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红梅 《广西蚕业》2005,42(3):26-26
从蚕茧质量而言,丝量多少和丝质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蚕品种、桑叶质量、饲养技术、蔟中管理及蚕茧收烘等,而本文主要讲蔟中管理对茧质的影响。农村中不少蚕农往往忽视了上蔟中的环境条件和蔟中管理,导致蚕茧质量低劣,丰产而不丰收。影响蚕结茧和茧丝品质的环镜条件,主要有:温度、湿度、气流、光线等。  相似文献   

2.
茧丝原料的优劣,是直接关系丝绸品质和出口创汇的关键。近年由于全国蚕茧走俏,供不应求,发生“蚕茧大战”。因此,必须依靠政策,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发展蚕桑生产,提高茧丝产、质量。在有了充足茧丝原料的基础上,提高蚕茧收烘技术,提高鲜蚕茧的干燥质量,充分发挥茧丝原料优势,就是我们从事蚕业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省和全国一样茧丝原料紧缺,茧丝品质下降,对丝绸产品出口创汇影响很大。在经过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基础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求发展,依靠提高质量求生存,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加快蚕茧收烘技术步伐,才能提高茧丝原料产、质量。贺仁昌同志撰写的《论加快蚕茧收烘技术改造的步伐》文章,给我们从事茧丝原料技术工作者很大启示,特全文刊登,供同行探讨!编者  相似文献   

3.
茧丝的解舒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茧解舒的好坏,同时受蚕品种内在特性和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同蚕品种,由于其茧丝的化学组成、不同种类氨基酸的含量及茧丝纤维结构上的差异,蚕茧解舒效果不一。影响蚕茧解舒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湿度、温度和气流,其中湿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外界因素对解舒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蔟中保护和蚕茧收烘阶段。通过控制蔟中温湿气环境因素和改善蚕茧收烘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蚕茧解舒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蔟具及蔟中环境对彩色茧品种秋丰×黄3茧丝质影响的分析,我们得出:在自然通风或封闭环境中,用方格蔟上蔟蚕茧的一茧丝长、解舒长、解舒率、净度和清洁度要比用蜈蚣蔟好,其中解舒率分别提高了6.6%、5%;用方格蔟或蜈蚣蔟上蔟,在自然通风的蔟中环境下所得到的蚕茧茧丝质量比在封闭环境下高,解舒率更是分别提高了11.4%、9...  相似文献   

5.
<正> 1 概述 蚕茧干燥是影响茧丝质量的重要环节,山东省的蚕茧质量在国内外茧丝市场一直位居前列,近几年,由于干燥设备落后,烘茧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费用高等因素,制约了茧质的进一步挖潜和茧丝成本的降低。应用先进的干燥设备是提高烘茧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夏永寿 《北方蚕业》2008,29(1):44-45
从生产环节,收烘环节,技术改造方面分析了影响蚕茧生产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提出了推广方格蔟,加强蔟中管理,严格收烘技术,培育龙头企业等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7.
陈梅芳 《蚕桑通报》1994,25(4):33-33
蔟中温湿度对畸形茧丝的影响绍兴市农业学校陈梅芳在茧丝上经常出现瘤状、块状、裂丝等形态异常现象,这种异常形态称为畸形茧丝(或茧丝的节)。它对缫丝和染织工艺极为不利,严重影响生丝品质,特别是影响生丝的净度。畸形茧丝的种类和多少主要与蚕品种、蔟中温湿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1)营茧的蔟具及蔟中管理水平;(2)茧站收烘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而这些因素都与茧站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加强茧站管理,规范茧站运作,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蚕桑历来是我区农业经济中的骨干项目,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显著特点,但长期以来都是"以多取胜、以量取胜",在生产上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2000年我区发种14.8万张、产茧451.5万公斤,创产值5,636万元,但蚕茧质量一直困绕我区蚕业发展,上茧率低、解舒、出丝率、色泽均较差,茧丝长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蚕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提高蚕茧质量.当然影响蚕茧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蔟具落后,评茧现行办法不合理是其原因之一,现行多数为蜈蚣蔟、草龙,并在蔟中管理力度不够,基本没有或很少采用通风排湿等形式提高茧质的措施,造成蚕茧质量较差.目前应用推广方格蔟是提高蚕茧质量的措施之一,今年我区推广方格蔟,蚕茧质量有所改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微波干燥机烘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茧干燥是蚕茧生产的重要环节,烘茧所用的机械和方法与茧丝质量、烘茧工效有密切关系.历来蚕茧干燥都是用烘茧灶采用气热干燥法进行,一般分为头烘和二烘,共需5.5~6h,烘茧时间长,操作烦琐,工效低,且对茧丝有不良影响. 微波干燥是一种先进的加热干燥技术,具有热效率高、处理时间短、干燥均匀一致、对加  相似文献   

