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安徽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的资源调查情况,系统整理了该保护区的天蛾科名录,并进行了区系分析.共记录了天蛾科昆虫22种,隶属3亚科4族16属,其中长喙天蛾亚科14种,占总种数的63%;目天蛾亚科6种,占总种数的27%;天蛾亚科2种,占总种数的10%.其中,发现安徽省新纪录种3种,即喜马锤天蛾(Neogurelca himachala(Butler,1876)),灰纹长喙天蛾(Macroglos-sum neotroglodytus Kitching&Cadiou,2000)和灰天蛾(Griseosphinx preechari Cadiou&Kitching,1990).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五年,在武当山共采集到夜蛾科昆虫标本计2365号,经初步整理目前已鉴定出学名的有12个亚科86个属119个种。其中剑纹夜蛾亚科Acronyctinae 14属15种;切根夜蛾亚科(切根虫亚科)Agrotinae(Euxoinae)10属13种;夜盗夜蛾亚科(行军虫亚科)Hadeninae 3属8种;冬夜蛾亚科Cucullinae 1属1种;丽夜蛾亚科Acontianae5属5种;绮夜蛾亚科Erastrianae 7属8种;尾夜蛾亚科Eutelidnae 1属2种;蕊夜蛾亚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天蛾科昆虫(鳞翅目:天蛾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找与汇总,总结出江苏省天蛾科昆虫32种18亚种,分属于5个亚科、27个属。记述了每个种类的寄主、异名、别名及分布。  相似文献   

4.
方红联 《农村科技》2007,(12):31-32
旋花天蛾又名甘薯天蛾、白薯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面形天蛾亚科白薯天蛾属. 旋花天蛾是甘薯的主要害虫,发生严重时,能将薯叶食光,严重影响产量.但旋花天蛾卵又是广赤眼蜂的重要寄主,对广赤眼蜂的繁殖、种群扩大和延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1988—2016年,利用黑光灯对农田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鉴定,以探明天蛾科昆虫种类、灯下优势种和上灯规律。研究显示,农田灯下天蛾科昆虫有15种,隶属于4亚科14属,其中,云纹天蛾亚科昆虫最多,有5种;豆天蛾和甘薯天蛾为优势种,二者的上灯规律有所不同,平均上灯日期豆天蛾为6—9月,甘薯天蛾为5—10月,并各自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关帝山林区的天蛾种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山西省关帝山林区鳞翅目Lepidoptera天蛾科Sphingidae昆虫24属31种。其中,鬼脸天蛾属Acherontia 1种;缺翅天蛾属Acosmeryx 1种;黄脉天蛾属Amorpha 1种;葡萄天蛾属Ampelophaga 1种;绿天蛾属Callambulyx 1种;背线天蛾属Cechenena 1种;白眉天蛾属Celerio 3种;豆天蛾属Clanis 1种;星天蛾属Dolbina1种;黑边天蛾属Haemorrhagia 1种;白薯天蛾属Agrius 1种;松天蛾属Hyloicus 1种;绒天蛾属Kentrochrysalis2种;长喙天蛾属Macroglossum2种;六点天蛾属Marumba2种;鹰翅天蛾属Oxyambulyx1种;月天蛾属Parum1种;红天蛾属Pergesa 2种;盾天蛾属Phyllosphingia 1种;霜天蛾属Psilogramma 1种;白肩天蛾属Rhagastis 1种;目天蛾属Smernthus 2种;红节天蛾属Sphinx 1种;斜纹天蛾属Theretra 1种。  相似文献   

7.
在整理本校天蛾科标本过程中,共发现12种和亚种浙江新纪录,它们分属4个亚科9个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管涔山汾源鳞翅目昆虫考察报告Ⅱ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报道了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汾河源头采集的部分鳞翅目昆虫,包括波纹蛾科Thyatiridae 3属5种,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13属16种,天蛾科Sphingidae 7属10种,带蛾科Eupterotidae1属2种,天蚕蛾科Saturniidae 2属2种。其中1个科、6个属、11个种是山西省内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群落的分布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搜索调查法研究了德姆拉山东坡及察隅河谷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共采集到蚁科(Formicidae)昆虫5亚科,22属,47种,其中猛蚁亚科(Ponerinae)5属7种,伪切叶蚁亚科(Pseudomyrmecinae)1属1种,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8属19种,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2属2种,蚁亚科(Formicinae)6属18种。在德姆拉山东坡和察隅河谷垂直带上,分布上限超过4 200 m的宽生态幅物种只有6个:棒结红蚁(Myrmica bactriana Ruzsky)、莱曼蚁(Formica lemani Bondroit.)、吉市红蚁(Myrmica jessen-sis Forel)、光亮黑蚁(Formica candida Smith)、红蚁待定种2(Myrmica sp.2)和史密西红蚁(Myrmica smythiesii For-el),而众多的狭生态幅物种分布上限低于2 500 m。在垂直地带上,蚂蚁物种丰富度主要受气温因素制约,同时受到地形和植被因素的影响。原生地带性植被内栖息了更多的蚂蚁物种,而次生性植被内物种相对贫乏。另外,蚂蚁物种对栖息生境、觅食和筑巢场所等微生境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分化。环境制约和蚂蚁物种选择分化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区域内蚂蚁群落丰富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记述中国裳夜蛾亚科1个新记录属塔夜蛾属(Taviodes Hampson,1926)和1个新记录种(幅塔夜蛾T.fulvescens Hampson,1926),并提供新记录种的成虫及雄性外生殖器照片.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天蛾科昆虫名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吉林省各地多年来采集、积累的现有的天蛾科昆虫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初步整理出吉林省天蛾科昆虫名录,共分25属、49种。  相似文献   

