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是产抗最多的稀有放线菌,为了探索塔里木河流域土样中小单孢菌物种多样性并筛选抗菌活性菌株,本研究通过可培养的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采集的10份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通过添加特定抗生素选择性分离培养小单孢菌,并对小单孢菌进行物种多样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表明:选用可培养方法从塔里木河沿岸采集的土样中分离鉴定出484株菌株,分属于3门5纲13目19科22属70种,其中小单孢菌属菌株424株,占87.60%,小单孢菌属的出菌率高。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解淀粉欧文氏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病原菌作为靶标菌对小单孢菌的发酵粗提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合antiSMASH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筛选出5株既具有抗菌活性又具有代谢潜力的小单孢菌。研究表明塔里木河沿岸含水量高的土样中拥有丰富的小单孢菌资源,通过向分离培养基中添加新生霉素、萘啶酮酸、放线菌素等抗生素施加选择压,可以有选择性地分离获得小单孢菌。  相似文献   

2.
以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 M.p), 小诺霉素、庆大霉素生产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 M.e)和西索霉素生产菌--伊尼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 M.i)为研究材料, 对其遗传性状特别是质粒DNA进行了分离、鉴别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质粒DNA与该菌产生孢子、色素有关, 而与产生抗生素无关. 说明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产生抗生素的基因在染色体DNA上, 从而为研究、改造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染色体DNA遗传性状和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M.p),小诺霉素、庆大霉素生产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M.e)和西索霉素生产菌——伊尼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M.i)为研究材料,对其遗传性状特别是质粒DNA进行了分离、鉴别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质粒DNA与该菌产生孢子、色素有关,而与产生抗生素无关.说明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产生抗生素的基因在染色体DNA上,从而为研究、改造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染色体DNA遗传性状和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水稻田小单孢菌的选择性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水稻田这一特殊生境中分离到小单胞菌并研究其分布,在优化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水稻田小单孢菌进行分离,分析比较了几种培养基和2种抑制剂对小单孢菌分离效果的影响。共分离出58株小单胞菌,对其中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明显不同的5个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在YD和几丁质培养基上,小单孢菌出菌率比较高,小单孢菌占总放线菌的比例分别为63.6%和31.8%。在加入重铬酸钾的基础上加入2.0 g/L甲硝唑能明显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对放线菌没有影响。基本解决了小单胞菌由于生长缓慢,容易被杂菌覆盖不易分出的问题。根据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5株分离菌株均为M icrom onospora sp.。  相似文献   

5.
小单孢菌211003分离自海南红树植物海膝根围土壤,采用干热100℃、60 min的预处理,葡萄糖天门冬素培养基(GA)作为分离培养基。该菌株革兰氏阳性,橘黄色基内菌丝,产单个孢子。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归到小单孢菌属,并成一独立分支。并与M.siamensis TT2-4T的相似率最高,为98.415%。初步判定菌株211003为小单孢菌属一个潜在的新种。  相似文献   

6.
小单孢菌40027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单孢菌40027菌株对硫链丝菌素、阿泊拉霉素、链霉素和卷曲霉素表现敏感;而对卡那霉素、潮霉素和庆大霉素表现抗性。  相似文献   

7.