11.
比较纸板方格蔟、塑料折蔟、蜈蚣蔟三种不同蔟具上蔟对蚕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方格蔟上蔟的茧层含水率最低,蚕茧匀净度最高,解舒丝长最长,解舒率最高,光折最低。500g茧粒数、上车茧率、好蛹率、干壳量、结茧率、茧丝长和粒茧丝量纤度等指标均以方格蔟上蔟的为优,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西的桑蚕鲜茧产量增长迅速,而蚕茧收烘的发展却滞后,干茧质量和收烘效益的整体水平较低,成为制约广西茧丝综合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基于此,本文全面阐述了广西干茧质量和收烘现状,针对问题和影响因素,对提升广西桑蚕干茧质量与收烘效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政府、蚕桑机构和茧丝加工及丝绸企业等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桂蚕2号家蚕品种在花蔟、方格蔟、折蔟上所营的茧进行单粒缫丝,以每间隔30 m抽一个样进行茧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测试,并对单茧平均茧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及其茧内变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花蔟、方格蔟、折蔟所营的茧的单茧平均茧丝断裂强力均值分别为11.450c N、11.516 c N、11.772 c N,差异不显著;茧内茧丝断裂强力变异均值分别为22.930、21.379、21.260,差异不显著;单茧平均茧丝断裂伸长率以折蔟最大,为32.150%,方格蔟和花蔟分别为28.974%和28.388%,差异显著;茧内茧丝断裂伸长率变异以方格蔟最优,为14.780,折蔟和花蔟分别为17.540和17.740,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蔟中管理主要是对蔟室内温湿度的控制。蔟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蚕茧品质的二个重要因素,其中温度不仅影响蚕的生理活动和丝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还会影响到茧丝质量。而在以往研究家蚕营茧适宜温度的报道中,以恒温试验为多,即在营茧过程中以一种温度作为试验材料,而进行变温试验的却很少。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各个蚕期的蔟中大部分时间处在自然变温之中,尤其是农村分户养蚕之后,蔟室的种类更多,蔟室昼夜温差较大,势必对蚕儿的吐丝过程和茧丝品质造成影响。为了初步探明这种影响程度的大小,本试验模拟自然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温…  相似文献   

15.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领域里,更是如此。蚕茧,其质量优劣与否,与生丝和丝织物的品质直接相关,对于生产者(蚕农)、加工者(制丝厂)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勿须赘述。决定蚕茧质量的因素,虽有蚕品种、饲养状况、上蔟条件、收烘环节等多种因素,其中的蔟具与蔟中管理则起着重要作用。 现时使用的蔟具,品种繁多,唯纸板方格蔟最优,是公认的先进蔟具。本文仅就纸扳方格蔟的推广、应用与效益阐述己见,与同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瑛  李严明 《四川蚕业》2004,32(3):37-38
蚕茧质量的好坏与桑叶质量、蚕品种、饲养管理、上蔟条件、蚕茧收烘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广大农村不少蚕农忽视了蔟具改良和蔟中管理,导致蚕茧质量低劣,丰产不丰收。通过对不同蔟具和不同蔟中管理所营蚕茧进行调查研究,说明优良蔟具和开门开窗上蔟对提高茧质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金属槽蔟及花蔟上蔟的蚕茧茧质及丝质的调查分析,研究了不同蔟具对茧丝质的影响。试验证明:蔟具和蔟中环境对茧质丝质有明显影响,导致某些性状差异显著。生产上通过选择优良蔟具,加强蔟中管理等改善营茧环境,可提高茧质,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8.
纸板方格蔟上蔟具有茧率高、解舒好等优点.据调查,纸板方格蔟比普通上蔟设备提高上茧率20%左右,茧丝长增加100m左右,能显著提高蚕桑整体效益和生丝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蚕蔟型式的选择不当或因上蔟设备不足、环境不佳、上蔟密度的稀密不宜,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蚕茧的产质量。本文报道了不同蔟型、上蔟密度及蔟中环境对茧丝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产优质蚕茧,大力推广使用方格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目前陕西乃至全国许多蚕区方格蔟普及率还不够高.1997~2000年连续4年我们在陕西蚕茧主产区的安康、紫阳、石泉、平利、岚皋等县区的茧站、丝厂、农户布点,结合优质蚕茧基地建设,调查方格蔟使用与蚕茧质量的关系,广泛收集蚕技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养蚕农户、蚕茧收烘单位推广使用方格蔟的做法和经验,推广使用方格蔟,大力宣传方格蔟优势、普及方格蔟上蔟方法和蔟中管理技术.调查表明,使用方格蔟可有效提高蚕茧质量,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