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会宁县新庄镇巩昌村开展了旱地荞麦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会宁县山旱地残旧地膜上穴播种植荞麦既高效利用了塑料地膜,又提高了荞麦等杂粮作物的产量,应进行示范推广;辅施保水剂对提高山旱地荞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考虑辅施保水剂来提高产量;在旱山塬区的沟坝地种植荞麦时,可以选择大垄双行的条播种植模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华池县山旱地荞麦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在华池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主要的秋杂粮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 670 hm2左右,尤其在干旱年份面积更大.荞麦不仅营养丰富,其制品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较好的药用价值,是群众喜爱的食品,而且也是外贸出口的传统农产品,因此荞麦在华池县发展迅速,已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作物,但长期以来,由于品种混杂退化、投入不足和管理粗放等问题,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一般仅为750kg/hm2左右.笔者在分析了华池县山旱地荞麦低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华池县山旱地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荞麦营养丰富,营养价值高,药食同源,是天然保健食品,平山县栽培荞麦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在荞麦生产中一直沿用传统的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方式。由于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很大地制约了荞麦的生产。为提高荞麦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在荞麦生产中通过试验、示范,初步探索出了山旱耕地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荞麦将成为良好的副食品。为了提高荞麦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本县在荞麦生产中通过试验、示范,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山旱耕地种植的荞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使荞麦产量每亩可达109千克,每亩纯收入可达1100多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
靖边县山旱地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山旱地荞麦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并对如何田间管理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荞麦轮纹病、荞麦褐斑病、荞麦霜霉病、荞麦病毒病和白霉病等,其病害症状与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荞麦又称为三角麦、乌麦、花荞,为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纲蓼科栽培植物。茎直立,分枝光滑、红色,稀具乳头状突起,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它的子粒中含硫胺素、核黄素、芦丁、叶酸等,有消积化滞,除湿解毒、软化血管、降低血糖等功效,是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为提高其产量和品质,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探索出适合山旱耕地荞麦高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
荞麦是喜德县高山、二半山地区三大主要农作物(马铃薯、玉米、荞麦)之一,目前也是凉山州无公害农产品的招牌,尤其是苦荞麦资源丰富、种类多样、种植广泛、产量领先、品质优良,荞麦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我县荞麦常年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常用品种有西荞一号、九江苦荞、川荞一号等,2012年播种面积11万亩,总产达13750t。由于高山、二半山生产管理较粗放,尽管生态环境较好,病虫害传播途径减少,病虫害种类也相对较少,但  相似文献   

9.
天水市山旱地荞麦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选地整地、合理轮作,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提出了天水市山旱地荞麦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荞麦轮纹病、荞麦褐斑病、荞麦霜霉病、养麦病毒病和白霉病等,其病害症状与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盗毒蛾为害木藤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4个不同的培养温度饲养盗毒蛾,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兰州市盗毒蛾为害木藤蓼的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兰州市盗毒蛾1a可发生2代,以老龄幼虫作茧越冬,成虫产卵于木藤蓼的叶片背面,5~8 d孵化,幼虫5龄,主要取食木藤廖嫩叶,老熟后多卷叶或在叶背树干缝隙或近地面土缝中结茧化蛹,蛹期7~12 d,成虫在夜间进...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虫剂对二纹柱萤叶甲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氯氟氰菊酯乳油、辛硫磷乳油、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和毒死蜱乳油对木藤蓼上二纹柱萤叶甲的毒力,结果表明,氯氟氰菊酯乳油对二纹柱萤叶甲的毒力水平最高,LC50值为0.5367 mg.L-1;其次为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辛硫磷乳油,其LC50值分别为2.0638 mg.L-1、3.0678 mg.L-1、3.3746 mg.L-1,而毒死蜱乳油的毒力水平最低,其LC50值仅为10.5489 mg.L-1。  相似文献   

13.
