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据预测,2004年我国农区鼠害为中等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大发生.据全国农区鼠情监测网监测,2003年秋冬季至2004年春季,全国农区鼠密度上升明显,陕西省平均捕获率为4%,最高达13%以上;吉林省2003年秋季玉米田、大豆田平均害鼠密度达18.9%,2004年春季农田平均鼠密度达30%;湖南省平均捕获率为7.5%,最高达12.85;广西自治区鼠密度一般为4.0%~9.3%,高的达19.6%~40.4%.福建省鼠密度一般达到10%~20%,高的达到35%~40%.根据前期鼠情及未来天气预报等因素分析,预计2004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5亿亩次以上,涉及农户1~1.5亿户.  相似文献   

2.
王华生 《广西植保》2000,13(4):21-22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也是防治病虫鼠害的有利时机。随着春季气温回暖 ,农田病虫鼠进入了全年的第 1个发生繁衍阶段 ,此时防治 ,可起到“杀一当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确保全年病虫鼠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春季防治至关重要。春季水稻病虫鼠害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 4个方面。1 春季灭鼠  春季是害鼠全年的第 1个繁殖高峰 ,此时害鼠比较集中 ,而且冬粮耗尽 ,饥不择食 ,是最佳的灭鼠时机。此时灭鼠 ,既有利于春播作物的保种保苗 ,还可减少全年害鼠发生基数。防治上应以村屯或田垌为单位 ,统一投放毒饵 ,农田、住宅同时进行 ;在春播前 7…  相似文献   

3.
农田害鼠简易测报办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4年开始设立二个鼠情监测点,并在每年2、3月份对全市各区进行农田害鼠的种类、密度调查,农田共放标准鼠夹41775夹次,捕鼠1710只,平均鼠密度4.09%,其中黑线姬鼠1343只,占78.54%。常年除对大小麦、早晚稻各生育期鼠害进行调查外,1986~1989年重点抓好10月中下旬晚稻成熟期的穗害率调查,全市10个区4年共调查431块田,平均穗被害率0.712%。通过6年较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农田害鼠简易测报办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eButler)又称葡萄透羽蛾。近几年,已在内黄县上升为葡萄的主要害虫。据调查,2002年葡萄因此虫为害造成落果率50%以上,1~2年生枝蔓被害率70%以上。由于2002年枝蔓被害死亡,致使2003年减产60%以上,严重的达80%。由于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2003年落果率下降到28%,枝蔓被害率为30%。2004年落果率下降到25%。根据近3年对此虫的系统观察,对其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并据此总结提出了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有效防治措施。1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葡萄透翅蛾在本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翌年5…  相似文献   

5.
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Linnaeus)]属腹足纲蛞蝓科,又名鼻涕虫,是我国南方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2003~2004年在瓮安县蔬菜生产上连续大发生,苗床期平均每平方米有野蛞蝓13.5头,严重的达20头以上,大田期虫口密度45.2头/百株,被害株率39.5%,严重田块虫口密度达321头/百株,被害株率达100%,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6.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ullas)是我国东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稻区主要害鼠,亦是欧亚大陆农田优势鼠种。一般鼠密度10~20%,即100鼠夹,捕鼠10~20只,高的达30%以上,为害损失率一般在3~10%,其危害性已超过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势在必行,并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防治指标为依据。稻田鼠害防治指标的拟订,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在国内外研究甚少。为此,我们于1986年开始组织了安吉、桐庐、临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农区害鼠数量消长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耕地420万hm2以上,其中小麦、水稻等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187万hm2、213万hm2。同时又是1个人口大省,现有农户1 600万户以上。全省农区(农田、农舍)害鼠发生较为严重。据统计,常年发生鼠害面积农田约80万hm2,农户害鼠发生普遍率达80%以上,农区害鼠密度较高(百夹捕获率),平均农田为4.77%,农舍为7.73%。2003年全省实施农区统一灭鼠。近2年来,通过对贵池市、和县、霍邱县、宁国市、利辛县、屯溪区、萧县等全省鼠情监测点监测结果进行了系统研究。1害鼠发生种类本省农区害鼠有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农田害鼠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粮食产量损失严重。为此,笔者于2001年对稻田害鼠的空间格局及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合安源区目前农业生产水平的稻田害鼠防治指标:即晚稻孕穗期捕鼠率为5%,黄熟期为7%。1调查与方法1.1空间格局2001年晚稻成熟前,选择连片大畈稻田8块,连续逐丛逐株调查10000丛,记载并统计每丛受田鼠为害株数。然后以每组1000~2000丛为单位,整理出每丛受害株数频次分配表,计算受害株平均数(X)与方差(S2)(表1)。1.2防治指标2001年晚稻孕穗期和黄熟期…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以来,我省农田害鼠逐年加重,危害面积不断扩大,每年全省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1100~1500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30%,鼠密度一般为10~20%,全省每年农田害鼠损失粮食2.5—3亿公斤,为了探讨农田鼠害防治指标,1989年晚稻期间,我们在萍乡市及赣县进行了农田害鼠损  相似文献   

