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田艳 《动物保健》2014,(4):66-66
正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黄曲霉毒素引起鸭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肝脏器官受损、消化机能障碍,全身浆膜出血以及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发病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黄曲霉毒素可导致不同种类和日龄的家禽发病,鸭尤其易感,常引幼鸭中毒致死亡,对鸭业生产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可引起多种动物中毒,其中雏鸭最为敏感。临床上大多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造成鸭的生产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继发了鸭的其它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现将我县一大型养鸭场发生的因玉米饲料霉菌毒素中毒,同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继发鸭传染性浆膜炎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可引起多种动物中毒,其中雏鸭最为敏感。临床上大多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造成鸭的生产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若继发鸭的其它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现将我县一大型养鸭场发生的因玉米饲料霉菌毒素中毒,同时雏鸭继发了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做一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喹乙醇中毒喹乙醇是畜禽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抗菌促生长性化学药物,临诊上有关鸡、鸭等发生中毒事例很多。1.临诊症状及病理剖检中毒鸡精神沉郁、厌食、流涎、排黄绿色稀粪、冠及肉髯发绀、行走摇晃或瘫卧,有时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产蛋鸡中毒后产蛋下降,剖检可见消化  相似文献   

5.
慢性氟中毒病是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病,是因为长期连续摄入超过安全限量的无机氟化物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尤以骨骼、牙齿受损明显。该病主要包括饮水型氟中毒和饲料型氟中毒两种,常呈地方性群发,世界各国及我国大多数地区均有本病,各种畜禽均可发生,猪、牛和鸡慢性氟中毒报道较多,但是鸭群慢性氟中毒的报道不多。实际上,鸭对氟的敏感性高于鸡,肉雏鸭更高。2005年春季,山东省昌邑县某鸭场群发本病,因其呈群发性,危害较大。现将其调查诊断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有后备鸭樱桃谷肉种鸭6000余羽,15周龄,已经限饲2个月左右,每天发病30余羽,发病率为0.3%~0.5%。成年母鸭每天给料量为120g左右,发病最多,且病情严重,公鸭发病较轻。2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经常落后于大群,羽毛粗乱无光,部分易折断和脱落,身体瘦弱,站立不稳;跛行,病鸭胫骨轻微变粗,稍有变软,腕关节肿大,触之坚硬,以鸭璞前半部分着地,后半部分抬起,以两翼翼尖辅助维持身体平衡,不愿行动,喜卧,不愿吃料,饮水减少。严重病鸭卧地不起,死亡。剖检内脏无特征性变化,表现为肝脏发育不良,边缘薄锐,表面有少许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点。小肠呈现中度弥漫...  相似文献   

6.
1雏鸡雏鸭雏鸡雏鸭中毒多发生在2~6周龄。病雏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衰弱,贫血,冠苍白,排出白色稀粪,腿麻痹,常缩脖闭眼呆立,幼鸭脱毛,时时发出哀叫声,常躺卧地上,头呈角弓反张,后痉挛而死。成禽的耐受力强,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仅食欲减少,消瘦,贫血。中毒久者发生肝癌,产蛋禽则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上,我们时常可见到一些鸭出现以软脚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仔细分析起来有番鸭呼肠孤病毒病、鸭传染性浆膜炎、鸭葡萄球菌病、鸭肉毒梭菌中毒以及鸭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缺钙)等几种疾病.它们的症状类似,但发病原因及处理方法大不一样,需进行鉴别诊断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肉毒中毒是由于吸收肉毒梭菌毒素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以呈现运动中枢神经麻痹和延脑麻痹的症状为特征。2007年夏季,西昌两个鸭场种鸭群前后发生疑似肉毒梭菌中毒症。我们对其中的高草鸭场进行现场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特异性毒素中和试验,确诊为种鸭C型肉毒梭菌中毒症。1现  相似文献   

