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妊娠 35~ 50天的北极狐流产胎儿脏器中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 ,经培养特征、形态、生理生化、致病力测定 ,证实为鸡伤寒沙门氏菌 ,确定该菌为引起狐流产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肉羊产业飞速发展,但是生产过程中妊娠母羊经常会出现流产、早产等现象,严重影响母羊的健康及繁育能力,对养羊产业造成较大影响.造成妊娠母羊流产和早产的因素较多,而且一般为多种致病因素共存.针对母羊流产应提前预防、全面分析及合理用药,科学有效地防治母羊流产、早产,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FS0307株、XX0306株和标准株HS1079株的致病力,本文以豚鼠和Balb/c小鼠作为模型动物,分别腹腔接种副猪嗜血杆菌FS0307株、XX0306株和HS1079株,观察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并进行Hps的再分离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均能引起豚鼠和Balb/c小鼠100%发病,以及对豚鼠和小鼠的致死率均分别达到100%和20%;标准株HS1079株能引起豚鼠和Balb/c小鼠100%发病,并对豚鼠有80%的致死率,而不致死小鼠。可见,副猪嗜血杆菌FS0307株、XX0306株和HS1079株的致病力均较强,这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养猪》2020,(5)
为了探究豫北某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通过PCR鉴定分离株血清型,检测了14个可能与致病力有关的毒力基因(lsgB、capD、vta1、vta2、vta3、wza、hhdA、hhdB、ompP2、nanH、cdtA、cdtB、cdtC、espP2),分析其与血清型可能存在的关系,并做了豚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含有全部上述毒力基因,对豚鼠致病力强,为5型副猪嗜血杆菌强毒株。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病毒引起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的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母猪发热、厌食,妊娠后期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等繁殖障碍,仔猪表现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1病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囊膜,基因组为单股核糖核酸。该病毒有欧洲型和亚洲型两个血清型,不同毒株间的致病力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菌株的致病力,收集本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病料53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培养特性及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及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分离到阳性样品15例,阳性率28.3%;挑选2株(TJ-0121A,TJ-0134A)分离于临床症状典型病猪,且生物学特性典型的分离株进行豚鼠副猪嗜血杆菌的人工感染试验,每只豚鼠腹腔注射2.0×109 CFU/mL菌液。TJ-0121A分离株接种豚鼠后,豚鼠全部死亡;TJ-0134A分离株感染7d后未出现死亡。对所有豚鼠的肝、肺、脾、淋巴结、肾、心肌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PCR检测,TJ-0121A组死亡豚鼠的所有组织均可分离并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TJ-0134A组豚鼠仅肺脏分离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说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伪狂犬病(PR)是由a-疱疹病毒引起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致病力极强。2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病死率可达100%,随日龄增加,症状减轻,病死率逐渐降低,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产等繁殖障碍,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9月,我省某县个体养猪9头母猪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羊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疾病也不断的出现,绵羊地方性流产就是其中之一。绵羊地方性流产又称为绵羊衣原体流产,临床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羊出现发热、流产、难产,生产出死亡的羔羊为主要特征。该种疾病常呈现地方性流行,因此,被称为地方性流产。本文主要讲述了绵羊地方性流产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临床诊断、治疗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用豚鼠建立禽流感动物模型的可能性,试验采用禽流感病毒Ck/HB/4/08(H9N2)鼻腔接种豚鼠,检测H9N2禽流感病毒对豚鼠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感染后的豚鼠出现聚堆、精神不振、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体温及体重均发生显著变化,同时能够产生相应抗体;感染豚鼠的肺脏出现严重的淤血及水肿,肺泡形态发生改变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鼻甲骨和肺脏中可检测并分离到病毒,其他组织器官未检测到病毒。感染豚鼠的临床症状及病理、体重、体温、抗体、肺干湿重的变化和组织中病毒的检测和分离结果说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豚鼠发病,症状明显,但不引起豚鼠死亡,可以建立禽流感感染豚鼠的发病模型。  相似文献   

10.
<正>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胎衣不下和胎膜发炎等。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由于本病可使人致病,严重者可能失去劳动能力。因此,加强对此病防治净化工作尤为必要。1病因布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分类为布氏杆菌属,吉姆萨染色无荚膜,无鞭毛,呈球杆状。布氏杆菌属有6个种,其中羊种致病力最强。布氏杆菌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能存活几个月。  相似文献   

