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风沙干旱区进行杨树造林,通过细致整地、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及一次浇水或二次浇水等技术措施,可有效保证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定量评价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工程建设和造林初期的效果,为该区域筛选出较为适宜的造林处理技术措施提供实践指导依据。[方法] 对该地区造林树种樟子松进行了覆膜+浇水、覆膜+不浇水、不覆膜+浇水、修剪和对照(CK)5种技术的处理对比试验,对造林初期的3个指标成活率、年均生长量及造林成本为衡量指标,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定量的对其效果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结果] 不同造林处理措施的成活率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96%)>覆膜+不浇水(95%)>修剪(92.3%)>不覆膜+浇水(91.3%)>对照(CK,89.3%);保存率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94.6%)>覆膜+不浇水(94%)>不覆膜+浇水(87.3%)>对照(CK,80%)>修剪(77%);年均生长量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14.6 cm)>覆膜+不浇水(13.5 cm)>不覆膜+浇水(11.5 cm)>修剪(10.6 cm)>对照(CK,9.7 cm);造林成本的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14 037.5元/hm2)>覆膜+不浇水(11 712.5元/hm2)>不覆膜+浇水(10 450元/hm2)>修剪(8 750元/hm2)>对照(CK,8 125元/hm2)。[结论] 5种造林处理方式的初期效果综合评价差异明显,由强到弱排序为:覆膜+不浇水(0.674 4)>覆膜+浇水(0.666 7)>修剪(0.508 1)>不覆膜+浇水(0.425 6)>对照(CK,0.333 3),因此覆膜+不浇水造林技术措施具备良好的造林成效,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容器成苗定植是把苗辅内的成苗重新定植在容器内,集中进行浇水、施肥管理,待缓苗形成新根后,连同容器栽植的造林新方法,此法有利于降低造林成本,解决造林任务大与季节短的矛盾,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从事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工作的实践,系统总结了荒山造林、工程造林提高成活率的一些关键措施。如造林苗木随起随栽,尽量减少假植时间;苗木运输过程中精心包装,夹层填加冰块或具有保湿功能的植物,保持湿润、通风;起挖苗木栽植前进行及时必要的临时假值,防止太阳曝晒,对苗木地上部分截干、修枝、摘叶,对地下部分截根、修根、浸水;栽植时采取幼苗根系裹泥浆,大苗浇水并多次覆土;栽植后及时浇水、覆土保墒,造林成活的幼苗冬季进行覆土埋苗等,可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供水袋渗灌技术对造林成效的影响,在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的干旱陡坡开展供水袋渗灌试验,供水袋供水量分别设置为1、2、3和4 L,进行亮蓝染液地表渗灌试验,同时布设供水袋渗灌孔径分别为0.22、0.45和1.20μm,并每5 d浇1 L水的壤中渗灌造林试验,探讨渗灌湿润体的体积与供水量的关系,以及不同渗灌孔径的供水效果。结果表明:1)渗灌湿润体近似半椭球体,最大垂直入渗深度最大水平湿润半径,且二者随供水量和初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渗灌湿润体体积与供水量呈幂函数关系。2)2015年4月1日至5月20日,定期浇水(每5 d浇水1 L)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在17.28%左右;中等孔径(0.45μm)供水袋渗灌的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从15.02%增加到18.90%后,稳定在19.07%左右;大孔径(1.20μm)渗灌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从15.02%急剧上升到19.55%后,逐渐下降直至7.17%;小孔径(0.22μm)渗灌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从15.02%下降到6.15%;对照土壤含水量从15.02%下降到5.06%。3)生长季(2015年4—10月)结束后,定期浇水、中等孔径、大孔径及小孔径渗灌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分别为86.7%、90.0%、73.3%和63.3%,较对照分别提高26.7、30.0、13.3和3.3百分点;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0.8、10.6、7.5和6.9 cm,较对照分别提高92.86%、89.29%、33.93%和23.21%。定期浇水和中等孔径供水袋渗灌处理,提高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促进造林苗木成活和生长的效果较显著,但造林地采用供水袋中等孔径渗灌比定期浇水可节水11.20 t/hm2。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时,建议采用中等孔径供水袋进行壤中渗灌。  相似文献   

6.
生态脆弱带煤田开发中的抗旱造林种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神府煤矿进行的造林种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造林以3月下旬至4月初为宜,采用覆膜、埋苗、浇水等技术。待罚大风过后4月下旬气温回升的时将苗木刨出,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且每次浇水量以5kg/株为宜。采用容器苗和带状整地,实行径流林业能够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而种草以雨季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7.
利用药物提高黄土高原造林成活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黄土高原大气干早、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选用具有保水抗旱、减少植物蒸腾、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植物生长的保水剂、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钠、腐殖酸钠、B9等药物和当地常用造林树种为供试材料,进行提高造林成活率研究。该研究将供试药物进行单独或配合施用,采取浇水、拌土、蘸浆、浸根等方式组成不同的药物配方28个进行对比试验,以综合指标为依据,筛选出6个显效配方,各配方平均造林成活率达80.7%~97.6%,比对照平均提高造林成活率20.6~26.8个百分点,每亩平均节省造林费10.37~31.78元。  相似文献   

