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江西沙塘鳢属鱼类形态特征和个体繁殖力的初步研究表明,中华沙塘鳢种群和河川沙塘鳢种群的个体形态相似、差异微小;中华沙塘鳢平均体质量28.29g,平均绝对繁殖力仅在5287粒左右,平均相对繁殖力188粒左右;河川沙塘鳢平均体质量48.95g,平均绝对繁殖力也仅5938粒,平均相对繁殖力121粒。研究发现,中华沙塘鳢种群体型相对更小,且采样难度远高于河川沙塘鳢,提示河川沙塘鳢资源可能更丰富;进一步结合两种群形态特征和个体繁殖力比较分析,可得出更适合选择河川沙塘鳢进行人工繁殖和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2.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俗称褐塘鳢、尖塘鳢或褐虾虎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为虾虎鱼亚目中个体较大的种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鲙)虎鱼亚目( Gobioidei)、塘鳢科(Eleotridae)、沙塘鳢属(Odontobutis),俗名塘鳢鱼、沙乌鳢、草婆鱼、土憨巴、土蒲鱼、鲈土鱼、虎头鲨、慈姑呆子等,是淡水小型底栖肉食性鱼类,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沿江各支流、钱塘江和闽江等水系,偶见于黄河水系[1].河川沙塘鳢个体虽小(常见个体30~50 g,最大个体175 g[2]),但可食部分比例大,且肉嫩刺少,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深受江、浙、沪、闽等地人们的喜爱,是著名的淡水小型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4.
泰国尖塘鳢的生物学及其养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尖塘鳢,学名褐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俗名笋壳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为虾虎鱼亚目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全长可达60 cm,5~6 kg,一般商品鱼规格为0.4 kg.  相似文献   

5.
云斑褐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属鲈形目(Pericformes)、塘鳢科(Eleotridae)、褐塘鳢属(Oxyeleotris),产于东南亚江河、湖泊和水库的热带、亚热带,是这些国家经济效益较高的大宗出口淡水鱼品种之一.该鱼肉细嫩、刺少,味道鲜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我国大陆、港澳和日本、韩国等地大量进口的优质淡水鱼,颇受消费者的欢迎.为摸索云斑褐塘鳢在本地区池塘人工养殖的技术规程,2005年7月和8月我们引进两批云斑褐塘鳢3~4 cm0.78万尾(2.8亩)和5~6 cm0.92万尾(3.2亩),养殖面积6亩,在顺德区容桂街红旗社区开展养殖试验,经过15个月的养殖,成活率达77.5%,收获规格10~26 cm,最小个体80g,最大个体520g,取得了较好的养殖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俗称褐塘鳢、尖塘鳢或褐虾虎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为虾虎鱼亚目中个体较大的种类,是热带、亚热带的优质淡水鱼类,主产于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且已成为这些国家效益较高的大宗出口水产品.  相似文献   

7.
尖塘鳢,俗名笋壳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为暖水性、肉食、底栖、穴居性经济鱼类,原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虽然塘鳢科鱼类在我国的珠江、长江水系也有数个品种分布,如尖头塘鳢、沙塘鳢等,均因个体较小,只有150克/尾左右,其养殖的商品经济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8.
尖塘鳢是指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两种尖塘鳢属鱼类,其隶属于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分别从东南亚(前者)和澳大利亚(后者)引入我国.因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接近于本地相近种类、适应性强、便于活体运输和暂养、经济价值较高等优点,引起了我国,尤其南方各省的科研、生产者的浓厚兴趣.现就这两种尖塘鳢引入我国后的种苗生产和养殖研究、开发进展撰写本文,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顾李生  马少玉 《水产养殖》2012,33(11):49-49
笋壳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也叫云斑尖塘鳢,为虾虎鱼亚目中个体较大的种类.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与塘鳢科的其他品种相比,笋壳鱼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淡水优良养殖品种.2011年6月份,单位引入笋壳鱼于大棚内养殖,经过数月的养殖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壬基酚对河川沙塘鳢性腺分化和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环境雌激素化合物壬基酚(4-nonylphenol,NP)对河川沙塘鳢性腺分化和发育的影响.将人工孵化河川沙塘鳢仔鱼暴露于3个质量浓度(100、300、500 μg/L)的NP中,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暴露150 d,显微观察性腺组织.试验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性腺分化的过程是由中性的性腺直接分化出卵巢或精巢.暴露于500 μg/L NP以下的各处理组中的河川沙塘鳢性别比例约为1∶1,与对照组无差异;但是精巢未发育的个体数量随NP浓度提高而增加,在NP 300 μg/L和NP 500 μg/L暴露组中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0%和22%;此外,NP对精巢组织结构产生一定的伤害,精巢中出现坏死细胞和纤维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河蟹、沙塘鳢小网围生态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塘鳢隶属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称"虎头鲨"。沙塘鳢个体虽小,但因其肌间剌少,含肉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天然水域的数量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沙塘鳢已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名贵养殖品种之一,越来越受到渔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在蟹池内套养沙塘鳢,不仅可让沙塘鳢捕食池中的野杂鱼,  相似文献   

