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随着农村蚕桑生产迅猛发展,在蚕种生产中发生供求不足,因此,在蚕种调度方面,采取春种不足提夏种,夏种不足用即浸种或向省外调进蚕种以满足生产需要。我库1990年共冷藏春夏用越年种共576516张,其中夏  相似文献   

2.
我场1997年因蚕种生产超额完成任务,春制越年夏用种库余比较多,按用种单位计划无法全部销售,该批蚕种有部份将作报废处理。为了减轻种场经济损失,根据有关越年蚕种延期冷藏资料介绍,将1997年春制越年夏用种延时冷藏到1998年秋季饲养,获得成功,缓解了1...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本库应用三段冷藏法冷藏夏用蚕种28万张,实践证明三段冷藏夏用蚕种延长到早中秋孵化率仍能保持高水平,具有生产实用价值,从不同中期别和不同类别蚕品种,平均孵化率春制97%以上,秋期98%以上,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越年复式冷藏蚕种延期使用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平 《四川蚕业》2008,36(3):20-23
蚕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无论是蚕种生产还是蚕种供求都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了做好蚕种供需的余缺调节,最大限度地减少蚕种的库余损失,保证蚕农养蚕有可供应的蚕种,笔者于2003年对越年复式冷藏春用蚕种延期冷藏到当年夏季使用,越年复式冷藏夏用蚕种延期冷藏到当年秋季使用进行了试验调查,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我库围绕如何提高越年蚕种冷藏技术和质量进行了探索。我们在生产中,加强科学测胚,按照蚕卵胚子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采用对不同性质的活性化冷藏温度和抑制性冷藏温度加以保护,对提高越年蚕种质量收到了较好效果。1987年,我库冷藏22个种场的春用种271个制种批,计455,376张,出库前试催调查,蚕种孵化整齐,经2天孵化完毕(去年同期3天)。总孵化率  相似文献   

6.
冯家新 《蚕桑通报》1995,26(3):46-47
越年蚕种冷藏标准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冯家新一、单式冷藏法如表1二、复式冷藏法亚.各期用种的复式冷藏标准如表22.夏用种提前改作春用种或延作早秋用种的复式冷藏标准。如表3表1蚕种单式冷藏标准表2各期用种的复式冷藏标准表3夏用种改作春用种和早秋用种的复式冷...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蚕种的冷藏技术和浸酸设备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一、蚕种冷藏技术的突破1.复式种春、夏、秋兼用春用种采用单式冷藏法、夏秋用种采用复式冷藏法是多年来传统的冷藏处理方法,适合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如今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蚕种需求计划多变的情况下就很难适应了.我省1994、1995连续两年出现了春种紧缺的情况,在省蚕种公司的指导下,我场冷库尝试了将复式种改春种的后期应变处理方法,解决了春种缺乏的矛盾,达到了复式种春、夏、秋兼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总结1992年广东在蚕种生产上首次大批量使用春制春用方法处理蚕种获得成功的经验。曲江县蚕种场1992年春由于生产多余蚕种4.3万张,如不采取措施,这些蚕种就要报废,所以,我们在近年试验的基础上,针对该场的设备条件,采用空调控制室温,最高不超过25℃,从9月11日开始逐步降温,到11月16日入内库,冷藏75天后中途感温,待胚胎发育丙1多数,丙2少数时再入内库冷藏30天开始用种。这批蚕种已于1993年3~5月份陆续出库供应大田生产,经饲养,其实用孵化率,发育情况及收成,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9.
<正> 在北方饲养桑蚕大体可分为春、夏、秋三季,个别地区又把秋蚕分为早秋、中秋、晚秋。从蚕茧产量来看,春、秋基本各占一半,而发种量夏、秋期要比春期多20%左右。从这几年实际情况与分析,1990年,山西省共发放蚕种十万多张,其中夏、秋期占60%以上,全年共产鲜茧350多万公斤。夏、秋期发蚕种比春期多两万余张,而产量只占全年50%左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夏、秋期气温  相似文献   

