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农业》2015,(6):35
<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科技》2014,(2):77-77
<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相似文献   

3.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节、元夜,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关于元宵节的由来,向来众说纷纭,无有定论。大体有这么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叫“上元燃灯”。汉武帝时为祭祀“太一”神(传说中的天神),正月十五日晚上的灯火一直要点到第二天天亮。本来在战国时期民间即有祭“太一”神的活动,但无燃灯习俗。汉代实行宵禁,但到上元燃灯时,皇帝下令放夜,解除宵禁,让百姓看灯。沿习下来,便成了元宵节。第二种说法是,元宵节不仅与祭祀太一神有关,且与佛教有关。古…  相似文献   

4.
《河北农业》2009,(2):39-39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5.
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6.
<正>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7.
左莹 《古今农业》2013,(1):61-66
“牛王节”是西南地区传统的祭神爱牛节日,在明清时期的西南地区的方志中已有记载,在这些记载中,“牛王节”既是一个汉族的民间节日,也是少数民族的民间节日,另外,西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某些地区,也过“牛王节”。作为一种民间风俗,牛王节必有其民间信仰的特点,本文拟就牛王节的具体内容浅论其所反映的民间信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元宵节简介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9.
姚怡暾 《甘肃农业》2011,(5):52-52,54
我国的民间歌舞,多与一些节日庆典、祭祀神灵祖先、诞辰祝寿、婚丧嫁娶等喜庆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每年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或一些盛大的祭祀和庆典时,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而天津的皇会和它的民间歌舞就是其中最典型、最具地方特色的一个。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斑斓,一则娱神,一则乐人,热闹非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欲就天津皇会和民间歌舞的内容及形式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论述。天津的皇会,是祭祀天后娘娘诞辰的庙会。在南方,把天后也称为妈祖;在北方,  相似文献   

10.
漫话武夷山“金佛茶”吴骥,刘峰茶与佛,因缘深长;自古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查有史以来,寺院僧家,禅多茗饮,有释门必有佛茶。佛茶作为一种物质精神,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它不但反映了佛教的禅宗,而且从佛茶的产地、茶名、培育、管理、采制、药用、品饮、吟咏及社...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的元宵节,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其寓意就是团团圆圆、平平安安。2008年6月,元宵节民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节,吃元宵元宵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流传的说法有好几  相似文献   

12.
”新年无处不张灯,笮鼓元宵响沸腾。”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去,元宵节已近在眼前。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曩视的民俗大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几宵节是新年最后一个圆满的句号,是春节期问娱乐活动的高潮阶段。时值佳节,翻阅书籍,体味文人笔下的元宵节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0,(7):10-10
第47期《走进新农村》的《苏农新韵》栏目中,介绍了江苏在元宵佳节有哪些民俗。阴历正月十五,按照过去民间习俗从除夕夜守岁开始,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年才算正式结  相似文献   

14.
藏传佛教在卫拉特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卫拉特民间风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佛教观念对卫拉特人的丧葬和祭祀习俗影响格外深远,体现在埋葬方式、丧葬礼仪以及对大自然、佛和各种神的祭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甲午马年三大特点:两头春、闰九月、元宵遇上情人节。抛去前两个,单论后者,代表亲情的中国元宵节与浪漫爱情的西方情人节,在2月14日"喜相逢"。而它们的下次相遇,要到2033年。从节日的意境上来看,元宵节与西方情人节气质般配。情人节的浪漫不用多说,元宵节是农历年之中的第个月圆之夜,古时,除了看花灯、赏圆月、踩高跷、划旱船这些固定习俗外,更有层特别的意味。元宵节有个称谓:灯节。朝代不同,节日时长也不样,三五天至十天不等,而尤以明代长。明朝国皇帝朱元璋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在礼制森严的古代,有了这应情应景的灯节,平日里"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儒学名义上不是宗教,但实质上跟宗教差不多,只是不像宗教那样有严格的教义与教规。儒家思想是入世思想,佛教思想是出世思想。儒佛是截然不同,可是深入了解,还是可以发现这两大派别存在一些共同点——都对“孝”作出过阐述,本文就儒家思想孝与佛教思想孝作个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用插花装点节日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喜庆的节日,用东方式插花来增添喜庆吉祥的色彩、渲染节日热烈的气氛应别有韵味,给人们以视觉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节日插花设计中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于花材的选择、色彩搭配、容器和配件的选择等方面也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宋儒对佛教存在误读现象,这种误读主要表现在佛教本体论、佛教伦理观、佛教轮回说、佛教道体等几个方面。宋儒之所以误读佛教的原因主要有:认知与判断佛教坐标的儒学化、认知与判断佛教价值的功用化、认知与判断佛教取向的常识化、认知与判断佛教方式的片面化。探讨并把握宋儒对佛教的误读情形及其原因,对于全面认识宋代新儒学中的儒佛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正确处理不同思想或学说间的关系则是一份难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元宵节前,当人们还沉浸于走亲访或外出旅游休闲节日欢乐中时,阳和镇鸽笼山村的种粮冬户左金森却奔忙在种子市场,为他家的100多亩土地置办水稻、玉米等“种子年货”。  相似文献   

20.
石山 《农业考古》2000,(2):57-58
中国茶文化在整体上是一个综合的集成体,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其中典型的体现即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佛教,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早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庐山志》记载,晋时庐山就有“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的风气,其中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以自种之佳茗招待大诗人陶渊明,谈诗论佛。到了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明确的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茶和佛教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