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有效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对夺取小麦丰产丰收至关重要。为能有效防治小麦中后期的病虫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施药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笔者根据县植保站的经验,结合自己调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出一套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中后期管理是指小麦拔节至成熟期的田间管理,包括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这一时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期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根、壮秆、护叶、防病虫害、争粒多、增粒重。为确保小麦高产,在中后期应抓好以下措施:一、加强肥水管理小麦拔节期群体分蘖数达到高峰,无效分蘖将死亡,生长发育转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拔节期是提高  相似文献   

3.
小麦后期青枯防御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青枯是北方冬麦区小麦灌浆中后期主要灾害之一。发生的机率高,面积大,危害严重。可使小麦植株骤然死亡,千粒重下降3—7克,严重时可达10克以上,每亩减产20—40公斤。近年来,随着速效氮肥的施用量增加,我省小麦青枯发生的面积和机率有加  相似文献   

4.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高发重发、交替重叠、严重危害的时期,能否控制此期的病虫危害,已经成为小麦丰产、农民增收、粮食安全生产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一、主要防治对象驻马店市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叶锈病、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是影响其产量的重点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病虫害高发的时期,因此在中后期对病虫害进行有效地防治有助于小麦最终的品质和产量的形成。本篇文章将对小麦中后期的多种病虫害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具体的化学防治方法,进而达到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区域的小麦种植面积很大,一些小麦新品种尤其是专用型小麦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使该地区小麦单产和总产量逐年增加,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如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不善,则会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从而影响农民收入,因此抓好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是小麦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决定小麦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麦田病虫害多发、重发期,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麦田管理的好坏,对小麦产量的高低影响非常大。因此搞好中后期管理和病虫防治对于小麦获得丰产丰收尤为重要。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穗粒数和粒重,夺取小麦高产稳产。在管理技术上主要抓好以下几各方面。1保持适宜的氮素营养水平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小麦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一旦脱肥将会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8.
小麦施肥是秋季或春季一次性施入,追肥困难,易发生中后期脱氮。中后期脱氮影响小麦品质。缓释氮肥可提高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并可提高下茬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危害症状小麦全蚀病又叫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主要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病苗返青迟缓,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死亡,病根变黑,易于拔起,茎部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相似文献   

10.
灌浆肥是根据小麦、水稻生长的需肥规律、抗病机制开发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超高效,集影响调节、抗逆、高产优质于一体的高科技小麦水稻专用产品。不但含有氮、磷、钾、锌、硼等元素,而且含有小麦、水稻中后期必需的有机质、活化剂,能解决中后期小麦、水稻因根部衰老,吸肥、吸水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决定小麦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麦田病虫害多发、重发期,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麦田管理的好坏,对小麦产量的高低影响非常大。因此搞好中后期管理和病虫防治对于小麦获得丰产丰收尤为重要。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穗粒数和粒重,夺取小麦高产稳产。在管理技术上主要抓好以下几各方面。1保持适宜的氮素营养水平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小麦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一旦脱肥将会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对有可能出现发黄脱肥的麦田要在孕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中后期每年都会发生锈病、麦蚜等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成了夺取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做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对小麦获得高产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分析小麦全蚀病、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为确保小麦稳产高产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植株生长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逐步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需要有较强的光照和足够的水分以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小麦中后期是提高穗粒数、粒重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小麦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对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保根保叶、提高粒重、增加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技术措施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一、防治病虫害(一)防治虫害吸浆虫:若每立方米有5头以上的幼虫,可进行防治。防治方法是:在小麦抽穗前2~3d(4月中旬)吸浆2  相似文献   

15.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高发、重发期,病虫危害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综合防治各种病虫害是夺取小麦丰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小麦生育期中水肥管理是高产的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中后期的水肥管理尤为关键,小麦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对小麦的丰产尤为重要。一、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底肥春小麦整个生长发育阶段90%以上的氮,80%以上的磷,90%以上的钾都是在抽穗前吸收的。所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定要施足底肥,同时增施磷肥,调整氮磷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从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召开的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上了解到,预计2016年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呈重发态势,程度重于常年,接近上年,小麦赤霉病、穗期蚜虫呈大发生态势。病害发生面积高于常年小麦中后期病虫以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纹枯病、蚜虫、吸浆虫、麦蜘蛛为主,叶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  相似文献   

18.
一、沿江农场小麦高产主要限制因素1.麦田地下水位偏高小麦根系一般分布在0~40厘米土层内,在0~20厘米内的根占全部根量的70%~80%(即耕作层内).小麦根系正常生长对麦田地下水位的要求是:苗期要求在50厘米以下,分蘖越冬期50~70厘米,返青、拔节到成熟期100厘米左右.我省沿江农场麦田地下水位一般都在50厘米左右,适合小麦苗期正常生长.所以沿江小麦苗期一般长相很好看,但到小麦生长中后期,土壤地下水位偏高,不适宜小麦根系正常生长,小麦根系经常处于水位饱和状态和缺氧状态,呼吸受到抑制,活力衰退,影响小麦吸收水分和养分,小麦早衰.严重时,土壤中产生大量还原性有毒物质,毒害根系,造成小麦整株烂根死亡.  相似文献   

19.
一、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0%,而且影响小麦品质及出粉率;由于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冬麦、春麦不同,地区之间也不一致;以下是北方冬麦区小麦干热风日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20.
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5%以上,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子粒品质、保证小麦产品安全。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适当的生产基地选择土质为中壤或偏黏的肥沃平原乡镇为基地,区域化连片种植。另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