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近年来,家蚕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两秋蚕发生尤为严重,不少蚕农“谈毒”色变,认为养蚕风险大,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徐先萍 《蚕学通讯》2006,26(1):51-52,54
重庆市巴南区地处丘陵,土质呈中性而肥沃,其境内溪河纵横,灌溉方便,无霜期长达280天以上,雨量充沛,宜桑宜蚕,蚕农有栽桑养蚕习惯,并把桑树称为“摇钱树”,尤其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木洞片区,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很高。从我区养蚕史上看,1995年养蚕发种达11万余张,蚕农售鲜茧收入近  相似文献   

3.
江津市吴滩镇蚕桑生产朝着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基地化、专业化的新格局,促进了蚕、茧、丝质量的全面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该镇地处丘陵,适宜栽桑养蚕,养蚕一直是当地农民的大宗收入之一.1990年以前,全镇7345户农民中就有6478农户养蚕,但分散零星的生产格局一直形不成规模优势,大多数蚕农养蚕收入徘徊不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镇党政领导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大  相似文献   

4.
<正> 三台县光辉镇严坪村蚕农,家家都发出同样的感叹:“幸好去年没有毁桑树,今年才能又赚钱。” 严坪村是光辉镇蚕桑基地村,养蚕是全村致富奔小康的拳头项目,常年养蚕800张以上,人均收入上百元。去年由于受丝绸市场价格影响,蚕茧价格下跌,秋后出现了砍桑毁桑苗头,全村养蚕下降到650张。村上发现后,及时配合镇蚕桑、农技、农校等单位,组织蚕农参加现场会、坝坝会,帮助总结过去栽桑砍桑又栽桑的  相似文献   

5.
桑树品种大十与育71-1栽培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和东桑西移工程的整体推进,加之连续几年桑茧价格持续偏低,国家对种粮补贴的标准不断提高,我市桑园面积逐年减少,蚕农管桑积极性低落,养蚕数量、单位面积桑园效益大幅下降,单纯的栽桑养蚕增收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广大蚕农面临失去原有的增收途径。为提高蚕桑生产的整体效益,我们开展了以果桑代替原有桑品种、主动减少桑蚕饲养数量、增加桑果产量的技术研究,从而达到发挥蚕农传统技术优势、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效益、增加蚕农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 蚕桑生产是富民富县的主导产业和城乡经济建设的支柱。近十余年来,经过历届领导和科技人员以及蚕农的不懈努力,蚕桑生产从栽桑养蚕到深度加工,已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协调发展的“一条龙”生产格局。随着兴桑养蚕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和荒山荒坡的综合开发利用,可供深入挖掘的蚕桑生产潜力很大。当前,广大群众的温饱已基本解决,技术  相似文献   

7.
张权利 《蚕学通讯》2002,22(1):42-43
栽桑养蚕 ,是我市的一大传统产业 ,它具有“时间短、投资少 ,见效快”的独特优点 ,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行情变化大 ,生产总量大幅下滑 ,茧丝绸行业受到重挫 ,蚕桑基础损毁严重。1 992年 ,是永川市蚕桑生产发展最好年景 ,桑树总量达 1 .5亿株 ,年养蚕 1 1 .6万张 ,产茧 2 0 0 0吨 ,农村养蚕经济收入达到 4 0 0 0多万元 ;自 1 995年以来 ,由于国际丝绸市场低迷 ,鲜茧价格跌落 ,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 ,到 2 0 0 0年 ,全永川桑树总量仅保留 30 0 0万株左右 ,养蚕 2 .5万张 ,产茧50 0吨 ,农民养蚕收…  相似文献   

8.
秋季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家蚕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两秋发生尤为严重,不少蚕农“谈毒”色变,蚕农认为养蚕风险大,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威胁蚕桑生产的发展和壮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栽桑养蚕是铜梁县围龙镇龙井村6社农副业生产的主要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入高等显著特点,是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但是,传统的栽桑养蚕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蚕沙自然堆放,造成病原扩散;二是蚕沙未作处理直接施人农田,未能充分利用;三是养蚕消毒、加温和蚕农生活所需燃料消耗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从2005年秋季,  相似文献   

10.
磐安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较快,蚕桑生产成为磐安农村经济的一大主要产业,桑蚕茧曾是磐安农业“四龙(香菇、蚕茧、茶叶、水稻)”之一。今年春茧全县养蚕农户达1438户,养蚕种2848张。全县桑园面积321hm2,其中成年桑园147hm2。为了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养蚕模式,提高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磐安县蚕桑专业合作社于去年组织技术人员、养蚕大户代表专程赴山东考察“3+1(3亩———约2000m2桑园加1个大棚养蚕)”新模式,并结合当地实际,当年夏、秋期即在冷水镇的冷水、小章村开展这一大棚养蚕新模式的初步探索,并在今…  相似文献   

