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离子盐是一类氯和硫等阴离子含量高,而钠和钾等阳离子含量低的矿物盐类.在奶牛怀孕后期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阴离子盐,对控制和防止产乳热、低血钙症、胎衣滞留、酮病、乳房水肿以及真胃移位等围产期疾病有良好效果.本文介绍了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及其危害,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和产乳热的关系,阴离子盐的饲喂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饲喂阴离子盐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产乳热又称产后瘫痪,是奶牛围产期极易发生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四肢肌肉震颤无力、卧地不起、昏迷,严重者在几小时内死亡。据1996年美国国家动物健康监察署(USDA)的资料介绍,美国每年大约有6%~7%的奶牛遭受产乳热的危害,66%的围产期奶牛患亚急性低血钙症。患产乳热的奶牛平均寿命缩短3.4岁,每例治疗费高达334美元,患产乳热的奶牛感染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比例高出正常奶牛的3~9倍。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影响产乳热的发生因素、防治措施及阴离子盐在预防奶牛产乳热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阴离子盐添加剂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奶牛的饲养水平较低,特别是一些农户饲养技术落后,奶牛日粮营养较差,围产期奶牛发病率高.对此合理使用阴离子盐将有显著的效果.据美国的试验结果表明,给奶牛饲喂阴离子盐,仅仅就产奶量提高一项,投入产出比就可达1/10.而且其他方面开支的节省,如减少产乳热及其他疾病发病,减少医药费用的支出及延长奶牛使用年限,提高生产水平增加的收入,可远高于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乳热发病率较高,在产乳热基础上还会引起其他疾病产生,导致奶牛高淘汰率,为牧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通过营养角度预防产乳热发病成为当前畜牧业研究热点之一。阴离子型饲粮通过影响奶牛机体酸碱平衡来调控奶牛体内钙离子代谢,能有效预防产乳热发生,同时也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奶牛钙离子稳态调节机制及近几年阴离子型饲粮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挖掘阴离子型饲粮的潜在价值,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围产期,即分娩前3周(干奶后期)至分娩后的前2周(初产期)。奶牛围产期经历着一系列来自自身生理状态改变、饲粮改变和外界环境改变的变化。各种感染性和代谢性疾病如产乳热,酮中毒、胎衣滞留、子宫炎和真胃移位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因此人们特别关注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养好了,围产期顺利度过,生产能力正常发挥;养不好,则奶牛健康状况差。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11):133-136
奶牛产乳热是奶牛围产期的多发病,在养殖生产中造成了重大危害。研究发现,产乳热的发生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降低有关。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和1α,25-(OH)_2D_3可直接或间接地调控破骨细胞(OC)的形成、活化和骨吸收功能,从而调控骨钙动员和血钙浓度,很可能与产乳热的发生息息相关。本文就PTH、CT和1α,25-(OH)_2D_3在产乳热中调控OC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24头围产前期的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阴离子盐和钙,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影响,及其配合高钙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阴离子盐可有效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但对乳脂、乳蛋白的含量没有影响(P>0.05);而且显著提高分娩当天的血钙浓度,降低血清中PTH水平,有效预防了奶牛产后产乳热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奶牛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奶产量的增加,围产期奶牛低钙血症和产乳热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已成为围产期高产奶牛最高发疾病之一,尤其是生产瘫痪病牛淘汰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并能继发其他产科疾病。因此,防治围产期奶牛低钙血症和产乳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对奶牛低钙血症发病机制(图1)加以综述,旨在对临床实践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1 围产期奶牛低钙血症/产乳热症的发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产后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围产前期经产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牧场原饲料、试验组于产前21 d饲喂含阴离子盐颗粒料,产犊后统一饲喂牧场原有日粮。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尿液pH值维持在5.7~6.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液pH值显著降低(P<0.05),血钙含量、血糖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产后1 d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低血钙、产乳热、胎衣不下、真胃移位和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其中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产奶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喂阴离子盐颗粒料可提高奶牛的健康状况,维持血钙平衡。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围产期奶牛的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阴离子盐可以提升奶牛体液的亚急性代谢性酸度,降低尿液p H,激活钙代谢机制,有效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可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反刍动物饲料中,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阴离子盐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饲粮中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采食量、血液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阴离子盐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奶牛的体液p H在一般处于稳定范围,但饲粮中阴阳离子水平会影响到体内的酸碱平衡,机体为维持内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产乳热又称产后瘫痪,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其直接原因是由于泌乳的开始,肠道吸收和骨钙动员不能及时补充血钙的损失,大量血钙被分泌到乳中,导致血钙水平降低,引起奶牛产后瘫痪。