从吐鲁番盆地土样中分离到的稀有放线菌,经鉴定分为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小双孢菌属(Microbispora)、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双孢放线菌属(Actinobispora)、诺卡氏菌属(Nocardia)及未鉴定的诺卡氏菌形放线菌(Nocardioformactinomystes),其中小单孢菌为优势菌。稀有放线菌细胞壁组成Ⅱ型和Ⅳ型的菌株分别占47.4%和39.5%,Ⅲ型较少。在分离到的菌株中,能水解淀粉的占60.5%,能分解纤维素的占63.2%,抗G+菌的占23.7%,而对G-菌和真菌均无抗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海南海绵共附生放线菌资源的多样性及潜在的药用价值,采用 4 种分离培养基分离海南文昌海域海绵的共附生放线菌,利用 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的放线菌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从4种海绵中共获得50株放线菌,所分离菌株归属于5 个亚目、6个科和 7 个属,包括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红球菌属、糖多孢菌、栖白蚁菌属、分枝杆菌属和Krasilnikoviella属,其中Krasilnikoviella为首次从海绵中分离得到,4株海洋放线菌为潜在的新物种。抗菌活性测试显示48%的分离菌株呈现抗细菌活性,24%的分离菌株呈现抗植物丝状病原真菌活性。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海南文昌海域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可培养物种多样性及其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外源基因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产生抗生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质粒pHZ1904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比原始菌株产生福堤霉素A的产量低,在产素时间上缩短;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pHZ1904小单孢菌40027菌株之间在产素水平和产素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pHZ1904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与原始菌株在产素水平和产素时间上的差异是由质粒pSET152造成的,dnd基因簇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产素水平和产素时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藏亚高山草原土放线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了分布于西藏海拔4000-4680m之间6个亚高山草原土的放线菌数量与组成,并从分离纯化所得355株放线菌中选出98株代表菌株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放线菌分为9个属和2个未定属,链霉菌属和小单孢菌分别占土壤放线菌总数的52.7%和27.3%,钦氏菌属,孢囊放线菌属及孢链囊菌属共占14.1%;链霉菌属共分为12个类群,白孢类群,粉红孢类群及黄色类群分别占土壤链霉菌总数的49.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我国长三角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特征及食用风险,于2019年7—10月采集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5个地区淡水养殖池塘3类水产品(鱼类、虾类、蟹类),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水产品中的9种常见抗生素,并根据人体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ADI)及养殖水产品消费对抗生素暴露的贡献率(CR)分别评价食用安全性和暴露风险。结果表明:9种抗生素均有检出,检出频率范围为38.1%~90.5%,浓度范围为nd~25.25 ng·g-1;估算的每日摄入量(EDI)远低于ADI;Σ抗生素的贡献率范围为<0.01%~29.77%。研究表明,水产品摄入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抗生素暴露风险,但食用水产品时,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摄入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0、1%、2%和4%)猪粪进行土壤培养和荔枝盆栽试验,研究来自猪粪的抗生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在土壤360 d内的降解动态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不同时间(153 d和210 d)收获的荔枝植株吸收两种抗生素能力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猪粪显著提高土壤两种抗生素含量(P0.05),金霉素和强力霉素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6.84 d和58.89 d;施入猪粪可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当猪粪施用量为1%和2%时,土壤3种酶活性与金霉素和强力霉素含量为显著正相关(P0.05)。随荔枝生长时间延长,植株金霉素含量显著提高,但与猪粪用量关系不大;植株强力霉素含量随猪粪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但随荔枝生长被生物量稀释而下降。金霉素在植株体内向上转移能力较强(转移系数0.595~0.789),强力霉素则很弱(转移系数0.01)。收获荔枝植株后,根际土壤两种抗生素的累积也与猪粪用量正相关。荔枝为多年生果树,如长期连续大量施用此类禽畜粪肥,可能造成抗生素在果园土壤的累积,荔枝果实存在吸收抗生素、尤其是金霉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中兽药抗生素残留污染,为植物修复和人工湿地筛选较优去除兽用抗生素植物。【方法】选择4种常见水生植物(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梭鱼草Pontderia cordata)和3种常用兽药抗生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构建水培试验体系,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环境中抗生素耐受性及去除效果。【结果】水培14 d后,4种供试植物对水体环境中的3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并且表现出抗生素低、中质量浓度(0~100μg/L)对植株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具有促进作用,均高于对照;高质量浓度(大于100μg/L)则抑制生长,植株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对照处理。100μg/L抗生素胁迫14 d后,各植株的去除效率最高,其中,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去除效率最好的供试植物种类分别为皇竹草、美人蕉和美人蕉,去除效率分别为55.0%、56.2%和48.3%。【结论】在去除水体环境中的兽用抗生素时,本研究中4类植物对抗生素去除效率为美人蕉皇竹草梭鱼草、风车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丁香酚微乳(Eugenol microemulsion,Em)对鸽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临床分离耐药株的抗菌活性及与抗生素联合的作用效果.采用MALDI质谱分析法鉴定从病鸽分离的菌株类别,以ATCC29213为质控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Em和6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Em与6种抗生素联合作用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以平板计数法检测Em及其联合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对临床分离S.aureus耐药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自病鸽心脏的S.aureus(200113-J3-H1)为环丙沙星(CIP)、黏菌素(COL)、DOX和土霉素(OXY)的多重耐药菌株;Em对该菌的MIC为0.25%,与DOX、OXY、COL和CIP联合作用时均呈现协同作用(FICI=0.125~0.281),其中对DOX的增敏作用最明显,可使其MIC降低16倍;与ENR联合则表现为相加作用(FICI=0.561).此外,从病鸽肝脏分离的E.coli(200113-J2-L5)为四环素类DOX和OXY耐药菌株;沙门菌(200113-J1-H3)CIP、恩诺沙星(ENR)、卡那霉素(KAN)、COL、DOX和OXY的敏感株,Em对这两种菌的MIC均为0.031 25%.结论表明,Em对耐药菌和非耐药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药物,且可显著增强S.aureus多重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这为鸽场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大蒜素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14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病房且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的92例患者(均为细菌感染所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治疗,疗程14 d。