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其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贵州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发展云南农民职业教育应转变观念,深化对农民职业教育的认识,完善农民职业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及保障系统,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民职业教育投资机制,开拓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体系,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3.
张清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1-2,18
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改革办学方式,为农民学习和培训提供良好的场所等,从而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云南经济社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庞大的低素质农村劳动力群体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障碍。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坚持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增强科技意识;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分层次、分区域全面开发。  相似文献   

5.
陈云龙 《农业考古》2006,(3):333-335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许多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本文从当前衡阳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出发,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衡阳市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会宁  黄科 《农业考古》2006,(3):330-332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出发,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罗倩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98-6100
从新型农民培育战略的内涵入手,借用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孙雪莲 《农技服务》2007,24(7):123-124
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能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通过分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农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转变观念,统筹安排,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发展农民职业教育,以达到提高农村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提升农民素质必须依托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结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农民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化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诸暨市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全日制职业教育模式等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区的生产发展,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