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制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苗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国内外尚没有理想的动物感染模型评价疫苗保护效果,像其他致病菌一样EHEC对不同动物易感性是不同的。有报道100~200个EHECO157活菌就可以导致人发病,但多数实验动物对EHEC O157则不易感。为了更好地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人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可出现腹泻、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严重并发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1983年,Riley LW等[2]首先报道了一种罕见的可引起食物中毒的大肠杆菌,该菌即为大肠杆菌O157∶H7.目前,大肠杆菌O15...  相似文献   

3.
牛是食源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天然贮藏库。因此,在屠宰前先减少大肠杆菌O157:H7的数量,可降低人类感染这种急性致病菌的几率。当可以利用硝酸盐厌氧生长的细菌(例如大肠杆菌)与氯酸盐接触时,细胞内的硝酸盐还原酶在将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同时也将氯酸盐转变为亚氯酸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由于氯酸盐只对具有硝酸盐还原能力的细菌起作用,这就意味着可以采用补饲氯酸盐的方法减少屠宰前牛体内的大肠杆菌O157:H7数量。饲喂育肥型高谷物日粮的实验牛(n=8)被人为地感染3株大肠杆菌O157:H7后,分别给饮用添加2.5mM硝酸钾与100mM氯化钠(对照,n=4)和2.5mM硝酸钾与100mM氯酸钠(氯酸盐处理,n=4)的水。24h后氯酸钠处理组的瘤胃内所有大肠杆菌O157:H7株的数量下降了2个数量组(104到102),粪便中的数量则下降了3个数量级(106到103)。氯酸盐处理组瘤胃中总肠杆菌和大肠杆菌数从106减少到104,在其余的胃肠道段(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也降低了2个数量级。氯酸盐处理组减少了整个肠道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数量,但没有改变可培养的厌氧菌总数或瘤胃发酵模式。因此,采用屠宰前补饲氯酸盐的方法来减少大肠杆菌O157:H7数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肠炎是近年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肠道传染病。自1983年美国Riley等首次报道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肠炎以来,相继在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出现暴发性流行病例。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一个主要血清型,牛、羊、  相似文献   

5.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类重要的致病性细菌,大肠杆菌O157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血清型。本研究采集冻肉样品,进行大肠杆菌O157检测,结果从鸡肉和鸭肉中各检出一份阳性样品,阳性率分别为5.9%和12.5%,从结果可以看出,我市冻肉中存在有大肠杆菌0157污染。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3 O157大肠杆菌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 90年代曾在一些媒体上大量报导的,曾在日本、非洲等地引起恐慌的病菌--O157,实际上是一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它是8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病。目前已知引起此病的大肠杆菌有50多个血清型,其中90%以上为O157,O157又是有两种亚型:O157∶H7和O157∶Nm。 临床危害:O157除能引起人的严重腹泻外,常导致三种严重并发症:1.出血性结肠炎(HC);2.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3.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因此,该菌对人的危害严重。 诊断方法:常采用血清学…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一种快速、准确诊断大肠杆菌O157:H7的PCR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收录的大肠杆菌O157:H7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可扩增rfbE(O157)和Flic(H7)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双重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并研制出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该检测试剂盒对大肠杆菌O157:H7能特异性地扩增出rfbE和Flic基因的目的片段;对大肠杆菌O157:H30、O157:H9、O157:H25、O157:H19只能扩增出rfbE而不能扩增出Flic基因的目的片段;对大肠杆菌DH5α、猪链球菌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没有扩增出任何目的片段;细菌DNA的最低检测极限是50 pg;在-20℃条件下保存1,3,6,9,12个月后,其敏感性都没有发生改变,均能检测到50 pg的大肠杆菌O157:H7DNA模板。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O157∶H7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是EHEC的主要血清型。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也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征。笔者运用胶体金免疫(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GIA)检测卡和荧光PCR技术,对东莞市108份冻肉中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了检测,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东莞市各镇(区)冻肉库中的冻肉,共108份。大肠杆菌O157∶H7、O1、O48、沙门菌等菌株,由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郭霄峰教授惠赠…  相似文献   