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及14 d病死率;并观察记录大蒜素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常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5.2%)、金黄色葡萄球菌(17.1%)、铜绿假单胞菌(13.3%)、肺炎链球菌(13.3%)及肺炎克雷伯菌(8.6%)。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略短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治疗,能显著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且有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大豆异黄酮和抗生素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大豆异黄酮在文昌鸡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日龄文昌鸡母雏540只。试验分3组,包括空白对照组、抗生素组和大豆异黄酮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5羽。分小鸡、中鸡和大鸡3个阶段进行试验。【结果】生长性能结果显示,1~30日龄小鸡各组之间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1~80日龄阶段,大豆异黄酮组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1~120日龄阶段,大豆异黄酮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品质结果显示,各组的肉色L*、a*、b*和pH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组的熟肉率显著提高(P0.05)。血浆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31~80日龄阶段,大豆异黄酮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活性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81~120日龄阶段,大豆异黄酮组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显著低于抗生素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抗生素组和大豆异黄酮组的T-AOC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鸡阶段饲粮中添加20 mg·kg~(–1)大豆异黄酮可以提高鸡日增质量和抗氧化水平;大鸡阶段饲粮中添加15 mg·kg~(–1)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鸡采食量、熟肉率和抗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体表具有明显出血症状的患病泥鳅内脏组织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对这2种菌进行了鉴定和特性分析。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rDNA序列测定法对细菌类别进行初步判定,并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对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这2种菌分别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和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它们对泥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用含有抗生素的20种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这2种分离菌同时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西丁、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头孢他啶等7种抗生素高敏,对其他抗生素具有一定抗性。首次报道了泥鳅一种新的病原即希瓦氏菌,试验表明希瓦氏菌作为一种潜在的病原菌,可能与泥鳅霍乱弧菌协同作用,对泥鳅的养殖造成危害,同时也为泥鳅常见体表出血症病原的确定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significance and related mechanisms of microbial agents in modulating the growth of broilers, one-day-old Avian broiler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bial agents on body weight, daily gain and feed efficiency at various stages. The bird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given salmonella pullorum then fed with antibiotics to counteract i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broiler weight of the oral microbial agent group at the age of 40 day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16.58% from 1520 g to 1772 g (P < 0.05). The feed conversion efficiency was decreased from 2.21 to 1.82 (P < 0.01).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ed with microbial agents,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revealed that the intestinal villi increased in number, length and orderliness. The intestinal wall became thickened. The glands in the intestine were developed, which would be beneficial to nutrient absorption. The effect of oral microbial agents was identical to that due to antibiotics.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Lactobacillus dominated the cecal microorganisms in broilers.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类抗生素广泛地用于畜禽养殖,经动物代谢后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代谢物通过沼气工程处理后,得到的沼液又多用于灌溉,使得抗生素进入环境被农作物吸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产生危害。因而沼液中抗生素的去除尤为重要。采用Fenton氧化技术去除沼液中的三种四环素类和三种磺胺类抗生素,通过设置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值、H_2O_2浓度、摩尔比n(H_2O_2)/n(Fe~(2+))对抗生素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H=4,H_2O_2浓度为0.4 mol·L~(-1),n(H_2O_2)/n(Fe~(2+))=10∶1,在此条件下,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去除率分别为91.83%、92.38%、80.52%,磺胺甲恶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嘧啶去除率分别为93.60%、91.97%、91.60%。同时TN、TP、TK的保留率分别为96.0%、97.7%、97.2%。可见,Fenton氧化法对沼液中抗生素的去除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又保证其养分的保留,为沼液中抗生素的去除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浦口地区水产动物源气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和变化趋势,以某渔场为试点,在2015年4至10月、2016年4至9月期间,每月连续在该养殖场进行采样。共采集鲫鱼和草鱼样品39份,采用平板培养、生化试验和种特异性gyr B基因扩增测序等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共鉴定出59株气单胞菌,菌株对恩诺沙星最敏感,高达84.75%;比较2015、2016年抗生素MIC加权平均值,发现恩诺沙星和强力霉素分别提高了6.43倍和3.01倍,表明病原菌对这2种抗生素的耐药水平上升。多重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水产动物病原菌至少对一类药物耐药。综上,通过连续性采样监测,表明气单胞菌在该养殖场分布广泛,且水产动物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