12.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06-2008年间,对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结合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馆藏标本,共整理、鉴定、记录天蛾科昆虫49种,隶属于5亚科30属,其中6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壶瓶山天蛾科昆虫区系成分以东洋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3.
文中列出了陕西省天蛾65种和亚种的学名及中文名,讨论了地理分布,订正了一些错误的或值疑的鉴定。考察表明:1.发生在山区的种类比平原或高原地区多,陕北风沙区的种类最少,这和当地植物相有关。2.白眉天蛾属 Celerio 4种,均发生在秦岭北部地区,其适应自然环境有一定局限性。3.秦岭在阻隔大多数天蛾在其南北麓的分布上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夜蛾科、尺蛾科和天蛾科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和采集,共发现河南境内夜蛾科、尺蛾科和天蛾科昆虫344种,隶属于196属,22亚科。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在世界昆虫六大区系中,河南三科昆虫属15个分布型。以古北区系种类最多,占34.30%;古北和东洋区系种类居第二,占33.14%;东洋区系种类居第三,占18.31%。(2)在中国昆虫区划中,可分成35个分布型。以华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最多,占59.88%:东北和华北区均有分布的种类居第二,占49.13%;东北、华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居第三,占30.52%。(3)发生平原地区的种类比山区或丘陵地区多,黄淮平原亚区的种类最多,伏牛山北坡山地丘陵亚区的种类最少,这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相有关系。(4)伏牛山、黄河阻隔某些夜蛾科昆虫在其南北麟(岸)的分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山西省中条山林区鳞翅目Lepidoptera天蛾科Sphingidae昆虫26属、46种,其中有山西省内新记录3种。  相似文献   

16.
阮桂文  阳建有  黄岸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76-3479,3511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对玉林市东郊区的蛾类进行了采集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1 271只,鉴定出有蛾类184种,隶属于20科131属。其中,夜蛾科42属60种,灯蛾科14属26种,天蛾科10属15种,毒蛾科5属13种,斑蛾科4属5种,拟灯蛾科1属2种,螟蛾科16属17种,枯叶蛾科2属4种,尺蛾科17属18种,舟蛾科5属6种,大蚕蛾科3属5种,木蠹蛾科1属1种,蚕蛾科1属1种,卷蛾科1属1种,鹿蛾科2属2种,燕蛾科1属1种,虎蛾科1属2种,波纹蛾科1属1种,带蛾科2属2种,钩蛾科2属2种。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的蛾类分类和数量特征、蛾类各种指标、优势种类及其区系结构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重庆合川市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合川市进行了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9种,结合有关文献,共记载该地区动物105种,隶属于21目44科72属。其中,两栖类9种(2目5科7属),爬行类14种(2目5科13属),鸟类67种(13目26科40属),兽类15种(4目7科12属)。这4类动物分别占该类动物全国种类数的4.59%,4.38%,5.65%和3.33%。对该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生境状况、利用状况和保护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长江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设置13个站位点,用浮游Ⅰ型生物网(口径30 cm,网目0.2mm)共拖网156次,采集到浮游动物74种,浮游幼虫10类;浮游动物中甲壳动物共63种(桡足类43种,枝角类15种,其他5种),水生昆虫5种,轮虫3种,水母类2种,毛颚动物1种。最优势种为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优势度Y=0.52;其次为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Y=0.22。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碎波带浮游动物以河口半咸水性浮游动物为主,受长江径流量、外海水团、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素影响,淡水性种类和近岸低盐性种类平均密度呈季节性变化,不同区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9.
2009年6、11月和2010年4月共3个水情期(即丰、枯和平水期)对赣江流域一级支流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袁河流域底栖动物17种,隶属于3门5纲12科,其中寡毛类4种,蛭类1种,腹足类5种,瓣鳃类4种,水生昆虫类3种。袁河底栖动物3期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分别为1 762.29 ind./m2和982.37 g/m2,密度上摇蚊占优势,生物量上铜锈环棱螺占优势。不同水情期现存量也存在差异,平水期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比丰水期、枯水期的大;丰水期的密度比枯水期的大,而生物量却比枯水期的小。袁河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摇蚊、铜锈环棱螺、河蚬和方格短沟蜷。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表明袁河底栖动物多样性存在季节性变化,且下游多样性比上中游复杂;Shannon-Wiener指数和FBI指数的结果表明袁河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