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坝的裂缝开合度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因此,大坝裂缝开合度预测的准确性对大坝安全监控十分重要。外界诸多因素都会对大坝裂缝开合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情况非常复杂。为了提高大坝裂缝开合度预测的精度,尝试将融合型WNN(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大坝裂缝开合度预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混凝土大坝的裂缝开合度预测中,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松散型WNN模型及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融合型WNN用于大坝裂缝开合度预测精度更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区填筑相对密度指标,研究了某300 m级高心墙堆石坝坝体变形协调及安全性。对大坝进行三维弹塑性固结有限元分析,从坝体变形协调、心墙应力拱效应、水力劈裂和坝顶裂缝等方面评价了大坝安全。结果表明,盲目提高各分区填筑标准并不能使坝体各分区变形协调,而适当降低过渡区填筑相对密度、提高堆石区填筑相对密度,可使坝体变形从心墙到堆石区平稳过渡,同时减弱过渡区对心墙的拱托作用,有利于抗水力劈裂安全。采用Leonards法和有限元应变法判断了坝顶裂缝的开展,认为堆石区填筑相对密度过低是坝顶产生横向裂缝的必要条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最有利于大坝安全的理论最优填筑方案,并建议了经济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及有关标准、规范,查阅分析了水库设计、施工、勘探、试验及运行资料,进行了大坝水文复核、质量复核、渗流安全复核、结构安全复核等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要求的复核内容,并在分项分析评价基础上,对水库枢纽工程的现状和未来高水位下安全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指出:①大坝欠高,水库防洪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②坝基长期渗漏危及大坝安全。③坝体填筑质量差,坝后缺乏反滤排渗的工程措施。④溢洪道两岸岩石破碎,存在失稳隐患且无消能设施。⑤抽水泵房防洪墙欠高,墙体存在贯穿裂缝,泵站钢管锈蚀。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备。大坝属病险坝,应尽快除险加固,以防造成重大灾害。  相似文献   

4.
大坝及岩基的结构失稳、破坏等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突变现象。以裂缝开度时效分量的变化作为依据建立了大坝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了描述,并对大坝失稳的机理做了简要的分析,最后以某水电站为例,进行了建模分析,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桐梓天门河水库大坝砼面板浇注后由于各种原因三年未蓄水,导致砼面板出现贯穿性裂缝、脱空和变形,严重影响大坝的安全。介绍问题的原因、处理方法,研究结果为类似砼面板坝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鹤滩坝址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岩体卸荷作用较强,且发育有断层、错动带、深部裂缝等软弱结构面.在施工期间,人为活动会破坏两岸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大坝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结合白鹤滩地质条件对施工期坝肩边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左右岸坝肩不同高程区间边坡的变形机理.基于对白鹤滩坝址区工程地质资料的整理分析,构建三维有限元边...  相似文献   

7.
地震作用下水库大坝坝体填土和坝基砂液化、坝坡失稳是大坝安全运行重点.针对天津于桥水库主坝最大断面1+150进行了大坝地震危险性分析,采用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对大坝水中倒土、坝基中粉质黏土、粉砂层和沙砾石层进行了地震液化判别;进行了有效应力动力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上游坝体填土在库水位以下部分的坝坡浅层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液化,坝基砂层局部液化,沙砾石层也可能液化;大坝可能存在裂缝和局部隆起,但大坝整体是稳定的,可适当培厚.  相似文献   

