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涪陵20052015年的气象资料和柑橘种植面积、产量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变化对柑橘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涪陵区近11 a的柑橘面积、总产量呈增加趋势,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近11 a与产量显著性相关的气象因子,分析得出12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9月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8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11月降水量与之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气候因子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表明,伊盟沿河井灌区玉米产量与当地播种至初霜的积温关系密切,与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关系不大。适期早播晚收增加积温,适当控制灌水,增加留苗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鄂西烟区16个县市2005-2011年烤烟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总分与烤烟大田期(5-9月)平均气温距平(dt)、日照时数距平(ds)和降水距平百分率(dpr)的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确定影响鄂西山区烤烟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及关键期,并采用重要性指数对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鄂西"清江源"烟区大田前期和后期气温较低、"金神农"烟区旺长期干旱、成熟后期降水过多对烤烟品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柑橘黄龙病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发病程度黄龙病的柑橘进行单株产量、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单果果重的测定,并结合柑橘外观的观测,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不同病情级别均降低柑橘的产量、单果果重、品质和经济价值,但对柑橘的含糖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气象因子对红美人柑橘品质的影响,连续3 a检测红美人柑橘的6个品质指标,并收集整理产地5个主要气象指标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研究果实品质与红美人柑橘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红美人柑橘萌芽期降水量与果实蔗糖、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期的日照时数与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生理落果期,平均气温和≥10℃活动积温与果实总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采收期时,当平均气温在18.5~19.5℃、≥10℃活动积温在565.3~596.7℃,较高的环境温度有助于果实糖分累积。果实固酸比与开花期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采收期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平均气温日较差是影响红美人果实风味的关键因素,昼夜温差大,果实风味更佳。因此,做好红美人采收期保温保热,适当提高该时期的环境温度和热量,并采用设施栽培技术调整萌芽期和采收期棚内小气候环境,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柑橘黄龙病对柑橘产量构成主要因子的田间产量调查结果显示,发生柑橘黄龙病的病株结果数减少,单果重下降,病果率增加,口味品质下降,明显影响柑橘产量。且随着病情级别的上升,产量相应递减。  相似文献   

7.
为定量评估甘肃省定西市旱地春小麦'定西35号'产量对各生育阶段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的响应,以研究区1971—2017年逐日降水量和气温数据为基础,利用APSIM模型对小麦生育期和产量进行模拟,对近47年来研究区降水量和气温变化与春小麦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天然牧草返青后(5月中旬至6月下旬)的气候条件分析,采用定性、定量和生态监测相结合的预报方法,对2013年天然草场牧草产量进行了预测。今年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天然草场牧草产量属丰收年景;预计天然牧草产量(鲜重):草甸草原3500~4000kg/hm2,今年额尔古纳市牧区天然草场产草量属丰收年景。  相似文献   

9.
探明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柑橘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柑橘品种“宫川”为试材,设置喷施清水(CK)、磷酸二氢钾(T1)、奇茵(T2)及欧甘(T3)4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对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溶肥对果实的单果重、纵径、横径及净重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肥后,T1、T2、T3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比CK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T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分别为9.39%、0.75%,显著高于CK,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提高了14.93%,可滴定酸含量比CK提高了19.05%。T2、T3、T1处理的单株挂果数分别比CK高31.59%、16.28%、4.46%;T2、T3、T1处理的每公顷产量分别比CK高12.96%、6.57%、3.00%。结论:喷施叶面肥能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和产量,T2的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11.
重庆市涪陵境内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0种,隶属于23科41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4属5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17科33属40种.重点保护植物的生活型以木本植物为主.占保护植物总数的52.00%.科、属的区系成分以热带地理成分为主,分别占保护植物科、属总数的47.83%和48.78%;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成分居多,有28种,占56.00%.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丰富.重点保护植物集中分布于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永胜林场、江东桫椤自然保护区内的低山和中山区域.  相似文献   

12.
气象因子对呼伦贝尔市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米的气候产量与玉米生育期间的积温、土壤重量含水率,建立了玉米气候产量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此关系可以计算出玉米产量的预报值,其结果与生产实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影响小麦产量的气象因素分析及产量气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合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预测预报主要气候因素(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根据河南省漯河市1987—2017年小麦产量和生育期内的月平均气温(℃)、降雨量(mm)、日照时数(h·d~(-1))等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滑动平均模拟法对小麦气象产量进行计算,建立气象产量模型。结果表明,1987—2017年,小麦生育期内各月平均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最高值均出现在5月;其中平均气温尤其是3—5月份即冬小麦返青后至成熟期间的平均气温对小麦产量的促进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日照时数在小麦苗期(10月份),降雨量在小麦返青期(3月份)对小麦产量的负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根据气温、降雨量和光照等气象要素指标,建立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其结果亦表现为平均气温影响较大,且为正向作用,其次是降雨量和日照时数,二者均为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自成  杨虓  李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80-12183
利用庆阳市气象局气象资料和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冬小麦试验田试验资料,分析2003~2010年庆阳市冬小麦生育期的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对该试验区域冬小麦各生育阶段主要气象因素与小麦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气象因素变化最大的是降水量,其次是日照和积温,其中底墒水的变幅最大,其次是后期降水;对冬小麦生长影响而言,前中期日照不足,前期气温偏高(即暖冬),后期降水过多,气温偏低,以及前期干旱、后期大风雨天气均对小麦生产不利,反之则有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各气象因子对蚕豆年度产量的影响程度,利用1986—2007年、2010—2016年湟源县农业气象观测站蚕豆观测地段产量资料和湟源县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各气象因子与蚕豆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种气象因子影响产量波动从大到小依次是6—8月累计降水量、≥0℃积温、气温日较差、累计日照时数、日平均地温、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5—8月累计降水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477 0,达到极显著水平;偏相关系数为0.446 0,达到极显著水平。5—8月累计降水量对产量有最大的直接正相关(0.478 0),可导致蚕豆年度间产量波动幅度为33.2%。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河县2006—201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主要农作物产量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单产作为参考母序列,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期内4—5月平均气温、7—8月降水量、6—9月日照时数、年极端最高温度、≥1 mm降水日数、20 cm平均地面温度为参考子序列,对各因素变化趋势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各个气象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6—9月日照时数和4—5月平均气温与玉米单产之间相关性最好,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用气象因子预测徐州地区棉花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棉花生育期间的气象资料,研究了徐州地区棉花产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棉花产量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能满足业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朱霞  杨佃志 《北京农业》2012,(15):20-21
通过对气象因素与花生产量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探讨,提出针对花生生产的农气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和策略。通过对花生各生长期的所需的基本气象条件作为切入点,以山东省泰安地区为例,对气象因素与花生产量的相互影响关系主要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9项举措,为更好地提高花生生产的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农业的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4—2015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试验田选用长治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诚信6号进行分期播种。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长治地区不同播期玉米生育进程和气象条件变化,研究了播期和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日均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而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也是影响玉米生育进程的主要气象因子,生育进程与降雨量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2014—2015年长治地区降雨比较充足,对玉米生育进程影响不大;生产上,长治地区春播玉米4月25日—5月10日播种,可增加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适当缩短玉米后期脱水时间,从而为玉米实现籽粒直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