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色阿异生物学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阿异AruanoideaflavescensChenetWang1年1代,7月起以卵越夏、冬。翌年3月孵化开始为害,共6龄,5龄至成虫期是最主要危害期。5月中旬以前是化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东方绛蚧KermesorientalisShietLiu一年1代,10月中、下旬以2龄若虫在芽基、枝干裂缝等部位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为害,雌若虫在原处脱皮2次进入成虫期,雄若虫转移到枝干或地面杂草处作茧,经预蛹和蛹期,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5月下旬是雌成虫产卵和卵孵化高峰。1龄若虫初期是化学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3.
东方绛蚧Kermes orientalis Shi et Liu一年1代,10月中,下旬以2龄若虫在芽基,枝干裂缝等部位赵冬。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为害,雌若虫在原处脱皮2次进入成虫期、雄若虫转移到枝干或地面杂草处作茧,经预蛹和蛹期,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5月下旬是雌成虫产卵和卵孵化高峰。1龄若虫初期是化学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4.
拟异尾华枝Xiu的取食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异尾华枝Xiu Sinophasma pstudomirabile Chen雌、雄性的个体取食量:雌性一生总食叶量为17.88lg,其中1-4龄低龄若虫期的占5.48%,5-7龄老龄若虫期的占22.71%,成虫期的占71.81%;雄性为7.215g,其中1-4龄低龄若虫期的占6.20%,5-6龄老龄若虫期的占31.10%,成虫期的占62.70%,老龄若虫期和成虫期是主要的危害期;并分别建立了雌、  相似文献   

5.
拟异尾华枝SinophasmapseudomirabileChen雌、雄性的个体取食量:雌性一生总食叶量为17.88lg,其中1~4龄低龄若虫期的占5.48%,5~7龄老龄若虫期的占22.71%,成虫期的占71.81%;雄性为7.215g,其中1~4龄低龄若虫期的占6.20%,5~6龄老龄若虫期的占31.10%,成虫期的占62.70%,老龄若虫期和成虫期是主要的危害期;并分别建立了雌、雄性个体食叶量、个体日均食量指数增长模型,胸径为8~12cm的寄主,其防治指标为158.4头。  相似文献   

6.
谢映平 《林业科学》1994,30(5):445-450
朴平刺巢沫蝉HindoloidessparsutaJacobi模式标本采自福建邵武,寄主不详。生物学尚无详细报道。作者在山西太谷小叶朴树CeltissinensisPers.上发现其密度很大。1990—1992年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寄主专一为小叶朴。一年发生一代,以老龄若虫在当年生枝上结钙质巢越冬。4月上旬,小叶朴发芽开花期,越冬若虫出蛰。成虫羽化期从4月中旬到5月。成虫雌雄比为1:1.08。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80粒。卵产在小叶朴果实表面,成单列横排,一块有2-14粒,以8—10粒者为多,一果有1—4块;单粒卵为靴形。卵期约30天,孵化率82.8%。若虫共5龄,各龄历期分别为18天、20天、30天、30天、230天。6月和7月,幼龄若虫以排泄物在果柄上结夏巢,隐蔽巢内取食;8月份第3龄若虫退出夏巢,迁移到当年生枝上结冬巢。并在其中取食发育,越冬,直到翌年春末羽化为成虫。夏巢和冬巢均为螺旋形,蜗牛壳状,灰白色,质硬,化学成份主要为碳酸钙CaCO3。但夏巢远小于冬巢。对各虫期形态特征作了描绘。  相似文献   

7.
枣林梨笠圆盾蚧生物学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光禄  李捷 《林业科学》1997,33(2):161-167
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ock)是枣林的重要微小害虫,在山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若虫于1—3年生的枝条上越冬,次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雌雄若虫均为两龄,第2代和第1代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和7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和8月上旬分别产出第1代和第2代若虫。雌雄性比分别为1:0.26和1:0.35。本文也研究了寄主不同部位、不同方位与各代虫口密度、自然死亡率的变化规律;若虫在叶面的分布规律;寄主枝龄与寄生密度对种群的影响;各虫态发生的起迄日期;发育进度与温湿度的关系;发育所需天数。为测报成虫羽化盛期和产仔盛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冈齐盾蚧Chionaspis saitamensis Kuwans是板栗的重要害虫,在浙江余姚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板栗的1-2年生枝条上越冬。雄蚧大多危害板栗叶片,雌蚧在板栗叶片正面(赵冬代及第1代)与枝条上(第2代)危害。若虫孵化后24小时内就固定在寄主上,2龄若虫期在形态上出现雌雄分化。1龄若虫期用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敌杀死乳剂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蚜小蜂Aph  相似文献   