12.
尖塘鳢属优质名贵鱼类,经济价值较高。尖塘鳢是指云斑尖塘鳢(Oxye]eotr]smarmoratusBleeker)和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lineolatus)两种尖塘鳢属(OxyeleotriS)鱼类,其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mes)、缎虎鱼亚目(Gobioidei)、塘鳢科(E1etridae)。早年分别从东南亚(前者)和澳大利亚(后者)引入我国。与国内相近种类,如沙塘鳢(OdontobutisobscuraTemmincketSchlegel)和尖头塘鳢(EleotrisoxycephalaTemmincketSchlegel)等相比,其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接近于本地种类、适应性强、便于活体运输和暂养等优点,引起了我国,尤其南方各省的科研人员、生产和消费者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3.
沙塘鳢,又名沙乌鳢、塘鳢鱼、土布鱼、塘蒲,俗称虎头鲨、呆子鱼。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是长江中下游湖河中的小型经济鱼类。沙塘鳢个体虽小,但肌间刺少、含肉量高、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贵水产品之一。由于天然水域中沙塘鳢数量日趋减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市场售价节节攀升,人工养殖越来越受到水产工作者的关注。在同一池塘内进行河蟹与沙塘鳢混养,可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泰国塘鳢又称褐虾虎鱼,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原产地在东南亚的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具有肉质鲜美细嫩,个体较大的优良性状,最大养殖个体可达3—4公斤,为东南亚常见的优质食用鱼。1988年3月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鱼类研究室从泰国亚洲技术学院(AIT)引进泰国塘鳢鱼种,并在6月份进行人工催产,孵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沙塘鳢隶属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称"虎头鲨".沙塘鳢个体虽小,但因其肌间剌少,含肉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天然水域的数量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沙塘鳢已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名贵养殖品种之一,越来越受到渔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在蟹池内套养沙塘鳢,不仅可让沙塘鳢捕食池中的野杂鱼,还可增加河蟹的放养密度和养殖产量,有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塘鳢,学名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为底层肉食性小型鱼类,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附属水域,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底层淤泥及杂草等水生植物上,游泳能力弱,行伏击性摄食方式。塘鳢个体虽小,但肉多刺少,肉味鲜美,在江浙一带是群众喜爱的传统名肴,尤以每年繁殖季节前后的“菜花塘鳢”最为出名。塘鳢过去产量主要靠天然捕捞,由于长期滥捕,加之由于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水域环境逐渐恶化,适宜塘鳢生长繁殖的水域日趋减少,因而天然捕捞产量逐年降低,其资源日益枯竭,受市场经济的刺激,广大养殖户…  相似文献   

17.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rus Bleeker),俗称笋壳鱼,其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塘鳢科(Eletridae)。原产于东南亚的江河、水库和湖泊中,是热带和亚热带中型经济鱼类之一,最大个体可达5~6公斤。云斑尖塘鳢属优质名贵鱼类,在东南亚、港粤台、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18.
河蟹与沙塘鳢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塘鳢属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称:浦鱼、土布鱼、虎头鲨、虎头呆子。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在江浙沪地区历来被视为名贵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能达到250g。该鱼生长快、适应能力强、无肌间刺、肉味鲜美,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贵鱼类,  相似文献   

19.
利用PCR技术扩增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及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la)的线粒体D-loop区并测序,获得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中华沙塘鳢、葛氏鲈塘鳢及尖头塘鳢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分别为853bp、853bp、1028bp、852bp、848bp,结合GenBank中平头沙塘鳢(Odontobutis platycephala)、刺盖塘鳢(Eleotris acanthopoma)、黑体塘鳢(Eleotris melanosoma)、褐塘鳢(Eleotris fusca)、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sinensis)、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a)、溪鳢(Rhyacichthys aspro))等7种虾虎鱼类同源的D-loop区序列,分析了这12种虾虎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所使用的同源序列长度为832~846bp,其中保守位点452个,变异位点405个,简约信息位点258个,单态位点145个,转换/颠换平均值为0.8。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型的12种虾虎鱼类遗传距离范围为0.043~0.312,在Kimura2-parameter模型构建的邻接树和非加权配对法系统树中,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中华沙塘鳢、平头沙塘鳢聚为一大支,刺盖塘鳢、黑体塘鳢、褐塘鳢、尖头塘鳢、溪鳢、葛氏鲈塘鳢聚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工试养的河川沙塘鳢苗种规格过小(全长1 cm左右),其对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要求高,苗种成活率和养成产量不稳定,这严重挫伤了从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培育优质、充足的河川沙塘鳢大规格苗种,提高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稳定养殖产量、提升经济效益,是河川沙塘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笔者发现,采取“一步培育法”,即将水花苗种直接培育成大规格苗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苗种规格参差不齐、个体间自相残杀现象严重以及培育成活率低。为此,该试验通过比较两种河川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方法,以期筛选出更为高效的河川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方法,旨在为河川沙塘鳢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