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研究     
《中国动物保健》2011,(8):88-90
科学家发现荷兰家禽的细菌与人的超级细菌有联系 荷兰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荷兰生禽肉中存在的细菌可能是人类超级细菌的一个来源,根据一项研究表明,在食用动物使用抗生素正在使可以拯救生命的药物失去效力。从荷兰南部食品商店购买的生鸡肉80%发现有多种药物耐药性的细菌。当研究人员将这些细菌与从医院病人采集的标本进行比较时,发现主要的耐药性基因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其他抗感染药物的耐受能力,它是医院感染和外科手术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近年来,细菌耐药性的发现及其影响的规模及其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被称为“现代医学的最大威胁”。然而,对细菌耐药性的防控措施一直缺乏有效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从发现细菌耐药性的原因、现有的抗耐药策略以及未来针对细菌耐药性的新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当前对抗细菌耐药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细菌耐药适应性现象在耐药细菌中普遍存在,其指细菌为了在高于自身耐药水平的抗生素压力下能够继续生存与繁殖而对自身代谢进行调节,以适应抗生素压力环境。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对细菌耐药适应性的改变可直接影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其主要通路中相关基因具有潜在药物靶点的研究价值。文中对耐药适应性、耐药适应性机制及适应性代价与补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基于耐药适应性靶点的新型耐药抑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养猪》2008,(3):2
来自猪圈的致命细菌猪 不仅仅是重要的肉食供应者,有时也向我们传播病菌。上个星期,罗伯特一科赫研究所在柏林发表了编号为18/08的流行病学报告,标题是《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在猪鼻黏膜上繁殖的细菌会传染给人吗?》。发表这份报告的背景是,人们发现了一种新型致病细菌。近年来,这种细菌在荷兰的猪饲养场里传播,但从2006年起,这种细菌传播到德国,除猪之外也传染给人。  相似文献   

5.
细菌多重耐药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细菌主要通过药物代谢酶将药物失活、靶向改造药物作用部位、降低细胞膜通透性和通过耐药泵主动将胞内药物泵出胞外4种方式抵抗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毒性作用,其中细菌通过耐药泵将药物排出胞外是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尤其是多重耐药泵,可以外排结构迥异的多种药物或对细菌有毒的代谢产物。由于细胞膜结构的不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所具有的耐药泵种类和结构也有所不同。革兰氏阴性菌中,目前发现的细菌耐药泵种类主要包括ATP结合盒超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 family,ABC)、耐药节结化细胞分化(resistancenodulation division,RND)家族、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小多重耐药(small multi-drug resistance,SMR)家族和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家族(multidrug and toxic-compound extrusion family,MA-TE)。革兰氏阳性菌中,目前发现的细菌耐药泵种类主要包括ABC、MFS、SMR和MATE家族。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展了细菌耐药泵的结构及其耐药机制的...  相似文献   

6.
细菌耐药性与畜牧产业发展、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复杂,除由人-动物-环境三者之间复杂作用引起外,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应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新发展的药物理论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对细菌耐药机制的认识、新型抗菌药物的发现及药物的合理使用,为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当前,细菌耐药性已然是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细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及新药研发的困难性,决定了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和多种角度开展研究,从而控制其进一步发展。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归纳总结了多种应对细菌耐药的策略及方法,重点从新型抗菌药的研发、联合用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同步模型及多组学技术等方面阐述其在应对细菌耐药性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减缓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问世将人类带入了抗生素时代,抗感染治疗由此进入了新纪元,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半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把抗菌药物作为抗感染治疗最有力的武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又遇到了新的挑战——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而此种耐药性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得越多耐药性亦变得越严重。目前已发现某些细菌对现有的几乎全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超级细菌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再次回到面临感染而无药可医的困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人类的当务之急。正在逐渐建立自己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络,监测细菌耐药的流行状况和规律,研究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超级细菌"主要指对现有抗生素都耐药的细菌。目前世界范围内报道的"超级细菌"主要指耐受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英文缩写MRSA),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目前对包括万古霉素和甲氧西林在内的抗生素都耐药,故而"超级细菌"名副其实。该菌最先于英国报道发现,随后荷兰、丹麦、比利时和德国相继报道出现MRSA变种ST398。  相似文献   

