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璠 《甘肃农业》2004,(9):49-50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经验和理论的梳理 ,认为梯田 种草 柠条的模式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投资小、见效快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地区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类型和重要的农业区域,其区域特征可归结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干旱同时发生;天然植被、人工草地与旱作农业并存,农业与牧业结合是其成功的经营模式;降水总量仍处在允许从事正常农田生产范围之内,但由于不均多变,致使产量低而不稳,在人口压力下往往追求近期利益而盲目开  相似文献   

3.
4.
陇东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陇东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找出该区环境治理多年来缺乏成效的原因,作者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后认为:其原因在于法制建设滞后、执法管理不严、文化教育落后、群众环保意识差、造林与群众利益之间存在冲突以及部分领导对生态环境建设认识不足,这种状况在黄土高原其它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健全环保法规,加强执法管理、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科学规划、合理制订各项治理措施、协调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民利益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在认真分析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水利现代化目标要求,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西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生命之水,实现水与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6.
陇中黄土高原区(庄浪)生态环境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9-2001年对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庄浪县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示范中,摸清了该区海拔1650-2000m范围丘陵沟壑区基本农田、荒坡、沟道、梁峁等区域的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的特征。利用3S技术对各区域进行了系统划分和科学分类,确立了山腰基本农田区、沟道坝系治理区、台地经济林果区、梁峁防风林带治理区等四大治理类型。采取设立中心示范区进行技术集成示范建设,再向全县示范推广,带动县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在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和协作奋斗下,到2001年底,全县有林地3.67万hm^2,其中人工林2.07万hm^2、天然林1.60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9.6%提高到2001年的23.6%,有草地1.93万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5.1%。  相似文献   

7.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造成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和区域性地理位置.也和区域森林分布等有直接关系.干旱问题直接导致荒漠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干旱问题也是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如何克服干旱的影响.搞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一直是林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地区-王东沟小流域,根据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特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塬、坡、沟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达45,建成塬面农田防护林体系(占5)、沟坡经济林体系(占15)、沟谷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占20),草类占5,林草配比合理.塬面以方田林网、道路网络和涝池群构成排蓄体系,基本作到水不下塬;平整沟坡土地、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坡面径流,使水不带沙;沟谷用柳谷坊群分段拦蓄,作到泥不出沟.完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由历史上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粮、果、工副三元产业结构阶段,有25的农民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与高效用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处于半干旱地带,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产力不仅是黄土高原地区内部的问题,而且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和对比分析国内外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关键措施的基础上,提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战略应该以实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开发基因资源的潜力力为目标,同时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水环境、论术字作物对有很水高效利用的原理,并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植被建设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黄土高原的植被状况,阐述了植被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调节气候,减轻自然灾害;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最后针对长期以来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用先进的造林技术,林草并重、草业先行,加强预防监督工作,加大投资力度等措施加快植被建设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功能低下 ,水资源匮乏 ,人口压力大 ,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要重视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大力引进优良种苗和繁育栽培技术、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配套政策体系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树立典型。通过努力 ,搞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生态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特征与建设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征,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机遇。提出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要改变工作方法,实现4个转变;要用产业理论指导生态环境建设;要发挥科技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第一推动作用;要加强对各类生态工程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监管;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发展;要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现生态环境外部性成本内部化;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生态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修复是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定西市安定区位于黄土高原、秦岭山地、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属典型的半干旱地区。这里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素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近年来,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品种选择、桑树栽植、树型养成、桑园管理、剪伐与收获、间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宁夏黄土高原有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地区速生丰产园桑园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是一个环境逐渐优中变劣的区域,通过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土地盐渍化、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提出了修复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植被建设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黄土高原的植被状况 ,阐述了植被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减少地表径流 ;调节气候 ,减轻自然灾害 ;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肥力。最后针对长期以来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用先进的造林技术 ,林草并重、草业先行 ,加强预防监督工作 ,加大投资力度等措施加快植被建设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宋政平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1):142-143149
通过对中部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提出适合中部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几种措施,为该区农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水是农业的命脉,对于西北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土壤-植物-大气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动态系统(称SPAC)。进行旱作农业综合蓄水、保水、节水技术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降水,发挥其最大功能,提高粮食单产是非常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