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6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添加0%、0.2%、0.4%和0.8%谷氨酰胺饲粮28天。每周末取鸡24只,每组6只,颈静脉放血致死,取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电子分析天平称重,Bouin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显微摄影,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肉仔鸡中枢淋巴器官胚后发育的影响。结果为(1)试验3组1、4周龄和试验2组2、4周龄胸腺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2周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1、2、4周龄和试验3组4周龄法氏囊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1、2周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试验组胸腺小叶增多,皮质增厚,淋巴细胞密集,髓质比例减小,胸腺小体减少、减小;法氏囊皱襞内淋巴滤泡增多,皮质增厚,滤泡内淋巴细胞增多,但对照组4周龄皱襞内淋巴滤泡急剧减少。添加0.8%谷氨酰胺对肉仔鸡中枢淋巴器官的作用最为明显。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肉仔鸡中枢淋巴器官胚后发育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对中枢淋巴器官,尤其是法氏囊的退化具有延缓作用。从组织学角度证明谷氨酰胺能够促进中枢淋巴器官的胚后发育及其内T、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果树再植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再植障碍是影响果树持续生产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分析了几种主要果树树种再植障碍的发生危害和特点、再植障碍发生机理及控制方法,提出了果树再植障碍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甘薯不同品种田间产量与淀粉糊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系统比较研究不同品种甘薯的产量、干率、淀粉含量及淀粉糊特性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采用大田试验,测定了中国近年来31个甘薯主栽品种的产量、干率和淀粉含量,并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了这些甘薯品种淀粉的糊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各品种间以‘南薯88’单株薯重最高,达到1.56 kg/株;品种间干率和淀粉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变幅分别为20.57%~40.87%和11.54%~29.13%;鲜薯产量以‘南薯88’最高,达到78065.61 kg/hm2,其次是‘泰中10号’,为63325.17 kg/hm2,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的RVA谱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各个黏滞性特征值上,其中最终粘度和回复值的品种间差异较大。峰值粘度与终值黏度、峰值黏度与回复值、谷值黏度与终值黏度、谷值黏度与回复值、终值黏度与回复值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糊化温度与各特征值(除峰值时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对商品肉鸡的养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影响投资规模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利用经济学原理给出商品肉仔鸡的最佳投资规模的数学模型,为各类养殖业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作物产量育种与农业科技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现代三次农业革命和21世纪农业跨跃式发展两方面论述了作物产量育种对农业科技革命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目前农业科技革命应注意的问题,展望了作物产量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林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遭受各种各样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使其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危害作物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类菌体等,病原微生物危害方式多样,有的寄生在植物体表,有的潜入组织结构的内部,以植物细胞为营养,在植物体内完成自已的生长发育过程,再次侵染农林作物。  相似文献   

7.
杉木子叶和下胚轴的器官发生与体胚发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杉木实生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起始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6-BA、TDZ、苗龄等因素对器官发生和体胚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6-BA、TDZ及苗龄对子叶和下胚轴不定芽发生和体胚发生均产生显著影响.DCR+6-BA 1.0mg/L+TDZ 0.003mg/L+NAA 0.1mg/L是子叶和下胚轴诱导不定芽发生及下胚轴诱导体胚发生的最佳培养基;DCR+6-BA 1.0mg/L+TDZ 0.002mg/L+NAA 0.1mg/L对子叶诱导体胚最有效;不定芽在DCR基本培养基中可有效伸长;1/4MS+IBA 0.2mg/L+NAA 0.1mg/L可有效诱导不定芽生根.  相似文献   

8.
