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灸治畜病     
灸术,一般是点燃易燃物对畜体的局部施以温热刺激,以调整机能,增强畜体抵抗力而收到治病的效果。 民间常用的灸术有艾绒灸、醋酒灸、麦麸灸、火鞍子和刮灸等。 (1)艾绒灸 这是民间应用最普遍的灸法。用艾作为灸料,热度温和,“通透经络而入骨,灸治百病”。且艾叶在农村到处都能找到,药店售价也很低廉。艾绒灸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①直接灸。又叫“艾卷疗法”。  相似文献   

2.
灸术,一般是点燃易燃物对畜体的局部施以温热刺激,以调整机能,增强畜体抵抗力而收到治病的效果。民间常用灸术有艾绒灸、醋酒灸、麦茨灸、火鞍子、刮灸等。1艾绒灸这是民间应用最普遍的炙法。用艾叶作为原料,艾以陈旧的为佳,越陈旧越易搓成艾绒。用文作为灸料,热度温和,“通透经络而入骨,灸治百病”,且艾叶在农村到处都能找到,药店售价也很低廉。艾绒灸有直接法、间接法两种。直接灸:又叫“艾卷疗法”。将文绒拧成绳索状或卷成纸烟形,长匕厘米,直径18厘米。使用时,将文卷的一端燃着,右手以执笔的姿式握另一端,对准施术部位…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畜病     
常用灸术有艾绒灸、醋酒灸、麦麸灸等。1 艾绒灸 用艾作为灸料,其价廉、易寻。艾绒灸有直接法、间接法两种。直接灸 将艾绒搓成长15厘米,直径18毫米的条状,使用时,将一端燃着后,对准施术部位,离皮肤1-5~3厘米,以病畜不感到灼痛为宜,施灸时间为二至数十分钟。间接灸 在艾卷与皮肤之间,隔放缓冲物,使皮肤不至灼伤。一般间接灸法有隔姜灸和隔蒜灸两法。即将切成厚0-3厘米左右的鲜姜、蒜片,用针刺上若干小孔,隔于点燃的艾卷与皮肤之间,姜片或蒜片干枯后,可换新鲜的再灸。此法多用于寒湿、疼痛等症。2 烟薰灸 …  相似文献   

4.
正兽医针灸是中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针术和灸术防治动物疾病及其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针灸"是针术和灸术的简称。针术是运用针具刺激患病动物体的一定穴位以防治病证的技术;灸术是利用点燃的艾绒或其它温热物体对动物穴位或体表一定部位进行温热刺激以防治病证的技术。由于二者都是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按照辨证论治和补虚泻实的原则,通过刺激穴位促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病证的目的。同  相似文献   

5.
温熨和烧烙属于中兽医针灸疗法的灸术。它具有应用范围较广、疗效较高等优点。但是传统的温熨烧烙器械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烦琐:烧烙时要生木炭火;醋酒灸一般需2~3人操作,若有不慎还可能烧伤人畜。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医疗技术,我们于1986年研制成新型电热温熨器和电热烧烙器。经教学及临床试用,方法简便,使用安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牛的腰背风寒湿痹证是发病率较高的病症,尤其在冬季我国的北方地区。现代兽医学所说腰部风湿症、类风湿等病与本证相似。火烧战船又称醋酒灸,是祖国兽医学中古老的灸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本灸疗是利用艾绒放置于牛体一些穴位上,将艾绒点燃,借助其产生的温热刺激,来调理相关经络,调畅脏腑气血,使功能紊乱的瘤胃恢复正常状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和疗效稳定的特点。1经络穴位的选用  相似文献   

8.
<正>火鞍灸,又叫醋灸、酒灸,可以治疗牲畜腰部风湿病、后躯风湿病和破伤风病,且疗效较好。火鞍灸的操作方法是,病畜站立稳定,将醋擦在畜背腰部(不剪毛),盖上一层用醋浸湿过的纱布,纱布的大小为 35-50 cm。用注射器吸白酒喷在纱布上点燃,火焰减弱时, 再喷以白酒,直到患畜弓腰或骚动不安时,用麻袋盖在腰背  相似文献   

9.
温熨和烧烙属于中兽医针灸疗法的灸术范畴。它具有应用范围较广、疗效较高等优点,长期以来在治疗家畜疾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温熨、烧烙器械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烦琐。烧烙时要生木炭火;醋酒灸一  相似文献   

