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情况下,干热风对小麦生产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通过分析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提出田间防御措施,并指出其研究趋势,以为降低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干热风是我国农作物主产区,特别是北方麦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结合生产实际中小麦干热风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御措施,以实现小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干热风天气对小麦的危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升 《河南农业》2007,(12):16-17
干热风天气是我国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本文从干热风危害小麦的机制、植株受害的表现、小麦受干热风危害的关键时期、影响干热风危害程度的因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营造护田林带、适时灌水、运用化学药剂、品种选用等防御对策,来指导服务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新乡市小麦干热风的发生及防御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1981~2007年新乡市小麦干热风相关气象资料,分析新乡市小麦干热风的发生特点,包括其成因、主要特点、确定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典型个例和年际发生规律;并提出防御措施,以期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5.
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及防御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綦东菊  王晓静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2):33+58-33,58
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的农业气象灾害观测工作中经常遇到干热风,根据《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中有关干热风的规定,结合实际观测经验,介绍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干热风是影响南阳小麦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总结了南阳盆地小麦干热风的发生特点、规律和主要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干热风的有效措施,以期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危害。并对南阳的小麦选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北方冬麦区干热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其危害程度与小麦品种、栽培管理措施以及环境条件有关,防御干热风应从播种环节抓起,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御措施,积极培育壮苗,落实规范化播种技术,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切实加强各时期的田间管理,做到植株个体健壮,群体合理,通过健康栽培来抵御和减轻其危害。1干热风对小麦生长造成的危害干热风也叫"热风"、"火风"、"干旱风"等,是中国北方麦区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气象灾  相似文献   

8.
驻马店小麦干热风发生规律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风是在小麦生育后期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小麦生产上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之一.5月中下旬为驻马店干热风发生最集中的时段,这时正值小麦灌浆之际,轻者灌浆速度下降,粒重降低,重者提前枯死麦粒瘦瘪,严重减产.研究干热风的发生发展和危害规律,做好防御工作,对小麦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常常遇到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或栽培技术措施不当,导致发生干旱、冻害、低温冷害、渍害、干热风、穗发芽、早衰等农业气象灾害或生理性障碍,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本文分析了小麦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期为有效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减少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甘肃麦区干热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热风是指高温、低湿并伴随一定风力的大气干旱现象,干热风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历史上甘肃麦区比较严重的干热风灾害平均10 a就发生1~2次,每1次干热风年的危害区域都很广,常造成小麦茎叶提前干枯,穗部失水,千粒重和产量锐减,因此,针对干热风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地防御措施,对保障甘肃小麦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方小麦干热风危害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全面系统综述小麦干热风气象灾害在危害特点、类型与指标、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防御技术与应对策略等6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和深刻了解干热风气象灾害,可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监测预测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对安全生产、趋利避害、减轻不利影响、科学决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青海省1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和青海三江集团主要灾害调查资料中选取8个站点的灾害观测资料,分析了近11年来青海省对农牧业生产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干旱、霜冻、冰雹、低温冷害、干热风、风灾、雪灾等是影响青海农牧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地适宜,根据不同的作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防御措施,试图减轻各种灾害对农牧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棉花在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生各种气象灾害,导致严重减产。介绍了棉花播种-苗期冷(冻)害、棉花雹灾、棉花雨涝害、棉花旱灾、棉花干热风害、棉花热害、棉花吐絮期霜冻害等灾害的症状,并且针对各种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灾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抚州市东乡区对蓝莓长发育过程中的温度、水汽、光照等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发现东乡区气候条件可以满足蓝莓生长发育的需求,结合蓝莓的种植特点对影响蓝莓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总结,包括高温热害、日灼、干热风、干旱、低温冻害、大风,并提出了相应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和气象服务对策,以期为抚州市东乡区蓝莓生产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检验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在预报服务中的应用效果,以惠民县为例,利用2004—2017年惠民基准站的气象要素资料对干热风发生情况及其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标准正式实施前后的小麦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滨州市冬小麦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干热风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干热风以高温低湿型为主,雨后青枯型出现相对较少;轻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不大,造成小麦千粒重差异显著的原因是雨后青枯型干热风,应重视此类型干热风的预报服务;标准的应用对预报服务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减小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冻害和干热风对河北省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河北省小麦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实现小麦安全生产目标,分析了冻害和干热风对河北省不同类型区小麦生产的危害,并针对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今后发展小麦生产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7.
刘茵  孟自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43-144,154
以1963—2007年商丘市小麦生长季的气象数据为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小麦生育期干热风发生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区小麦干热风发生频率为10年7~8遇,重灾年率为10年5~6遇。与常年相比,干热风的发生频率呈现有所减少、危害程度呈现有所减轻的趋势;时期上呈现干热风5月下旬—6月上旬减少的态势;空间分布上呈现干热风南部和中部轻、东部和西北部重的特征。形成原因方面来看,受气流影响该区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空气相对干燥都有助于干热风气候的出现;另外,选择晚熟品种、氮肥施用过量、灌水量少或过晚等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干热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巨大。2019年,全国各级预警发布机构利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14类和农业紧密相关的预警信息共13万条,其中大风、暴雨、高温类预警信息在发布数量上分列前三位,暴雨、高温类的红、橙色高级别预警信息数量相对较多,区县级发布预警条数最多,呈现明显属地化发布特点,对本地特色农业有着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寒潮(冷)、冰雹、霜冻、台风、暴雪、干旱、干热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呈现出很强的地域特点。本文对2019年与农业相关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宿州市1957~2010年近54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到小麦干热风的发生日数,并对其进行周期性分析、多年滑动平均分析和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及灌浆速度影响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淮北地区小麦干热风呈南少北多态势;重干热风天气过程及轻干热风年型变化周期较为明显,干热风日数呈总体减少趋势,干热风变化周期目前处于谷底,未来5~7年内似乎会呈现总体上升态势。小麦千粒重及灌浆速度与候干热风日数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影响在5月下半月,且有逐候递减的趋势,而在第四、第五候影响最大;因此,淮北地区5月20日前后正值小麦乳熟期,对干热风最为敏感,是干热风防御的主要时段。  相似文献   

20.
对洛阳市干热风出现时间、发生频率以及对小麦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御干热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