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的结果表明,玉米小斑菌中有的菌株在一对或少数几对同核异质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上,可以表现为 T 或 C 不育系,比相应的正常细胞质保持系明显感病,而在多对(10对)同核异质的 C 不育系和保持系上却没有发现任何一个菌株能使全部供试的10个 C 不育系都比相应的正常细胞质保持系明显感病。相反,在菌株与寄主的118个组合中,有5%组合的保持系比不育系感病,63.6%个组合的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病情无明显差异,而不育系比保持系明显感病的组合只占31.4%。这个事实说明,小斑菌中是否真正存在对 C 型雄性不育细胞质专化致病的类群以及由此而提出的根据对雄性不育细胞质的专化鉴别生理小种的方法都需要重新商榷。应该指出,在试验的菌株与寄主的118个组合中,约有1/3组合的 C 不育系比相应的正常细胞质保持系明显感病,这一点在我们今后利用 C 不育系时,即使还未发现 C 小种,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国内8个省、市、自治区67个县区收集的84个小斑菌标样,在三类细胞质(T 型和 C 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及正常可育细胞质)的7种玉米上接种的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小斑菌的群体中确实存在能使 T 型、C 型和正常细胞质玉米高度致病并具有专化性的类群,可以分别命名为不同的专化小种。在相同核背景下,细胞核和细胞质对小斑菌侵染的抗、感反应中,没有看到相互间的关联。研究任何一种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只能以本地区的病原菌和赖以生存的寄主植物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为着眼点。因为任何一种在病原菌方面出现的生理分化现象,都是与它赖以生存的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 A.L.Hooker 等提出的鉴别玉米小斑病菌 T、O 两个生理小种的方法与标准,本试验供试的5个菌株(3个来自我国,2个来自美国)中,有2个菌株(51号和1221号)属于 O 小种,1个株菌(1220号)属于 T 小种,其余2个菌株(4号和41号)既不属于 O 小种,也不属于 T 小种。因此,鉴别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需要另建立一套新的方法与标准。小斑病菌的菌核形成和分生孢子梗上着生的孢子数,不是小种和菌株的稳定性状,不能作为鉴别生理小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从河南省4个地区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140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有T、C、S、O等4种生理小种,但各小种在地区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其中,O小种是河南省各玉米产区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且在豫南分布最广泛,其次是C小种和S小种,T小种的比例最小。O小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强致病力菌株的出现频率较弱致病力菌株高,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豫南地区,弱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  相似文献   

5.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的8个菌株在感病的T型雄性不育玉米杂交种PA887×B14 T—cms上经历了一个分生孢子世代,而后在抗病的正常(N)细胞质杂交种Pioneer Brand 3306N上经历了6个连续的分生孢子世代。每一世代有一部分保存在干燥的叶片中。每个菌株第1代(T_1)和第7代(N_6)的相对病害效能(单位接种体的病斑数量),病斑大小和孢子形成,在T—cms杂交种上进行了比较。对每个菌株来讲,玉少有一个适应性属性发生显著地降低。对5个菌株测定了它们在N杂交种上2代(N_2)或10代(N_(10))以后,在T—cms杂交种上2代(T_2)的影响。有些菌株在N杂交种上10代当中丧失的病害效能,经过两次继代培养后在T—cms杂交种上又部分地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稻的母本不育系95%左右来源于野败型细胞质。鉴于在玉米生产上曾由于长期大面积使用T细胞质,造成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大流行,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随后C细胞质的应用又导致C小种的出现。而危害水稻的主要病菌稻瘟菌生理分化又非常快,那么,大面积野败型不育细胞质的长期应用是否会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玉米种植区域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频率及变化趋势,进而应用抗性品种进行生态学防治病,采用常规鏊别寄主鉴定技术,对采自2009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的45份玉米大斑病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进行分化.