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温州市为例,对山水城市的建设进行探讨,分析自然山水的作用,指出自然山水是不可再塑的城市形象,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要素,并着重阐述自然山水在山水城市建设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袁维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2-5134
在概述三门峡市建设自然山水城市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自然山水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建设自然山水城市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因为主要类型。古代中国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产生了人与自然万物可以融为一体,内在性灵与外界自然之间无绝对界限的意识,并且把人与自然合一当作一种最高的境界来追求,从而促使山水文化的产生和繁荣。在山水文化的哺育下,中国园林把崇尚自然、乐山悦水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对自然朴素美的意识,导致中国园林把对追求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的“真趣”“野趣”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而对于山林原野自然形态美的追求,在园林艺术实践上又必然以利用自然、模拟自然和妙造自然作为造园手法,从而使得园林艺术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达到情景交融、逸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参10  相似文献   

4.
对于城市广场这一异国文化现象的盲目移植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浪费和自身特色的缺失.为了提高现代城市广场的利用率,营造生态、人性、亲和的城市广场空间,通过对城市广场发展历史的分析和自然山水园林理念的阐述,结合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现状,提出将自然山水式园林理念引入到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并以长沙高岭组团兴联东路市民广场醉樱园的设计方案为例,说明自然山水式城市广场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对山水盆景植物点缀的材料及材料种植技术、养护管理和植物点缀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郑碧云 《现代农业科学》2009,(3):118-119,126
在研究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英2种自然式园林的异同作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安龙潭峡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的北部,是一个集地质奇观、自然山水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景区山水宜人,潭瀑迷人.峭壁怪石惊人,堪称“黄河山水画廊”。龙潭峡全长12公里,是世界上罕见的U型峡谷。  相似文献   

8.
正1.盆景制作教学光盘。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享受个性化的休闲生活方式,以微观山水、树木为主的盆景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渐成居家新宠,山水盆景在浅水盆中以山石为主要原料,采用配置草木及人物等饰品的艺术手法,再现山川秀美的景色,构成立体的山水画面。盆景制作教学光盘介绍山水盆景的制作、山水盆景造型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9.
晋宋至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积淀了深厚的和谐审美文化的内涵,思想上突出表现为和谐美。“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以和谐为本,山水田园诗自然人格化的本质属性离不开崇尚和谐的人格定位,儒道佛自然山水观的渗透蕴含着自然和谐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许火龙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86-87,158
历史上人类创建了数以千万计的园林.从源头看,古希腊、西亚、中国堪称代表,被推崇为三大园林系统,通过分析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指出其各自的园林特色.中国园林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从粗放的自然风景苑囿、自然山水园林,发展成为人文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写意山水园林.欧洲体系,在发展演变中较多地吸收了西亚风格,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最后形成自己"规整和有序"的园林艺术特色.西亚体系,强调水法在平面布置上把园林建成"田"字,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置中心水池,把水当作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1.盆景制作教学光盘。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享受个性化的休闲生活方式,以微观山水、树木为主的盆景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渐成居家新宠,山水盆景在浅水盆中以山石为主要原料,采用配置草木及人物等饰品的艺术手法,再现山川秀美的景色,构成立体的山水画面。盆景制作教学光盘介绍山水盆景的制作、山水盆景造型的技术流程、果树盆景栽培观果的器具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教学光盘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要创造宜人、高效和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生态园林城市是综合了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优点而提出的城市建设模式。本文分析了秦皇岛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自然山水资源的优势,探讨其在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小犁盆景有如下优势: 第一,发展小型和微型盆景,其生产的原料来源可向各地苗圃收购滞销的适宜制作盆景的苗木,也可自行培育原料苗,山水盆景的原料可从大型假山工程和厂材场收购废弃料和边角料,这些渠道得来的生产原料成本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师法自然,就是拜大自然为师。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创作源泉。盆景造型的艺术表现内容,都是从客观实际生活中来,而又反过来指导盆景的创作实践。因此,盆景造型中的师法自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北京农业》2014,(1):1-1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尊重乡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城市的珍贵养分,记住乡愁的城镇化才有幸福味道。”  相似文献   

16.
明代诗人兼画家程嘉燧在我国绘画史上具有一定影响。文章从程嘉燧关于“风神”、“气骨”、“沉着”,山水自然之美原为不得志者的发现,画风与人品之关系等理论以及其艺术论的影响与批评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以此为个案,进一步窥探整个晚明文人画的某些特质及其形成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汪洋  魏胜林  金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68-4770
针对苏州市部分中高档住宅小区山水景观设计应用的现状,从山水型人居环境设计理念、表现手法、美学艺术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为今后我国城市山水型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走在田野间。远远地看到隐于一片葱翠树影中的道观及淳朴耕作的道者。让人不由想起一生崇尚自然的诗人陶渊明的诗:“悠悠上古。阙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一些道者虽没隐迹于名山胜水之白云深处,然更能感悟“顺其自然”、“喧静两皆禅”的蕴涵道义。《老子》第二十五章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让自己同自然圆融为一,以一种恬淡的心情泰然地顺应自然,则更显德行高洁。“参禅何须好山水”、“无心于道道自得”。只要我们心境旷远,亦能不为世俗所累。亦能自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1.盆景制作教学光盘。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享受个性化的休闲生活方式,以微观山水、树木为主的盆景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渐成居家新宠,山水盆景在浅水盆中以山石为主要原料,配置草木及人物等饰品的艺术手法,再现山川秀美的景色,构成  相似文献   

20.
<正>1.盆景制作教学光盘。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享受个性化的休闲生活方式,以微观山水、树木为主的盆景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渐成居家新宠,山水盆景在浅水盆中以山石为主要原料,采用配置草木及人物等饰品的艺术手法,再现山川秀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