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雾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针对南通2018年1月15日-16日发生的大雾过程进行浅析,利用MICAPS数据、江苏省自动站观测资料简单探究造成南通此次大雾过程的主要原因。结论表明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天空状况良好,风速适宜条件下的辐射雾影响;第二阶段则为倒槽控制下的混合雾的影响;高层500hPa及以上较干,中层700hPa存在西南急流,850hPa与700hPa相比较为干燥,地面湿度条件较好,这样的湿层配置有利于雾的发生发展;适宜的风速(微风)及较为晴朗的天空状况有利于雾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黄滢  江源源  郭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43-15345
统计分析1963 ~ 2009年广西省沿海气象台站雾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气候特征、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3个方面分析广西沿海雾的气候特征和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广西沿海雾出现最频繁时间段为08:00 ~09:00;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其中以3月为最多,夏秋季很少;雾日数年际变化幅度大.广西沿海出现雾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地面高压后部和弱冷空气影响2种.统计广西沿海雾和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广西处于水汽通量的大值区,水汽十分充沛;广西沿海雾形成要有适当的风速、风向;出现雾时地面气温在11 ~25℃;逆温层是出现大雾的有利条件,但并不是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大雾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针对南通市2018年1月15—16日发生的大雾过程进行分析,利用MICAPS数据、江苏省自动站观测资料简单探究造成南通市此次大雾过程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天空状况良好、风速适宜条件下发生的辐射雾;第二阶段则主要为倒槽控制下的混合雾;高层500 hPa及以上较干,中层700 hPa存在西南急流,850 hPa与700 hPa相比较为干燥,地面湿度条件较好,这样的湿层配置有利于雾的发生发展;适宜的风速(微风)及较为晴朗的天空状况有利于雾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刘涛  任崇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95-6396
利用菏泽市2004年1月~2013年4月的历史气象资料,研究了菏泽市轻雾、雾、霾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单个雾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菏泽市的轻雾发生概率分布较为均匀,12个月内皆有可能发生;雾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1月,冬季为雾的多发季节,秋季为雾的第二多发季;菏泽市年出现雾日一般在25 d以下,菏泽市雾天气多为辐射雾。灰霾天气已经成为频发天气现象之一。雾出现时能见度不断下降,温度、湿度性质稳定,气压场稳定,风速较小。  相似文献   

5.
对宁德市多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宁德市雾天气发生特征,从而认识到高山云海最佳观察季节、月份和时段,并通过分析得出雾天气形成的主要气候因素降水、相对湿度和风,气温、气压、湿度与风速等气候要素是开展高山云海预报的主要指标,低层低温低、水汽饱和,且850 hPa的风速较小,形成稳定的大气层结,有利于云海景观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利用梁山1971~200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雾的气候特征以及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是雾的多发区,其年际变化呈逐年增多趋势,该趋势与地面平均风速呈明显的负相关,与逐年相对湿度变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是一年中雾出现的集中时段。年平均地面风速、地面温度、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对该地区雾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1—2020年普陀国家一般气象站、2014—2020年普陀区其他8个大雾预警指标站地面观测资料和海洋气象浮标站监测资料,对普陀区域海雾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普陀区域近30年(1991—2020年)年平均雾日为45.9 d,较1981—2010年年平均雾日多8.7 d;雾日集中在3—6月;一日之中主要在夜晚至下半夜生成,上午逐渐消散。普陀区域海雾天气类型可归纳为低压倒槽型、两高间均压场型、高压后部型和高压底部型,发生频率:倒槽型>高压后部型>高压底部型>两高间均压场型。当气温大于10℃且小于20.5℃时,气温露点差为0℃~1.4℃,气海温差为l.5℃~3℃,相对湿度达96%~100%,海域盛行东南偏南风,风速在2~4级时,有利普陀区域海雾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2013年广西90个地面观测站资料,分析近年广西霾日数和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广西霾日出现了显著的增加变化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5 d;广西雾日出现了显著的减少变化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0.6 d。霾和雾气候变化发生的原因与广西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减小和风速减小有密切关系,城镇化发展和人类活动排放污染物增加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污染物监测资料以及高空气象探空资料对2016年12月17—22日在辽宁省锦州市出现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资料特征、空气污染物浓度以及大气边界层稳定度进行了分析,以期揭示该次雾-霾过程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高空纬向型环流配合地面均压场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先决条件。相对湿度变化是雾-霾天气转化条件,当空气未达到饱和时,随着湿度增长,污染物吸湿增长,霾过程加剧;空气饱和时,污染物粒子活化形成雾滴,完成霾转化为雾的过程。近地面风速小、较强的逆温层是雾-霾天气的维持因素,混合层厚度与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混合层厚度越小,污染物浓度越高,能见度越差;能见度变化和污染物浓度变化都滞后于混合层厚度变化,并且霾发生时混合层厚度大于雾发生时混合层厚度。通过分析V-3θ图中的滚流效应可知,雾转化为霾时,逆滚流转变为顺滚流。  相似文献   

10.
选取息烽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0—2020年期间地面观测资料,对大雾天气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日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大雾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气象要素如相对湿度、降雨量、风速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息烽县大雾天气年际变化呈现波动性,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主要为冬季多夏季少,1月出现大雾最多,7月最少,夜间是大雾天气生成的高发期;雾形成时往往湿度较大,当日有降水并出现大雾天气的概率占73%,风速较小时更有利于大雾天气生成。  相似文献   