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中鉴定出0、1、2、12、13和23N共6个生理小种.0号和1号生理小种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5.72%和31.25%,并在黑龙江省各地广泛存在,因此0号和1号生理小种是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的优势小种.表明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呈现复杂化,并不断有新小种出现.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然感病调查和人工接种筛选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齐分院726份稳定自交系和1923份不稳定玉米种质进行抗玉米大斑病筛选,并对接种病原菌群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得到高抗大斑病稳定自交系30份,中抗大斑病稳定自交系16份。并利用携带Ht的鉴别寄主对接种菌群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鉴定结果为12N型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T型细胞质不育系,免除去雄配制玉米交杂种,已在生产上应用多年.但因遭受细胞质专化斑病小种的为害,T型不育系被迫停止使用.而利用核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一方面可解决某些病菌对细胞质专化侵染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通过转育类型繁多的核不育系与资源广泛的自交系测配,从而选出优势特强的组合.这为利用玉米杂种优势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鲁玉2号对玉米大斑病病斑反应型,由高抗 R 型退绿斑到出现高感 S 型萎蔫斑,是由于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2号所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明确近年来中国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turcica)的生理小种变化和种群消长情况,分析玉米大斑病逐年加重的原因。采用常规Ht单基因(Ht1、Ht2、Ht3和HtN)鉴别寄主,对2005年和2006年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和北京-天津-唐山地区共10个省区28个地区的204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利用毒力频率法分析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分化及其在中国的分布频率。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了近30年中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变化趋势。共鉴定出0,1,2,3,12,13,23,123,23N共9个生理小种,其中0号小种和1号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别占供试菌株的62.25%和19.12%,其他小种占供试菌株的18.63%;所鉴定的204个菌株,对Ht1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高,为33.33%;对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低,为1.47%;对Ht2和Ht3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6.18%和6.37%。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呈现复杂化,不断有新小种出现。Ht1和Ht2抗性基因在中国大部分玉米严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丧失”。玉米大斑病菌新小种出现、0号和1号小种以外其他生理小种出现频率的的升高和品种抗性的“丧失”是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交配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套Ht单基因鉴别品种,对2007-2009年采自云南省13个地区的81份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菌株交配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组成复杂,81个菌株可分为0、1、2、3、12、23、2N、3N、12N、23N和123N等11个小种类型,其中能克服鉴别...  相似文献   

13.
为给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及杂交种的有效利用提供新途径和理论依据 ,2 0 0 0— 2 0 0 1年采用普通玉米自交系 478,8112和甜玉米自交系T0 1,T0 2 及糯玉米自交系N0 1,N0 2 与 6个来自 3种不同类型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测交 ,鉴定了其测交后代的育性反应及完全恢复型组合的育性稳定性 .结果表明 :不育系GDS ,C836G ,CX36B ,C736CA ,C936G在试验条件下不育性稳定 ;自交系 8112 ,478是S型不育系C836H ,CX36B的恢复系 .甜玉米自交系T0 1,T0 2 是C型不育系GDS和T型不育系C936G的恢复系 .糯玉米自交系N0 1是C型不育系C836G和S型不育系C836H ,CX36B的恢复系 ;N0 2 是C型不育系GDS和S型不育系CX36B的恢复系 ;恢复型杂交组合GDS×T0 2 杂种一代在 2 0 0 1年春、秋季育性表现有差异 ,其他组合育性表现一致 .  相似文献   

14.
