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B/T10096—92)蜂胶等级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感官和组织状态状态呈不透明固体团块状或碎渣状颜色棕黄、棕红,有光泽棕褐带青绿色,光泽较差灰褐色,无光泽气味有芳香气味,燃烧时有树脂乳香气,口尝味苦、略带辛辣味结构断面结构...  相似文献   

2.
卵色是由卵壳色和浆膜细胞色素及卵黄色复合的颜色构成的,一般的卵呈黑(深褐)色,不同地区品种有所差异:中系品种有些为褐色大多都带点绿色呈青灰色;日系品种多为灰紫色。正常卵壳无色透照或半透明:中系品种卵壳有白色半透明,略带浅黄绿色、半透明两种,日系品种卵壳多为白色透明。灰色卵属于突变卵壳之一,在很久以前已被人们发现,灰色卵只是卵壳不透明而现乳白色,故在外观上卵色呈灰色,早年发现的灰色卵Gr的特点为:当其是纯合体时壳卵透明呈正常卵色,杂合体时卵壳不透明为灰色卵。一般情况下,蚕化蛹后应在25℃左右温度下…  相似文献   

3.
1提纯结核菌素与动物结核病变态反应诊断   1.1 提纯结核菌素的性状   本菌素用牛型或禽型结核病菌株,接种适当培养基,经培养、灭活、除菌滤过,提取纯结核蛋白后,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的白色或黄白色疏松固体.加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后迅速溶解成无色(或略带黄色)的透明液体.   ……  相似文献   

4.
棉籽粕是以棉籽为原料,经脱绒脱壳或部分脱绒脱壳用预压浸提或压榨浸提法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棉籽粕中含有有害物质而未被用作饲料,大部分用作肥料。随着生产者对棉籽粕认识的逐渐提高和科学工作者倡导,越来越多的被用于饲料工业中。1特征1.1感官特征棉籽粕多粘附有棉纤维,一般为新鲜一致的黄褐色、暗褐色至黑色,有坚果味,略带棉籽油味道,通常为粉状或碎块状。1.2显微特征体视镜下可见短纤维附着在外壳及饼粕的颗粒中,棉纤维白色、有光泽、半透明、中空、扁平、卷曲;棉籽壳碎片为棕色或红棕色,厚且硬,沿其边沿方向有淡褐…  相似文献   

5.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Huan的气管,卵巢,输卵管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可见:气管由130余枚软骨环构成,边缘重叠,切片上可见到双层的透明软骨环,卵巢皮质内可见到各级卵泡,输卵管由粘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粘膜层形成发达的皱襞。  相似文献   

6.
朱鹮几种器官的组织形态观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鹮的气管、卵巢、输卵管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可见:气管由 130 余枚软骨环构成,边缘重叠,切片上可见到双层的透明软骨环;卵巢皮质内可见到各级卵泡;输卵管由粘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粘膜层形成发达的皱襞。  相似文献   

7.
正猪小袋纤毛虫病主要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寄生在猪大肠内,导致肠黏膜损伤,从而引发猪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养殖户和养殖场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学小袋纤毛虫是一种寄生原虫,形态为梨形或卵圆形,无色透明或者是呈现浅灰略带绿色。小袋纤毛虫全身被纤毛覆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C别名抗坏血酸,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具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防治各种疾病,加速止血和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解毒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 临床症状 病鸭初期精神沉郁,闭目呆立,少食或不食,身体消瘦,羽毛蓬乱。部分病鸭呼吸困难,并发出“呼噜”音,甩头,鼻流浆液,拉稀,肛门周围可见黄绿色稀粪附着,一般病程持续一周左右。后期全身机能衰弱,抽搐,倒地死亡。部分病鸭死时呈角弓反张,也有少量病鸭单侧或双侧眼睑肿胀,结痂,剥去结痂可见黄豆粒大小的干酪样坏死物,此类病鸭多呈慢性经过。2 病理变化 病变多出现于呼吸系统。鼻及喉部有灰白色半透明状分泌物,黏膜充血。肺轻度水肿,表面有呈黄白色或黄褐色的硬结节,切开硬结节可见内有干酪块,整个肺部呈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0.
1皮肤检查健鸡:指正常宰杀鸡,皮肤紧凑有光泽,无蓝紫色斑,皮下血管不显露,外表微干或微湿润,指压易恢复不粘手,皮肤色泽呈现淡黄,略带淡红,或灰黑色。病死鸡:皮肤干枯,毛孔突起,拔毛不净,色泽呈蓝红色、暗色或淡紫色,血管充盈,皮肤上有肿瘤样结节或痘疹。2头部检查健鸡:头退毛干净,鸡冠、髯、眼睑、耳垂无出血、水肿和溃疡,色泽正常。眼一般呈半睁半闭状态,眼球饱满不塌陷,角膜虹膜晶体分明,透明不混浊。口腔内干净,无异常。病死鸡:煺毛不干净,冠、髯有出血、水肿、溃疡或痘疹,颜色发白、发青,甚至发黑,眼部不…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殖技术》2006,(16):49-49
真蟾衣即纯天然蟾衣,是中华大蟾蜍等在天然生态环境中脱下的角质衣膜,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未施用任何药物刺激所采蟾衣亦属于此类。这种蟾衣是真正名贵的中药原料,可治多种恶性肿瘤和疑难杂症。真蟾衣的特征是头部、躯干、四肢完整无缺,无破损,无孔洞;衣膜平整有序,不杂乱,如一张从腹部中轴线剖开的背视图;色泽自然和谐,不泛油,无杂色;略带酥香味,无油脂味或其他异味;厚薄均匀,薄如蝉衣而半透明,手感柔软舒适。  相似文献   