产乳热多发于高产的经产奶牛,临床上以低血钙症、肌无力、精神沉郁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随着血钙水平的降低会伴发胎衣不下、子宫炎、真胃移位、乳房炎、酮病等疾病,增加了奶牛的死淘率。因此,预防奶牛产乳热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奶牛血钙来源包括肠道吸收、骨钙动员和肾脏重吸收,通过这3个途径的有效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奶牛产犊时血钙水平,是预防奶牛产乳热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奶牛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和营养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产乳热的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奶牛在围产期需经历内分泌、营养、代谢及生理状态上的一系列变化以适应分娩及泌乳的起动.如果营养管理不能较好的满足这些变化,那么奶牛则面临着发生各种围产期疾病的威胁.产褥热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多发于高龄及高产奶牛.奶牛分娩和泌乳的起动造成低血钙症,而当从肠道吸收的和从骨骼中动用的钙不能完全补充从血液中动用的血钙量时,产褥热就会发生.而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产褥热带来经济损失的最佳途径.其中最常用的有效预防方法之一是饲喂阴离子日粮,即使得日粮阳阴离子负平衡(DCAD).这主要是由于日粮负离子平衡引起奶牛轻微的代谢酸中毒,并激发对骨钙的动员和吸收.然而,饲喂阴离子日粮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其适口性较差,故可能降低干物质采食量.因此对于阴离子日粮饲喂管理的监控则十分重要,而尿液pH提供了一种有效且相对准确的用来判定添加是否适当的标准.此外,还对近年来此领域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以便读者了解利用日粮负离子平衡预防围产期奶牛产褥热发生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4.
奶牛围产期几种常见代谢病的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由妊娠后期(产前2~3周)转变为泌乳初期(产后2~3周)这一阶段称之为过渡期,亦称围产期。此时期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很高,期间最高的当属产乳热、酮病和脂肪肝。据调查在美国大约7.2%的高产成年奶牛患有产乳热,患此病的奶牛平均寿命缩短3~4岁。且易感染率比未得此病的牛高2~5倍。如酮病和脂肪肝也是常见群发性多发病。有资料报道,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占泌乳牛的15%~30%。  相似文献   

15.
碳酸氢钠:在奶牛泌乳日粮中,每头每日添加碳酸氢钠150克,可有效地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使产乳高峰提前,并能保持8个月,使产乳提高30%,乳脂率提高0.48%。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阴离子盐酸化日粮钙、镁水平对奶牛血清离子平衡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2头二胎以上围产期奶牛,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成4组(高钙高镁组、高钙低镁组、低钙高镁组、低钙低镁组),从产前3周开始饲喂4种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值均为-65 mEq/kg.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不同程度下降(P>0.05);尿液pH值在5.5~6.5之间变化(P>0.05).产犊当天、产后1天和产后3天,阴离子盐酸化日粮中钙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当天,阴离子盐酸化日粮中镁水平对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在产后3天,阴离子盐日粮钙、镁互作对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奶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各21 d内的时期,奶牛在分娩前后,其生理机能和代谢反应也发生巨大改变,围产期管理水平不仅影响母牛体况,还影响犊牛健康.当饲养管理水平较低时,奶牛产前容易发生内分泌紊乱,而分娩中的过度体能消耗也会加剧奶牛的应激反应和疼痛感,造成生殖器官恢复不佳,泌乳量下降,还会继发酮病、产乳热或乳房炎等疾病,进而...  相似文献   

18.
普通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超过适宜温度范围时奶牛通过加强呼吸增加散热,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通过调整日粮组成,提供全面而充足的营养,以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不足,可缓解奶牛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将30头围产期健康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为10头,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组和Ⅲ组为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于产前第28d开始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能量(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能量(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观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产乳性能及血液中瘦素(Leptin)和神经肽Y(NPY)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前饲喂低能日粮不仅提高了产后奶牛产乳性能,而且提高了产后奶牛血液中Leptin和NPY浓度。可见,奶牛不同能量摄入水平与产奶量及血液中Leptin和NPY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产乳热是奶牛产犊后泌乳造成血钙水平下降而引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病率非常高,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影响较大。产乳热增加了奶牛生育性炎症、生殖障碍和内分泌、消化等方面疾病发生的几率,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影响奶牛产乳热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奶牛品种、年龄、体况评分、产乳热史等牛自身因子,也包括饲养管理层面的因素,如泌乳天数、干奶期、产犊间隔的控制及奶牛饲料营养水平的调控,还与气候、环境等外界因素相关,这些影响因子往往相互交织,增加了奶牛产乳热的预防和治疗难度。作者综述了奶牛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分析研究了各种因子对奶牛产乳热的影响机制,并介绍了几种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奶牛饲养环境的管理、产犊间隔和泌乳情况的控制和奶牛不同阶段饲料营养水平的调控,以期为降低奶牛产乳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