9.
大腹圆蛛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腹圆蛛Araneusventricosuskoch在山东日照沿海地区一年1代,以l龄或5一6龄若蛛在翅皮内、枝叶层,屋檐和石板缝内越冬,3月上旬出蛰,幼蛛经9龄,老熟幼蛛6月上旬羽化,6月中旬产卵,7月中旬孵化,幼蛛生活历期301天,成蛛45一60天,雌雄比5:2,成蛛日食量1.068g,日网捕虫45.8头,每只成蛛共食虫76.376g,网捕虫2460g。该蛛发生与气温、风力大小、海拔高度、天敌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柳枝瘿潜蝇Hexomyzasimplicoides(Hendel)在豫南一年1代,以2龄幼虫在潜道中越冬。4月上中旬3龄幼虫老熟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成虫期。成虫补充营养,在枝梢叶基芽苞周围皮层下产卵,引发多片黑褐色皮伤。幼虫蛀食形成层和韧皮部,引起皮层组织增生膨胀成瘿。4-7月引起柳树枝梢千孔百疮或枯死。卵孵化期、幼虫取食期于树根基注药和老熟幼虫化蛹期于枝梢喷药,防治效果均达95%。5月下旬至6月上旬应保护天敌柳枝潜蝇金小蜂和长尾金小蜂  相似文献   

11.
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在保定1a发生2~3代,以2代为主,以蛹在茧内于树上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8日,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7月16日。4龄幼虫排粪量为26粒/头。4龄幼虫期平均抓着力为42g,5龄幼虫平均抓着力为195g。樗蚕性比为雌∶雄=1∶103。在河北省主要寄主植物有臭椿、臭檀、花椒、枣树、泡桐等,另外有13种植物,共18种,分别隶属于16科。  相似文献   

12.
白斑黄枝尺蛾Parectropis extersaria(Hubner)一年1代,以蛹(包在丝质茧内)在地被物下越冬。蛹期8个月,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期21天,卵期13天,6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期3个半月。每雌可产卵2-263粒,幼虫共7龄,食性较杂。  相似文献   

13.
蚧轮枝霉Verticillium lecanii(Zimm)Viegas对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有较强的寄生率。本菌培养容易,在pH6-7.5的PDA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48小时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用1%蔗水液培养,分生孢子5小时后开始萌发。15-30℃下均能产生菌落和分生孢子,尤以20°-25℃菌落生长最快,寄生始期为4月下旬,暴发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  相似文献   

14.
白斑黄枝尺蛾Parectropisextersaria(Hubner)一年1代,以蛹(包在丝质茧内)在地被物下越冬。蛹期8个月,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期21天,卵期13天,6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期3个半月。每雌可产卵2-263粒,幼虫共7龄,食性较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定点系统观察,云杉球果锈病病原菌Thekopsora areolata Magnus.担孢子5月中旬开始飞散,侵入期为5月下旬,病害初期下状出现在6月下旬,锈隐子在7月下旬前后形成,8月中旬锈子器成熟。病情变化与气象有一定相关性,其回归预测模型为Y=-242.68-5.73X1-1.03X2+4.02X3-1.93X4-2.57X5+542.84X6+268.62X7+0.92X8复相关系数R  相似文献   

16.
白眼尺蛾Problepsis albidior 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年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赵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翌年3月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17.
白眼尺蛾Problepsisalbidior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出于翌年3月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越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和翌年3月中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Bt乳剂1.5亿孢子/ml菌液喷杀幼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丰宁新松叶蜂NeodiprionfengningensisXiaoetZhou系甘肃新记录,在甘肃哈思山林区1年1代,以老熟幼虫吐丝结茧变为预蛹在土壤腐殖质层或枯枝落叶层内超冬,翌年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6月下旬为孵化盛期,8月中旬结茧化蛹,幼虫6龄,3龄前食量小,抗性弱,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用2.5%功夫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8000倍液喷雾,用25%灭幼脲胶悬液20~40mmol喷雾,防治效果均  相似文献   

19.
牯岭腹露蝗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牯岭腹露蝗1991年在湖南桃源县初次发现,危害沅江流域枫杨防洪林。该虫一年发生1代,产卵于土中,翌年5月初孵化,跳蝻共5龄,1龄15d,其它每龄10d。7月初羽化,7月中旬开始交尾,7月下旬为交尾盛期,8月中旬开始产卵,8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后陆续死亡,9月野外成虫不多见。防治牯岭腹露蝗最佳时间为5月上旬,中旬,跳蝻1、2龄阶段,用溴氰菊酯、赛波凯及一般农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广华枝Xiu Sinophasma largum Chen et Chen的食叶量。其一生食叶量为20.802g,其中1-4龄低龄若虫期的食量占其一生食量的3.13%,5-6(7)龄老龄若虫期的食量占21.95%,成虫期的食量占74.92%,老龄若虫期和成虫期是主要的危害期,占其一生食量的96.87%,并建立了个体食叶量模型,个体日均食量模型及其活动量指数增长模型,分别为X1=0.0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