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鲤鱼DNA对鲮鱼耐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显微注射法将鲤鱼总DNA注入鲮鱼受精卵,并将受精卵培育成鱼种。以自然降温方式及人工降温方式测试并比较了实验组鲮鱼与正常鲮鱼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鲮鱼的耐寒能力优于正常鲮鱼,但改善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鲮鱼混精授精的育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祖熊  黄文郁 《水产学报》1985,9(2):203-206
1979至1982年间,用瓦氏雅罗鱼、草鱼、鲢鱼、鲤鱼中的一种或多种精液同鲮鱼新鲜精液混合对鲮鱼成熟卵授精,使其发育成苗,并培育成鱼种。经养殖表明,有几组混精授精得到的鲮鱼,其抗寒性能比不?昆精授精的鲮鱼强;其中以四种混合精液授精以得混精鲮的耐寒能力最高。现将耐寒能力低达5.5℃的混精鲮鱼选出,供进一步选育用。最后,根据各组试验结果,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成鱼塘套养鱼种的做法成鱼塘套养鱼种,就是在塘中同时放养大、中、小三种规格的鱼种。其做法是。1.放养鱼种的规格:成鱼塘第一次开始或年初放养时,同放大、中、小三种规格的鱼种。草、鲢、鳙、鲮鱼种大规格每尾重100~200克,中规格每尾重50~60克,小规格...  相似文献   

4.
惠州市惠城区渔政站,于4月28日首次在区内东江河段人工放流鲤鱼、鲮鱼、泰国野鲮、鲫鱼等鱼种100万尾。5月21日,博罗县渔政站相继在东江博罗段放流鲤鱼、鲮鱼、链鱼、鳙鱼、草鱼共300万尾。此举将有效地提高东江河段的渔业资源量,为东江资源增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麦瑞加拉鲮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区水产良种场从广东引进夏花麦鲮鱼苗试养,当年起水个体平均达256g,平均单产75kg,占池鱼总重11%,1994年和1995年先进进行了不同规格和不同密度等放养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放夏花鲮鱼轩400尾和隔年冬片鲮鱼种150尾为宜;放冬片鱼种比放夏花苗,出水个体平均增长2-3倍;单产可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印度三种鲤科鱼类鱼种。即:厚唇鲅Catla catla(Hamilton),鲮鱼Labe orohita(Hamilton)和印度鲮Cirrhinus mrigala(Hamilton),对嗜水产气单胞菌的阴性溶血素的阴性变异株进行免疫反应。厚唇鲅具有很高的抗体效价,其次是印度鲮和鲮鱼。免疫后的鱼对同源攻毒表现出很好的保护性。并且印度鲮和鲮鱼对异源攻毒也具有中等保护性。(厚唇鲅对异源攻毒的保护性未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水产养殖投入的增加,鱼种放养密度的增大,养殖水体环境条件日趋复杂化,鱼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鲢、鳙、鲮鱼出血病已成为我市水产养殖业的一大危害,严重地影响着水产养殖的效益。本人在1994~1996年鱼病防治工作中,对鲢、鳙、鲮鱼出血病的治疗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是珠江水系特有野生经济鱼类。苗种培育是桂华鲮开发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对桂华鲮鱼苗鱼种进行了培育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多级分段培育技术,现将桂华鲮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农村很多成鱼养殖户,没有鱼种塘培育“斤两”鱼种。也有很多在养鲢鳙鱼为主的肥水塘,存在难养草鱼问题。我们调查了在这方面解决得好的养鱼户,现将成鱼塘分期套育鱼种、肥水塘养好草鱼,商品鱼均衡上市,亩产750公斤以上的经验介绍如下。一、早放养“斤两”鱼,分期套育鱼种。水深1.4米以上的池塘,1月上旬亩放养“斤两”鱼种(每尾0.15公斤以上)鲢鳙共90尾、17厘米至“斤两”草鱼250尾、4厘米以上鲤鱼100—150尾。2月上旬亩套养20厘米鲢鳙鱼种90尾;3月亩放养4厘米以上鲮鱼  相似文献   

10.
池养鲮鱼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鲮鱼(Cirrhina molitorclla)是华南特有的池塘养殖鱼类,广东佛山地区鲮鱼的产量约占淡水鱼的二分之一,在淡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淡水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的进展,鲮鱼的繁殖工作也已开展并获得一定成绩。但关于鲮鱼繁殖生物学上许多基本资料尚未掌握,因此有必要作一次对池养鲮鱼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充分了解性腺的周年变化,无疑对于人工催情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国内有关淡水养殖鱼类性腺变化的研究,近年来陆续发表的有:鲢、鳙、草鱼、青鱼等(武汉大学、中  相似文献   

