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喷施硼肥对降低板栗空苞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微量元素硼与板栗空苞率的相互关系。试验表明,板栗空苞率与土壤中有效硼含量相关,当土壤中含硼量高于0.48ppm以上时,空苞率降低至8%以下,硼含量低于0.094ppm时,空苞率达80%以上。对板栗树的叶片和花喷施0.15~0.25%微量元素硼,可使板粟空苞率降低23~32%,明显提高产量。喷施次数以2~3次为宜,喷施时期选择在板栗展叶期、盛花期、末花期进行,但以盛花期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锥栗不同品系为材料,对其花粉粒大小、花粉量进行观测,以及不同花期、不同枝梢、不同贮藏条件、不同培养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系花粉粒大小及形态、花粉量、生活力存在差异,其中,1号、24号花粉量较大,生活力高,适宜作为授粉树品种;锥栗盛花期的花粉萌发率远高于初花期及末花期,且雄花枝上的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结果枝;4~7℃低温干燥贮藏能显著延长锥栗花粉生活力;5.0%~7.5%的蔗糖、400~900 mg/kg的硼酸溶液最适宜于锥栗花粉萌发,且花粉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因此,在生产上可于锥栗盛花期,选择温度较高的晴朗天气,喷施400~900 mg/kg的硼酸溶液,以促进花粉萌发,提高坐果率,减少空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钾肥对无花果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无花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波姬红’无花果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2.32 g/L(K1)、6.95 g/L(K2)和11.59 g/L(K3)硫酸钾肥水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无花果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特性、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与CK处理相比,叶面喷施钾肥显著提高了无花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a值、气孔开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其中以K2处理效果最佳。K2处理无花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0.94%,46.39%和22.84%,气孔密度、气孔面积及气孔开度最大。叶面喷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无花果叶片PSⅡ光能捕获效率,有效提高无花果叶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外施水杨酸对水胁迫下常春藤光合特性的影响,该试验以常春藤为实验材料,用10%的PEG-6000进行水胁迫处理后,再分别用0mmol/L、0.5mmol/L、2mmol/L、5mmol/L水杨酸进行叶面喷施,一段时间后,测定分析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水杨酸浓度范围内,随着外施水杨酸浓度的增加,常春藤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水杨酸浓度达到2mmol/L时测量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表明喷施2mmol/L水杨酸后,常春藤对光环境的适应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喷施硼肥对降低板栗空苞率及增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有效降低板栗空苞率、提高产量2004-2006年在镇安县进行了喷施硼肥试验.结果表明:展叶、盛花、末花期,在栗树叶面喷0.2%~0.4%的硼砂溶液3次,可使板栗空苞率降低26%;春季萌芽前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施硼15 g,可使板栗空苞率降低29.1%,增产45.7%.  相似文献   

6.
以五年生凤丹植株为试材,在初花期、盛花期、坐果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禾稼春"(含ALA肥料),研究其对凤丹果实生长及膨大的影响,以筛选出促进凤丹果实膨大、增加其结实率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坐果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禾稼春均可提高比叶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其中以低浓度(5000倍液)效果最好;盛花期、坐果期喷施禾稼春稀释5000倍液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效果好,且显著促进果实直径增加、蓇葖果膨大。同时,盛花期喷施明显降低果实的败育率。  相似文献   

7.
肖琳  庞瑞华  蔡荣先  于萍  黄新华  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17-3317,3330
在特种稻黑宝3号的初花期喷施0.005~0.020mg/L油菜素内酯(BR),剑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强,灌浆速率增大,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比对照增产10.18%~12.85%,对黑糙米中花青苷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五年生凤丹植株为试材,在初花期、盛花期、坐果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禾稼春"(含ALA肥料),研究其对凤丹果实生长及膨大的影响,以筛选出促进凤丹果实膨大、增加其结实率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坐果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禾稼春均可提高比叶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其中以低浓度(5000倍液)效果最好;盛花期、坐果期喷施禾稼春稀释5000倍液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效果好,且显著促进果实直径增加、蓇葖果膨大。同时,盛花期喷施明显降低果实的败育率。  相似文献   

9.
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与宿存特性及其调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0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初步研究了梨果实萼片脱落的时间,花序序位对萼片脱落与宿存的影响,及在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喷施NAA(浓度分别为10,20,30 mg/L)、乙烯利(浓度分别为300,500,700 mg/L)、PBO(浓度分别为10,30,50 g/L)3种生长调节剂对萼片脱落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梨果实萼片脱落有两次脱落高峰,第4花序果实萼片脱落率最高,达55.07%。初花期、盛花期PBO的3个浓度处理效果较为理想,不仅将果实脱萼率提高到90%以上,而且增加了果实单果重,提高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灰枣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灰枣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对灰枣叶片光合特性及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g/L赤霉素处理可明显提高冬枣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_2浓度;除20 mg/L赤霉素处理外,10、30 mg/L赤霉素处理均减弱了"光合午休"现象;20 mg/L赤霉素处理极显著提高了灰枣坐果率,与对照相比提高6.04百分点左右。综合来看,盛花期喷施20 mg/L赤霉素有助于提高灰枣光合作用和坐果率。  相似文献   

