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云南省蚕学会的挂靠单位。本所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46人,中级职称研究人员80人,博士6人,硕士3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2人,云南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云南省专业从事蚕桑和蜜蜂科学研究的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省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云南省蚕学会的挂靠单位。本所现有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蚕业》2013,(3):8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始建于1939年4月,是在原"云南省草坝蚕业新村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  相似文献   

4.
《中国蚕业》2015,(1):8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云南省专业从事蚕桑和蜜蜂科学研究的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为云南省蚕、蜂产业发展提供全程科技支撑。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云南省省级文明单位和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国蚕学会、中国茧丝绸协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蚕业》2012,(2):9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始建于1939年4月,是在原云南省草坝蚕业新村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从事蚕桑及蜜蜂的资源、育种、栽培、植保、饲养、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云南省蚕学会的挂靠单位。本所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46人,中级职称研究人员80人,博士6人,硕士3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2人,云南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  相似文献   

8.
9.
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现保存桑树种质资源400余份,家蚕种质资源200余份。在家蚕高茧层和高出丝率基础品种和实用品种(陕蚕系列品种)选育、桑树多倍体育种以及蚕桑基地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建所以来共主持完成科研成果58项,获国家发明奖1项,省级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2项)。近年来承担国家及陕西省科学研究推广项目15余项。设  相似文献   

10.
《蚕桑通报》2019,(1):I0002-I00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博士与博士后14人,省特贡人员1人,闽务院特贴1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穿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王福海  黄为民 《中国蚕业》2006,27(2):99-100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华东,随着该地区部分大学和蚕业学校的内迁,国内不少从事蚕桑研究的科研人员也纷纷来到贵州遵义,我国生物、动物学家,动物学会创始人之一——蔡堡先生就是其中一员。在遵义蔡堡先生和一些科技人员分析了遵义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中国蚕桑发展的需要,决定筹办中国蚕桑研究所。经多方呼吁,他的设想得到了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和海外爱国华侨的帮助。1939年秋,中国蚕桑研究所在贵州省宣布成立,所址设在遵义山城南郊来熏门外“百艺厂”旧址(现遵义第三中学前操场一片),研究所所长由原国立浙江大学生物系主任蔡堡教…  相似文献   

12.
《蚕桑通报》2013,(2):4-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实验与科研用房8000平方米,试验桑园4公顷,保存桑、蚕品种资源1000余份。研究所重点开展蚕桑新品种选育、家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实验与科研用房8000平方米,试验桑园4公顷,  相似文献   

14.
《北方蚕业》2000,21(4):54
蚕桑丝绸研究所蚕种场隶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集桑蚕优良品种中试与生产、蚕桑综合丰产技术推广与服务一体化的农业经济实体。蚕种场始建于1965年,地处周至县城北部,渭水滨,交通便利,环境幽雅,距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5公里;现有生产与办公用房9000m2,全场总面积58公顷,其中专用桑园25公顷;现有在职职工65名,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名;年生产一代杂交种10万张,催青、保种、浸酸、冷藏等设施配套齐全,是陕西省桑蚕种主要生产场家。 本场生产的"惠丰"牌蚕种,丰产性能好,市场信誉高,销往陕西及四川、河南、甘肃、宁夏等省,并多次出口意大利等国。生产的陕蚕三号、陕蚕四号、陕蚕五号品种,茧形大,茧层率高,整齐好养,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丝质优良,尤其是春秋兼用新品种陕蚕五号,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适合陕西及北方蚕区广泛推广;新引进生产的国家审定品种871×872,山东品种鲁玉×曙光,能满足不同蚕区用户及在不同条件下饲养。 本场坚持"抓质量,创名牌"的发展思路,严格执行蚕种繁育操作细则,以防微为重点,五大质量指标一齐抓,制定并全面贯彻了蚕种质量考核体系,使"惠丰"牌蚕种质量及信誉逐年提高,多年来出场品种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质量标准,深受各用种单位及广大蚕农厚爱。 本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视用户为上帝,开展蚕种售后跟踪服务,积极推广蚕桑实用新技术,帮助地方发展蚕桑生产,受到商洛、安康等地大力支持和高度赞扬。 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惠丰"牌蚕种将依托名牌大学科技优势,为蚕种技术进步和蚕桑生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惠丰实惠的选择丰收的象征 场长:雷玉山业务场长:李平科 场址:陕西省周至县周富路邮编:710400 电话:(029)8814086 8814085 传真:8814086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是在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关怀和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于1958年创建的国家级研究所,是当今世界蜂业科技学科设置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性研究所.其研究方向和任务是:以提高我国养蜂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养蜂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探索高新技术在蜂业科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 陕西省蚕桑研究所蚕种场,于1965年建场,1970年投产,到1990年共生产蚕种639931张,年生产蚕种能力在4万张以上。现有职工72人。技术干部20名,其中农艺师5名,助理农艺师7名,技术员8名。耕地748亩,其中投产桑园375亩,新植桑园120亩。蚕室面积7900m~2。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近几年来在党中央改革方针指引下,蚕种场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蚕种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90年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又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南郊,占地面积132.66亩,下辖的蚕种场位于周至县城北,占地839亩。全所拥有品种桑园10亩,试验桑园70亩,生产桑园380亩,建有综合试验楼、家蚕育种楼、家蚕繁育楼7栋,共7900平方米。截至2006年底,在职职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主要开展蚕桑、经济昆虫、茧丝绸资源多功能应用技术研究与培训,桑、蚕、蜂等种苗以及茧丝绸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技术服务与推广。下设:家蚕育种、桑树栽培、桑蚕病理、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昆虫、成果转化应用研究室和行政办公室。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与安徽省蚕桑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