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生态旅游景区规划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对生态旅游景区的概念与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5条原则,最后在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产品、基础设施、解说教育系统、人才聘用培训、社区参与等6项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老山界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山界景区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2 49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90.9万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年游客容量以不超过59.5万人次为好;生态旅游开发必须根据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控制建没与发展规模,确保旅游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和收益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前,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缺乏成熟的、系统的学科作为理论和技术支撑,而景观生态学则以其特有的关注对象、特有的视角、思维方式、尺度选择、理论框架,在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章以喀纳斯旅游景区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结构原理、景观功能分区原理和景观安全格局原理,并在景观生态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喀纳斯的景观结构、功能分区和如何维护其景观安全格局,以保证喀纳斯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输变电工程跨度大,沿线经过不同的侵蚀类型区,受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水土流失形式也各不相同,对施工过程造成水土流失防治需要按照不同的分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格尔木~库尔勒电气化铁路(青海段)供电工程为例,从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土壤侵蚀强度、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和水土流失预测等方面阐述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特征。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工程建设期(包括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为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也是监测的重点时段,塔基及塔基施工区为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为重点防治区域,也是监测的重点区域。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从预防措施、治理措施和管理措施三方面分析并评价了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及生态恢复,并对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效益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工程针对不同防治分区采取的措施类型合理有效,切实对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为高原荒漠区同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郑州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对一些耐荫植物进行引种、驯化研究,并从中选育出适应景区气候地质条件、符合景区实际需要的耐荫植物品种进行推广应用,既丰富了景区林下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又增加了景区的景观效果。同时为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供范例,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对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及邙岭地区绿化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林业生态治理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水土流失面积408.32万hm2,年均侵蚀量17 284万t.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森林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分析了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防治和治理方向的规划思路.其对策措施有: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力度;积极推进石漠化治理工程;健全公益林建设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深入推动农村能源建设;预防监督与监测;推广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进行森林生态旅游价值核算,对山西省林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核算过程中,通过对选样景点游憩人次数、旅游总收入进行调查,算出平均值,并对山西省的纯生态旅游景区面积、湿地面积进行统计,最后计算出总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矿产开发建设项目中,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水土流失。通过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的类型的分析,确定防治水土流失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如创面修复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等。对矿产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分区:采矿场区、弃土弃渣场区、运输道路区和工业场地区,针对每个分区的特点,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技术措施,确定每个分区的水土保持措施,达到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使其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白河自然保护区是四川最早成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臣位优势明显,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潜力。本文通过生态旅游SWOT分析,进行了景区产业发展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开发建设的思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活动、探索自然保护和当地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罗平县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着力对山系、水系、景区、市区、社区进行绿化美化,进一步提升了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15年,全县完成"山系林带"造林绿化4.13万亩;"水系林带"建设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亩;金鸡景区栽植桂花树800株;完成白腊山生态绿化1200亩,建成示范点22个,栽植树木3.3万株。通过实施"城乡三年绿化攻坚行动"的  相似文献   

11.
瞿意伟 《林业建设》2014,(1):37-44,17
山区公路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主体工程的路基挖填工程和弃土场。通过对山区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阐述山区公路建设中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各种措施;针对山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征,探讨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风力发电建设工程近年来在新疆突飞猛进,而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给当地土壤和植被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文章以新疆华电达坂城风区300 MW风电工程为例,结合风电工程特点和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块分区设置防治措施,在3个区域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有效地防治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云南南涧县城后山土壤侵蚀、植被恢复、生态治理及管理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后山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以中度为主,面蚀治理较好,但崩塌蚀和沟蚀强度仍在强烈级以上;植被类型及物种增加,群落结构趋于复杂;采取的生态修复措施富有成效,治理效果明显。针对以往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采取的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关县位于云南省昭通地区,境内5大河流均为金沙江水系,水土流失面积为55.5%。年输沙量达115.6万t,因此,生态治理刻不容缓。规划人工造林9978.2hm^2;封山育林20516.3hm^2;人工种草1605.5hm^2。此外,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建栏沙坝沟8座900m;档土墙3座800m;挖排水沟135km。项目建成后增加森林覆盖率5.8%;水土流失减少74.8万t/a。从而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建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方法,对富源县云南松次生林、华山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次生灌丛和荒草地等主要植物群落进行水土保持能力的观测。分析表明:富源县的降雨量主要集中于5~10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6.48%,且降雨量主要是10mm以上的降雨产生;不同群落地表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和侵蚀降雨次数依次均为荒草地>次生灌丛>云南松次生林>华山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说明森林植被类型中针阔混交林保土保水能力最强,其次是纯林,在低效林改造和生态建设工程中应大面积推广混交林的营建。  相似文献   

16.
在流域水电开发的建设中 ,清江公司始终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举措。调查研究清江流域园林植物资源 ,合理选择应用乡土树种进行水布垭电站工区的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对工区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创建地方园林特色和企业文化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纳帕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被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砍伐森林、排水垦殖、过度放牧,以及近期的无序旅游,导致沼泽地破碎萎缩,类型发生改变,严重退化,水禽锐减,形成逆向演替.据此提出了大力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加强机构建议;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根治水土流失;合理规划,优化结构,科学养殖;开展适度规模的生态旅游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 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 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电站建设对基因多样性的影响不 大,但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光伏项目的实施使林地用途改变,破坏了一定数量的地表植被,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内景观潜在的美学价值,但范围较小,对自然景观风貌的影响不大。项目区 域内水土流失可控,通过保护措施可恢复植被,施工和运行过程有切实可行的污染及影响防治措 施,污染物产生量小,排放达标。项目对区域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不会导致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的明显改变。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措施, 并对云南省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作出预警,实现光伏发电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美合作森林健康示范项目云南省丽江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项目区妇女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对妇女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示范项目建设的开展及当地经济的发展,项目区妇女正逐步远离森林,藉此,提出鼓励妇女参与森林生态旅游以及发展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强对妇女技能知识的培训等充分发挥妇女在森林健康项目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