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与磷肥对杂交高粱生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摘要1.温度的高低对出苗到抽穗阶段的影响远比抽穗到成熟阶段为大;这一时期受温度影响的变异系数大,生育伸缩性大,因而防御低温冷害的重点应放在抽穗之前。其中幼穗分化期是低温冷害的敏感期,通过此期需要较高的生物学下限温度(20±0.5℃)。抽穗到成熟需要的活动积温相对恒定,此期充足的积温对安全成熟非常重要。2.高粱产量与播期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平准,与总积温呈正相关,r= 0.732;其回归方程 Y=-434.3 0.435X,即积温每升降100℃,亩产增减43.5斤。温度对产量因素中第一分枝数、穗粒数、穗粒重影响大(变异系数幅度大),对粒重、穗长则影响小(变异系数幅度小)。因此要减轻冷害的影响,必须针对影响大的诸因素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3.磷肥对高粱生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苗期低温条件下,磷肥促进幼苗早生快发,增加株高、叶面积和绿色体数量,促进根系,增加根数。磷肥对苗期冷害有补偿作用。磷肥还有促进幼穗分化的作用,比不施磷提早3~6天进入幼穗分化,并加快分化提前2~7天结束。约提前一个分化阶段。磷肥使幼穗增大,给增产打下基础。初步证明了磷肥促进作物早熟增产的作用机理。4.在4~9月≥10℃的活动积温比历年平均值少200℃左右的低温年份,在土壤速效磷含量5~10ppm 的地块种杂交高粱,每亩施50斤过磷酸钙做口肥,可提早抽穗6~8天,提早成熟5~7天,增产13.6~22.6%。施磷量与产量为极显著正相关,r= 0.935。每增施一斤过磷酸钙,增产3.7斤高粱籽粒。  相似文献   

2.
贵州旱稻栽培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贵州旱稻引种资料与当地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得知不同品种旱稻全生育期要求≥10℃的活动积温为2800~3300℃·d,抽穗开花期(7月中旬~8月上旬)各旬降水量最好在40mm以上,或这3旬合计降水量 >130mm;种植高度最好在海拔1500m以下;旱稻比水稻耐低温.找出影响生育的关键气象因子是东部的夏旱和西部的低温冷害.分析了贵州旱稻栽培的气候资源,采用GIS技术推算出贵州旱稻适宜栽培的气象要素分布,把旱稻的种植气候区域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三类地区,并对分区结果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3.
沿淮地区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旱直播,在品种选择上,确保在9月10~15日水稻安全齐穗期抽穗,要早播、早灌水、早出苗,在施肥上要控氮适磷增钾,氮肥要早追,适量重追,采取一封三杀二补除草,控制草害。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后期增施氮肥对籽粒的增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粒肥对水稻粒重的综合影响,为制定杂交水稻优化栽培方案提供参考,采用盆栽和大田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了杂交水稻在生育后期施用氮肥增施粒肥对水稻后期灌浆进程、千粒重和谷粒充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粒肥可延长水稻籽粒灌浆时间5~7d,有利于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后期施氮肥使水稻千粒重增加2~2.3g,增加幅度达到7%左右;千...  相似文献   

5.
机插单季晚稻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机插单季晚稻配方肥料试验结合经济效益分析探明,施用氮磷钾肥可以促使水稻增产,增施氮肥能显著增穗但不利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增施钾肥对增穗增重作用明显,增施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有利于增产。机插单季晚稻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为180 kg.hm-2、24 kg.hm-2和67.5~90 kg.hm-2。  相似文献   

6.
砂姜黑土氮磷比例失调、供肥能力差 ,增施氮、磷肥料可有效地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 ,促进小麦吸收利用。其中在提高供肥能力方面 ,抽穗前氮肥大于磷肥 ,抽穗后氮肥小于磷肥 ,而在促进小麦吸收方面磷肥小于氮肥。氮、磷 (P2 O5)配比以 2∶1比较适宜。该类土壤严重缺乏有效磷 ,但施磷肥的增产效果小于氮肥的。  相似文献   

