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涌泉灌溉用于大田作物主要问题是流量小、沟、畦横断面大,水流在田间很难向前推进。为此将其与垄膜沟种技术组装,缩小过水横断面,减小或杜绝侧渗,提高水流推进能力。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灌水器(稳流器)数量,改善灌水质量,提高田间土壤水分的均匀度,进而为涌泉灌溉用于大田作物提供了可能性。采用涌泉灌溉配套垄膜沟种耕作方式,提高了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了灌水量与灌水次数,减少了棵间土壤蒸发,农田耗水比一般大田灌溉节省28%~30%。由于灌水量小灌溉定额比一般地面灌溉节约50%左右。农作物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膜孔灌溉技术要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膜孔灌溉大田灌水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灌溉特点和灌水技术要素对膜孔灌灌水定额的影响,研究了单宽流量与开孔率与膜孔灌灌水定额的关系,研究成果为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4.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垄膜沟种技术是旱地春小麦提高雨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把地膜覆盖与沟垄种植技术捆绑整合,以突出的雨水叠加、保墒、增温性能和易操作的特性,成为旱作春小麦高产稳产的最佳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5.
垄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械的作用,一次完成开沟,起垄、铺膜、化肥深施、膜际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采取地膜种植与沟播技术巧妙结合的一项较好的旱作农业栽培措施。互助县从 1999年开始引进试验,在浅山和脑山的油菜种植上增产特别显著,在连续两年旱情较严峻的情况下,浅山地区油菜单产达到 2070kg/hm2,较露地平播增产 913.5kg,增产幅度达 78.9%;脑山地区(即海拔在 3000m左右)的甘蓝型油菜可正常成熟,单产达到 2373kg/hm2,较对照增产 825kg。机械化垄膜沟播技术之所以能大幅度在旱作农业区提高产量,是因为它改变了油菜… 相似文献
6.
软管涌流灌在大田垄膜沟种作物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2年的试验研究,提出软管涌流灌溉配套垄膜沟种耕作方式的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解决了微灌技术成本高和操作难度大等难题,探讨了微灌设施用于大田作物灌溉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膜孔灌溉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膜孔灌溉是在传统的地面沟畦灌和地膜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本文通过对水流前峰在沟畦中的行进距离与时间进行幂指数回归,确定行进方程x=ptx^r的有关参数;由水量平衡模型确定入渗方程z=kt^n。根据行进方程和入渗方程,推导出灌水均匀度Ed,灌溉效率Ea,深层渗漏损失DPR和尾水废泄损失TWR公式,并计算和评价不同条件下的灌水质量,以确定最优灌水指标和有关参数,达到节水灌溉目的。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湟中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春油菜的生产经常受到春旱、低温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了出苗不全、青秕不熟、产量低、品质差与收入少的状况.为此,湟中县试验推广了高原春油菜机械化沟植新技术,实践总结出了农艺与农机技术相结合的实施要点,取得了蓄水保墒、抗旱增温和节本增效的良好效果,探索出了高原春油菜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膜上灌溉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水灌溉新技术。畦、沟全部被地膜覆盖,利用地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旁侧入渗供给作物生长所需水,也可专设灌水孔。施水面积占种植面积的2%左右,可有效地防止 相似文献
10.
硬水灌溉陶瓷灌水器堵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水资源短缺的限制,我国仍有较多地区采用硬水进行灌溉。硬水易引发灌水器堵塞,为探明硬水灌溉下水的硬度对陶瓷灌水器堵塞的规律及堵塞机理,选取砂基陶瓷灌水器,使用杨凌自来水和配制的3种不同总硬度的硬水进行灌溉实验,观察其在55 d内流量变化过程,观察灌水器内堵塞物质形态,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检测堵塞物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硬水会造成灌水器堵塞,且水质越硬,堵塞越严重;硬水灌溉条件下,陶瓷灌水器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分为"波动阶段"和"下降阶段",且水质越硬,流量下降越明显;堵塞物质分析表明CaCO_3沉淀是灌水器堵塞的主要原因。堵塞物影像表明,运行时间越长,水质越硬,堵塞物沉积越严重。研究结果为陶瓷灌水器在水质较硬地区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入沟流量对灌水质量和水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垄作沟灌的田间灌水试验,用极差分析研究入沟流量、沟宽、沟深、沟底纵坡4个技术参数对灌水质量的影响和研究入沟流量对地面水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入沟流量对灌水质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沟底纵坡、沟深和沟宽;水流推进时间随着入沟流量的增大逐渐减少,推进速度逐渐加快,水流推进距离与水流推进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相关程度都大于0.99;水流消退时间随入沟流量的增大逐渐增大,消退速度逐渐减小,尽管水流消退时间与距离也呈幂函数关系,但二者的相关性没有推进过程的好。研究成果对我国入沟流量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宽垄沟灌作为一种大田作物栽培灌水方式已逐步受到关注.为研究灌水前后水分在垄沟间的运移及再分布,本试验在大棚内模拟宽垄沟灌垄上覆膜栽培条件以及灌水方案,采用中子仪进行水分观测.试验数据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垄背剖面的两个观测点表层,灌水前其含水量仅为田间持水量的65%和66%,灌水后垄沟水分的侧向入渗,144 h(6 d)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3%和80%,408 h(17 d)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8%和79%.试验结果表明,在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水平向及垄背垂直向含水量梯度的存在导致水分侧向及向垄背的补给明显,且在覆膜条件下,垄背蒸散发损失少,起到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损耗、高效利用之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干旱区垄膜沟灌条件下土壤水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垄膜沟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定额下土壤水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分布受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的影响。灌溉期,在垂直方向上沟底土壤含水率较垄顶明显增加。在非灌溉期,由于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垄顶土壤含水率持续降低,含水率阶段性变化明显。土壤盐分空间分布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在灌溉期,沟底土壤脱盐深度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在非灌溉期,垄顶在作物生育期均发生积盐现象,且垄顶表层土壤盐分累积量高于沟底表层土壤。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对不同入渗水头高度、体积质量的垄沟内湿润锋运移特性、入渗速率、灌溉需水量及含水率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体积质量条件下,随着入渗水头高度的升高,相同入渗时间湿周长度,湿润锋水平侧渗距离,垂向入渗距离均逐渐增加;水平侧渗距离与垂向入渗距离比值逐渐增大,说明入渗水头越高,水平侧渗距离越远。入渗速率在入渗初期最快,随着时间延长,入渗速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入渗;相同时刻,水头高度越高,入渗速率越快。相同水平侧渗距离条件下,低水头比高水头垂向入渗距离更深;入渗水头越高,土壤体积质量越大,灌溉需水量越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