8.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整编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一环,可以协助分析人员及时发现大坝性态的异常情况,掌握大坝的工作性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分析等,是实现大坝安全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本文结合陆水水利枢纽的B/S结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对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开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水库的安全运行,需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确定其安全级别。通过对滩子口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分析了在进行复杂坝型稳定计算时应考虑的因素和方法,对组成枢纽工程的土坝、拱坝、重力坝、重力墩的结构稳定性和整个大坝的安全级别给予了评价,为该工程的安全管理、除害兴利、整治设计等提供了必要的资料。最后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讨论了在大坝安全鉴定中要注意的问题和病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玉石碾压混凝土大坝出现的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采用国内目前功能较强的ANSYS软件,通过对其在施工期温度场、应力场模拟分析计算,找出该工程出现裂缝的原因,并论证了裂缝处理方法的合理性,为预防其他工程出现类似问题提供成功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为依据,根据相关工程规范,对梅林水库大坝的工程质量,主要是运行管理、防洪、结构、渗流、抗震、金属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提出水库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水库下一步加固工程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深圳市茜坑水库1号、2号副坝背水坡面的表层裂缝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大坝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土坝背水坡面表层土体含水量大、碾压密实不够,未达到原设计所要求的最优含水量和密实指标,同时,天气干旱、养护不足是裂缝发展迅速的诱发因素。根据分析得的原因,采用合理、科学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坝渗流量直接反映了大坝结构体内的安全状况,因此渗流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长期稳定性及可靠性对大坝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研及前期研制出的大坝小流量渗流量计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旋转测量容器的设计方式实现了测量与引流分离,不仅简化了仪器结构、降低了仪器成本,而且解决了水流侵蚀及渗水析出物影响下,很多容积法自动化监测设备可靠性不高和在不大量雍高排水沟水位的情况下,容积法自动化监测设备很难布置的难题;通过增加防浪管和溢流板等防浪设计和液位开关的优化设计,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为大坝渗流量监测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依据;增加了复位功能,攻克了仪器正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断电,复电后仪器无法继续进行测量的问题,增加了仪器的可靠性,具有更为广阔的适应性;仪器采用零阀门设计,解决了因泥沙进入阀门导致阀门被卡死或无法完全关闭,出现测量不正常或无法测量的问题,提高了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及可靠性差,另外,增加了自清洁装置,降低了仪器的维护工作量,增加了仪器适应性。通过厂内性能测试和在四个水电站的实际应用,证明了优化后的仪器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及长期稳定性好,结构简单,方便现场安装等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告水电站大坝坝体各部位材料的检测、分析,了解大坝运用20多年后坝体材料性能的变化情况和掌握其物理力学参数,从而为大坝安全评判、安全管理及补强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超声单面平测法在混凝土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超声单面平测法的基本原理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平测法在混凝土裂缝检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深圳水库对香港供水二、三期管道自1983年和1994年分别建成投入使用后,经过多年的运行,供水管道内壁螺仔等附着物增多,个别管段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对供水管道的安全运行及可靠度可能造成了潜在威胁的情况,本文利用改进后的超声平测法对二、三期供水管道中裂缝的深度进行了探测、分析评判裂缝的发展情况,对二、三期供水管道安全进行评估,复核供水管道结构安全,为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坝安全风险评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风险理论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实践,以及大坝安全风险管理在国外的应用经验,将大坝安全风险评估的原理、实施步骤等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大坝风险因素、失事树分析法及事件概率计算方法等诸多关键问题,并通过算例对文中所探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应用与说明。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省北江飞来峡水电站厂房坝段在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3种工况下的应力变形状态作了弹性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出了大坝特征点的应力值和位移值。对弹性和塑性计算结果以及大坝的工作状态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坝应力满足安全要求,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为水电站运行管理和防洪调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表孔溢流作为一种重要的泄水形式,两侧边墩绕流作用明显,存在翻墙溅水现象。为优化边表孔水面线及流态,建立了三维数学模型对溢流表孔泄流过程进行了精细模拟,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边墩加厚能有效改善边表孔水面线和流态,加厚量值需根据具体工程试验确定;边墩加厚优化方案对边表孔泄流能力影响甚微。研究成果可为表孔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大坝引张线系统为对象,基于可拓故障诊断方法对其进行故障诊断,提出了利用蕴含系分析引张线系统故障,并通过引入关联函数,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故障诊断探索出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大坝整体结构、安全监测测点布置及监测成果的可视化展示功能,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坝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以甘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对传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答,并围绕问题提出了可视化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思想,利用Revit、Dynamo、Civil3D等主流BIM软件建立了大坝主体结构及监测点的模型族库,集成了大坝及监测系统的三维可视化BIM模型.借用于BIMFACE平台轻量化技术、PHP脚本语言和MySQL数据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出基于B/S架构的甘再大坝安全可视化系统,实现了BIM模型的Web轻量化展示,可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在三维模型中直观查看大坝结构、监测仪器信息以及监测点时程曲线变化等内容.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大坝运行期间安全监测的可视化管理水平,同时对传统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出了现代化的建立方式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