9.
双抗夹心ELISA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前期建立并纯化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3D6,建立一种适宜食品样品检测的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只对O157菌株有特异性反应,对非O157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及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O157纯培养菌液检出限为1.2×105 CFU/mL。选择性增菌培养后,对牛肉、猪肉和鸡肉与模拟样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的检出限为0.4~4CFU/g。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氏杆菌简称大肠杆菌是寄居肠道的优势菌群之一,某些血清型毒力较强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人类腹泻。致腹泻性大肠杆菌根据致病机制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集聚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H7是最常见类型,O表示其抗原类型,H7表示血清型。大肠杆菌O157∶H7的感染剂量极低,有人认为食入不足10个细菌就可致病,且病死率相对较高,发病后服用抗生素有无效果尚无定论,目前还没有特效疫苗生产。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肠杆菌O157显色培养基在饲料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试验利用免疫磁珠法和大肠杆菌O157显色培养基对60份饲料样品进行大肠杆菌O157分离鉴定,对疑似阳性的菌落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蜡样芽胞杆菌ofb基因进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饲料样本经过免疫磁珠法筛选后,亚碲酸钾山梨醇麦康凯(CT-SMAC)琼脂检出阳性的样本数为13例(21.67%);大肠杆菌O157显色培养基阳性样本为8例(13.33%);通过ofb基因测序验证CT-SMAC琼脂和显色培养基方法检测假阳性率分别为84.60%和75.00%。大肠杆菌O157显色培养基用于饲料中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能够有效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降低普通培养基检测的假阳性率,适合于饲料中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O157(E.Coli O157)大肠杆菌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中最多见的1个血清型,人食入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会引发食物中毒.1996年,日本暴发了O157导致的人群感染,近期在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有O157感染的报道,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园皇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从香港进口的冰鲜鱼中检出了O157大肠杆菌.为保护我国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健康,防止O157大肠杆菌在我国蔓延,建立快速诊断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感染剂量低,致病性强,临床上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新型肠道致病菌,在世界范围内多次爆发流行,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从非生物因素(包括传染源、气候等因素)和生物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大肠杆菌O157:H7传播的环境因子,最后从病原菌的监测诊断技术、废弃物堆肥处理、加强食品以及饮水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大肠杆菌O157:H7的对策,最终为大肠杆菌O157:H7的疫病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O157的致病性已引起全世界公众和微生物学家的关注,而O157的致病因子有很多,本文就大肠杆菌O157可能的粘附素:菌毛、OMP及紧密素在致病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这些因子在其它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中的出现率及与致病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大肠杆菌O157的致病机理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推动我国对大肠杆菌O157的研究,以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对空白。  相似文献   

15.
O157:H7埃希氏大肠杆菌,属于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也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它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时可引起人的死亡。1982年在美国首次爆发流行,而后在世界各地有散发流行和爆发的报导,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泰国等。  相似文献   

16.
以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对家兔进行试验感染,观察了大肠杆菌O157:H7对家兔的影响,通过玻片凝集试验分析了粪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肠杆菌O157:H7可导致兔的肠道反应和腹泻,在腹泻期排出的菌体最高,并可维护较长时间的带菌,说明家兔依然是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的易感性动物、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物保健》2008,(5):121-121
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Dan Thomson博士等研究了一种称为嗜铁素受体(Siderophore receptor)和(膜)孔蛋白(porin)即SRP疫苗的新技术,可以减少肉牛排放大肠杆菌,使牛肉更加安全。第一项现地研究表明,这种疫苗可以使肉牛排放的大肠杆菌减少54%。第二次现地研究增加了SRP的用量,大肠杆菌减少了85%。其作用机理是,像大肠杆菌等食源性病原菌都是利用嗜铁素受体和(膜)孔蛋白获取铁,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O157:H7的疫病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感染剂量低,致病性强,临床上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新型肠道致病菌,在世界范围内多次爆发流行,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从非生物因素(包括传染源、气候等因素)和生物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大肠杆菌O157:H7传播的环境因子,最后从病原菌的监测诊断技术、废弃物堆肥处理、加强食品以及饮水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大肠杆菌O157:H7的对策,最终为大肠杆菌O157:H7的疫病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带菌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埃希氏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是一种出血性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其感染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982年美国首次报道了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暴发,此后世界各地相继有由该菌所致疫情的报道,尤其在1996年5~8月日本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O157:H7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累积患者近万人。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我省猪群中分离获得的O8、O9、O149、O157血清型菌株混合,经甲醛灭活,以氢氧化铝为佐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含10亿个/mL的大肠杆菌病(本地株)多价灭活苗。应用试验研究表明,该大肠杆菌病(本地株)多价灭活苗对仔猪的保护率达96.13%,可以显著减少仔猪的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