从吉林省磐石、白城、九台、德惠、辽源、镇赉地区鹅养殖场采集疑似小鹅瘟病料,接种SPF鹅胚后分离到6株病毒(暂命名为PSH、BCH、JLJT、DH、LY、ZL株),经PCR鉴定为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6株病毒VP3基因、蛋白与近年来国内流行的鹅细小病毒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3.1%~99.6%与95.9%~99.4%。其中,BCH株、JLJT株、LY株属同一分支,与浙江、扬州等地区分离的鹅细小病毒相似性较高,达到99.4%-99.6%;ZL株、DH株、PSH株属同一分支,相似性较低。试验表明,吉林省流行的鹅细小病毒与我国南方地区流行毒株同源性较高,与其他地区流行毒株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参照GenBank中收录的鹅细小病毒(GPV)B株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扩增GPV分离株的3对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7株小鹅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基因和结构蛋白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筛选重组质粒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测序结果表明,GPV分离株非结构蛋白基因由1 88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627个氨基酸;结构蛋白由2 19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732个氨基酸.拼接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的全序列,不同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4.3%~99.2%和92.6%~98.5%.表明目前国内的鹅细小病毒的同源性比较高,但是强弱毒株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番鸭细小病毒基因遗传变异特征,通过PCR技术获得了番鸭细小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3序列AH-MDPV-VP3,并将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9条番鸭、鹅和鸭细小病毒基因相应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测序结果可见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全长1 605bp,编码53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分析表明AH-MDPV-VP3与国内两个番鸭细小病毒基因KC171936和KM093740同源性较高,分别为100%和98.3%,且三者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来源于共同祖先;而与鹅细小病毒,尤其与台湾分离的鸭细小病毒基因AY382891和AY382892同源性相对较低,分别为91.6%和90.8%,遗传距离也相对较远。同时可见番鸭、鹅和鸭细小病毒的VP3基因各自较为保守,仅有少数氨基酸发生变异。本研究初步获得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分子特征,为下一步该基因在免疫诊断及免疫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番鸭细小病毒琼扩抗原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番鸭细小病毒鹅胚适应毒M91毒株接种易感鹅胚,收获鹅胚尿囊液毒经浓缩后制成琼扩抗原。此抗原与抗番鸭细小病毒免疫血清和鹅细小病毒免疫血清有共同交叉反应并成功应用于番鸭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检测。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由鹅细小病毒(GPV)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亚急性和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从海南某鹅场的病死鹅中分离到一株疑似鹅细小病毒,为了进一步进行确诊,对该毒株进行了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的序列与Gen Bank上登录的鹅细小病毒序列的同源性在99%以上,说明分离的病毒为鹅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