7.
水稻低温冷害的类型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低温冷害是由于低温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水稻低温冷害类型有:营养生长期延迟型冷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冷害:抽穗扬花期障碍型冷害:水稻灌浆期冷害。因此水稻要想抗低温夺高产,需因地制宜选择优质品种,并提高栽培技术等,避免及减少上述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何锋  孙彦坤 《北京农业》2014,(30):155-156
低温冷害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其中以夏季低温冷害发生最为频繁、影响最重。低温冷害对水稻的生产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延迟型冷害多出现在水稻营养生长期,低温致使稻株出叶速度下降,降低株高、有效分蘖数,延迟有效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障碍型冷害发生在水稻生殖生长期,主要影响水稻正常抽穗、开花和成熟。今后应充分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安排作物布局和品种,选育耐寒高产品种,完善耕作制度,加强农田土壤改良,增施肥力,以有效防御水稻生长期低温冷害影响,提高水稻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9.
2001~2004年进行了接穗、砧木品种比较试验,及嫁接方法、种植密度、基肥用量等栽培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早佳是设施西瓜理想的接穗品种,葫芦砧1号和神通力是早佳连作栽培的嫁接砧木.顶插接嫁接工效高,育苗周期短,幼苗健壮,缓苗快,成熟早.三蔓整枝,种植密度在2 250~9 000株之间,随着密度增加,早期产量提高.氮、磷水平相同,基肥增施钾肥或增施有机肥与钾肥,瓜大,质优;氮水平相同,基肥增施钾肥比增施磷肥增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技术模式。[方法]2007和2008年,分别以两优6326和丰两优3号为试材,在机插和相同磷钾肥(底肥)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量(165、210和255 kg/hm2)和2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6.0∶4.0和7.5∶2.5),进行田间裂区试验。[结果]在中小苗机插条件下,杂交中籼水稻丰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10 kg/hm2 减少基蘖肥施氮比例、相应适当增加穗肥施氮量,并在倒2叶期追施40%的穗肥,更有利于机插杂交中籼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并对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稻谷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基蘖肥∶穗肥比例以6.0∶4.0为佳。[结论]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的氮肥运筹不同于常规粳稻机插栽培 在9750 kg/hm2目标产量水平下,推荐的施氮方案是大田总用氮210 kg/hm2。  相似文献   

11.
低温是水稻的重要气象灾害。建国以来,辽宁地区先后发生了七次低温冷害,平均每四年发生一次,冷害频数达27%。一般冷害年水稻减产15—20%;重度冷害年减产40%左右。我们从1978年开始,研究温度条件与水稻生态特性的数量关系、冷害指标及品种分区等,现报告如下。一、水稻一生的基本热量条件1.水稻各品种总生育日数、积温和产量的关系水稻生育与温度关系极为密切。不同品  相似文献   

12.
根据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生育期短,积温不足及新开发稻田多为肥沃的谷草甸黑土、灌溉水冷凉等特点,为稳定提高该地区水稻产量,进行了2年的水稻旱育和稀植栽培高产攻关试验与示范,提出了选用9-11片叶的极早熟高产品种,采用保温旱育稀植栽培技术,适期早育,培育壮秧,在叶蘖滞增期及时早插,浅水增温,“浅-湿-干”节水灌溉,少施蘖肥和促花肥,增施磷肥,少施氮肥,提高成熟度,实现7500kg/hm^2产量的栽培技术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求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施氮量,以期为当地钵苗机插水稻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法]在统一钵苗机插条件下,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4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氮肥水平N0(0)、N1(187.5kg/hm~2)、N2(225.0 kg/hm~2)、N3(262.5 kg/hm~2)、N4(300.0 kg/hm~2)、N5(337.5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2个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产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N4水平下最高;移栽至拔节与拔节至抽穗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N4处理最大;2个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常规稻品种在N4水平下吸收利用率最高,杂交稻品种在N3水平下最高。[结论]在氮肥用量为300.0 kg/hm~2时,2种钵苗机插水稻各项群体指标较优,干物质积累多,有效穗数足,产量较高,氮素吸收利用率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一、施肥技巧(一)饱施底肥基肥以腐熟优质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施2500~3000 kg,并根据番茄的品种熟性、栽培时期等不同配以适量化肥。对于早熟品种,每667 m^2配施过磷酸钙25~30 kg,硫酸钾15~20 kg,增施尿素10 kg左右。对于晚熟品种,氮肥更要适当控制。地膜覆盖栽培番茄的氮素化肥的分配,一般以基肥、追肥各1/2为宜。除磷肥外可实行全层施肥,使肥料与耕层土壤均匀混合,达到土肥交融的目的。过磷酸钙则与有机肥充分拌匀后条施于种植穴内,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  相似文献   