11.
皮山农场杏流胶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树流胶病日趋严重,伤口是导致杏树流胶病的主要原因,其次树势弱;病虫侵害,霜冻,冰雹,日灼以及栽植过深,修剪过重,喷药不当等都会引起杏树发生流胶病。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支杆涂白,放冻害及日灼;避免机械创伤,保护剪锯口;冬季修剪时,剪去病枝,刮出病部并消毒保护。  相似文献   

12.
密闭棚室风速对药雾浓度随时间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有柏  李成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33-5334,5337
[目的]为密闭棚室内的施药作业提供指导。[方法]运用改进的大气采样器,在不同的轴流风速下对常温烟雾机喷头前方10m位置处的空气中药雾浓度按时间序列进行采样,以研究不同的风速对药雾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喷雾阶段,药雾浓度受轴流风速的影响不明显;在喷雾结束后阶段,棚室内药雾浓度在同一采样时刻风速越大,药雾浓度越大,风速越小,药雾沉降越快。[结论]该试验为研究密闭棚室内药雾的漂移分布状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2-2020年焉耆县气象站气象资料,对焉耆盆地的风与大风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平均风速为1.7m/s,平均风速最大在4月,最小在1月;年平均最大风速为4.7m/s,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年平均大风日数9个,集中出现在春夏季,最多是春季,其次是夏、秋季,冬季最少;近29年来的年平均风速、平均最大风速以及年大风日数均呈上升趋势。焉耆盆地大风以WNW风向为主,季节性差异小。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省高要市活道镇马尾松林地,于晴天就地选取马尾松针叶,每隔1 h1 次用快速称重法测定其从上午8 时到下午5 时的蒸腾强度;与此同时,测定立地光照强度、气温、叶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 研究表明:马尾松针叶蒸腾强度日变化符合正弦波动,与气压相关性不显著,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光照强度、风速、叶面温度、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广东省高要市活道镇马尾松林地,于晴天就地选取马尾松针叶,每隔1h1次用快速称重法测定其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的蒸腾强度;与此同时,测定立地光照强度,气温,叶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研究表明:马尾松针叶蒸腾日变化符合正弦波动,与气压相关性不显著,与相对湿度及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光照强度,风速,叶面温度,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3月13日下午,记者随着江西省高安市检察院、法院的同志一同来到了高安市公安局莲花拘役所,采访了去年因犯虐待罪而判刑入狱的陈日生。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济宁市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东省济宁市11个气象观测站点30年(1985-2014年)的雾和霾地面观测资料、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时间等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济宁市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宁市近30年雾日秋、冬季节多,占全年的70%左右,春、夏季节少,霾日呈明显增多的趋势;东南的丘陵地带地势较高,雾日一直较少(例如邹城);西北地区的梁山、汶上处于洼地,地势较低,雾日较多;雾和霾时间与降水时间呈负相关,且雾时间与降水时间呈明显负相关;济宁市95%的霾出现在风速小于3.0 m/s的天气情况下,一半以上出现在风力小于1级的天气情况下;霾日的年代变化和济宁市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制造、能源工业四大千亿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例变化基本一致,这是未来关于霾防治应该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是表征地表空气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本文首先从空气动力学Navier—Stokes方程的理论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证明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风速的关系,并得出了计算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表达式。又根据流体力学和极限理论,推导出同一床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减小的速度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最后根据2004年11月和2005年4月16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裸露耕地采集的风速数据,计算该地区冬季和春季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值并利用标准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地表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并不是一个定值,即使在同一个风速范围内,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也是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的,但是从总体上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着风速的增加是呈下降趋势的,各风速范围的平均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风速呈较好的指数负相关;150 cm、200 cm高度组合的风速比标准差最小,最稳定,因此得出测定裸露耕地冬季地表粗糙度的最佳高度是150 cm与200 cm;阴山北麓春季耕地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平均值小于春季;当u=0时,仅取决于下垫面的性质而与风速无关的粗糙度为S0,冬春两季S0分别为33.269 cm、23.969 cm,可见裸露耕地表面在春季抗风蚀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东江湖景区现场监测数据及实景观测资料,统计了“雾漫小东江”景区的起雾情况,并从气象要素、水温及地形方面分析了起雾成因。研究发现,5—10月是“雾漫小东江”景区最佳观赏期,在有雾期和无雾期,相关气象要素值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雾漫小东江”平流雾生消的主要因素为风向转变、风速变化、近地层逆温层、地形。  相似文献   

20.
经实地勘查后布置燃烧床,以风速、表层可燃物含水率、现场温度、坡度为因素,温度变化、燃烧蔓延速度、火线强度为特性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风速对火蔓延速度及火线强度具有明显影响,随着风速的增大,火蔓延速度与火线强度明显增加;表层含水率对最高温度、火蔓延速度及火线强度的影响较明显,随着表层含水率增加,最高温度、火蔓延速度及火线强度均降低;现场温度对最高温度有明显影响,随现场温度升高,最高温度增加;坡度对最高温度、火蔓延速度及火线强度均有影响,随坡度的增加,最高温度增加,火蔓延速度加快,火线强度加强;风速及表层含水率是影响剩余物燃烧的主要因素,当风速为5 m· s-1、表层含水率为10%时,影响剩余物燃烧的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