10.
大家畜的寒伤腰胯型痹证是发病率较高的病症,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现代兽医学所说腰部风湿症、类风湿等病与本证相似。醋酒灸又称火烧战船,是祖国兽医学古老的灸术之一,对于大家畜的寒伤腰胯具有很好的疗效。多年来笔者运用醋酒灸治疗大家畜寒伤腰胯23例,均收到较显著的效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1.
科学放牧预防家寄生虫病崔洪蕾,方希修,岳常彦(山东省东营农业学校257091)寄生虫病是寄生虫(如蠕虫、蜘蛛昆虫、原虫等)寄生于畜体而引起的。当寄生虫寄生于畜体时,通过虫体对畜体的器官、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或产生毒素,使畜体消瘦,贫血、营养不...  相似文献   

12.
兽医针灸和中药历来是祖国传统兽医学防治畜禽疾病的两大主要手段。临证上常用的既有药物、针刺、灸术单项防治技术,又有针灸、针药、药灸、针药灸结合的综合技术。从广义来讲,针灸囊括了中兽医学除药物以外的一切防治技术。但从基层兽医医疗单位的针灸实践看,兽医人员普遍忽视了针灸处方工作,真正象开药方那样详细者几乎没有。有的在处方上仅写“针灸”二字,分不清是针是灸,施哪种针灸,用何种器具,给多大刺激量;相当一部分甚至只针灸不处方。这样不仅不利于防治经验的积累总结和  相似文献   

13.
中兽医学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归纳,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及病症防治技术。其中正邪论是中兽医正确认识和处理病畜机体与致病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正,亦称正气,指畜体的机能活动及对疾病的防御、抵抗能力。邪,亦称邪气,指各种致病因素和病理损害。中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畜体本身的正气不足和病邪对畜体的不良影响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即正邪相争所致,但更重视畜体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畜体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人,家畜就不会发病,只有当畜体正气相对虚弱…  相似文献   

14.
火鞍灸,又叫醋、酒灸,可以治疗牲畜腰部风湿病、后躯风湿病和破伤风病,且疗效较好。 火鞍灸的操作方法是:病畜站立保定,将醋涂擦在背腰部(不剪毛),盖上一层用醋湿过的纱布,纱布的大小可30厘米~50厘米见方,用注射器吸白酒喷在纱布上点燃之,火焰减弱时,再喷以白酒,直  相似文献   

15.
皮肤覆盖在畜体表面,是畜体内环境与外界隔绝的屏障,也是畜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如果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缺损(如严重烧伤、湿疹、蜂窝织炎等),畜体就无法生存。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许多优良品种和宠物的饲养量急剧增多,对家畜大面积缺损伤的治疗在兽医临床上也呈上升  相似文献   

16.
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要任务是灭火并清除畜体上的致伤物质,抢救窒息病畜,保护创面,有条件者注射止痛药物,防止病畜休克。对畜体上的火焰,可用水或某些覆盖物灭火。对烧伤的家畜,首先要将其牵离火场,保持病畜安静,防止乱跑,避免病畜再次进入火场。同时也要防止病畜啃咬身上的火焰,以免发生口唇、鼻端及眼部烧伤。对凝固汽油的火焰,可用水或覆盖湿布来灭火,不可采用扑打的方法来灭火。呼吸道烧伤并有严重呼吸困难者,可切开气管。  相似文献   

17.
中兽医所说的日节律就是将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一日24小时有机对应起来,用来说明畜体在一昼夜中阴阳消长、机体功能盛衰变化的辨证关系,是中兽医时间医学的一部分。中兽医医理学所说的“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畜体这个“天”本身的运动顺序,顺应春、夏、秋、冬,顺应一日24时,顺应畜体生发、生长、旺盛、衰老、灭亡这个规律,把牲畜的脏腑关系与时间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掌握畜体健康生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整体观念是祖国兽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中兽医非常重视畜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畜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畜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同时也认识到言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家畜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中存在着家畜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畜体,而畜体对这些影响,也必然相应地作…  相似文献   

19.
论中西兽医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对中西兽医的认识中兽医和西兽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学科。中兽医的主要内容是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理论 ,其核心认为畜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络、气血联系的有机整体 ;认为畜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畜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它们处  相似文献   

20.
气象是家畜机体的重要环境因子。他通过各种途径对畜体产生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畜体神经系统的影响。当气象因子发生变化时,家畜体内的神经调节系统也随着变化,从而导致了畜体的内分泌系统变化。笔者多年来在托海牧场从事绒山羊改良工作,特意观察记录了气象因子对绒山羊发情的影响,对所得结果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