肠杆菌对蓼科植物镉砷污染土壤修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不同浓度肠杆菌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上蓼科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和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生长、镉砷富集及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肠杆菌显著提高水蓼和酸模叶蓼株高、株质量及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当接种浓度为3.4×107CFU g-1土时,水蓼和酸模叶蓼根际土壤pH降低了0.35个和0.28个单位,根茎叶中的镉和砷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4~2.74倍和1.21~2.51倍。接种肠杆菌还可以提高叶片中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GSH和PCs的含量,降低O-2和MDA的含量,缓解重金属的毒害。结果表明,接种肠杆菌能通过提高植株抗氧化酶活性来减轻镉砷富集对水蓼和酸模叶蓼的胁迫,从而提高水蓼和酸模叶蓼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中草药辣蓼在植物源农药、医药保健以及兽药等方面的应用。辣蓼在医药保健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它具有抗微生物活性、抗氧化作用以及抗病毒作用中;在植物源农药上主要运用辣蓼具有杀虫、拒食、驱避等活性作用;而在兽药方面主要运用其根或全草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最后就辣蓼作为植物源农药的独特优越性作了简单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王勤  罗林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63+1976
[目的]为组培繁殖虎杖种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培法,以虎杖带节的嫩茎段及顶芽为外植株进行离体培养。[结果]适于虎杖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每一节段均长出一个芽;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均为MS+0.05 mg/L BA+0.2 mg/L NAA+马铃薯5%;增殖系数为4~6,生根率96%以上,移栽成活率90%以上。[结论]此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虎枚组培的繁殖系数与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张可锋  高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12-1414
[目的]研究火炭母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分别对火炭母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火炭母进行生药鉴别研究。[结果]火炭母根横切面皮层狭窄,韧皮部成环;茎中柱鞘纤维波浪状排列成带状;叶主脉维管束2~6个排列成环,2侧均有木化纤维束;叶上表皮具类圆形分泌细胞与多细胞腺毛;下表皮具多细胞腺毛,不等式或不定式气孔多见;粉末中腺毛、分泌细胞、花粉粒、晶鞘纤维、棕色条块和淀粉粒各异;紫外-可见光谱在200~800 nm扫描,发现5种不同的提取液都有吸收峰。[结论]试验研究了火炭母生药学特征,为鉴定、开发利用和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扁竹蓼的水插繁殖效果和最佳赤霉素(GA)处理浓度,以扁竹蓼的硬枝和嫩枝为插穗,采用0 mg/L(清水对照)、50 mg/L、100 mg/L和150 mg/L的GA浸泡处理,对扁竹蓼进行水插繁殖研究。结果表明:GA对扁竹蓼的插穗生根具有促进作用。硬枝和嫩枝水插均以100 mg/LGA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分别达到97.5%和100%,根系发育指数分别达到0.53和0.86,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总体看,嫩枝水插繁殖效果优于硬枝,因此,扁竹蓼水插以嫩枝并以100 mg/L GA浸泡6h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GA3对头花蓼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以头花蓼种子为材料,将其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5℃的温水中24 h后,再转入0(CK)、25.00、50.00、75.00、100.00 mg/L的GA3溶液中浸泡24 h,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以75.00 mg/LGA3为最佳,分别达到88.00%和4.08;发芽势及活力指数则以50.00 mg/LGA3为最佳,分别达到60.00%和10.16;综合各指标来看以50.00 mg/LGA3和75.00 mg/LGA3对头花蓼种子的促进发芽效果最好。[结论]GA3对头花蓼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较,各浓度浸泡后的种子发芽指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紫萼、鸭舌草、泽泻、红蓼和水蓼为试材进行水培试验,观察其对含不同质量浓度氮、磷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5种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均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在水体中生长5 d总氮去除率均在80%以上,总磷去除率(10 d)也达到70%以上。5种植物对总磷浓度为0.051 6 mg/L和0.516 0 mg/L水体的总磷去除率极显著高于对总磷浓度为0.010 3 mg/L水体中的总磷去除率,但总磷浓度为0.516 0 mg/L水体与0.051 6 mg/L水体中植物对总磷的去除率差异不显著。5种植物之间对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差异均不显著,紫萼、泽泻和红蓼净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浙江省诸暨市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中草和其他常见杂草生态位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的结果表明 ,看麦娘、草、早熟禾、春蓼、雀舌草、石龙芮、荠菜、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和稻槎菜等 1 2种主要杂草均具有较宽的生态位。草与雀舌草、看麦娘、牛繁缕、早熟禾、春蓼和稻槎菜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 ,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