8.
辽西地区为丘陵山地,光照充足,气候以干旱为主,山樱桃常自然分布生长在山坡乔灌木林中、林缘等地,是辽西的乡土树种,耐干旱瘠薄,生态、经济价值较高,是理想的水土保持经济林种。为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直播造林需掌握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如造林选地、整地,种子催芽处理、浇水覆膜、及时补水管护等,达到理想造林成效,该技术值得在辽西北自然气候相似地区推广应用,该造林技术亦可在水土保持林配置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沙棘经济林碳汇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的有关规定,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营造的沙棘经济林进行了碳汇计量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各器官含碳率为:叶子54.72%,根45.26%,枝条54.58%。20a后的碳储量约为81 911.53t。在造林和培育过程中,由于苗木、果实运输、浇水、施肥等活动引起的CO2排放量为834.60t,因此可计算出在造林20a后的沙棘经济林的净碳汇量为81 077t。  相似文献   

10.
樟河柳苗木培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苗是造林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把樟河柳这种速生丰产树种广泛推广,在育苗时妻选好圃地,然后整地作畦,选择优质种条扦插后要加强抹芽、平茬、浇水、除草、病虫防治等项田问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防疫条件下做好今年春季造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有关部署,4月2日下午,水利部副部长、部绿化委员会主任陆桂华带队到北京温榆河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陆桂华一行到达植树地点后,认真执行防疫要求,经过严格信息登记、体温测量之后,迅速投入到植树劳动中,回填泥土、围堰浇水,共同栽下数株山桃、白皮松等树木。  相似文献   

12.
牛河梁因富含铁矿而掠采,遗弃矿满谷满坑。其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却又遭受严重破坏。矿坑回填物是尾矿沙,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及有机质含量为零,且含有毒元素。夏季地表温度达45℃以上,地表面寸草不生。为保护文化遗产,实现生态修复,必须采用超常规技术措施。在树种选择上,必须选择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和繁殖力高的树种—火炬树、沙棘。火炬树与其他树种(沙棘除外)的配置比例为7∶3,采取种植穴整地,客土栽植;并配以扶正、浇水、验收、责任、指导等5项成活率保证措施。据统计,4种立地类型造林成活率为89.8%。说明这种造林方法适用于辽西其它矿区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3.
浇水是夏季蔬菜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浇水直接决定着蔬菜的长势、产量及品质。夏季温度高,土壤和植株蒸腾水分快,易干旱,影响蔬菜生长并容易诱发病毒病,但若浇水不当.亦会导致生理性病害的大发生。因而,夏季浇水应注意以下4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浇水是盆栽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盆栽存活成败的关键。浇水过多、过勤,会使植株根系因缺氧而呼吸困难,代谢功能降低,吸水肥能力减弱,导致窒息烂根,叶子发黄,甚至死亡。浇水过少,根部吸收的水分少于叶面蒸发量,易引起植株生理缺水,植株的正常的生理活动受阻,严重者造成萎蔫枯死。浇水的时间及浇水的方式方法不妥,也会影响植株的生长速度和开花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986-1987年度影响小麦产量及经济收益的三因素(氮肥、磷肥、浇水)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及辅助试验结果的分析、模拟及优化,试图找到本地区,以肥调水、节水灌溉的依据,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6.
滨海盐碱地造林影响因子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滨海盐碱地现有造林技术措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盐碱地造林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树种的选择具有绝对重要性,其次为养护管理、施工水平。在树种的选择与措施层分析中,成活率对树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在施工水平与措施层的分析中,种苗来源的贡献率最大;而在养护管理与措施层的关系中,所选造林措施的贡献率最高。通过层次总排序,发现乡土树种的选择、成活率以及生长势对于综合评价层的三个指标的贡献率最大,是盐碱地造林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子粒产量和品质与氮肥的施用及氮肥和浇水的配合有密切关系,拔节和开花期追氮结合浇水对产量有明显增加作用;水氮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子粒品质,开花期追氮对子粒蛋白质作用明显,药隔期追氮稳定时间最长,拔节期大量浇水显著降低稳定时间,开花和药隔期追氮结合浇水对子粒品质作用最大。产量和子粒主要品质(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表现最佳的结合点是拔节和开花期的水氮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8.
造林地植树造林方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林前要进行整地,主要类型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一般生产上常用的造林方法有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及插条造林、插根造林和分蘖造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影响毛乌素沙地人工培育苔藓结皮的关键因子及其最优组合,为该区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虑遮阳、覆膜、营养液、浇水频率4个因子,分析不同因子对苔藓结皮株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1)除Knop营养液外,遮阳、覆膜、浇水频率对苔藓结皮株密度、生物量有显著影响。(2)遮阳、覆膜、营养液、浇水频率4个因素对不同指标的影响顺序不同。(3)就株密度而言,野外培养最优条件为遮阳、不覆膜、Knop营养液和高频率浇水。就生物量而言,苔藓结皮野外培育最优因素组合为遮阳、覆膜、Knop营养液和高频率浇水。[结论](1)在野外苔藓结皮培育过程中遮阳、覆膜、浇水频率对结皮生长都有显著影响。(2)在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的前提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苔藓结皮人工培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干旱地区雨季造林的有利因素,介绍了干旱地区雨季造林的造林方法、造林树种、造林技术和幼林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