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况 1983年世界金枪鱼类的总渔获量为276万吨,与1982年的271万吨相比增加了5万吨,其中鲣鱼渔获量为81万吨,也比1982年增加了6万吨。世界鲣鱼的分布80%左右位于南太平洋群岛水域。  相似文献   

2.
据FAO报道,世界渔获量在1997年将达到创记录的1.156亿吨,比1995年的1.1291亿吨增加270万吨。这是由干中国的渔获量大幅度增加,其产量也继续居世界第一位。1996年,中国的渔获量由上一年的2440万吨增加到2730万吨,其中养殖产量占50%以上。秘鲁的渔获量由890万吨增加到960万吨、智利由760万吨减少到690万吨,日本由680万吨减少到660万吨,美国由560万吨增加到590万吨,印度由49P万吨增加到引0万吨,印度尼西亚由圳0万吨增加到420万吨,其余国家的渔获量总计为4560万吨。1996年,世界的虾类产量为300万吨。其中养殖虾的产量由干发生虾…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主要渔业国家之一。它在1960年渔业产量即超过600万吨,至1972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之后一直保持1000万吨以上的水平。从1960年至1972年的12年间,所以年产量提高了400万吨,主要与发展远洋渔业有关,把渔船队派到白令海、新西兰、非洲近海、西北太平洋,以至世界各个渔场。至1973年,仅远洋渔业产量即约400万吨,占海洋渔业总产量的38%(表1)。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1980,(14):1-4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年报,1978年世界的总渔获量为7,238万吨,比1977年增产117万吨,增加1.6%.世界总渔获量自1965年以来年年增产,1967年为6,000万吨,1970年突破了7,000万吨,1972年下降到6,000万吨,1976年又超越7,000万吨.总渔获量的变动,主要是由于日本近海的沙丁鱼类、秘鲁堤鱼等减产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总渔获量全世界渔获量,1960年3,950万吨,1985年增至8,400万吨,1972年首次剧降,由于智利、秘鲁鳀鱼剧减,世界总渔获量6,160万吨,中上层鱼类的渔获量,从1960年1,290万吨增为1984年的3,200万吨(同期底层鱼类从860万吨增至1,890万吨),在世界总渔获量中所占比率,以70年代中期的28%为最高,  相似文献   

6.
杨先乐 《河南水产》1999,(4):10-11,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水产品总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水产品从1978年的465万吨发展到1997年的3602万吨,约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30%左右。养殖总产量的比重达到56%,成为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1997年与1990年相比,海淡水养殖产量增加1060吨,占新增  相似文献   

7.
1987年西北太平洋的总渔获量为2500万吨,与最高产量的1986年2600万吨相比,略微有所减少。最近四年总渔获量大致相等,变动范围在240~260万吨之间。阿拉斯加鳕鱼和日本沙丁鱼仍然是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主要捕捞种类,占总渔获量的40%。西北太平洋阿拉斯加鳕鱼的渔获量在世界  相似文献   

8.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4,6(1):40-40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的统计资料,日本1981年渔业总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这是日本自1972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以后,连续10年保持此高水平。1981年渔获量为1,131.9万吨,与1980年的1,112.2万吨相比,增加2%。  相似文献   

9.
三面临海的南朝鲜,人口约为3,000万左右。1965年的水产总产量为64万吨,詹世界第18位。1977年为240万吨,超过印度的231万吨跃居世界第7位。根据南朝鲜水产部门的公布,南朝鲜1981年度水产生产的计划产量为260万吨,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75,(6):20-20
日本《水产经济新闻》1975年2月6日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统计了1973年的世界渔获量。据宣布,总渔获量为6570万吨(1972年为6550万吨),大体与1972年相同。从国家来看,日本为1070万吨,继续保持首位,而1972年占第二位的秘鲁,由于鳀鱼减产降到第六位。世界前八国的渔获量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捕捞技术的发展和鱼类资源状况的变化,中上层鱼类的产量亦随之提高,约占世界海洋渔业总产量的五分之三。1979年世界海洋性鱼类产量为5514万吨,鲱、沙丁、鯷类鱼占1564万吨。1979年日本海洋性鱼类总产量817.07万吨,其中日本鲐为159.07万吨。  相似文献   

12.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8,10(4):186-189
虾类是各国人民喜爱的水产品.近年来,世界虾类产量逐年上升,1970年为100万吨,1977年突破150万吨,1985年增至190万吨,其中,养虾产量占虾类总产量的7%.虾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对虾类需求甚殷,从而促进了捕捞强度的增加以及新捕虾场的探捕与开发。据预测,到1990年世界虾类需求将增至190万吨。而目前普遍认为,虾类捕捞量已达极限,若要进一步增产,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粮农组织全球收集的最新统计数,2012年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又创新高,达9040万吨(活体等重,1444亿美元),包括6660万吨食用鱼(1377亿美元)和2380万吨藻类(大多为海藻,64亿美元)。此外,一些国家还报告了共计2.24万吨的非食用产量(2.224亿美元),如珍珠和装饰用贝壳。初步估算世界食用鱼养殖产量在2013年增加5.8%,达7050万吨,预计养殖的水生植物(主要是海藻)产量为2610万吨。2013年,仅中国就生产了4350万吨食用鱼和1350万吨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1900-1913年世界海洋平均年渔获量为640万吨的话,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1938年的世界渔获量为1880万吨,即增加两倍多。  相似文献   

15.
回顾我国水产业于近十年来,取得了持续增长的可喜成绩,其发展速度与其他各行业相比,尤名列前茅。如198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09.7万吨,至1989年已达1154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2%;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于1980年为281.26万吨,至1988年为503.64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亦有6.77%。  相似文献   

16.
1987年的出口量仅为8.8万吨,为此,国内市场销售量有所增长。1985年国内销售量为15.6万吨,1986年为16万吨,1987年达17.2万吨。其中金枪鱼罐头产品1987年度产量的为11.2万吨(合1,630万箱),与1986年相比减少1.6%(而箱数却增长0.5%)。鲐鱼罐头产品1987年度产量为5.6万吨(合474万箱),与1986年相比,减少14.3%,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据汉堡每周新闻通讯《“鱼油世界”》报道,1988年10个月中中国进口世界鱼粉可能达引40万吨,1987年仅18.1万吨,增加了1倍多.中国鱼粉需求量急剧上升导致世界鱼粉库存量紧张.10月初库存量为40.1万吨.比1987年10月初55.6万吨下降,比前4年平均下降15万吨.如果中国继续进口鱼粉.相信鱼粉价格要恢复元气。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情报》1975,(6):24-27
日本的鱼贝类养殖技术进展很快,是日本的一个重要的工业。1971年日本水产养殖的总产量为60.8万吨,占日本总渔获量913万吨的6.7%。如果与1951年水产养殖产量9.4万、1961年34万吨相比,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水产养殖在过去20年里已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每年生产达7,500万吨藻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总价值超过8,500万美元,平均约20%人类所需的动物蛋白质来自于水产品。近100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捕鱼业发展迅猛,1900年鱼产量约40093吨,世界每人平均为2.62斤,1960年鱼产量达4,000万吨,平均每人13.3公斤,而1970-1978年鱼产量为6,500-7,500万吨,平均每人已达17-20公斤。  相似文献   

20.
根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渔业统计数字表明,1986年世界总渔获量达到9145.68万吨,突破九千万吨大关。它比1985年的8562.62万吨增产583.06万吨,年递增率为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