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西北草业通讯(曹致中)报道,我国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后已进行了4次品种审定,共报审品种材料167份,通过审定76个品种。如西北5省区被审定通过并发给品种合格证书的有新疆大叶苜蓿、北疆苜蓿、陕北苜蓿、关中苜蓿、新牧一号苜蓿、  相似文献   

2.
和田大叶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甫尔江 《新疆畜牧业》2001,(1):24-24,I001
和田大叶苜蓿是一个优良的地方苜蓿品种,在和田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它具有多年生、品质好、产草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抗旱、抗寒、抗逆性强,养地效果明显等优良特性.目前和田地区种植的大叶苜蓿从播种到收种田间管理比较粗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优良特性的发挥及牧草种子产量.为使和田大叶苜蓿种子田获得纯净度高、清洁、饱满、生活力强、不带病虫及杂草种子的高产优质的合格大叶苜蓿种子,必须对种子田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改变落后的管理方式,使其达到牧草良种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此,根据我地区的实际,提出大叶苜蓿种子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的耐盐能力,明确其适宜的盐浓度范围,从而为我国盐渍化土地提供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试验以12个审定的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盐浓度下各品种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萌发活力指数。结果表明:在Na Cl浓度为0.8%时苜蓿品种间各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丰宝的耐盐性最强,阿尔冈金的耐盐性最弱,各苜蓿品种耐盐性顺序为丰宝四季旺爱菲尼特多叶王金皇后WL324West blend皇后2000新疆大叶苜蓿Able宁苜一号阿尔冈金。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时期及同一时期不同品种苜蓿黄酮含量的差异,试验对不同采收期的新疆大叶、蔚县、润布勒、WL324、阿尔冈金5个品种苜蓿全草及茎、叶黄酮进行了超声波提取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种苜蓿全草黄酮含量不同,新疆大叶苜蓿全草的黄酮含量(5月份取材)最高,为3.784 mg/g,阿尔冈金苜蓿全草的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期苜蓿总黄酮含量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时期及同一时期不同品种苜蓿黄酮含量的差异,试验对不同采收期的新疆大叶、蔚县、润布勒、WL324、阿尔冈金5个品种苜蓿全草及茎、叶黄酮进行了超声波提取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种苜蓿全草黄酮含量不同,新疆大叶苜蓿全草的黄酮含量(5月份取材)最高,为3.784 mg/g,阿尔冈金苜蓿全草的黄酮含量(5月份取村)最低,为2.775 mg/g;5月份取材的苜蓿黄酮含量显著高于10月份(P>0.05);苜蓿叶中的黄酮含量明显高于茎。  相似文献   

6.
新疆大叶苜蓿是退牧还草、禁牧、轮牧、休牧和农区畜牧业中解决牲畜饲料的主要牧草之一,而我区退牧换草项目需要大量的苜蓿种子,所以掌握好新疆大叶苜蓿种子生产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要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陇东雨养农区3个紫花苜蓿品种叶片氮磷重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紫花苜蓿品种(新疆大叶苜蓿、阿尔冈金苜蓿和陇东苜蓿)为材料,研究叶片N、P重吸收特性及其与生物固氮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紫花苜蓿品种叶片N重吸收效率(NRE)平均为18.0%,且第一茬显著高于第二茬。第一茬,阿尔冈金苜蓿与陇东苜蓿的叶片NRE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新疆大叶苜蓿;第二茬,阿尔冈金苜蓿叶片NRE显著高于陇东苜蓿,但二者与新疆大叶苜蓿均无显著差异。3个品种叶片P重吸收效率(PRE)平均为18.3%,品种间和茬次间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品种间叶片N、P重吸收效率差异较小,而茬次间差异显著。3个品种叶片NRE与叶片氮浓度、生物固氮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茬次间存在差异;PRE与叶片养分浓度、生物固氮率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王英 《草业科学》1995,12(4):18-20
在运粮河中游两岸建立优质牧草品种鉴定辅,对新疆大叶紫花蓿、红三叶、草木樨、沙打旺、狐毛草和羊草4个豆科和2个和禾本科计6个品种牧草苜蓿十羊草组合牧进行适应性、抗逆性以及牧草产量和质量的鉴定筛选。  相似文献   

