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棚栽培的番茄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施肥方式、授粉方式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诸多因素中,品种是内在因素又是决定性因素,品种间差异比较大,大果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樱桃番茄,樱桃番茄中部分品种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小黄冠、金珠、小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施用优质的有机肥及一定量的磷肥为基肥与追施一定量的氮、钾肥相结合,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与自然授粉相比,点花和使用振荡授粉器授粉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振荡授粉器在保护地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樱桃番茄花期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番茄振荡授粉器授粉、自然授粉(CK)3种处理,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对樱桃番茄坐果率、产量、品质、商品性等综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授粉器处理植株坐果率、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自然授粉高7.7%、29.1%、4.1%,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差异不显著;落果率最低;商品果率较自然授粉高5.6%;两种处理方法的单果重均比自然授粉低,其中振荡授粉器处理仅低3.1%;振荡授粉器处理果实果色亮、熟性早,较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节省一半左右的用工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高品质樱桃番茄品种,解决该地区适宜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缺乏的问题。【方法】以1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果实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单果质量、单株产量、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总糖含量等13项指标,比较各品种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樱桃番茄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结果】不同樱桃番茄品种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13.60%~54.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纵径、横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番茄红素、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质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3.408%,其中影响樱桃番茄综合品质的因子分别为质量因子(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果形因子(纵径、果形指数)、营养因子(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和口感因子(可滴定酸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排名前5的品种为黄金贝(0.662)、浙樱粉1号(0.526)、红玉(0.483)、粉贝贝(0.374)和粉佳人(0.334);运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筛选出综合排名前5的品种为红玉(0.638)、粉佳人(0.587)、紫贝贝(0.551)、浙樱粉1号(0.539)和黄金贝(0.504)。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黄金贝、粉佳人、浙樱粉1号、红玉等4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综合品质优于其他品种,适于陕北地区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4.
以北方现代化温室栽培条件下的番茄红宝石品种为对象,研究了熊蜂授粉和自然授粉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熊蜂授粉番茄坐果率高达97.73%,比自然授粉提高48.16个百分点;与自然授粉相比,熊蜂授粉果实畸形率降低了45.5个百分点,单果重平均增长59.07%;果实品质方面,与自然授粉相比,熊蜂授粉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77.78%,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2.11%,总酸含量降低1.16%。  相似文献   

5.
固体基质无土栽培方式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19"樱桃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3种固体基质无土栽培方式(砂培、有机基质培和蛭石培)对樱桃番茄产量、果实品质、净光舍速率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无土栽培方式的前期产量、总产量、单果鲜重和单果千重及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栽培,部分测定项目的处理间差异还达到了极显著水平;3种无土栽培方式的总产量分别比土壤栽培提高了26%、35%和50%.但是,3种无土栽培方式的樱桃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果实干物质含量与对照土壤栽培差异不大.在3种无土栽培方式中,仅蛭石培在总产量和株高上显著高于砂培.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母本、8个父本及其杂交得到的40个番茄杂交一代组合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法测定番茄果型指数、pH、果实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维生素C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总糖及还原糖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了解各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通过通径分析得出各性状间的直接相关效应、间接相关效应.[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果实酸度越大、pH越小,果实硬度越大.糖酸比与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糖酸比、总糖含量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总糖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直接效应值较大;果实硬度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间接作用于总糖含量的为负向效应.通过决定系数可以看出,总酸度等性状对糖酸比和果实硬度等性状对总糖含量的决定系数大于0.5外,其他的决定系数都小于0.5,表明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其他性状对其也起作用.[结论]筛选番茄优良品种,不仅仅只从果型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总酸含量等性状出发,还要继续探索其他性状,更全面地了解影响番茄品质的其他相关性状,这可为以后有计划、有目的地筛选优良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授粉是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重要环节。本试验对熊蜂授粉和激素蘸花2种授粉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处理的番茄坐果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激素蘸花处理,而畸形果率显著低于激素蘸花处理,且减少人工投入,是日光温室番茄最佳的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8.
熊蜂授粉技术在设施樱桃番茄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熊蜂授粉在设施樱桃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特开展了熊蜂授粉和激素授粉的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可提高设施樱桃番茄坐果率7.34%,单果重增加10.7%,产量增加26.3%,畸形果率降低27.67%;可溶性固形物、果形均有所改善。熊蜂授粉技术可显著提高设施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设施樱桃番茄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手段,对目前生产上16个主栽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Mill. var. cerasiforme)品种的风味评分及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解析决定樱桃番茄风味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相比其他风味相关指标,不同番茄品种间柠檬酸、苹果酸、Vc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较大。16个参试品种中,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浙樱粉1号、浙樱黄1号,日本金子种苗株式会社的黄妃,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天正红珠风味评分排名前4,以上品种的7项风味及营养决定指标参数(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果糖、葡萄糖、柠檬酸和Vc)均显著高于风味评价排名后4名的参试番茄品种。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味评分与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果糖、葡萄糖和Vc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糖酸比等复合参数无显著相关性。由上述结果可知,番茄风味品质的主要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果糖+葡萄糖)、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和Vc。此外,氨基酸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营养物质,可能与番茄风味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磷肥对樱桃番茄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以京番粉星2号和京番彩星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种植,设置4个磷肥水平,分别为0 (CK)、磷肥减施50%(P0.5,1.5‰的NaH2PO4溶液)、常规施磷(P1,3.0‰的NaH2PO4溶液)、磷肥增施100%(P2,6.0‰的NaH2PO4溶液),比较不同磷肥处理下果实性状、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旨在为樱桃番茄磷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磷肥减施50%(P0.5)处理下两个品种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升,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钾含量达到最大值,磷素与钾素之间未产生拮抗作用。综合分析得出,磷肥减施对改善樱桃番茄的品质和风味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磷肥增施100%(P2)处理下樱桃番茄果型指数降低,果实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及钾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