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枫轮栽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多代杉木萌芽林皆伐后重造细柄阿丁枫(杉阔轮栽)和保留杉木多代萌芽林处理的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6年生细柄阿丁枫人工林平均木生物量、枝叶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根系所占比例及根系组成中中根和细根生物量均高于33年生杉木萌芽林;林分总生物量,乔木层和生态系统营养元素总量及其枝叶和根系氮、磷、钾元素贮量亦比杉木林的高,说明细柄阿丁枫是杉木低产林分改造比较适宜的替换树种之一。表4参1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有杉木林采取等高线循序渐进砍伐套种细柄阿丁枫的经营技术措施,探讨了不同更新方式对更新树种细柄阿丁枫、保留树种杉木的生长效应,同时分析了不同更新方式形成的复合林分的土壤养分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现有杉木林中采取等高线循序渐进砍伐,套种细柄阿丁枫,培养更新层是有效、可行的途径,既可达到逐步更新的目的,又可以提高林分的抗逆性和稳定性,从而起到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值得在林业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杉木细柄阿丁枫混交林根际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细柄阿丁枫和杉木纯林根际土、全土及混交林全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树种均具有明显根际效应,但细柄阿丁枫的根际效应比杉木的大;根际土有机质、全氮、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区系及土壤酶活性均比全土大,但速效性氮、磷、钾则比全土小;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生物学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16倍和1.20倍,混交林林分总蓄积比杉木纯林增加19.99%.  相似文献   

4.
细柄阿丁枫栽培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福建省尤溪县国营经营林场细柄阿丁枫人工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幼树较耐荫,在杉木林冠下造成生好,可形成较稳定的混交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分别达14.4cm和15.5m,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高达101.15kg/株,混交林林分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160.462t/hm2,分别是木荷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2.69倍和2.78倍;杉木低产林强度间伐后林冠下营造细柄阿丁枫可培育树干通直圆满的大径用材林,效益好;纯林树干易分叉,可培育食用菌等原料林;与楠木和火力楠混交,效果也很好;混交林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马尾松人工纯林存在着树种单纯、林分质量低、生物多样性下降、美学效果差、森林火灾风险大、生态功能低等系列问题,开展了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马尾松后在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把马尾松纯林改造培育为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林木生长良好,林分结构稳定,生态功能增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不同间伐强度套种对细柄阿丁枫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强度间伐更有利于细柄阿丁枫的生长,其中强度间伐套种的细柄阿丁枫的胸径和单株蓄积与中、轻度间伐套种的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细柄阿丁枫混交林防火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马尾松纯林针叶落叶多、油脂含量高、抗火性能差、极易引起森林火灾的特点,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试验,结果表明:套种后形成的异域龄复层混交林,林内平均相对湿度混交林比纯林高,林内平均温度比纯林低,林内地表温度比纯林低,林内相对光照强度比纯林低;细柄阿丁枫的干、枝和叶含水率均比马尾松高,混交林林下植被含水率比纯林高,混交林凋落物层含水率也比纯林高,混交林0~20cm层土壤含水率比纯林高,混交林林分地上部分贮水量比马尾松纯林高;叶片的灰分含量细柄阿丁枫比马尾松高,二氧化硅含量细柄阿丁枫比马尾松高为,粗脂肪含量细柄阿丁枫比马尾松低,着火温度细柄阿丁枫比马尾松高,混交林比纯林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坡向和坡位对枫香与细柄阿丁枫人工混交林生长及种间竞争状况的影响。[方法]基于不同坡向和坡位下16年枫香+细柄阿丁枫行间混交人工林生长的调查数据,分析2个树种的树高、胸径、平均最大冠幅、林木材积与林分蓄积等变化特征。[结果]坡向和坡位对枫香造林保存率无显著影响,而细柄阿丁枫造林保存率为半阳坡>阳坡,且随着坡位的上升而逐渐增加。枫香和细柄阿丁枫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均呈现出阳坡>半阳坡的趋势,且均随着坡位的上升而逐渐降低。枫香的林分蓄积量为阳坡>半阳坡,且随着坡位的上升而逐渐降低,但细柄阿丁枫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同时,阳坡下枫香的林木保存率、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和单位林分蓄积量均显著高于同一坡位下的细柄阿丁枫;半阳坡下,2个树种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和单位林分蓄积量无显著差异,但枫香在下坡的林木保存率显著高于细柄阿丁枫,而中坡和上坡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阳坡条件下,尤其是中、下坡位,种间竞争激烈,枫香的生长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位导致细柄阿丁枫的生长受抑。而在半阳坡区域,光照等资源环境有限导致混交树种之间的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8.
李荣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51-8252
对福建省上杭县茶地乡细柄阿丁枫天然林群落进行研究,测定了该群落11种主要树种的重要值,分析了该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结果表明,人为干扰较轻的细柄阿丁枫群落比较稳定,更新良好,处于旺盛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9.
陈培俨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20-5421
[目的]探讨马尾松纯林改造技术。[方法]采用成对对比设计,研究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的生长效果。[结果]混交林马尾松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平均蓄积量、单株平均冠幅依次为26.05 cm、19.12 m、0.444 7 m3、6.49 m,分别是纯林的130.4%、111.6%、180.5%、119.1%。10年生细柄阿丁枫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平均蓄积量、单株平均冠幅分别为6.86 cm、6.57 m、0.013 3m3、2.73 m。混交林林分蓄积是纯林的96.8%,但马尾松已到成熟期,细柄阿丁枫将进入速生期,混交林的林分蓄积将超过纯林。[结论]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改善了林分结构,种间关系协调,使马尾松纯林变成了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南平细柄阿丁枫天然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该群落优势种群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柄阿丁枫、丝栗栲为稳定型种群,木荷、闽粤栲为增长型种群.运用2×2联列表、方差比率(VR)、X2检验测定了乔木层17个主要树种的总体相关性和各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是总体上呈不显著的负联结,负联结的种对多于正联结.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套种细柄阿丁枫对林分涵养水源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对不同林龄林分涵养水源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套种细柄阿丁枫10年后间伐强度为50%、35%、20%、0%的林分总持水量分别比套种前增加了8.81%、7.62%、7.10%、0.45%,套种20年后林分总持水量分别比套种前增加了16.07%、14.84%、14.04%、2.08%;套种后形成的异龄复层混交林林分持水能力显著提高,是马尾松纯林特别是以马尾松为主的生态公益林进行培育改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lilipes)又名细柄蕈树,属金缕梅科蕈科属常绿乔木,为优良乡土速生树种,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的建群种之一.在福建、浙江、广东等省多零星分布于海拔高度1 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性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只要湿度相宜,即使在岩石裸露、土壤较浅薄的山坡生长也很正常,能扎根于石隙中,在深厚的红壤缓坡生长优良.幼树耐庇荫,林冠下常有天然幼树生长.尤溪县自1968年起开始营造细柄阿丁枫人工林,生长表现普遍良好,为进一步推广该树种造林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本文就此问题作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3.
细柄阿丁枫(A ltingia gralilipes)又名细柄蕈树,属金缕梅科蕈科属常绿乔木,为优良乡土速生树种,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的建群种之一。在福建、浙江、广东等省多零星分布于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性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只要湿度相宜,即使在岩石裸  相似文献   