1995~1997年,对从山东11个地市采集的12个夏玉米全蚀病菌株,利用当前大面积推广的11个玉米杂交种、10个玉米自交系,采取盆播接菌寄主鉴定的方法,进行生理小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478、杂交种西玉3号、掖单12号可作为夏玉米全蚀菌的鉴别寄主,用于夏玉米全蚀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对12个菌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12个菌株均为禾顶囊壳菌玉米变种,菌株1号、2号与3号、4号致病力差异显著,10号不侵染小麦,其余为中等致病力,明显区分为4种致病力类型。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斑菌致病毒素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和用大斑菌的培养滤液处理玉米根冠细胞的试验证明,大斑菌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均能产生致病毒素。大斑菌不同菌株,1号和2号生理小种所产生的毒素作用强弱不同。在不含Ht_1基因的玉米1号小种(真16号菌株)的毒力明显强于2号小种(260号菌株)。大斑菌毒素制剂以病叶提取液的毒素作用最强。毒素的生物测定以根冠细胞测定法精确度高。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后形成的病斑大小和其毒素处理玉米离体根冠细胞的死亡率呈正相关,接种和处理含Ht_1基因的RB37Ht_1自交系的结果也相同。可见,应用大斑菌毒素可以代替大斑菌分生孢子接种玉米鉴别1号和2号生理小种和自交系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C型雄不育玉米组培筛选专一性抗病株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培养2个C型胞质雄不育玉米杂交种的胚性愈伤组织时,加入玉米小斑病菌专化侵染性C小种两个菌株C7和C87-200的混合毒素,筛选出抗毒愈伤组织,经继代分化,获得抗病雄性不育再生植株。发现花粉育性和抗病基因不连锁,其下一代R#-1穗行仍表达抗病及雄性不育性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玉米大斑病菌寄主选择性毒素(host selective toxin,HST)生物合成基因簇Cluster 397.3的结构,以及该基因簇组成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为玉米大斑病菌HST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大斑病菌23号生理小种et28a和01-23菌株,1号生理小种ny001和01-11菌株,玉米感病自交系B37为材料,利用antiSMASH技术预测玉米大斑病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通过Synteny共线性分析获得玉米大斑病菌HST生物合成基因簇Cluster 397.3,并对其基因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再利用RNA-Seq技术分析该基因簇的组成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3,5,7,10 d的表达情况。【结果】玉米大斑病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Cluster 397.3与交链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ACT-毒素合成基因簇有保守的共线性,含有1个聚酮合酶(PKS)、1个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CPS)、1个短链脱氢酶/还原酶(SDR)、1个锌结合氧化还原酶(ZOR)、1个保守假定蛋白(CHP)、2个细胞色素P450(P450)及2个耐药转运蛋白(DRT)等9个基因。其中PKS与ACT-毒素合成酶基因ACTTS3同源,编码的聚酮合酶包括PksD、PS-DH、Methyltransf_12、PKS_KR、PKS_NbtC superfamily和NADB_Rossmann superfamily 6个典型结构域。RNA-Seq分析结果表明,将玉米大斑病菌接种玉米叶片3,5,7,10 d后,Cluster 397.3组成基因均能表达,且以3 d时表达量整体较高;除CHP基因外,01-11菌株中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01-23菌株。【结论】Cluster 397.3基因表达差异与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和致病特异性有关,该基因簇可能参与了玉米大斑病菌寄主选择性毒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8.
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物理化学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Mo17核背景下雄性不育细胞质(T、C、S)与正常细胞质(N)系与其膜特性、细胞质理化特性及代谢活动有关的物理化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型细胞质具有低细胞质粘滞度、高水渗透性和低细胞质流速度等特征,而S、N型细胞质则与之相反。还讨论了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距离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凉山州烟草黑胫病病原的生理分化情况,对2011年采自凉山州5个地点50个烟草黑胫病菌株采用鉴别寄主法进行生理小种类型的鉴定,结果表明:50个菌株中有0号、1号生理小种,其中0号生理小种占30%,1号生理小种占70%.可见,1号生理小种为凉山州5个县市烟草黑胫病菌的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20.
为监测玉米小斑病菌O小种优势种群的变化趋势,作者于1991~1995年连续5a用新分离出的O小种强菌株,对生产上的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温室苗期接种鉴定和连续9a对玉米杂交种进行抗病性跟踪监测。试验结果发现,玉米小斑病菌O小种随着新的抗病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种植,新的优势强菌系不断产生,致使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也不断“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