9.
细菌素是细菌自身生产的一类杀菌物质,由基因编码、核糖体合成,是自然界中细菌用于调节自身菌群结构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细菌素的来源广泛、结构多样,对各种动物致病菌都具有高效抑杀作用,这些特点为细菌素开发成为一种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可能。作者对近年来在细菌素生物学特征的发展、分类更新及其应用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中国新型细菌素类动物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行业资讯     
<正>研究发现:某种新细菌将取代饲料中的抗生素位于西伯利亚的地球冰冻圈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s Cryosphere)的科学家称,饲料生厂商将来或能够用一种新发现的细菌取代饲料中的抗生素。这种细菌一年前被发现于永冻土层中。初步研究显示,这些细菌可与胶质银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免疫调节药物,这种药物可以在家禽养殖中用作饲料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  相似文献   

11.
正继去年11月中国研究人员发现首例含抗药性基因的超级细菌——MCR-1后,加拿大也从采集的样本中检出该超级细菌。MCR-1能产生一种抗黏菌素的酶,而抗黏菌是一种剧毒性抗生素,只有在所有其他药物都失效情况下使用。这意味着抗生素这最后一道防线已被细菌攻破。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细菌耐药性现状、国内医学及动物医学领域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中药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及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动物生产中开发中药饲料添加剂代替化学抗菌药物添加剂是解决细菌耐药性、动物源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问题的重要途径,对绿色动物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来,新西兰研究人员在超市售卖的新鲜鸡胴体上发现了携带多种人用抗生素的细菌。这种细菌产生抗性针对的抗生素不是在家禽业中使用的而是用于治疗人类严重感染的药物。出售的鸡只来自于散养的有机鸡只。  相似文献   

14.
畜牧养殖中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养殖中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主要有产生钝化酶、改变药物作用靶点、通过主动外排或形成非渗透性膜、形成生物被膜、增加代谢颉颃物等.近几年研究又发现常用抗菌药的多种耐药新机制.针对细菌耐药机制,提出合理用药、加强饲养管理、研制开发耐酶药物、抗菌药物替代品、耐药抑制剂及破坏耐药基因新技术等对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人员发现,全世界范围内的细菌都存在一种抵抗粘菌素-一种"终极"抗生素的基因。相关研究发现于去年11月份来源于中国,随后在丹麦、荷兰、法国和泰国也发现了类似的耐药基因。粘菌素是在上世纪50年代研发的,是多粘菌素类化合物的一种。它有着"终极"药物的称号,医生会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这种药物,因为它会损伤患者的肾脏,  相似文献   

16.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耐药菌所致的感染给人类健康及畜禽生产带来巨大威胁。细菌耐药可由多种机制所介导,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对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影响药物与作用靶位结合及作用靶位结构变化等机制介导的耐药受到人们的关注。论文将对作用靶位变化导致细菌耐药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止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防制细菌性疾病方面,抗菌药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日益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近年来,以中药抑制细菌毒力因子控制细菌感染的治疗策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细菌溶血素是细菌产生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发溶血素抑制剂成为解决细菌感染问题的关键。现针对中药对细菌溶血素的抑制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的使用,耐药及多重耐药细菌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从细菌染色体、质粒、转座子等遗传学和产生灭活酶、主动外输、渗透屏障、代谢、靶位改变和生物被膜形成等生物化学方面对细菌产生耐药的分子机制做了介绍,有助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克服或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或传播,有利于新抗生药物研究与开发,并建议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开发一些天然抗菌肽和特异的细菌疫苗,以控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磺胺药和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长期使用,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株已逐年增多,导致抗菌药物的疗效越来越差。如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开始使用时仅有8%,近年来已达77%,有的报道认为在90%以上。因此,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细菌性疾病化学治疗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的研究在临床兽医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大家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的致病菌种类繁多,人们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也很多,即使是同一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其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也…  相似文献   

20.
Fleming偶然的发现,20世纪最神奇的药物诞生于世,使细菌性疾病不再象往常那样殃及人类和畜禽的健康。然而,抗生素的产生与发展也符合自然界生物进化的规律,抗生素显威之时,耐药菌随之而生,呈迅猛增长,抗生素因之而逊色。抗生素的神圣使命不得不使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有严重的挑战。人类对它产生了怀疑,他们正在认真考虑自身安全,同时采取最有效地手段探索新物质,为自身服务,来解决细菌由于抗生素耐药性而对生物界造成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