10.
越年蚕种的三级冷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秋用蚕种的越年冷藏,往往采取两级冷藏方式——复式冷藏法,但冷藏效果一般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蚕种的孵化率上,往往夏秋用复式冷藏种孵化率低,尤其是秋用复式冷藏种孵化率更低。 1994年冬、1995年冬,我们对入库越年夏秋用种采用了三级冷藏的冷藏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夏种孵化率达99%、中秋孵化率98%,晚秋孵化率仍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春期杭州蚕种场本部共饲养蚁量1245 g,预估生产蚕种29317张(其中冷藏浸酸种13000张、即时浸酸种2400张,越年种13917张),全场平均g蚁单产23.5张。春制春及春制秋“无毒率”在70%以上,未出现二样本及烧种情况。回顾春期生产,与往年比较在“微防”方面我场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也相应地大幅度增加。我省1990年全年发种量已达到401万多张。其中秋用冷藏浸酸种(以下简称冷浸种)为230万多张,占全年发种量近60%。今后还将以较大幅度逐年递增。我省现有蚕种冷库9座。蚕种冷藏能力已基本上达到饱和状态。特别是冷浸种,不仅要通过入库冷藏,还要进行浸酸处理和整理装盒。其技术性较强,工作量较大。此外,浸酸劳力不足,生产房屋和浸酸设备也跟不上。由于蚕种浸酸数量猛增,有些库有时计划日浸数量达数万张之多,而且有时比较集中,冷库就难以做到按各县(市)用种计划进行浸酸和供种。  相似文献   

13.
1994年以来,丝绸业由于行情下滑,茧价下跌,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一度出现弃蚕不养和毁桑现象,导致蚕种生产供大于求.1995年生产的越年蚕种,不能按计划发放,春、夏使用后仍有大量库余.万县市丝绸公司为了降低蚕种损失,决定采用三段冷藏技术,利用蚕卵不同胚子耐冷藏的特点,采用二次中感延长蚕卵的冷藏时间.这一冷藏方式虽有试验报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冷藏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蚕卵生理特点,以拓宽春、夏、秋各期蚕种的冷藏、使用期限,使之能在适当范围内调节使用,达到满足生产需要和节余补缺,避免损失为目的。我们在1986~1988年分别作了夏用种提前作春用种使用;夏用种推迟作早秋用种;早秋冷藏浸酸后再冷藏移作中秋种使用;冷藏浸酸种提前浸酸后,用丁_2胚子短期抑制3~5日,集中配发等4项冷藏试验并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春制春、夏兼用种的冷藏试验方法,有利于孵化率的提高和简化入库手续,提高蚕种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我区实现全年白茧化以来,蚕茧生产每年递增,生产稳步发展。但蚕种供应问题较多:冷藏设备不足,蚕种生产都在春秋两季,制种量和冷藏量过份集中,工作困难较大。所以、夏蚕用种有时用无加温即时浸酸的人工孵化法以应需要。无加温即时浸酸的  相似文献   

17.
<正>春制秋用蚕种入库冷藏后,生产上有时因秋蚕饲养计划的改变,需种量减少,这时需要将已经入库冷藏的一部分蚕种中止冷藏,由库内取出改为越年春、夏用种。中止冷藏的期限是有限度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冷藏时间已经超过15d,有可能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在当年秋冬蚕种保护过程中再出卵发生增加;二是蚕种耐冷藏能力下降,来年春、夏季用种时催青死卵增多。中止冷藏的安全期限因品种而异,凡是越年性稳定,解除滞育速度缓慢的  相似文献   

18.
<正> 蚕种是蚕丝业的基础,蚕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蚕业生产的兴衰。蚕种冷藏则是蚕种质量持续保持的重要一环,故搞好冷库的管理对提高我市蚕种整体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市现有冷库6座,其中3个场带库,3个专业冷藏库年冷藏能力为240万张,而全市发种仅100余万张,冷藏能力大大超过生产需要,加之,冷库之间竞争激烈,现今如何规范冷库管理,保障蚕种冷藏质量,成为我市蚕茧业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越年种的冷藏是蚕种保护的延续,越年种冷藏保护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解除部分蚕卵的滞育,抑制部分发育过快的蚕卵,促使蚕种发育齐一;二是有利于蚕桑生产用种时间上的合理布局.我省单、复式蚕种一般在年末至元月上中旬陆续入库,单式种作春用,复式种作夏秋用,由于冷藏时间长,蚕种集中,  相似文献   

20.
春用蚕品种越年种超期冷藏保护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3次冷藏法对春用蚕品种秋制越年夏用种延长保护期限作中秋用种和晚秋用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春用蚕品种秋制越年夏用种经3次冷藏后,于次年中秋蚕期饲养,养蚕成绩仍接近正常蚕种的水平。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越年蚕种的余缺调节提供借鉴。但是,本方法冷藏的蚕种在农村大面积的饲养情况,还有必要进一步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