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缙云县水流三江,气候温和,十分适宜栽桑养蚕,蚕茧解舒率长期稳定在70%以上,净度在93分以上,质量一直名列全省前茅,深受客户青睐,蚕茧产量在2007年曾达到3036.7 t。但近几年,由于茧丝绸行情振荡起伏较大,蚕桑产业比较效益降低,加之从业人员趋于老龄化,致使产业规模缩减加快,蚕茧质量也趋于下滑状态。通过调查,分析了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白云先 《四川蚕业》2010,38(2):54-55
会理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是凉山州重要的蚕茧产区,该县的云甸乡是凉山州蚕种场重要的原蚕基地。到2008年全县有35个乡镇131个村栽桑养蚕,全年养蚕17900盒,产茧618t,蚕农收入达1385万元,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项目。  相似文献   

5.
大足县蚕桑生产是50年代末发腱起来的新区。产茧量从1959年的2.43万公斤,上升到1981年的73.3万公斤。养蚕的农户和收入仅次于畜牧业。可是,从1982年起就逐年下降。以19:1年为基数,下降的幅度,1982年,下降10.7%,1983年,下降6.8%,1984年,下降6.2%,1985年,下降26.4%,1986年,下降39.6%。看趋势,还有继续下降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7.
<正> 涪陵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边缘与川东平行岭谷褶皱带过渡地区,冬暖春早,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同时地处河谷、丘陵地带,田土各半,土墩边坎多,可以充分发挥“四边桑”优势,减少粮桑争地矛盾,促进立体农业  相似文献   

8.
湖州市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湖州市蚕茧质量的现状及近年来茧质下降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蚕茧质量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近两年来,由于丝绸走俏,原料茧短缺,造成了丝绸原料供应紧张,出现了抢购蚕茧风,地区与地区之间、县与县之间、行业内部之间、厂与厂之间酿成一场蚕茧收购“大战”,严重影响了蚕茧品质,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大战结果怎样呢?请看我市近三年正干茧品质成绩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0.
南充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臻全  赵宽 《中国蚕业》2004,25(2):78-79
南充是中国丝绸的发祥地和四大蚕区之一,蚕桑丝绸行业一向是全市工农业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年来,南充的蚕茧质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其蚕茧的单产、茧丝长、解舒率等几项主要质量指标与全国先进蚕区相比,已拉下了30%以上的差距,南充的蚕茧质量已成为制约全市蚕桑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我县蚕桑生产在速度和数量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蚕茧单张产量的下降,尽管发种量年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蚕茧总产量却不能实现同步增长。乐至县从1955年开始栽桑养蚕,到1982年的28年间以社为单位的集体养蚕时期,共发种648818张。总计收茧19383055.5kg,平均单张产茧29.87kg;1983年至1995年的13年间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变革,养蚕由集体改为各农户经营,期间共养蚕1437314张总产茧344498790kg,平均单产只为24.00kg,比集体养蚕期间的平均单产下降5.87kg,下降幅度达20%。1995年全县养蚕18.8万张,总产  相似文献   

12.
南充是全国蚕茧主产区之一,蚕桑丝绸行业一向是全市工农业经济的一项优势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南充蚕茧质量一滑再滑,以致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成为了制约全市蚕桑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3.
贺臻全 《蚕学通讯》2003,23(2):44-45,50
南充是中国四大蚕区之一 ,蚕桑丝绸行业一向是全市工农业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年来 ,南充的蚕茧质量一滑再滑 ,以致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其蚕茧的单产、粒茧丝长 ,解舒率等几项主要质量指标与全国先进蚕区相比 ,已拉下了 30 %以上的差距 ,南充的蚕茧质量已成为了制约全市蚕桑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1  1 5年来蚕茧质量的演变趋势据多年的资料调查分析 ,全市在“蚕茧大战”初起的“六五”期间 ,蚕茧的平均单产为2 6 .2kg ,“七五”期间平均单产为 2 3.7kg ,“八五”期间平均单产为 2 0 .4kg。即“七五”期间单产比“六五”期间下降…  相似文献   

14.
蚕桑是川中丘陵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为了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研究解决蚕茧生产在数量发展的同时,质量下降的问题,探讨在蚕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改革和蚕桑生产与收购经营分离后,在多由民营龙头企业来组织蚕茧生产收购经营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蚕桑生产数质并举,同步增长的问题,笔谨以此与业界人士共商。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山西省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到1991年桑园面积达5万多亩,发蚕种十几万张,产茧350多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5%以上。但在蚕茧质量上,却普遍有所下降,主要反映在上茧率低,茧层率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经济环境的影响。许多蚕农受前几年蚕茧大战的影响,片面认为售茧早、价格低。人为延长饲养时间,导致蚕儿发育不齐,下茧增加。更由于乡镇丝绸企业的发展,争相抬价,抢购原料茧,干茧分级不严,混装严重,加剧了茧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资料公布,1992年日本有养蚕34870户,比1991年的91400户减少了21%。从不同的蚕期看,春蚕期为31880户,早秋蚕22710户,晚秋蚕2815户,分别是1991年的80%、70%和76%。到1992年8月1日止,日本有桑园48700公顷,其中专用桑园47800公顷、间作桑园38公顷,零星散栽桑园858公顷。比1991年的54600公顷减少了5900公顷,约下降11%。  相似文献   

17.
茧丝绸产业是我县传统的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的骨干项目。近年来,受市场价格下滑,经营渠道混乱,贸、工、农之间各自为政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蚕茧质量每况愈下,甚至步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8.
富阳市养蚕主要是春季和秋季二期,春季一般来讲产量和质量均可,但秋季养蚕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如温度高、农药污染严重、蚕病病菌多、叶质差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秋季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只要认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完全可以消除上述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秋季蚕茧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