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套种条件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套种和非套种地小麦群体发育情况的调查,提出了相对边行优势、绝对边行优势、套种减产率和理论减产率的概念,结果为6:2式套种(6行小麦占地1.2m,2行棉花占地0.7m)模式下,小麦理论减产率为36.84%,绝对边行优势为18.84%,套种实际减产率为18.00%,相对边行优势为29.42%.为间套种植测产、经济效益分析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取定点、定位的系统调查方法,对垄作小麦沟底套种菠菜、油菜、苔菜、青蒜苗等4种耐寒性蔬菜的间作模式进行了大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小麦产量的情况下,利用宽大的垄沟在秋冬闲时间间作越冬菜,纯收益分别为:6453,9元/hm^2、5618.4元/hm^2、5236,5元/hm^2和8945.7元/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测试项目2年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t测验,提出了种植小麦套种玉米最佳的收获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麦套种玉米不同带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鸣  余悦贵 《耕作与栽培》1999,(1):13-14,18
在秦岭低山区,改小麦玉米连作为中窄带宽小麦套种玉米,可有效减轻高温干旱对玉米正常抽雄,授粉和灌浆的影响,大幅度制度玉米产量。166.7cm中带宽(或称距),3:2的带比,为小麦套玉米的最佳带宽,两作产量较连作提高21.5%,此带宽可在生产上扩大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红花岗区小麦施N肥的最佳时期为总N肥用量的60%作基肥,20%作苗肥,20%作腊肥,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灌水模式对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灌水模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筛选应用抗旱品种,并在抗旱节水品种的选育及节水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南省16个主推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灌水和灌水处理中研究其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等指标。结果表明:在2种灌水处理中各品种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基本一致。在开花期均表现为茎秆穗轴颖壳上三叶其余叶,在成熟期均表现为籽粒茎秆穗轴颖壳上三叶其余叶,穗轴颖壳干物质量在开花期和成熟期无显著差异,其他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较大。各器官干物质转运量基本表现为茎秆上三叶穗轴颖壳其余叶,干物质转运率基本表现为上三叶其余叶茎秆穗轴颖壳。对于大部分品种来说,不灌水(W0)处理有利于花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但不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形成不利,灌水(W2)处理则能显著提高开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干物质转运水平高的品种其产量反而较低,产量较高的品种干物质转运水平居中。‘矮抗58’、‘周麦23’、‘众麦1号’等干物质转运水平居中的品种在2种灌水处理中产量均较高,这些品种适宜作为高产、稳产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棉区熟制改革的试验示范研究工作,自70年代就已开始,诸多学者已在麦棉套种的栽培技术方面做过不少探索和研究,但对不同套种方式对夏棉生育动态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该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期为麦套夏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西店村.试验地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质中壤,地力中上等,肥力较均匀,排灌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对比了毕节地区油菜/普通杂交玉米/油菜/优质蛋白玉米及油幕/糯玉米3种组合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和油菜的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油菜/糯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是最高的,但该模式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小麦套种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小麦机械收获的面积不断扩大 ,为了从目前应用的 4种收割机的机收带型中选择使小麦玉米达到最佳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带型模式 ,而设立此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田情况试验设在永宁县扬和乡红星七队 ,前茬为小麦套种玉米 ,地力中等。播前施碳铵 75 0kg/hm2 ,尿素 2 2 5kg/hm2 ,小麦带种肥磷二铵 15 0kg/hm2 ,玉米带种肥磷二铵 75kg/hm2 。小麦品种为永良 15号 ,玉米品种为农大 3138。1.2 处理与方法本试验根据目前已使用的收割机的类型设 4个处理 ,重复 3次 ,随机区组设计 ,处理A …  相似文献   

10.
麦垄套种夏玉米是在沟播小麦垄顶上套种一行夏玉米的种植技术。一般地块小麦每公顷产量8.25t,夏玉米每公顷产量9.0t,年收入2000元左右;高产地块小麦产量可达9t以上,夏玉米达10.5t以上,在确保小麦高产的前提下,要夺取麦垄套夏玉米  相似文献   

11.
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匀、冬小麦生产中春旱严重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方式能有效调控耕层的昼夜温差,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和孕穗期之前的土壤温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的产量可达4268.23kg/hm2,比露地高32.88%;水分利用效率为13.23kg/(hm2.mm),比露地高21.97%。  相似文献   

12.
为积极应对干旱天气对黔西南州水稻生产的影响,探索新型轻简、增产、增效的水稻种植模式,进行了免耕直播覆膜、覆膜移栽、常规等行距移栽3种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覆膜和覆膜移栽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均高于常规等行距栽培,3种栽培方式有效穗分别为19.7万/667m2、18.6万/667m2、17.1万/667m2,结实率分别为89.3%、84.1%、79.4%,产量分别为663.4kg/667m2、671.2kg/667m2、587.5kg/667m2。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冬小麦在入冬前要根据田块中的杂草种类,选用不同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冬后要根据苗情实现分类管理,有效促控麦苗的生长,“雨水”过后要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防治小麦病虫害获高产。  相似文献   

14.
高产小麦的栽培实践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于田青 《种业导刊》2009,(12):32-33
根据巩义市试验田的自然条件和管理水平,我们自2001年以来对小麦的高产潜力及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麦18由新乡市农科所育成。2002年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河南省南阳盆地组、河南省信阳稻麦两熟组区试,3组试验产量均获得第一,分别比对照增产10.9%、9.7%、15.2%,2003年参加国家、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显著,并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产量7500~9000kg/hm^2。该品种半冬性、  相似文献   

16.
1播前准备 1.1选地 应选择土壤肥力中上,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质地中等,富含有机质,养分充足,杂草较少的地块最佳.地块有机质含量≥12g/kg,碱解氮≥60mg/kg,速效磷≥6mg/kg,灌水条件较好的井灌地或河灌地.前茬以豆类、油料作物为宜,尽可能不重茬,连作不超过2a.  相似文献   

17.
1科学施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高产田施有机肥3000~4000kg/667m2、中低产田施有机肥2500~3000kg/667m2.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调整好氮磷配比,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底肥中化肥施用量一般地块施标准氮肥25~30kg/667m2,标准磷肥30~50kg/667m2,钾肥10~15kg/667m2,锌肥1.5kg/667m2.在小麦播种时,用适量的速效化肥作种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用种肥要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严格控制用量,1.5~2kg/667m2为宜,最好单独施入播种沟内,不要与种子混合施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山区油菜大面积生产的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点播、翻犁撒播产量分别比翻犁移栽低11.1%、19.8%,纯收益分别比翻犁移栽多69.4元/667m2、16.9元/667m2,说明油菜直播具有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今后在油菜生产上可因地制宜推广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以本地谷子为材料,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开展了人工打孔直播、营养块育苗移栽、漂浮育苗移栽等3种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上看,漂浮育苗移栽产量与营养块育苗移栽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与人工打孔直播差异不显著;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人工打孔直播纯收益略高于漂浮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20.
选用本地珍珠豆型品种和黔花生四号,进行露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99%,黔花生四号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