12.
牛奶掺假及其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品厂与奶农之间在原料奶收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奶农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在牛奶中掺假,而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样既损害了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同时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牛奶掺假及其鉴别检验方法。一、掺水的鉴别检验1.掺水的动机及危害牛奶是一种不透明的乳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液体,易和水融为一体,因此,掺水成为牛奶掺假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质量控制工作做得差的地区,奶农交售的牛奶掺水率甚至达100%。乳品加工企业若收购了这种原料奶,一是牛奶干物质下降影响产品的品…  相似文献   

13.
鹅莓     
鹅莓,又名醋栗、刺儿李、灯笼果等,成熟时果皮呈黄绿色半透明状,水亮明晰,脉络可见,看起来像一串串灯笼高挂枝头。因果实特别娇嫩,多用于酿制果汁、果酱、果洒等。  相似文献   

14.
鱼粉是指以全鱼或鱼的部分(含杂碎)为原料,经干法(蒸干、脱脂、粉碎)或湿法(蒸煮、压榨、烘干、粉碎)制成的饲用物质。鱼粉是蛋白质饲料中品质最优、使用效果最好的一类。1特征1.1感官特征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另有少量的白鱼粉、红鱼粉和灰白鱼粉等,依鱼品种而有差别;具有烹烤过的鱼香味,并稍带鱼腥味;鱼粉为粉状,含磷片、鱼骨等,可见鱼肉纤维。1.2显微特征立体显微镜下观察:鱼粉为小颗粒状,表面无光泽。鱼肉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其肌纤维大多呈短断片状,易碎,卷曲,表面光滑,无光泽,半透明。鱼骨坚硬,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碎…  相似文献   

15.
蛋氨酸、赖氨酸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且价格高,社会需要量大。另一方面市场上假冒氨基酸坑害养殖户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了解掌握防伪辨假方法很有必要。现将真假蛋氨酸、赖氨酸的鉴别检测介绍如下。一.感官鉴别1.视觉:蛋氨酸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或片状,具有反光性;赖氨酸为白色或淡褐色小颗粒或粉末。2.嗅觉:蛋氨酸有特殊气味,赖氨酸无味或微有异性酸味,假冒赖氨酸气味不正,有些带有芳香味。3.触觉:蛋氨酸手捻质地滑腻。4.味觉:蛋氨酸放入口中略带甜味,赖氨酸带酸味,口无涩感。假冒氨基酸一般口味不正,具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快速地鉴别饲料品质 ,了解饲料特征 ,镜检查法不失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它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扩展人眼的功能 ,通过与正常样品进行比较 ,从而确认被检产品是否正常。饲料镜检的基本步骤如图1 :鉴定步骤依具体样品进行安排 ,下面将常见的镜下立体特征列举如下 :(1)鱼粉 :镜下最明显特征是鱼鳞和鱼眼。鱼鳞为平坦或卷曲薄片 ,近透明 ,可见表面有同心圆花纹 ,破碎后只看到一些半圆或横纹。鱼眼是白色的小圆球 ,或半球状 ,半透明 ,光泽暗淡。鱼肉表面粗糙 ,具有明显的纤维结构。(2)肉骨粉 :呈不透明或半透明 ,表面粗糙 ,浅色…  相似文献   

17.
结膜炎主要症状是:羞明、流泪、结膜红、肿、热、痛。角膜炎主要表现则为:角膜变为混浊,不透明,有时可见到一条条的血管,视力模糊;有时也发生白色或灰色云雾,也叫角膜翳。有时也继发于结膜炎,周期性眼炎和其  相似文献   

18.
鱼粉的优劣和有无掺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 (一)感官鉴别从外观上看,优质鱼粉多为黄白色至黄褐色或红褐色,粉状或颗粒状,表面干燥无油腻,触其较硬,具有较浓的烤鱼香味,略带鱼油的腥味,无异臭.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C别名抗坏血酸,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具有增强肌体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防治各种疾病,加速止血和促进伤口的愈合,解毒等重要的作用。近年以来,维生素C在提高猪的繁殖力,防治传染病、中毒病、代谢性疾病等方面有广泛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细颈囊尾糊病是猪及牛羊等家畜的一种由绦虫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病原体细颈囊尾蚴系泡状带绦虫的幼虫,主要寄生于猪、牛、羊等多种家畜腹内的大网膜、肠系膜等处,严重感染时,则能进入胸腔,寄生于肺部。本病流行甚广,危害严重。一、病原寄生虫及生活史纲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是一种含有无色透明液体的囊泡。其大小随寄生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平均直径为70多毫米。囊壁有2层,外层厚而坚韧,内层薄且透明,透过囊壁可见正个具有细长颈部的乳白色结节。当终宿主犬等肉食动物吞食了含有细颈囊尾拗的牲畜脏器后,在其小肠内虫体的头节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