钙影响花生胚胎发育/败育特异蛋白质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钙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严重空荚(胚胎败育)导致减产降质长期困扰南方花生生产。以大田足(施足钙)、缺(缺钙地大田本底)钙条件下花生的种植与观察为基础 ,利用改良的传统双向电泳、MALDI-TOF质谱和蛋白质数据库等手段,得到了7个与受钙影响花生早期胚胎败育/发育有关的差异表达蛋白。4#差异蛋白是与菠菜(Spinacia oleracea)的70 kD的叶绿体被膜休克相关蛋白高度相似的缺钙组表达上调的特异蛋白; 6#差异蛋白与三叶胶(Hevea brasiliensis)的线粒体前体中的ATP合酶的β链高度相似,该蛋白在缺钙幼胚缺失; 7#差异蛋白在低钙组缺失,其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肌动蛋白97或100类似,等等。研究结果提示,受钙胁迫花生幼胚败育可能与早期幼胚内能量转化、氧化还原系统、细胞内膜以及细胞骨架功能维持相关的功能基因的表达异常有关。初步揭示了受钙影响花生胚胎败育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体细胞克隆荷斯坦奶牛出生后死亡的原因,对新生后死亡的克隆荷斯坦公牛和自然繁殖的荷斯坦公犊的主要组织器官进行比较。通过解剖和石蜡切片-HE(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染色技术,对主要的组织器官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后死亡的克隆荷斯坦公牛肺部结构清晰;肝脏的肝细胞明显肿大,出现脂肪轻度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变性;心肌的肌纤维间空隙增大;骨骼肌纤维间隙明显,空泡变性,这可能导致该克隆牛犊肌肉无力并功能不全;淋巴结皮髓质界限不分明,淋巴小结细胞较稀疏,生发中心不明显,淋巴窦细胞较少;脾脏内红细胞较少,这说明该克隆牛的造血功能可能不完善;胸腺的皮质部分和髓质部分界限不明显,嗜酸性胸腺小体不易辨认,可能发育不全。该克隆公牛免疫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不全现象较严重,这有可能是其出生后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细胞工程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文献研究结果,系统地综述了染色体工程技术、原生质体培养、花药培养、细胞培养与无性系筛选、组织培养与体系胞杂交等细胞工程技术,在国内外农作物育种上开发应用后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这些新成果的产业化,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作用。预测并展望了细胞工程技术在未来农作物育种中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环境及科教的方方面面,随着土地减少,人口增加,靠育种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解决粮食危机的最佳手段,就提高产量的迫切性、育种在农业中的地位以及作物可持续育种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作物QTL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标记技术和QTL(Quantitative Traits Loci)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得到了一些成功的运用,为解决有关复杂性状的选择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作物QTL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目标性状QTL克隆在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旱性等数量性状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证实了分子育种的有效性;对目前影响分子育种效率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育种是现代农业发展应用推广最迅速的育种新技术,对作物遗传改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农作物育种已经进入分子育种时代,以DNA重组技术和基因组编辑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已成为世界上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国际分子育种发展趋势,并对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现状和国家相关政策导向、集成创新、科研管理体制、生物种业发展和人才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生物技术工作者、育种家和种子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以及品质改良、改善发育状况、提高光合作用和固氮效率等方面论述了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具体应用和进展,阐述了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种的方法和优点。通过植物基因工程获得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烟草,并开始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取了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了植物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广阔前景,有望培育出高产优质、集高光效、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抗逆等特性于一体的作物新品种。解决了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效益衰退的三大难题,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作物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物模拟技术是当今农业科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笔者在简要总结国内外作物模拟技术总体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作物模拟研究及模型应用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麦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小麦育种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早有详尽的研究,但是综合运用它们的策略尚有待发展,因为育种理论与方法需有育种实践的长期积累,并与育种理论结合才具实际意义。笔者所在单位近50年来育成了一系列小麦品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下游及中游部分地区小麦品种3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是小麦杂交育种的成功范例。笔者根据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物分子设计育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分子设计育种通过多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对育种程序中的诸多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以及实现目标基因型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以提高作物育种中的预见性和育种效率,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化。分子设计育种主要包含以下3个步骤:(1)研究目标性状基因以及基因间的相互关系,即找基因(或生产品种的原材料),这一步骤包括构建遗传群体、筛选多态性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数量性状表型鉴定和遗传分析等内容;(2)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育种目标设计目标基因型,即找目标(或设计品种原型),这一步骤利用已经鉴定出的各种重要育种性状的基因信息,包括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遗传效应、基因到性状的生化网络和表达途径、基因之间的互作、基因与遗传背景和环境之间的互作等,模拟预测各种可能基因型的表现型,从中选择符合特定育种目标的基因型;(3)选育目标基因型的途径分析,即找途径(或制定生产品种的育种方案)。本文评述近几年来我国在遗传研究材料创新、重要性状遗传分析、育种模拟工具开发和应用、设计育种实践、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分子设计育种的未来进行展望,最后指出我国近期应加强育种预测方法和工具、基因和环境互作、遗传交配设计、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和决策支持平台等领域的研究,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多目标育种综合选择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效用函数法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技术,对农作物多目标育种中亲本选择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玉米为例,建立了多目标育种综合选择函数,对1990年华北春玉米区试品种的16个自交系进行了例证分析.结果表明,由综合选择函数值排序前6位自交系参于组配的新品种,区试产量均高于对照农大60,这充分说明了育种选择函数的有效性.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容易,能够把育种学家的知识、经验与系统工程学的定量分析法有机结合,是选择指数、典型相关等多元统计方法所不及的新的作物育种选择方法,对提高作物育种的相对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轮作连作对不同作物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长期轮作连作条件下的大豆、玉米、小麦土壤磷组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在不施肥情况下,土壤全磷以轮作区降幅最大,而土壤有效磷以小麦连作区降幅最大,土壤磷组分以大豆连作区土壤中的Ca2-P降幅最大;在施有机肥的情况下,土壤全磷以大豆连作区增幅最大,而土壤有效磷以轮作区增幅最小,土壤磷组分以轮作土壤中的Ca2-P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