11.
以不结球白菜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表面活性素和硼溶液,研究表面活性素对其叶片通透性、气孔开度、蜡质层厚度及生长和硼吸收的影响。叶片的通透性随着表面活性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表面活性素浓度≥0.400 g/L时,膜透性增加显著;表面活性素浓度为0.400 g/L时,不结球白菜叶片气孔开度达到最大;蜡质层的溶解程度随表面活性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喷施表面活性素的不结球白菜根长、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增加,在喷施浓度为0.040 g/L和0.400 g/L的表面活性素不同次数后,不结球白菜根长、株高和总叶绿素最高增长率分别达到62.38%、22.63%、42.94%和48.95%、15.89%、24.07%;表面活性素促进了植株对硼的吸收率,且浓度越高,对硼的吸收越多。可见,表面活性素叶面喷施有利于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增强,并能提高植株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不仅可作为作物的叶面有机营养剂直接施用,而且可作为水溶性肥料的增效剂。  相似文献   

12.
为库尔勒香梨主干形栽培的高产增收,选择PBO、赤霉素、PP333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不同浓度对库尔勒香梨进行盛花期处理。结果表明:(1)盛花期喷施PBO300倍液、100mg/L赤霉素和80mg/L赤霉素+0.1%硼均能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且80mg/L赤霉素+0.1%硼的喷施效果最好,喷施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则降低了坐果率。(2)PBO300倍液、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有利于脱萼果率的提高。(3)PBO300倍液、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对提高库尔勒香梨单果重作用显著。(4)喷施PP333200mg/L可以有效改变梨果果形指数。(5)喷施PP333200mg/L对抑制库尔勒香梨果柄的生长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锰叶面喷施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垦农4号”为材料,在大田小区试验的条件下,研究在初花期叶面喷施EDTA-Mn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锰叶面喷施能提高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大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气孔相对开度;增加了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降低。较高浓度锰叶面喷施可对上述指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红掌Pink Champion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Mg2+对红掌植株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影响,找出适合红掌生长和改善质量的最佳Mg2+浓度。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Mg2+浓度为0.5 mmol/L时,植株最高、冠幅最大、叶片和佛焰苞最大、花梗和花序最长。该浓度下苗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叶片的叶绿素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在盛花期,2mmol/L Mg2+处理有利于提高红掌花青素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5a生的‘嘎啦'苹果/M26自根砧为试材,在其初花期(全树5%花开放)后的第2天和第4天2个时期各喷施1次甲酸钙(5g/L、7.5g/L、10g/L)、萘乙酸(10 mg/L、15 mg/L、20 mg/L)、大豆油(30g/L、40g/L、50g/L),研究3种疏花剂对‘嘎啦'苹果的疏花效果和对果实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疏花剂对果实主要感官品质无负面影响。从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单/双果率及空台率等指标综合评价,疏花效果较好的是质量浓度为10g/L的甲酸钙、10mg/L的萘乙酸及30g/L的大豆油。  相似文献   

16.
花生施用多效唑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花生的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喷施浓度为150mg/L的多效唑可明显抑制主茎和侧枝的生长,提高单株荚果数、饱果率,从而使花生产量提高,为多效唑施用的适宜时期和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7年生长林4#油茶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于盛花期前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分析其对油茶雄蕊形态特征及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喷施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药形态特征及坐果率有显著影响。其中施用0.2 g/L H_3BO_3+0.10 g/L KH_2PO_4+0.10 g/L 2,4-D最有利于花药的生长且对花粉表面纹饰影响最大,施用0.2 g/L H_3BO_3+0.05 g/L KH_2PO_4+0.20 g/L 2,4-D对极轴长/赤道轴长影响最大;施用0.15 g/L H_3BO_3+0.15 g/L KH_2PO_4+0.20 g/L 2,4-D对油茶坐果率的增幅最大,增幅达27.93%,坐果率为42.88%。可见,花期喷施一定浓度配比的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对油茶雄蕊形态特征及坐果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夏大豆进行全程化控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总量一定时,在大豆苗期、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不同剂量的药剂化控,都能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剂量大,叶色值含量高;株高、结荚高度,以分枝期20 g+初花期30 g及苗期5 g+分枝期10 g+初花期20 g+盛花期15 g降低较多,初花期1次喷施50 g降低较少;化控各处理的茎粗变细,倒伏重于对照,初花期1次喷施50 g的最重;分次喷施的各处理分枝数、株荚数、粒数都明显高于不喷及只喷1次的;产量以分枝期喷量20 g,初花期喷30 g效果最好,较CK增产达17.1%,少量多次优于1次喷施,1次剂量过大,不但不增产,反而减产。  相似文献   

19.
以越橘‘北陆’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时期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越橘叶片的衰老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花期喷施质量浓度为50、100 mg/L的6-BA,盛花期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6-BA,均能显著提高越橘叶片总叶绿素(Chl(a+b))、可溶性糖(TSS)和可溶性蛋白(SP)的质量分数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2)不同时期喷施质量浓度为50、100、150 mg/L的6-BA,均能显著提高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T)和赤霉素(GA3)的质量分数,而脱落酸(ABA)在6-AB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明显下降。(3)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时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后,内源激素IAA、ZT和GA3质量分数均与叶片中总叶绿素、TSS和SP质量分数及SOD和CAT活性呈正相关;ABA质量分数与抗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与MDA质量摩尔浓度呈正相关。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6-BA均能影响越橘植株的衰老,且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均...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广南县山地红壤种植花生的产量和产值,采用钼酸铵不同用量拌种和不同浓度溶液在花生初花期、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钼肥对花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地红壤旱地种植花生,每千克花生种子用2 g钼酸铵拌种或在花生初花期、盛花期各喷施一次0.1%浓度的钼酸铵溶液,能产生显著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