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对于规范与指导土地整治的实践活动,衡量项目的成功度,实现土地整治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下峪口地区高岸及滩地持续坍塌,土地利用粗放、盐碱化严重,危及到了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土地整治,部分河道成为滩涂,并开发成为耕地,有利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韩城市下峪口地区土地整治项目实际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权重法,选取下峪口地区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的指标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项目实施前后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对下峪口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生态建设都发挥了良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当地农民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543-1548
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耕地质量以及自然环境方面,土地整治项目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项目效益后评价可以衡量土地整治工程的效果,亦可以为其他土地整治工程提供借鉴。结合湖南省宁乡县2个村的土地整治项目,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估法构建了相应的综合效益评估体系。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处于良好的等级;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部分的评价结果来看,生态效益远不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发展明显失衡,导致总体评估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3.
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益进行评价,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提供参考。本文以华池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由整治前的39.2、43.8、35.2、37.4提高到整治后的72.6、69.6、65.6、70.0,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实施和推进庆阳市华池县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5年庆阳市华池县乔川乡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为"中等",经济效益为"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为"中等";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民对土地整治的意识,参与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实施后项目效益评价以及水利设施等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区域局限性、部分不合理性以及生态效益不够突出等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生态涵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生态涵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实证项目生态效益为合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为中等,综合效益为中等.尽管生态效益权重较大,但不能决定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其原因是生态效益的权重没有超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之和,因此,在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中,不仅要以综合效益评价其效果,而且要充分考虑单项生态效益,才能有效保护和改善土地整治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才能体现生态涵养型的整治目的,为建设生态宜居型的美好乡村创造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姜珊  王冬艳  李红  李文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163-11166
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是土地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整治工作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该研究对国内外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发展历程进行整理与总结,并对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结合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3类评价指标体系为一体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模型,旨在为推进土地整治规划效益评价研究发展提供合理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66-9569
以安定区苏家岔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从影响土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个方面,选定农地单产、人均耕地面积等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后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及其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经过土地整治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分析评价是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地综合整治预期收益的体现,对于评价土地整治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效益、景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该研究将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定陶县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定边县土地开发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216-218
为科学地评价土地开发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效益,借助层次分析方法,构建4个经济效益评价指标、4个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和3个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组成的土地开发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定边县6个土地开发项目为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过于重视经济和社会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经济基础是制约土地开发综合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今后实施新项目中应对生态效益予以重视,实现土地开发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鹿寨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县土地整治项目中10个子项目的效益影响因素,采用熵值法,计算了影响土地整治效益的各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县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总体上处于较好的等级;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可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鹿寨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县土地整治项目中10个子项目的效益影响因素,采用熵值法,计算了影响土地整治效益的各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县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总体上处于较好的等级;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可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研究与应用需要,将文化效益纳入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之中,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起构成效益评价的4大指标,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研究做出有益探索。[方法]采用AHP法确定各层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特尔斐法对效益评价指标划分影响等级,运用多层次AHP_FCE模型综合评价土地整治效益。[结果]广水市土地整治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效益评价分值分别为85.175 0、81.446 5、76.602 0、72.397 5,对应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良好、合格;综合效益评价分值为79.613 5,等级为良好,符合研究区实际。[结论]多层次AHP_FCE评价模型充分地考虑了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系统性和模糊性,是较合理、科学且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能为鄂西北地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分析土地整治内涵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其次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耕地效益四大分析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效益,最后总结结论并对土地整治工作的后续发展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希望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内容,对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全面提升土地整治工作运行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对土地整理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价实际效益是否达到项目实施前的设计要求。【方法】以犍为县舞雩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以物元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经典域、节域、待判物元的确定以及关联度的计算构建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模型。【结果】运用模型计算出其综合效益的总和关联度分值为0.024,属于"优秀"范畴。【结论】评价方法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结果也可为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高安市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入手,构建由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生态效益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成对比较法等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综合效益评价。该研究对土地整理效益的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整理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鄱阳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理想值法,针对鄱阳县环湖河网平原特征选取了土地平整度、农田防护林密度、钉螺治理度等10个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对研究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增加了项目区防护林种植量,增强了自然灾害防洪涝能力,提升了土壤肥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鄱阳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理想值法,针对鄱阳县环湖河网平原特征选取了土地平整度、农田防护林密度、钉螺治理度等10个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对研究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增加了项目区防护林种植量,增强了自然灾害防洪涝能力,提升了土壤肥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的土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也逐渐受到重视。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以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丰乐院村等6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构建了含14个指标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土地整理效益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及区域发展的意义,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弄清近年来新疆农地整理的实施效果,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维度构建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新增耕地供养人数、农田防护林面积变化等共14个指标的农地整理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综合评价模型对2012-2013年新疆8个地州20个典型的农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彊农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高于南疆,而社会效益低于南疆。各地州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发展与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相互作用,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20.
选取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治沟造地项目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治沟造地项目进行效益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土地整理前后,项目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的评价分值分别由整理前的26.54、31.86、24.04和27.72增长至整理后的91.96、79.66、89.64和87.88,该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为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