9.
1畜禽发生霉玉米中毒的发病症状 1.1鸡、鸭发生霉玉米中毒的发病症状 雏鸡雏鸭多发生在2~6周龄。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衰弱,贫血,冠苍白,排出白色稀粪,腿麻痹,常缩脖、闭眼、呆立,幼鸭脱毛,时时发出哀叫声,常躺卧地上,头呈角弓反张,后痉挛而死。成禽的耐受力强,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仅表现食欲减少,消瘦,贫血。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鸭急性肉毒梭菌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急性肉毒梭菌中毒多因鸭食入大量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变质饲料,河塘死亡鱼虾,或畜禽腐尸及腐尸上的蛆虫等引起的一种毒素中毒,按病程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在鸡、鸭、鹅中均可发生,尤其是放牧鸭群,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1霉菌毒素中毒鸭食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可引起中毒,雏鸭对黄曲霉毒素较敏感,多呈急性经过,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出血。1.1病因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当温度(24~30℃)和相对湿度(80%以上)适宜时,黄曲霉菌就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笔者亲眼目睹了一起骡鸭发生"鹤壁天元"杀虫气雾剂中毒的经过.现报道如下: 1 中毒经过 2008年7月份,养殖户王某买回15只白羽骡鸭,在饲养过程中,发现有两只较小的鸭喜欢啄毛,原因可能是鸭舍太潮湿.  相似文献   

13.
磷化铝广泛应用于粮食熏蒸杀虫,如使用不当,则会引起畜禽中毒。我市某鸭场曾发生磷化铝引起大批种鸭中毒并死亡,现将其发病及处理情况介绍如下。我市某鸭场饲养建昌种鸭1600余只,饲喂从粮站新购回的一批玉米。20天后,发现100余只鸭出现间歇性神经症状,并先后死亡20余只。  相似文献   

14.
正黄曲霉毒素中毒是鸭群因采食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雏鸭尤为敏感;低剂量下即可引起雏鸭发病;临床上以肝脏受损、肺脏结节、消化机能障碍、浆膜出血和神经症状为主,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对养鸭业危害极大。1病原黄曲霉的分生孢子梗的壁厚、无色,多从基质生出,长度小于1毫米,顶囊下面的分生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情况某农户养雏鸭50只,发育良好.2002年3月20日,饲养员给雏鸭加喂某食堂的残羹,雏鸭食欲很好.第2天,3~4日龄雏鸭陆续出现中毒症状,当天死亡4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确诊为食盐中毒,经采取紧急解救措施,除当天死亡的4只外其余46只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病鸭死前头向后仰,两脚呈游泳状划动.本病发病急、传染快、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17.
奉化市养鸭专业户卓某所饲养的 1 6 0 0羽 5日龄苗鸭添加“痢菌净”预混剂 (含量2 % ,每袋 5 0 g)时 ,超过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1 0倍 ,结果于次日起陆续出现中毒症状。病鸭精神萎顿 ,羽毛松乱 ,低头缩颈 ,减食 ,流涎 ,部分下痢 ,反应呆滞 ,驱赶时行走不稳、无力 ,约五分之一重症病鸭口腔发生畸形 ,呈上喙宽、下喙长 ,相互错开 ,致使采食、饮水困难 ,消瘦而逐渐衰竭死亡。死鸭剖检 :肝脏充血、呈暗紫色 ,胆囊肿大 ,小肠充血 ,呈卡他性炎症 ,少数有弥漫性出血 ,心、肺、嗉囊等脏器未见特异变化。发现中毒后立即采取保肝、利尿、排毒措施 ,每 5 0…  相似文献   

18.
本市某鸭场在治疗球虫病时,出现大面积中毒的情况,其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药品的主成分标示不全。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中毒情况及处理1.中毒情况:徐某的一批白羽半番鸭,22日龄时精神不振,食欲锐减,缩颈喜卧,饮水增加,并有拉稀症状,多数粪便呈黄白色或灰黄色,小部分为暗红色;  相似文献   

19.
雏鸭食盐中毒胡延巍姜永良吕伟邹德娟(辽宁省本溪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117000)1中毒经过我市溪湖区大连寨镇米×于1995年5月20日从外市购入金定蛋鸭雏650只,饲养1周后群中部分雏鸭发生“糊肛”,治愈后原“糊肛”患鸭肛门周围仍粘附着粪便,呈球...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农药是最常用的一类杀虫药,常用于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具有杀虫效力强,杀虫谱广,易降解、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鸭对该类农药比较敏感,在临床上常由于误饲误饮造成中毒.由于饲喂引起的中毒不常见,现将一起饲喂引起鸭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