11.
周吉才     
<正> 蓬溪县新会乡七村四组蚕农周吉才全家四口人,从1983年以来,依靠栽桑养蚕,勤劳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重点户。为了脱贫致富,1983年他栽桑0.5亩,1984、1985两年又栽小桑园4亩。他家另有四边桑500—600株。1985年他家分别饲养普种2张,原种8张,共收入1000元。1986年养蚕收入及共育小蚕和穗条以及桑园间作等全年共收入2900元。1987年计划养蚕14.5张加上共育等力争  相似文献   

12.
江津市石门镇不断充实完善蚕桑生产服务体系,坚持蚕农就是上帝,切实为蚕农解决后顾之忧.近三年来.蚕桑生产呈现出“打滚翻”的好势头.今年春夏两季发种近5000张,收入150万元,是1992年同期的两翻.该镇地处丘陵,气候适宜栽桑养蚕,养蚕一直是当地农民的大宗收入之一.199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立足服务,把引导蚕农发展“三高”蚕业作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实壮大了蚕桑科技队伍,健全了镇、村、社蚕桑技术服务网络,一支由25  相似文献   

13.
浅谈制约“三高”蚕业发展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蚕桑生产的地位和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但是,年年栽桑不见桑,季季养蚕不见效,已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制约了“三高”蚕业的发展。最近,县委、县政府决定把“依靠科技、振兴蚕业”作为发展仁寿“一优两高”农业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在剖析我县蚕桑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浅谈制约仁寿“三高”蚕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绩溪县蚕桑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蚕桑之乡”之美称。长期以来蚕桑产业是县内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形成了栽桑、养蚕、制种、缫丝、织绸、制衣格局,蚕桑业产值曾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3;由于受丝绸织物出口形势的影响和蚕茧质量持续下降等原因,导致2008年秋茧价格大幅下跌,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2009年春蚕发种量减幅达50%,很多蚕农弃桑不管,甚至挖桑,这将严重制约“十一五”期间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发展而茧价持续低迷,近几年泰兴市桑园面积逐年减少,蚕农管桑积极性低落,养蚕数量、效益大幅下降,单纯的栽桑养蚕增收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提高蚕桑生产的整体效益,泰兴市开展了以果叶两用桑代替原有桑品种、减少桑蚕饲养数量、增加桑果产量的技术研究,以发挥蚕农传统技术优势、提高桑园效益、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16.
阆中是一个老蚕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1983年以来,我市从实际出发,确立了蚕桑生产在富民兴市中的骨干地位,加大了发展力度.通过大育大栽,调整布局,改造劣桑.使桑树基础不断加强,良桑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桑叶质量和单株产叶量,增加栽桑养蚕的效益,1994年,我市把优良新桑品种繁育推广工作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项目来抓,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家蚕农药中毒事件也呈上升态势,夏秋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季节,也是家蚕发生农药中毒的频发时期,不少蚕农"谈毒"色变,蚕农认为养蚕风险大,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威胁蚕桑生产的发展和壮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 从1981年以来,我县普遍采取“四边桑”和“小桑园”相结合的栽桑形式,积极引导蚕农向蚕桑专业化方向发展,先后有572户蚕农在补齐“四边桑”的同时,选用良桑品种新栽矮干、密植“家庭小桑园”共计834亩。由于加强了肥培管理,栽植当年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亩桑园,三亩庄田。△蚕儿不吃五谷草,养蚕先把桑栽好。△养蚕多栽桑,养鱼挖池塘。△栽桑如栽“摇钱树”,养蚕如得“聚宝盆”△种得一亩桑,可免一家荒; 养得一季蚕,可顶半年粮。  相似文献   

20.
栽桑养蚕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之一。1995年,全县桑园面积高达45000亩。受茧丝市场等因素的冲击,目前桑园面积已回落到4500亩,现有桑园大多数是在1982~1985年前后所栽,树龄已达20年左右。一部分桑园产叶量有所下降,蚕农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为此,2003年春,在不影响养蚕的情况下,我们在新沟镇开展了间栽新桑、压条培桑的桑园更新试验。通过三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田位于新沟镇新合村七组养蚕户韩天青桑园,面积2亩。1.2试验材料新栽桑品种为711,压条桑品种为湖桑32,对照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