10.
对1984—2015年贵州省岑巩县、息烽县、关岭县农田大足鼠种群生态特征资料分析表明,雌、雄鼠体重、体长等形态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大足鼠在稻田区、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1.19%,为农田常见鼠种之一。种群数量较低,平均捕获率为0.035%,每年在6—7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夏季和秋季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种群总性比为0.92,平均怀孕率10.53%,平均胎仔数7.17只,平均睾丸下降率41.94%,平均繁殖指数0.36。主要繁殖期在4—9月。春季和夏季是农田大足鼠种群繁殖力较强的季节。平均肥满度为3.27 g/cm3,不同性别、生境、年龄、季节之间肥满度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闽东南沿海农田害鼠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市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田害鼠发生逐年加重。近年来,鼠密度10%~15%,高的达25%左右。作物受害造成产量损失为5%~15%,高的达40%。常年发生鼠害面积3万hm2,损失粮食达1.2万t。鼠害已成为本市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为科学控制害鼠为害,于1989~2002年对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1发生情况1.1主要种类及优势种闽东南沿海农田害鼠主要有17种,其中常见的有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板齿鼠、田小鼠等。农田优势种,山区、半山区为黄毛鼠,一般占55%~100%,平均77.8%;沿…  相似文献   

12.
粟灰螟是晋城市等晋东南地区谷子的主要害虫。1979年在晋城水东镇等地调查,一代为害率8.6%,二代为害率高达24.95%,个别地块因为害严重而造成毁种。多年来,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在防治上采取以处理根茬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粟灰螟为害程度有所降低,到20世纪80年代,一般被害株率已控制到2%左右;而9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后,尤其是近年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谷子种植面积呈回升趋势,由于原来的许多农业防治措施已不适应,导致该虫发生程度有抬头趋势。近几年平均被害株率为4.8%~6.4%,最高达15%。2003年平均被害株率为5.8%。1粟灰螟发生期本站…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广西农田鼠害1991年度发生危害的面积达57.89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0.29%,估计损失粮食达30.73万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992).另据查,农田害鼠的平均密度大于10.1%,调查区90%以上县的密度大于5.1%,由此可见农田鼠害是普遍地严重的,并呈日渐加重的势态.对广西农区害鼠防制问题的认识,作者曾载文(广西植保,1992(1);1991(1、2)指出,害鼠防制实际上是一项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课题,同时是多学科技术综合应用的生物学工程.因此,为了交流防制经验、促进技术发展和提高控制效果,本文就广西农区害鼠防制时机选择问题提出浅析,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农田害鼠的发生为害及其防治宜城市植保站(441400)张道巡今年农田害鼠是一个大发生为害年,据6月在农科所繁殖队农田,对农田害鼠密度调查,布夹280个,捕获农田害鼠40只,总捕获率高达14.08%,其中黑线姬鼠36只,占12.67%;褐家鼠...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商洛市植保植检站1988~2002年中13年农田害鼠系统监测资料及气象资料,以F=3.0作为引进或剔除变量的标准,筛选出影响农田害鼠夏峰期发生量的2个主要因子(4月雌鼠捕获率和1月平均气温+2℃);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预测农田害鼠夏峰期(7、8月)发生量;经回报,历史拟合率达100%,对2003年观测资料进行预报验证,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摘自植物保护,2005,31(5)农田害鼠夏峰期发生量模糊预测@文家富$陕西省商洛市植保植检站!陕西商洛726000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商洛市植保植检站1988~2002年中13年农田害鼠系统监测资料及气象资料,以F=3.0作为引进或剔除变量的标准,筛选出影响农田害鼠夏峰期发生量的2个主要因子;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预测农田害鼠夏峰期发生量;经回报,历史拟合率达100%,对2003年观测资料进行预报验证,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7.
2002~2003年筛豆龟蝽[Megacoptacribraria(Fabricius)]在驻马店地区连续暴发,严重为害大豆。全市发生面积0.8万~1.0万hm2,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15%。据笔者在驻马店市农科所试验站及上蔡、西平、确山等县调查,大豆被害株率80%~90%,平均百株虫量3200头,最高可达16000头以上。该  相似文献   

18.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3年全国农区鼠害总体呈中等发生,局部呈偏重发生趋势。预计全国农区鼠害发生面积约2 216.7万hm2,其中重发面积约219.7万hm2,农舍鼠害发生约8 792万户。农区害鼠总体处于种群数量恢复期,农田鼠密度相对稳定;农林、农牧交错地带,湖区、库区和沿江(河)流域,山区(半山区)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地区鼠害呈偏重发生态势。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鼠害春季防治适期为3月上旬至4月中旬,北方地区春季防治适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商洛山区农田害鼠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洛山区农田害鼠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陕西商洛地区植保植检站(726000)文家富近年来,害鼠密度再度回升,为害日渐猖獗,成为影响我区农业生产的重大障碍。1994年以来,我区农田害鼠连续中度偏重发生,致使粮食严重减产,尤其是大粒作物损失惨重。据统计,仅秋...  相似文献   

20.
警惕鄱阳湖区滨湖农田害鼠暴发成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6月、9月和12月在鄱阳湖湖滩草洲和滨湖农田进行了鼠类密度调查,结果表明,农田总捕获率为11.22%,湖滩草洲总捕获率为3.98%,其中水稻田鼠密度非常高,6月、9月、12月合计捕获率分别为6.02%、16.73%和14.94%。尤其在本应该鼠密度较低的冬季,恒湖垦殖场水稻田生境的鼠密度却高达33.54%,说明目前鄱阳湖滨湖农田鼠密度已达较高水平,其中优势鼠种黄毛鼠(Rattus losea)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的繁殖能力强,在冬季保持了较高的密度,且亚成体以下个体比例较高,如不加控制,有进一步暴发成灾的可能。从鼠种组成看,黑线姬鼠为湖滩生境第一优势种(占比为59.46%),黄毛鼠(32.43%)次之;在滨湖农田黄毛鼠(52.63%)已替代黑线姬鼠(44.41%)成为第一优势种群。由于黄毛鼠体型更大、密度高,其成为第一优势种后的发展动态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