15.
正低温冷害是指单季稻产区在8月抽穗灌浆期遇到持续阴雨阴冷天气形成低温寡照,导致水稻抽穗开花延迟,灌浆速度减慢,籽粒发育不良。如果遇上极端异常的低温寡照甚至不能抽穗产生包颈、不能开花造成大量空壳。市级农业部门不提倡楚粳28号在大理市推广种植,认为该品种已超出其适宜的海拔高度(1 500~1 850 m),抵御大理市8月低温冷害能力不足。但楚粳28号在大理镇的种植面积仍超过7成,  相似文献   

16.
<正>一、施足底肥,精细整地(一)施足底肥,增施磷肥底肥不足、土壤贫瘠是花生产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底肥对花生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尤其是对磷肥的反应更为敏感。因此,要施用花生专用肥,每667 m~2施有机肥115 kg+无机磷肥、钾肥、少量氮肥共40 kg。要获得优质、高产,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中性偏酸、排水和肥力特性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二)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7.
选用磷酸二铵和尿素施用量、播期、种植密度四个小麦主要栽培因素进行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中高肥力条件下,各因素对济宁17产量的影响氮肥和密度达极显著水平,磷肥达5%水平显著,播期为负向不显著。高产地块应注意增施氮肥,适期早播,保证适宜的密度,控制群体大小,保障磷肥施用量,以获得较高产量。在中肥力以下条件下,应注意增施氮肥,保持合理密度,播期不宜太迟,增施磷肥,以保证获得较高产量。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播期。试验建立的产量数学模型拟合比较好,通过计算机寻优模拟,要达到620~670kg/667m2产量,在相似的土壤条件下,施尿素31.27~35.40kg/667m2,磷酸二铵15.46~21.68kg,播期10月6日~11日之间,种植密度在11.7万~13.443万/667m2。  相似文献   

18.
茂优601是籼型早熟杂交水稻品种,根据其生长发育特性及有关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宜种植区域和高产栽培的各项技术措施。对适时早播,旱育小苗,两段育秧或插小苗,合理密度,前肥后移,增施穗粒肥,注重病虫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作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水稻影响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7月下旬黑龙江省出现了严重阶段性低温,给水稻生产造成近10%的粮食损失.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共47份进行小孢子阶段4~7 d低温处理,分析不同品种抗寒性的差异,提出黑龙江省各积温带主栽品种抗冷害强弱原因,并浅析今后品种选择及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上偏施重施氮肥,忽视施钾及大部分土壤缺钾的实际,进行了控氮稳磷增钾及根外追肥栽培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大部分土壤缺钾和黔中高原易受低温冷害的实情,缺钾土壤减少1/3常规施氮量,稳定667m^2施用25kg磷肥,增施10kg以上钾肥,或用N、P、K复合肥替代单一氮肥,即控氮稳磷增钾可使群体结构趋于合理,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增加,产量比常规施肥高,且经济效益好。本试验以处理4(有机肥 磷肥 1/2常规施氮 10kg钾) 根外追肥3次的产量最高,达523.8kg/667m^2,处理3(有机肥 磷肥 1/3常规施氮 10kg钾)与处理4经济效益好。因此,减少1/3-1/2施氮量(控氮、稳磷),增施10kg钾肥,根外追肥2-3次,可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根外追肥(叶面喷施氮)须在底肥和追肥不足,稻株缺氮表现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