11.
贺红川  任旺 《科学养鱼》2006,(7):8-9,I0001
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图见彩中插2)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是广大消费者最喜好的水产品之一。合川市三江水生生物研究所于2002年始对华鲮进行驯养及人繁研究取得成功,并解决了苗种培育相关问题。本试验采用自繁华鲮水花在3年中进行了苗种培育,得到了本地区华鲮鱼苗和鱼种培育阶段的最佳放养密度,和在此密度下的养殖周期,为广大养殖户进行华鲮的苗种培育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从泰国引进的银鲃鱼,由华南师范大学鱼类研究室试养和人工繁殖成功,并已培育出大批鱼种供应各地。银鲃与鱼同属鲤科鲃亚科,比鲮鱼身短体粗,背部明显隆起,腹部银白色,体侧鳞片银光闪烁,肉质细嫩,骨刺少而大受青睐。泰国年产银鲃约400万公斤,产值约3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广西农牧渔业厅下达的三项淡水渔业标准——“鲮鱼亲鱼标准”、“鱼苗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规程”、“淡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防治技术规程”,经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于1987年9月宅成了“征求意见稿”,发送到广西区直及各地市18个有关的水产科技单位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道夫"和增产增效作用。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大,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草鱼的价格低迷,鲮鱼价格坚挺,  相似文献   

15.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野鲮亚科(Labeoninae)鲮属(Cirrhin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禽畜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底和增产增效作用。近年来,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等养殖品种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长,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肇庆地区鱼猪养殖模式使得鲮鱼养殖具有节约成本优势,形成  相似文献   

16.
高要市郊塘镇某养殖户有口面积约15亩的池塘突然出现大量的死鱼。当天中午,他顶着烈日心急如焚地前来问诊。听完养殖户的描述后,我立马跟随他来到鱼塘,看见大量刚死不久的鱼漂浮在池塘边,其中包括罗非鱼、鲮鱼、和鲢鱼等,规格大多是2-4两的鱼种,估计有两千多尾。  相似文献   

17.
1放养模式及放养模式的确定原则放养模式就是池塘内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种按不同的数量进行搭配组合。怎样确定放养模式,在这里首先要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1合理考虑池塘内滤食性鱼类的放养量,如白鲢、鳙鱼、鲮鱼等,在不增加化肥使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不仅可以增加收入,同时可以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源DNA对鲮鱼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对照鲮鱼和在受精卵时期显微注射了鲤鱼总DNA的鲮鱼以及鲤鱼在不同温度下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发现实验鲮鱼的酶活力介于对照鲮鱼和鲤鱼之间,也即外源DNA对鲮鱼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对外源DNA的作用本文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 鲮鱼(Cirrhinus molitoiella)是广东、广西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无论是五十年代以前西江(珠江)水系自然繁殖的鲮鱼苗,还是1960年以后人工繁殖的鲮鱼苗,每年都占家鱼苗总量的一半或一半以上。鲮鱼亲鱼个体小,怀卵量少,因此,在人工繁殖时使用亲鱼的尾数多。这不仅使催产剂的消耗量大,而且逐尾注射,亲鱼的死亡率高,劳动强度亦大,因而迫切需要改进鲮鱼人工繁殖的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了鲮鱼诱导产卵的设想,经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20.
针对裂腹鱼种类繁多、种间形态学差异不明显的特点,利用分子标记对高原裂腹鱼进行准确的物种鉴定具有重要价值。对采集的60尾高原裂腹鱼进行了COⅠ和16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测定,并通过GenBank数据库进行鱼种鉴定;运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实验鱼进行群系划分;通过DNASP软件分析比较实验鱼COⅠ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变异;依据MEGA 6.0的Kimura-2-parameter模型计算实验鱼的种内遗传距离和种间遗传距离,并对COⅠ和16S rRNA基因在高原裂腹鱼物种鉴定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集的样本包含3属、5种裂腹鱼,分别为尖裸鲤属的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裸鲤属的软刺裸鲤(Gymnocypris dobula)、裂腹鱼属的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和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在COⅠ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5种高原裂腹鱼均形成独立的一支,而16S rRNA基因不能准确地对裂腹鱼属的3个鱼种实现区分。研究显示,5种高原裂腹鱼COⅠ基因核苷酸的变异水平(Pi)和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均高于16S rRNA基因;COⅠ基因计算得到实验鱼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值分别为0.025和0.002,种内和种间的最大遗传差异约为13倍;16S rRNA基因得出结果为0.026和0.005,而种内和种间的最大遗传差异约为6倍。综合COⅠ和16S rRNA基因能有效鉴定高原裂腹鱼物种,而在单个基因的选择上,COⅠ基因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