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全省农机部门组织联合收获机7000余台、脱粒机60万台以及其它收获机械共百万台机具上阵,奋战在麦收第一线,成为三夏生产的主力军和突击队。特别是小麦联合收获机“西进东征”跨区作业,提高了联合收获机的利用率,加快了麦收作业进度,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邵桂芳副省长亲临各地机械化收获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多次驾机作业,极大地鼓舞了全省广大农机人员的士气。以下为全省小麦联合收获机“西进东征”跨区作业活动剪影。  相似文献   

2.
泗水县徐家楼村农机专业大户宋西华,现年38岁,中共党员。该同志从1998年开始从事农机修理,后来看到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收入不错,就买了1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从此开始经营农机服务业。近几年他先后购置了欧豹70型轮式拖拉机、东方红850型拖拉机、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各1台,并配备了旋耕机、深耕机、玉米秸秆还田机等作业机具,农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40多万元。拥有办公、车库等房屋近10间,农机修理设备资产10万多元。宋西华主要从事小麦收获、旋耕地、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作业。两大农忙季节,为了扩大作业范围,提供全方…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做好玉米收获机的选型工作,塔城地区农机推广站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引进推广的石家庄天人玉米割台、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生产的“开拓者”BH4146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新疆机械研究院开发的牧神YZ-2600型全辐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牧神4YZ-4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汲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4YW—Q型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等5种机型进行跟踪调查,对机具的生产性能、收获损失率、剥皮率、作业速度、机具可靠性等主要参数进行了实地测试。通过对以上几种机型进行一个作业期的调查测定,综合评定出了各种玉米收获的主要性能,为今后向广大农民推荐性能更佳、适用性更强的机型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为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步伐,加大玉米机械化收获机具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河北省农机部门在2003年秋收作业期间,对全省范围内享受国家补贴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了作业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5.
玉米机收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省农机化发展较快,但玉米生产机械化却发展相对较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一、农机与农艺不配套。玉米种植规格极不统一,套种形成的大小行,极不适应玉米联合收获。 二、机收玉米效益低于小麦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高于小麦联合收割机,但作业收入却不足小麦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龙口市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突出重点、积极引导”的思路抓农机化发展,全市农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到去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 49万 kW,配套机具达到1.9万台套,小麦联合收获机达到32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22台,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的今天,“依法治机”已是农机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机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中统一管理,改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散管理之后,组织大型农机具跨区作业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新生事物。不仅“三夏”期间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三秋”期间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具也加入到跨区作业的行列中来。这些新事物的出现给农机管理部门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给广大农机干部提供了一个大展宏图的舞台。   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几乎遍布全国各个省份,所…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青县农机局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持续活跃的农机作业市场这一机遇,因势利导,先后组建农机合作社10个,入社农户达3391户,入社土地面积2.2万亩。合作社现拥有大型拖拉机2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0台,其它配套机具35台件。2007年以来,入社社员减少支出  相似文献   

9.
刘宗杰1995年5月发起成立青岛宗涛农机合作社,2006年12月正式在青岛市工商局注册。合作社现有大型拖拉机35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3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8台、免耕施肥播种机12台、深松机等配套机具62台(套)。2007年完成机收小麦1.8万亩.机收玉米2.3万亩.免耕播种及深松土地2.1万亩。实现农机作业近230万元。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随着近年来小麦联合收割机热潮涌过,玉米联合收获机也在不断升温。但后者的“热”,尚热在政府、管理部门和生产企业,而各地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却难度较大。本刊选登下文,旨在反映玉米联合收获机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供有关人员参考。山东省莱州市政...  相似文献   

11.
截至目前,定陶县小麦联合收割机达1300余台。新增100余台,小麦机械化收获水平达96%以上,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才200余台,新增86台,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相当低。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已成为定陶县农机化发展的瓶颈。虽然县农机部门高度重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发展缓慢。从全县的情况看,仍存在农机农艺不配套、农民对玉米收获的时间要求不迫切、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兴万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06年11月成立以来,走出了一条‘兴农机、富万家”的合作发展之路。到2009年底,合作社入社社员发展到46户,拥有大型拖拉机10台,水稻联合收获机3台,水稻插秧机7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台,各种配套机具100余台,拥有一个农机维修站,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农机经营总收入180万元。  相似文献   

13.
由石家庄市农机管理局组织的“国补机具质量跟踪调查暨新技术推广交流总结会”于2007年11月5日在石家庄市召开。会议通报了2007年机具销售服务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安排部署了明年的工作;通报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秸秆青贮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机具的质量跟踪情况。石  相似文献   

14.
正陕西省岐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近年有了较快发展,现全县依法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4家,入社农户464户,从业人员261人,拥有各类机具445台套,其中拖拉机109台带配套农具196台套、小麦联合收获机72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青贮玉米收获机1台、其他机具63台,机车库房面积500m2,农机资产总值达1246万元。服务范围涉及本县10个镇和周边邻县的乡镇,2013年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面积3.53万hm2。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截止6月下旬,全省共机收小麦5652万亩、机收率98.3%,机播玉米3890万亩,机播率96.8%。今年三夏农机作业呈现五大特点:一、上阵农业机械多。今年新增自走式小麦联合收获机6810台,其中5公斤以上喂入量的小麦联合收获机5952台。三夏期间全省累计上阵各类机具300多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获机17万台、玉米播种机20万台。智能化、精准化农机装备和大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即墨市自 1998年开始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 ,青岛和即墨两市财政支付购机补贴共 6 5万多元 ,但两年仅推广了 4 0台 ,与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迅猛发展形成了极大反差 (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 14 0 0余台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机具质量不过关 ,收获质量差。我国现在使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可分 3大类 :牵引式、自走式和背负式。牵引式联合收获机产品质量比较过关 ,但其结构庞大 ,不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的需要 ;自走式联合收获机 ,虽然其秸秆粉碎效果尚可 ,但籽粒破损率高 ,经常发生故障 ;背负式联合收获机分正置式和偏置式…  相似文献   

17.
截至10月17日,内蒙古全区“三秋”生产共投入农机具64.2万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数量7826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数量563台,拖拉机数量42.2万台,有效提升了农机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鄄城县农机跨区作业历经了风风雨雨的20个年头。从最初的2台背负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到现在的1 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和300多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的大手笔,足迹遍及全国10余省市,累计创收16余亿元,已经成为机手创收的一条重要渠道。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新途径。1.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形式(1)由县、乡农机部门、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分队作业,全程跟踪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农业生产作业中,为能够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机械被广泛应用。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在玉米收获期间玉米联合收获机也开始不断投入生产。在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进行正确操作,从而提高玉米收获效率,并且要能够将玉米联合收获机常见的故障排除,保证其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机产品开发在若干领域取得了突破,农用运输车、小麦联合收割机等非传统意义的农机产品市场持续火爆,形成了农机发展的热点。1999年哪些产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呢?(1)收获机械产品仍是开发主体。①高效的全喂入自走式小麦联合收获机是开发的方向。在小型机中,双动力机型有增长,中型背负式机型则要求带粮仓的产品;②半喂入自走式机型是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的方向,稻麦兼收的联合收割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③在脱粒机具的研究开发中,将着重解决秸秆处理装置;④玉米收获机先是小型单行机看好,然后被大中型背负式机型取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