11.
猪链球菌2型——人畜共患病新病原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猪链球菌 2型是许多国家导致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 ,90年代以来猪链球菌 2型已成为我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对该菌的致病因子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清楚。通常认为荚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细胞外因子 (EF)、猪溶素 (suilysin)等与致病力有关。该菌在绵羊血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呈α 溶血 ,48h后有草绿色色素沉着 ,革兰氏染色阳性 ,有荚膜 ;此菌的生化特性往往差异较大 ;乳胶或玻片凝集试验、核糖体分型试验、PCR等方法可进行鉴定。通常认为该菌对仔猪、山羊、家兔、BALB/C小鼠等有较强致病力 ,对普通小白鼠致病力低 ,而对雏鸡、雏鸭、成年豚鼠均不致病。灭活苗、弱毒苗和亚单位保护性抗原在一些国家已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可替代猪的猪源马链球菌兽医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cus,SEZ)感染动物模型,采用不同浓度SEZ强毒株C74-63分别感染兔和豚鼠,连续观察7~10 d,观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同时与本动物猪对比。C74-63株对豚鼠无致病力;对兔最小致死量为250CFU。感染兔出现神经症状,败血症,体温升高,部分急性死亡;剖解可见兔血液凝固不良,脑膜充血,肝、脾肿大,肺、肝、淋巴结出血等,临床症状随攻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猪最小致死量为3 000 CFU,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与兔相似。SEZ感染兔发病呈现较好的规律性,可以取代猪SEZ的致病力,为该病动物疫苗的研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伪狂犬病(PR)是由a-疱疹病毒引起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致病力极强。2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病死率可达100%,随日龄增加,症状减轻,病死率逐渐降低;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等繁殖障碍,母猪产后无乳和体温升高,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被感染的猪场一般仔猪先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1?℃,腹泻、呕吐、流涎、精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1975年至1983年期间先后从家免屠宰加工厂和家兔饲养场的检验中分离得到伪结核耶新氏杆菌。这些菌株是应用营养琼脂和麦康盖培养基从有病变的脾脏、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有病变的蚓突和圆小囊浆膜分离到的。用5个有致病力菌株的培养物皮下或肌肉接种豚鼠,于5~14天内死亡。剖检发现注射部位化脓,鼠蹊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化脓,脾脏有坏死病灶、肺出血。将所有分离的菌株应用血清学凝集试验。选择3个有致病力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制备福尔马林灭活菌苗。家兔和豚鼠注射疫苗55天后血清对3个菌株的凝集价在1:40~1:160之间,免疫后111天能抵抗3个有致病力菌株的攻击。从3个菌株研制的灭活苗免疫试验初步结果,对预防家兔伪结核耶新氏杆菌病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各地所流行的家免伪结核耶新氏抗原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应用不同抗原型的菌株制备多价苗进行预防,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呈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布鲁菌是一种兼性胞内菌,感染宿主依赖多种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近年来,胞内菌的碳代谢与致病力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前期研究发现碳代谢相关的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与布鲁菌毒力相关。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流产布鲁菌ppdk基因缺失株,通过环境压力因子耐受性实验、胞内存活实验和动物致病性实验等探讨ppdk基因对布鲁菌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pdk基因缺失能减弱布鲁菌对多粘菌素B和大牛血清的抵抗性,减弱细菌胞内存活的能力和对小鼠的致病力,表明ppdk基因与流产布鲁菌的毒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闽清并殖对人体的致病性。将闽清并殖新鲜囊蚴多次分别感染猫科、犬科和啮齿科的家猫、家狗及大鼠、小鼠、豚鼠。结果 ,只在猫、狗粪便中检及虫卵并在肺脏检及成虫 ,而鼠类未获感染。结合对已知并殖吸虫宿主的选择性的分析 ,发现对猫狗感染而对鼠类不适宜的虫种通常对人体致病 ,相反 ,对鼠类适宜而猫狗不适宜的虫种对人体大多不致病或致病力较弱 ,表明闽清并殖可能类似斯氏并殖对人体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的病变  相似文献   

17.
<正>流产临床症状为妊娠停止,可见胚胎被吸收、死胎排出、早产活胎等等。流产给兔场养殖带来的危害是惨重的,诊治不及时可诱发子宫类疾病,导致母兔久配不孕。本文在母兔流产致病因分析的基础上,充分阐述感染症状及治疗措施,为今后兔场养殖此类疾病防控提供技术指导。1病因分析(1)疾病导致流产导致流产的疾病,有传染性疾病和一般性疾病。传染性疾病集中在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等,母兔妊娠期感染此类病症  相似文献   

18.
母猪流产在生猪养殖过程时有发生,是指母猪在妊娠期发生妊娠中断,无法产出正常、健康的胎儿。母猪发生流产对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危害都极大。妊娠母猪流产有三个高峰期,包括妊娠前30天内胚胎死亡、妊娠中期的胎儿死亡以及妊娠后期和临产前的胎儿死亡。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的原因较多也较为复杂,主要有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配种因素以及母猪的自身因素等。  相似文献   

19.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粘巴病或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属分6个种19个生物型,我国目前分离到5个种15个生物型,其中羊种致病力最强。家畜临床症状不明显,极少死亡,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公畜发生睾丸炎、妊娠母畜发生早产、流产或不育;人则表现不定期发热、多汗、睾丸炎、关节炎、肝、脾肿大等症状。本病流行很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  相似文献   

20.
<正>流产就是妊娠的中断,在妊娠母猪生产中表现为一种常见病症,可发生在妊娠母猪的不同阶段。1妊娠母猪流产的原因分析妊娠中断称之为流产,流产对母猪本身来说影响非常大,它有可能会导致母猪日后受孕困难,或者不受孕。如果流产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大出血导致母猪的死亡,以下是妊娠母猪流产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