9.
苜蓿堪称"牧草之王",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最主要的牧草之一.苜蓿为豆科、苜蓿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属约65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我国有9种,分别为紫花、蓝花、黄花、白花等品种.阿拉善、中牧1号、沧州、新疆大叶、甘农1号、皇后、安斯塔以及美国进口的W1232、农宝、国产敖汉、中苜1号等苜蓿品种是寒冷、干旱和荒漠化地区主要栽培的多年生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水分渗透胁迫,模拟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环境对我国西北地区3个广泛种植的苜蓿品种:甘农一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cv.Gannong No.1)、牧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Amerigraze401+Z)、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Xinjiang Daye)的萌芽和幼苗部分保护酶活性及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PEG-6000浓度5%~25%),甘农一号杂花苜蓿、牧歌紫花苜蓿、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的种子萌芽、幼苗叶片含水量及部分保护酶活性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3个苜蓿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皆明显降低,幼苗叶片含水量基本无显著变化,幼苗本体保护酶活性变化各不相同。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3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次序为:甘农一号杂花苜蓿>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牧歌紫花苜蓿,根据综合评价均值来看,甘农一号杂花苜蓿和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抗旱性较强,而牧歌紫花苜蓿稍弱。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在新疆塔城166团苏丹草等牧草种子基地对10种苜蓿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全部牧草品种能够安全越冬。通过品种间各品质、生产性能的比较,WL324、新牧一号、金皇后、费纳尔、苜蓿皇后产量性状表现突出,其干重分别达到了1.62 kg/m2、1.44 kg/m2、1.35 kg/m2、1.35 kg/m2、1.32 kg/m2。均能适应新疆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可以作为在新疆大面积种植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2.
甘南玛曲七种主要饲草营养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南玛曲七种主要饲草的干草产量、高度、常规养分(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进行测定,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干草产量为2882kg/hm2,比新疆大叶苜蓿、甘农l号苜蓿、红豆草和箭(苫)豌豆高,比绿麦、燕麦和垂穗披碱草低,牧草营养价值为甘农1号苜蓿>绿麦>箭(苫)豌豆>垂穗披碱草>新疆大叶苜蓿>燕麦>天然草地>红豆草.  相似文献   

13.
<正> 供优良牧草种子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草原饲料研究室,多年来培育了许多优良的牧草饲料作物新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适宜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并通过了全国牧草品种委员会的审定,深受广大养畜用户的欢迎。现有牧草种子:紫花苜蓿(新品种龙牧806苜蓿、龙牧801号苜蓿、龙牧803号苜蓿;地方品种肇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地区优良牧草引种和栽培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兴安岭通过引过进10种多年生和6种一年生牧草的栽培试验,间比淘汰,优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4种豆科牧草(甘农1号杂花苜蓿、甘农2号杂花苜蓿、肇东苜蓿、和田苜蓿).结果表明,4种多年生牧草的越冬返青率、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均随栽培年限延长而升高,年度间产草量差异显著(P<0.05),一年生牧草均适宜当地种植.由此认为,筛选出的牧草品种是大兴安岭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5.
<正>1前言新疆是我国畜牧业住区之一,也是种植苜蓿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区、具有优良的品种种质资源。近年来,随之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养牛业振兴,全区苜蓿种植面积迅速广大,苜蓿品种也由单一性向多类型发展,特别是南北疆各地区种植品种已由原来的当地品种增加到现在的不同优质品种及从国内外引进的好多种品种。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产草量高、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不仅可作食用,同时也是良好的牧草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应大庆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试验测定了18个豆科牧草品种的生育期、越冬率、茎叶比、生长速度以及生产性能等。结果表明:草原1号、公农1号、龙牧801、龙牧803、甘农大叶苜蓿和龙牧806苜蓿表现较好,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松嫩草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苜蓿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新疆大叶苜蓿为对照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苜蓿的出苗速度、生育期、产草量、抗寒性、抗病性及根茎直径与根茎入土深度等项指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FunduleaⅠ苜蓿出苗速度高于对熙2.8%,第2,3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6.4%与12.4%,成熟期比对照提前9~16d,且抗霜霉病。就抗寒性而言,FunduleaⅠ苜蓿第2年越冬率略低于对照新疆大叶苜蓿,第3年与对照品种相同,2种苜蓿干叶率相比,FunduleaⅠ苜蓿低干时熙品种新疆大叶苜蓿。  相似文献   

18.
九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用紫花苜蓿及杂种苜蓿与国产关中苜蓿,新疆大叶苜蓿及公农2号苜蓿及公农2号苜蓿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低平地带,正常年份牧草产量各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多雨年份,7,8月形成湿热气候,造成所试品种减产,而公农2号苜蓿对湿热气候的耐力远胜过其他品种。国产3个品种春季返青都较引入品种早,生长速度以引入的Europe最快,国产的3个品种,在长日照下的头茬草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别名苜蓿、紫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古老的豆科牧草。从南纬40°至北纬60°的广大地区均有栽培,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我国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广泛种植,并形成如关中苜蓿、晋南苜蓿、新疆大叶苜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大叶苜蓿品种为对照,对通过田间综合农艺特性评价筛选出的12份优良苜蓿种质材料分别进行了其盛花期第一茬草和再生草茎、叶及植株(全株)的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盛花期刈割供试种质材料(包括对照)植株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11.83%,叶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17.99%,茎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6.10%;再生草植株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13.78%,叶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20.17%,茎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7.19%;供试的12号、9号、3号、5号、2号和8号种质材料含有相对于新疆大叶苜蓿品种较高的总氨基酸, 来自前苏联的12号种质材料还含有较高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