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旅游大国,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把茶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进行有机整合,能为我国茶叶产业开辟新的格局,将悠久的茶文化名扬四海。基于此,分析茶叶资源开发的前提下,深挖茶绿色旅游的价值,使茶成为绿色旅游的文化载体,实现茶叶资源与绿色旅游开发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直到今天,茶叶、茶文化仍然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境内种植茶叶的地区较多,观光茶园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在当前茶叶观光旅游兴起并受到越来越多游客关注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发观光茶园旅游资源,并对观光茶园进行科学管理,成为了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当前观光茶园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尝试对观光茶园旅游资源的相关开发与管理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行业从业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以及社会大众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风尚。茶乡旅游是将茶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进行紧密结合的旅游类型,而茶乡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在充分发挥茶叶种植产地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为茶叶种植产地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对茶乡旅游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茶乡旅游资源开发与茶乡旅游发展策略做出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旅游将茶叶资源与旅游产业资源进行完美的相结合,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同时也促进旅游地区茶叶销售量的猛增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提高。茶叶资源能够为旅游产业注入新鲜的发展元素,旅游产业能够促使茶叶事业的繁荣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笔者应以茶叶资源和旅游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茶资源的旅游模式开发。  相似文献   

5.
略谈观光茶园创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业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必然兴起的朝阳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大,其中回归自然、回归生态的绿色旅游潮流和健身体育旅游,更是成为旅游业的热点.另一方面,国饮--茶的价值得到全面开发,其中包括从生态、健康方面对茶叶资源的综合开发.观光茶园是休闲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是现代观光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茶的发源地在中国,中国也是茶的故乡,其发展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古代中国茶叶贸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渗入世界各国,近年来我国新兴的茶叶文化旅游业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茶叶文华旅游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旅游资源的合体。通过开发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又能提高茶叶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使更多人了解茶的知识,促进茶产业的扩大推动茶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一个旅游业大国,拥有上千年的茶文化,将茶文化资源和旅游业有效结合,可以为我国的茶叶产业开拓出新的市场,进而让悠久的茶文化名扬四海。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分析茶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探讨茶绿色旅游的发展策略,以求实现二者的有效互动与融合,让绿色旅游找到新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中,人们对旅游的追求越来越看重核心内容和品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行程,开阔视野,充实内容。茶文化绿色旅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以茶叶资源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但由于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缺少专业人才的引导和正确的市场培育方式,各地茶文化旅游形式雷同、线路简单、内涵肤浅等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这种现象与我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内涵并不匹配。只要合理科学的利用茶叶资源,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开发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绿色旅游前景和市场将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山杉 《福建茶叶》2016,(2):113-114
人们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为各种旅游业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氛围,茶叶旅游业态,也是其中之一。茶叶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围绕茶叶这一元素形成了茶叶典故、茶叶文化、饮茶礼仪、茶道等等一系列内容,而茶叶产地自身也有着极其秀美的自然环境。因此,在当今体系化开展旅游资源开发时,许多茶叶产地也被有效开发为旅游地。本文拟从旅游地理资源的主要元素入手,结合茶叶产地旅游地理资源的具体内容,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分析基于茶叶产地实施旅游地理资源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在日益的发展,我国的茶叶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影响力巨大。因此,茶叶产业和旅游市场的开发可以实现很好的结合。本文主要针对茶叶产业与旅游市场的开发现状进行具体的描述,发现茶叶与旅游市场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了三种旅游市场与茶叶产业融合的模式,希望通过相应的模式的构建,推动茶叶产业与旅游市场开发更好地融合。  相似文献   

11.
茶是中国古文化之一,流传至今,对现代人的生活仍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中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于茶叶这一享受资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区茶叶资源丰富,是茶叶发源地,对于一些加工技术先进,产业链构建完备的地区,当地人将其开发为旅游地,在带动当地茶叶销售数量的同时,进一步传播中国茶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进一步注重提高消费体验的质量,因此本文将从提高旅游区服务人员工作技能与文化内涵、优化酒店茶服务质量、茶与旅游纪念品的结合、茶与当地旅游餐饮的结合等众多方面来探究提高茶文化体验的路径,使当地旅游机构提高自身能力,建设起更高水平的服务体系推动当地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茶叶市场发展稳定而繁荣,关于茶叶市场投资的比较优势亦在被业内人士不断挖掘,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构建茶叶市场投资比较优势要根据茶产区的实际情况,开发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和项目,结合茶文化共同提升当地茶叶市场投资的比较优势。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形成茶叶市场投资的比较优势和具体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态旅游的兴起,茶区的人们也开始将目光投向茶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产茶区幅员辽阔,地域广泛,景色秀美。茶山不仅有着丰富生态环境资源,还有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资源,这些都为茶乡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茶产区的绿色生态旅游开发,不仅能够促进地域茶叶品牌的传播,也能因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曹菊枝 《福建茶叶》2016,(10):143-144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茶文化旅游。本文通过对我国茶文化旅游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挖掘整合茶叶资源,更好地开发茶文化旅游,促进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雪 《福建茶叶》2016,(10):144-145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对消费的标准不断提高,其中以茶叶和茶文化为代表的养生消费,与茶有关的旅游消费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的新需求。无论是茶文化,还是与茶有关的旅游产业,都在紧密围绕"茶"这一元素,实现了新的发展,但客观地讲,现有的旅游消费资源根本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因此丰富与完善与茶有关的旅游产品资源价值重大。本文拟从万里茶路的历史形成入手,结合万里茶路的具体价值和开发意义,探讨研究发展以万里茶路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茶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低碳经济的到来,中国的旅游开始了新的变革,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绿色出行才是新的旅游热点。茶叶文化的生态旅游发展是从经济和社会这两个角度出发的,在低碳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将我国的旅游事业带向新的领域。本文将分析茶叶文化生态旅游的现状,并结合当前旅游的发展趋势,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研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资源不断丰富多样化,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也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一部分。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够刺激中国旅游资源市场的发展,还能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基于此,本文将首先江西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在分析其开发的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江西省开发旅游资源的对策,促进江西茶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彭征 《福建茶叶》2016,(10):149-150
在大旅游发展的背景下,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的互动越来越频繁,传统的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重庆地区盛产茶叶,对重庆地区的茶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对大旅游发展背景下的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并从重庆地区茶文化与乡村旅游入手,对重庆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开发策略,提炼了重庆地区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互动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地方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茶叶种植地的有效价值补偿。茶文化在我们国家源远流长,是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把它开发出来作为旅游资源,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更好地传播茶文化。因此,本文在介绍茶文化的同时,提出了一些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茶叶旅游基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茶叶生态观光园是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茶叶生态观光园的打造形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剖析了茶叶生态观光园对旅游经济的作用,即实现茶叶保值增值,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举办一系列的生态茶文化旅游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有利于倡导和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的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