14.
明溪县闽楠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闽楠种质资源地保护与利用。[方法]对明溪县6个闽楠分布点进行群落学调查,包括环境因子和群落结构。[结果]闽楠分布点的土壤有黄壤、红壤2种,pH在5.0左右,土壤含水率较高,为25%~35%,群落郁闭度为7~9,盖度为90%~95%。闽楠群落物种组成复杂,通常由闽楠+杜英属植物+细柄阿丁枫等植物构成,闽楠占据群落主体,重要值约70%,杜英属植物约15%,细柄阿丁枫约5%,其余植物通常不超过5%。[结论]结合闽楠研究现状,认为闽楠人工林营造切实可行,但营造技术较复杂,应在造林地选择、造林密度、人工抚育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相似文献   

15.
糙花少穗竹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永安市安砂镇糙花少穗竹Oligostachyumscabriflorum群落中12个主要种群进行了生态位研究,以群落组成类型:①糙花少穗竹 拉氏栲(O.scabriflorum Castanopsislamontii)群落;②糙花少穗竹 拉氏栲(O.scabriflorum Castanopsislamontii)群落;③糙花少穗竹 细柄阿丁枫(O.scabriflorum Altingiagracilipes)群落;④糙花少穗竹 细柄阿丁枫(O.scabriflorum Altingiagracilipes)群落;⑤糙花少穗竹 马尾松群落(O.scabriflorum Pinusmassoniana),及海拔梯度(170~670m)综合为一维资源位,调查5个资源位,定量测定糙花少穗竹林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并分析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糙花少穗竹林群落稳定性、演替及糙花少穗竹天然林的经营管理、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方林区防火树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对南方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48个树种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的树种防火能力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木荷、油茶、马蹄荷、旱冬瓜、杨梅、细柄阿丁枫等6个树种的防火能力最强,米老排、火力楠、米饭花、阿丁枫、珊瑚、甜槠、棕榈、椤木石楠、台湾相思、交让木、毛竹、青冈栎、女贞的防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南方林区防火树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该文对南方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 48个树种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 ,并分析了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的树种防火能力进行了排序 .结果表明 ,木荷、油茶、马蹄荷、旱冬瓜、杨梅、细柄阿丁枫等 6个树种的防火能力最强 ,米老排、火力楠、米饭花、阿丁枫、珊瑚、甜槠、棕榈、椤木石楠、台湾相思、交让木、毛竹、青冈栎、女贞的防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李志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10+8212-8210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连续20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为林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优良的防火树种选择是获得成就的关键原因.通过测定目标树种含水率、燃点、灰分含量、热值4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树种防火能力得分.结果表明,杨梅防火效果最好,其次是木荷,细柄阿丁枫防火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9.
苏孙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10-6110,6113
[目的]为了研究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通过对马尾松林下套种细柄阿丁枫形成的混交复层异龄林与马尾松纯林的地上部分和土壤层持水能力的比较,研究了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林冠层持水量混交林与纯林相当;林下植被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3.00t/hm2,纯林为25.74t/hm2;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1.22t/hm2,纯林为24.20t/hm2;土壤0~40cm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724.2t/hm2,纯林为1591.6t/hm2。林分总持水量混交林为1799.2t/hm2,纯林为1691.3t/hm2。[结论]马尾松细柄阿丁枫混交复层异龄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明显高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20.
针对马尾松纯林存在着树种单纯、林分质量低、生物多样性下降、美学效果差、森林火灾风险大、生态功能等级低等系列问题,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进行林相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套种后形成的异域龄复层混交林,林木生长良好,三种不同密度的混交林马尾松的平均胸径分别是纯林的151.20%、134.25%、125.64%,树高生长分别是纯林的124.74%、109.28%、108.25%,单株材积分别是纯林的266.81%、189.34%、165.48%;细柄阿丁枫的平均胸径分别达到13.92cm、10.80cm、11.40cm,平均年生长分别达0.77cm、0.680cm、0.63cm;平均树高平均树高分别达11.7m、11.7m、11.8m,平均年生长达0.65m、0.65m、0.66m;单株平均蓄积达0.0912、0.0559、0.0608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